9.歐亞的西半部(5)

9.歐亞的西半部(5)

之前提到的哈薩克大草原還越過喀爾巴仟山,一直涵蓋到匈牙利大平原,該平原寬廣的範圍約有現今匈牙利三倍大,是相當優良的牧草地。***

讓羅馬帝國處於恐懼狀態的匈奴族阿提拉王就於此設置根據地,之後,匈牙利人(magyar,又稱馬扎爾人)果然從東方進入此地,這就是現在匈牙利人的祖先,所謂的匈牙利就是「hungaria」,即匈奴之地的意思。

1242年席捲羅塞尼亞和東歐地區的朮赤次子拔都打算進一步攻擊西歐時,就決定於這片草地設營。遭追擊的匈牙利王貝拉四世(ivbéla)是匈牙利人,當年自己祖先曾經擁有的廣闊疆域,卻即將被蒙古踐踏。

然而,當拔都接到大可汗窩闊台(元太宗)逝去的消息后,立即將軍隊緩緩往東邊返回窩瓦河的本營。西歐及匈牙利都因此在滅亡的邊緣獲救,之後,貝拉四世開始反省並整合國家,是為「匈牙利的第二個建國者」。

而這般地理環境下的西北歐亞南邊,有個不可忽視的焦點,就在對面的伊朗、中東之間,有來自西方的「水」直接滲入內陸深處。

西北歐亞草原的低平大地,在南邊與伊朗高原的堅固地殼之間也創造出了裏海(thecaspiansea)、鹹海(aralsea)等大小兩個「內陸的海」。裏海面積甚至可將日本列島整個淹沒,為世界第一大湖泊;鹹海則曾經是名列第四的大湖。

錫爾河與阿姆河兩大河灌入鹹海,而伊斯蘭史料中稱為「哈扎爾海(khazar)」的裏海,則有窩瓦河及烏拉河等河從北方流入。匯聚內陸河且充當為河口的這兩個湖泊,當然也成為咸份較多的鹹水湖。

高加索西邊是黑海,經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seaofmarmara)和達達尼爾海峽,就會連到愛琴海(aegeansea)及地中海。

在黑海和裏海之間,經過黑海向北彎入的亞速海(seaofazov),再沿著於注入該處的頓河稍微向上走,就會在短短的距離間與窩瓦河相接(現在這兩處有窩瓦——頓運河相連),而且,阿姆河也曾注入裏海。

若自西邊緩緩沿著以上的大小內陸湖、河川走,甚至有可能幾乎不用陸路就可以水路向東行至帕米爾高原山麓。若由歐亞西半部整體來看,水域剛好將這裡隔離成南北兩個大區。

在蒙古時代,將伊朗旭烈兀汗國當做共敵的朮赤汗國及埃及馬木路克王朝,也曾一同信奉回教且締結同盟。這個「窩瓦河——尼羅河同盟」,正可能說是此種侵入式水路所形成的結果,老天爺的賞賜。

在約290年後,莫斯科大公伊凡雷帝相繼於1552年攻進窩瓦河中游的碦山(kazan),1556年進攻下游地區的阿斯特拉汗國(astrahan)。不論哪一個都是流有朮赤王室血統的「汗國」。在這裡,俄羅斯帝國開始向東方擴張。

如前述,俄羅斯擴張便是始於北方西伯利亞向東進。哈薩克大草原並不容易進入,由大、中、小三個哈薩克干爾朵(譯註:ordo,意為宮帳。)形成的游牧聯合組織,有不可輕視的力量。俄羅斯沿著草原北方邊界建築了高大的額爾齊斯河上的奧倫堡(orenburg)防線要塞(今哈薩克共和國《kazakhstan》的北邊國界幾乎與此重疊),再由此緩緩南侵蠶食。從19世紀中期開始鎮壓哈薩克大草原及高加索山脈,接著更進一步踏入河中地區,將近19世紀末的1881年,俄羅斯廣闊疆域里的中亞地區已接近全然掌握。

如同清朝滅了準噶爾后採取的政策般,俄羅斯也將它的農民移入哈薩克以南。哈薩克大草原上的游牧民遭到壓制,土地也被強制徵收。

蘇維埃革命以後,壓制體系也仍舊持續,蘇聯並不放棄對寬闊內陸殖民地的統治帝國之姿。就在未知會當地草原居民的況下,在哈薩克大草原其中一部分、塞米巴拉金斯克(semipalatinsk)試爆核彈,片面地持續進行。在最近50年中有超過200次的試爆。無可否認地,這是將草原當做領土邊境,且將游牧民及穆斯林視為「異族」的觀念影響下的作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9.歐亞的西半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