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歐亞的西半部(3)

7.歐亞的西半部(3)

兩個伊朗

從河中地區以西往西南或西北走,有兩個世界。繞向南走,先渡過阿姆河,再經過木鹿(merv)、橫越喀拉庫姆沙漠(karakum,土耳其語黑沙之意),就會抵達科佩特山脈(kopet-dagrange),從這裡開始,就是廣闊的伊朗高原。若以帕米爾高原一脈相連而,即是從興都庫什山西麓開始,直接向前接到伊朗高原。

高原的北邊與厄爾布爾士山(alborzmountains)的高嶺相接,從西開始到南,壯觀折曲的札格羅斯山脈(zagrosmountains)以其寬達300至400公里、具相當深厚的山脈皺摺綿延其間,這兩個山脈,就是支撐起伊朗高原的大骨架。

大型袋狀盆地的內側,是極乾燥的卡維爾鹽漠(greatsaltdessert,波斯語dasht-ekavir)及盧特鹽漠(dasht-elut)。原本在波斯語中,「kavir」意思是冒出鹽的土地,也就是鹽漠的意思,從兩個山脈流入的眾微細河流,總在瞬間化無。

人類無法長居於干透了的巨大窪地,只能住在兩大山脈的山麓或是山谷間(即使這麼說範圍也相當廣),並采畜牧與農耕混合的生活方式。特殊地下運河「坎兒井(kariz)」,孕育出伊朗悠遠歷史;創造了人工綠地、農地及聚落,就像字面的意思,它本是生命之水。

由岩石、砂礫及干透了的土地所構成的伊朗高原,是塊被忽略的土地,但卻開出了可與東方中國媲美的文明之花:乾地與綠洲的文明。

札格羅斯山脈與厄爾布爾士山在伊朗西北部的亞塞拜然(azerbaijan)的高原交會,綠意盎然的山及溪谷、草原及湖水,就從此地衍展。

蒙古帝國時代在伊朗地區設立的蒙古政權——旭烈兀汗國(hulagukhan)(俗稱伊兒汗國)在這裡牧野扎主營而成形。作為游牧民的天地,這裡是絕佳的地點。

至於,「伊朗」(iran)這個辭彙有兩種大小範圍的定義。一般使用的「伊朗」,是近代在歐俄等列強的外力侵壓下,疆域不斷地被縮小再縮小而成的「近代國家」伊朗,其幅員甚至無法完全涵蓋自然環境中的伊朗高原。

另外一個泛指更大空間的「伊朗」,範圍遠遠地超越了伊朗高原。這是歷史上的概念,其起源可追溯至遙遠古代「伊朗之地」(iranzamin)的概念,所指的地區為「從阿姆河到埃及」之間的土地。

這樣廣闊的面積,相當於古代波斯帝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王朝將其統轄的「文明區域」稱為「伊朗」,而將阿姆河對岸的「蠻族之地」稱為「圖蘭(turān)」。這是以「文明觀」為標準來區分己者與他者,其中內涵了某種價值觀,與中國自古在「文明」底下的「華夷思想」類似,也和古代希臘的「helen(譯註: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希臘人也以此稱呼自身民族)」及「barbaroi(譯註:不會說希臘話的人,意指蠻族)」的觀念雷同。

至少在目前所知的況下,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軍事、行政、徵稅、交通、運輸制度及組織等各方面整合的龐大帝國。因此有歷史學家認為,在這之後的「帝國」及「國家」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它的影響,「伊朗」這個辭彙即包含了先驅者的榮耀。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因為覬覦阿契美尼德王朝管轄豐饒且廣闊的「亞洲」地區,曾企圖全面征服這個龐大的帝國,只要他到達的地方,就成為其「版圖」,但這「大領域」的夢想隨著他的逝世理所當然成為泡影。

與現在甚為通行的希臘化文化(hellenism)的印象相反,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帝國」以及之後傳到東方的希臘文明,在包括伊朗等的地區幾乎都沒有留下任何殘影。若將範圍聚焦在這異鄉東方,希臘化文化的影響雖並非完全沒有,但接近於「虛幻」,甚至可說是歐美人的夢幻產物。若要討論希臘化文化,反而應該研究它對西方和羅馬等地區的影響才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7.歐亞的西半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