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大人物們的煩惱與龍州的統合(合章

第342章 大人物們的煩惱與龍州的統合(合章

第342章大人物們的煩惱與龍州的統合(合章7.2k,求訂閱)

天京,太子府,書房

從方相家出來,太子殿下的臉色恢復如常。

【孤想要繼承大寶,只能依靠元吉書院的力量。】

【元吉書院謀划那麼多年,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沒有聖君,也能傳承下來的王朝。】

【所以孤要有能力,才能得到元吉書院的支持,但又不能表現得太有能力。】

【儒門眼中的合格皇帝,說到底不過是個虛心納諫,聽從書生們指揮的傀儡罷了。】

【孤不想做這樣的皇帝,但孤能爭取的盟友只有儒門。】

太子殿下熟讀儒家典籍,自然能看出書生們的想法和追求。

正如儒門弟子喜歡以春秋決獄,審判天下大事。

以經文定是非,以經文論對錯,這就是他們的夢想。

【一旦父皇離去,孤登基大寶,便可煉化天州龍脈,享受天下龍脈供養,屆時達到元神巔峰,也不是難事。】

【只是元神境不能再耽擱了。】

太子殿下每天處理大量的國事,真正能用來修行的時間,不足各門派天驕的一半。

他還能在二三十年內將修為提升到元靈巔峰,還在鳳瑤仙子之上,天賦可見一斑。

正當太子殿下打算去閉關修行時,房間突然傳來一陣響動,從暗道里鑽出了一個樣貌俊美的少年。

他見太子殿下仍在書房,連忙行禮道:

「大哥,我不知道你在書房裏。」

太子殿下有些頭疼地說道:

「三弟,我說過了,要走正門。」

這位三弟笑了笑說道:

「走密道快一點,沒人看見。」

「我本想給大哥留一封信就走。」

太子殿下一時無語,但旋即打起精神問道:

「三弟,我讓你調查的事情怎麼樣了?」

帝昊的兒子,早就超過了一百個。

各位皇子的排序長得令人頭疼。

你要是稱呼排行第二百五十位的皇子,為二百五皇子,非得讓人打死不可。

所以太子殿下說的三弟,並不是指帝昊的第三子,而是跟他一輩的皇子們。

這些年輕的皇子組成陣營,沒有跟太子爭奪,反而團結一致,對抗大他們幾百歲的哥哥,姐姐們。

老大哥,老大姐們的封號是親王,有實權的封國,而這些年輕的皇子們則是郡王,沒有封地,只有封號。

封地都讓老大哥們搶光了。

天下一百個州,也不夠皇子們分的。

皇子們也內卷,卷得厲害。

用某位皇子的話說:

「若是太子殿下贏了,我們還有機會去搶封地。」

「要是哥哥姐姐們贏,我們只配做肥料。」

天京的皇室子弟們,就這樣奇妙地團結在一起,為太子殿下而奮鬥,渴望有一天出任地方,搶奪封地。

這位被太子殿下稱為三弟的人物,便是皇室另外一個天驕人物,綽號【隱龍】的玉笙郡王。

他在潛龍榜上排行第九位,是太子殿下信任的結拜兄弟。

三弟,大哥這些稱呼,是他們結拜時定下的次序。

明明是親兄弟,卻按結拜兄弟來稱呼,天下最奇妙的事情莫過於此。

玉笙郡王點頭道:

「大哥,事情已調查清楚了。」

「大梵上人的確召開了一場拍賣會,消息來源是真的。」

「總共有元吉書院,大乘寺,天道宗三方的人參與,他們用神兵拍賣一顆天元神丹。」

天元神丹!

太子殿下的呼吸稍微有些急促。

如此重要的寶物,他竟然失之交臂,豈不哀哉!

若是他得到了天元神丹,進階元神,朝廷上的局面就不會這樣困難。

太子殿下迅速冷靜下來道:

「三弟,你繼續說。」

玉笙郡王點頭道:

「前腳大梵上人剛賣掉天元神丹,後腳鳳瑤仙子就突破元神境。」

「同時這一次擊殺東海王,碧落仙宮不僅出動忘川仙子,鳳瑤仙子,還有神兵【吸星鎖】。」

「不僅如此,龍城侯一共還動用了大乘寺的不滅袈裟,如果再考慮到大梵上人對龍城侯的擔保,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那就是這顆天元神丹,是由龍城侯提供,大梵上人經手拍賣的。」

玉笙郡王專門為太子殿下建立新的情報機構,並與風雨樓合作,他對於信息的調查速度,一點都不比宰相大人差。

楚無疆擊殺東海王,實在是太多人看到了,除非他把桃都的人全殺光了,否則是不可能阻止情報泄露的。

尤其是他動用神兵,大部分都是借來的,那就更容易暴露關係了。

玉笙郡王調查清楚后,順便安慰道:

「所以大哥不用那麼擔心,龍城侯本身的修為,恐怕沒有那麼強。」

太子殿下搖頭道:

「三弟,你錯了。」

「這說明他更可怕,換你,你捨得把一顆天元神丹賣掉嗎?」

玉笙郡王搖頭道:

「捨不得。」

潛龍榜前十位的才俊,都是元靈境的高手,他們都不一定能突破到元神,對於天元神丹這種寶物,就算消化不了,也要吞進肚子裏。

玉笙郡王先是一陣驚嘆,隨後遲疑道:

「大哥,這樣一來的話,龍城侯為何不獻給大哥。」

「周巡撫不是說過,他對大哥很是感激。」

太子殿下沒好氣地說道:

「換你,伱獻嗎?」

玉笙郡王連忙答道:

「當然會了。」

太子殿下呵呵一笑:

「兄弟之間,說這些虛話幹什麼?」

「龍城侯不想介入朝廷的鬥爭,理所當然。」

「孤要是埋怨他不給,反倒現在氣量狹窄。」

玉笙郡王連忙拍了一陣馬屁道:

「大哥英明!」

太子殿下一腳踹了過去,笑罵道:

「少給孤拍馬屁!」

「真正有問題是方相。」

讓玉笙郡王恍然大悟:

「大哥的意思是,這件事上,方相知道天元神丹的交易,卻沒有告訴大哥。」

太子殿下這才露出不快之色。

「沒錯。」

「大梵上人進行這交易,瞞得過別人,瞞得過方相嗎?」

方相本身就代表着元吉書院,三大武道聖地在這方面出奇的一致,三家同氣連枝,把這丹藥買下去,就是不能讓皇室知道。

玉笙郡王不由得開口道:

「誰讓方蕭然是天驕榜第一,從小到大都是第一。」

「方相肯定更希望方蕭然突破元神。」

「若方蕭然進階元神,那方氏一門就有五位元神強者,委實可怖……」

如今方家已有四位元神強者,再算上天驕榜第一的方蕭然,就算角逐天下都夠了。

相比較而言,楚家只算強勢崛起。

就算楚無疆成了元神,楚家也就一個而已。

所以宰相大人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太子殿下深吸一口氣:

「放心,方家的氣運還沒到這種程度。」

「他的小兒子是個不成器的紈絝,五毒俱全,方氏一門怕是要敗在他的手裏。」

太子殿下很快從勢單力薄,盟友也不可靠的沮喪中振作起來:

「三弟,孤跟你說這些,就是希望你明白,儒門也未必可靠。」

「唯有我們兄弟齊心,方能斷金。」

太子殿下緊緊地握住三弟的手。

玉笙郡王連忙應道:

「大哥放心,小弟明白。」

「只是那龍城侯的事情,大哥打算怎麼處理?」

太子殿下沉聲道:

「孤會答應方相的策略,冊封他為冠軍侯,不吝賞賜,叫他來天京受封,放在身邊觀察。」

「看他能否為我所用。」

「縱是天地異數,孤也要想辦法納為己用。」

玉笙郡王這才感慨道:

「大哥真是太辛苦了。」

太子殿下一副早已習慣的模樣:

「同樣的,他有可能是天地異數,就要想辦法控制削弱。」

「所以你去龍州一趟,頒佈聖旨,順便聯絡那帝光燭,看是否成器。」

如果楚無疆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扶持帝光燭,與他作對,分而治之。

決不能讓龍州徹底淪為他手。

玉笙郡王連忙答道:

「是,大哥。」

楚無疆與碧落仙宮等勢力合作,擊潰鮫人,連斬元神強者,就像是給天命王朝的湖泊里投入一塊大石。

不僅僅是天京,就連遠在北方的秦王殿下,都不禁驚嘆道:

「龍城侯,果然好本事,真正的少年英雄。」

「怪不得玄運道長說了,他的確是本王最大的威脅,哈哈。」

秦王身邊的第一謀士袁瑞沒好氣地說道:

「王爺,您還笑得出來。」

「我們的計劃都被他破壞乾淨了。」

秦王大笑以後,連忙賠禮道歉:

「先生莫要生氣,人族出現這等英傑,我等應該高興才是。」

袁瑞頭疼道:

「王爺,我們原本的計劃,扶持其他諸王,尤其是像東海王這樣野心勃勃又能力不足的傢伙。」

「只要東海王強大起來,朝廷就會猜忌,就會想辦法削弱。」

「最終朝廷與諸王的矛盾會變得比天佑軍還要激烈,不得不搶先動手。」

袁瑞的計謀很簡單,說穿了就是扶持各地的兄弟,只要他們不斷發展起來,弱小的朝廷看誰都是有問題的。

只要你弱,你看誰都像圖謀不軌,都是取死有道。

要麼看着其他諸侯王不斷強盛,削弱朝廷勢力。

要麼朝廷就要柿子撿軟的捏,先削弱打得過的諸侯王。

正如拜占庭的宮廷一般,能打的將軍往往死於自己人之手。

核心就是不可控的猜忌鏈,加上繼承皇位的人沒有安全感。

在這過程中,秦王殿下既不打第一槍,還可以正當防衛的名義,保護各地的弟弟妹妹。

若楚無疆聽聞此計,一定會想到春秋的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

秦王聽到謀士抱怨,不由得笑道:

「先生莫要生氣,你看結果都一樣嘛。」

「龍城侯將成為龍州之主,他願意分享龍州,雨州的龍脈。」

「本王不費一兵一卒,不也收穫許多好處?」

「天京的小弟氣量不行,主弱臣強,肯定會搞些小動作。」

「那才是本王收穫的時機。」

袁瑞氣急,大聲喊道:

「王爺,這不一樣!」

「東海王為隱忍而隱忍,非英雄也。」

「龍城侯深沉多智,麾下皆為當世虎狼。」

「短短數月之間,他就能搞出這麼大的名堂。」

「王爺,您十六歲的時候,能辦到嗎?」

秦王搖頭笑道:

「自然不行。」

「本王十六歲的時候,還在跟父皇一起練功,尚未覺醒天賦。」

袁瑞連忙拍手,大聲喊道:

「這就是了。」

「如此英雄人物,若是放任太過,豈不是養虎為患。」

秦王擺手笑道:

「先生放心,朝廷會擔憂他在龍州做大,一定會召他入京,把他困在天京,以榮華富貴腐蝕。」

「現在妖氣一日比一日強盛,不知有多少妖族英傑應運而生,邪神王庭一定會南下。」

「到時本王就能召他一同北上,施恩與他。」

「這樣一來,龍城侯就不是敵人了。」

秦王自信能夠化敵為友,駕馭這樣的英才。

畢竟秦王府下的天驕,天才如過江之鯽,他們都願意效命秦王,秦王不願意放過這樣的人才。

袁瑞竟一時無語,他只能嘆氣道:

「下官明白了。」

「若是龍城侯有危險,屆時王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秦王坦然道:

「這是自然。」

「還請先生派人去龍州一趟,將吳忠賢的家屬,親衛都接到獄州來居住。」

「吳忠賢意外身死,本王不可不管,要替他處理身後事。」

「這才現在最關鍵的事情。」

袁瑞只能應諾一聲:

「是,王爺。」

正在朝廷的大人物商量應對新崛起的龍州之主。

他們的心腹大患楚無疆正在參加葬禮,並藉助葬禮整頓龍州。

……

如果有人評價帝昊五百九十年的主要記憶,那麼不是邪神入侵,不是萬鬼宗搞事,不是大悲寺覆滅,甚至不是龍城侯擊潰鮫人。

而是葬禮,數不清的葬禮。

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在短短數月之內,龍州屢遭重創。

禍不單行,兵戈四起。

天災人禍一個都沒落下。

縱使龍脈復甦,這片土地依然滿目瘡痍,需要長時間來休養生息。

為了撫慰百姓的心靈,龍城大人還特意公佈一道命令:

「所有死難的將士,都由衙門出錢,請各路法師一同來做法事。」

「所有死難的百姓,照此辦理。」

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能念咒的都來吧。

太乙觀與大悲寺,他們剛安葬自家的弟子,就奔赴龍州各處,為死難者做法事。

雲遊子連忙給道門寫信,要求支援,更多的支援:

「貧道需要更多的道士,武功高低無所謂,有元氣,能念咒就行。」

「你們不是要爭奪龍州的人心嗎?」

「別磨磨蹭蹭的,快把人給道爺派來!」

道門組織收到急信后,連忙從雨州,巫州,聖州調派人手,星夜兼程趕赴龍州。

而擔任大悲寺的苦海禪師,同樣苦着臉給大乘寺求援:

「要和尚,能念經的,速來!」

雲遊子與苦海禪師,每天都在念著《往生咒》與《救苦經》,一輪輪下來,鐵打的人都受不住。

因為他們的念咒是需要帶元氣,以蕩滌鬼魂。

十個,二十個都還行。

一百個,一千個的量級,兩人說得是口乾舌燥。

雲遊子嘴唇已然麻木,苦海禪師的臉徹底變成苦字。

至於元丹中的元氣,早已消耗一空。

真的一滴也沒有了。

雲遊子聲音沙啞地說道:

「我等無能,辜負龍城大人的期望,無力再朗誦經文。」

苦海禪師當即附和道:

「貧僧亦是如此。」

兩人打算休息一天,再來超度亡魂,結果楚無疆命人送來丹藥,十分貼心地說道:

「道長,禪師,侯爺說補氣丹管夠。」

「請仙長與高僧繼續努力,千萬不要停下來。」

「佛門與道門的香火,就看兩位的貢獻了。」

「龍州的百姓都看在眼裏。」

楚無疆派來的使節不是別人,正是小侯爺陸策,他的臉上掛着和煦的笑容,竟與楚無疆有幾分相似。

【魔鬼,這龍城大人一定是地獄派來的魔鬼!】

【太乙救苦天尊,您是看貧道平日裏偷奸耍滑,才降下如此懲罰嗎?】

雲遊子從未想過,原來念《救苦經》是如此辛苦的一件事。

就算事關道門,他也要偷懶一下。

雲遊子連忙喊道:

「這,這鎮海城的差事,就交給苦海禪師。」

「大和尚慈悲為懷,一定能超度亡魂。」

苦海禪師連連搖頭道:

「不不不!」

「貧僧只能保證超度,難以祝福死難者的來世。」

「這一點不如救苦經來得有用。」

兩人的聲音都沙啞了,生怕對方不肯接下這個重擔,你推我讓。

這讓小侯爺陸策看得都有點好笑:

「侯爺說了,再加兩株天心草!」

天心草也不行。

陸策繼續補充道:

「侯爺這次前往天京述職,兩位誰表現得出色,侯爺就先去拜訪哪家。」

雲遊子當即咳嗽一聲:

「龍州遭重,貧道義不容辭!」

苦海禪師同樣喊道:

「貧僧也是這麼想的。」

道長與和尚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含着淚水,把補氣丹當飯吃,努力補充元氣,再用羅漢果泡茶喝,希望這能緩聲音沙啞之苦。

不過兩人並非沒有援軍。

除佛道兩家外,儒門這次也參與其中。

周巡撫在得到太子殿下的命令后,變得積極起來,主動提出道:

「這次龍州暴雨,不知死傷多少百姓,下官心中有愧。」

「太子殿下傳來急報,讓下官為百姓哀悼。」

楚無疆知曉太子殿下是想儘可能爭奪一些人心,防止楚無疆過分掌控龍州,但他依然笑容滿滿道:

「巡撫大人哪裏的話。」

「您願召集儒門子弟,為百姓祈福,本侯歡迎之至。」

「太子仁厚,關愛百姓,真乃我朝之福。」

於是周巡撫親自召集龍州各地的書生,巡迴舉行祭祀儀式,安撫百姓情緒,同時宣告朝廷的政策。

「龍州大災,太子殿下有令,免稅五年。」

「人頭稅,田賦,統統不收了。」

百姓的臉上不由得多出幾分喜色,他們開始高呼太子殿下千歲。

煙蘿對此還憤憤不平道:

「夫君,這太子殿下打仗的時候沒見他,這時候倒來跟夫君爭奪人心。」

楚無疆輕笑道:

「太子殿下仁厚,談什麼爭奪人心呢。」

「我們也借這名義,為百姓做點事情。」

周巡撫在龍州巡視,撫慰百姓,楚無疆跟在後面,也讓龍州百姓混個眼熟,並在一次次葬禮中,當地百姓解決問題。

龍州各地的冤情,匯聚成紙片,如同雪花一般飛來。

楚無疆這一次總算見識到龍州底層的黑暗程度,並理解鬼王夏雨誕生的由來:

比如青石鎮的烈狗殺人事件。

「青石鎮陳家的黑狗咬人,農夫張力為救人將黑狗打死。」

「陳老爺為此嚎哭不已,命人將張力打死,為狗償命,還做了兩副棺材,讓狗子壓在人身上。」

楚無疆眉頭一皺,他派人查證屬實后,當即審批道:

「陳老爺,同樣打死,一報還一報,同時讓陳家賠償張家一切損失。」

楚無疆本不是文官,沒有斷案的權利。

但現在的龍州由他說了算,他能通過周巡撫,柳知府等人貫徹落實自身的意志,兩人正常也不會反對他。

然而柳知府這回還真反對了:

「侯爺三思,這陳老爺有兒子在軍隊里當差,是有功之臣。」

楚無疆冷哼一聲:

「有功之臣又如何?」

「他是鎮海軍,還是海防軍?或者威遠伯府的人?」

「不管哪家的人,本侯絕不姑息。」

柳知府低聲道:

「侯爺,楚家軍。」

哈?

楚無疆只覺一個迴旋鏢,飛出去重重地打在臉上。

但仔細一想也對。

這龍州的勛貴自從霍文達死後,着實收斂了不少。

除了楚家軍的將士,誰敢這麼囂張?

楚家軍的士兵魚龍混雜,自然也有人渣。

楚無疆立即冷聲道:

「本侯說了絕不姑息。」

「哪怕打了勝仗,也得整肅軍隊。」

「秋水!」

霍秋水本在訓練軍隊,她聽到陳家子的消息,連忙核對起來道:

「夫君,陳家子在與鮫人大戰中戰死,屬於百夫長,給予陳家2000兩撫恤金。」

「那條黑狗,應該是陳家子從小養大的,被陳老爺視為兒子的遺物。」

楚無疆沉聲道:

「那也不成,做錯事,就要付出代價。」

「看在他兒子戰死的份上,給陳老爺一個體面,令他自裁,把陳老爺的葬禮,一起辦了。」

「以後楚家軍發生這種事情,一律從嚴處置。」

「通報全軍,不服的可以來找本侯。」

霍秋水連忙應道:

「是,侯爺。」

楚無疆這才看向柳知府,說道:

「知府大人,還有問題嗎?」

柳知府有些神色複雜地道:

「沒有了。」

這件案子能爆發出來,還是柳知府偷偷安排的,告訴張力的家屬,只有龍城侯才能伸冤。

他想看看楚無疆的稟性。

沒想到連立過功的將士,楚無疆都能為一個普通百姓下令處決。

對於大部分的武人來說,老子打仗浴血奮戰,殺幾個刁民怎麼了?

【龍城侯果有人主之資,本官該怎麼辦呢?】

柳知府在猶豫,楚無疆則不管對方的心思,朗聲道:

「那我們繼續查下去!」

龍州若只看龍城,桃都,那顯得很小。

但實際上龍城的周圍有無數的村落,鄉鎮。

整個龍州的人口早已超過千萬。

楚無疆雖是走馬觀花,但他一邊悼念死去的百姓和將士,一邊清理著龍州的污垢。

一開始百姓喊著太子殿下千歲,伴隨着楚無疆將手伸向龍州基層,清理積累的陳年舊案。

下到流氓地痞,上到衙門官差,那些罪大惡極的,盡量清理一遍。

而王妃娘娘則是偷偷派人散佈消息,讓百姓知道真正的青天是誰。

「夫君真是的,怎可只做好人,不揚名聲?」

「有妾身在,龍州必須知道是誰為他們伸冤的!」

伴隨着一件件冤屈被清理,周巡撫,柳知府的臉色也突然改變:

因為在不知不覺中,百姓喊話的內容變了。

他們從高呼太子殿下千歲,變成喊侯爺永遠健康。

柳知府不得不發聲警告道:

「侯爺,萬萬不可再讓百姓亂喊。」

「否則有心人舉報,侯爺危矣。」

柳知府終究在太子殿下和楚無疆之間,偏向了一方。

至少不能讓這樣的人受害。

楚無疆這才笑着點頭道:

「知府大人放心。」

「本侯正要去鎮海城,為陣亡的戰士們祈福。」

「完成最後的儀式。」

最後的儀式?

柳知府有些不解。

佛門,道門,儒門的子弟已經準備好了祭奠的儀式。

楚無疆身穿祭衣,來到儀式的中心點,抑揚頓挫地念著哀悼的文章:

「魂兮歸來,哀我逝者。」

「冥冥之中,可有知否?」

「生者悼念,情何以堪。」

「願君安息,於彼長夜。」

「……」

特殊天賦,言靈之語發動。

楚無疆第一次使用這項天賦,他通過言靈,與陣亡的將士互相共鳴,為死去的人們,進行最後的悼念。

不僅如此,他的言靈里灌入大量的純陽之氣。

大地突然顫抖起來。

原本地下積累的陰氣,怨恨等力量,它們在面對純陽之氣,頓時冰消雪融。

彷彿整個龍州的百姓,都能聽到悼念之詞,他們不由得激動地高呼:

「龍城大人,龍城大人!」

天上突然下起毛毛細雨,這些雨水蘊含純陽之氣,清洗殘破的龍州。

人體有污垢,純陽之氣蕩滌雜質,成為純陽仙體。

那麼世界的污垢又由誰來處理呢?

沒人來處理,就由我來處理。

楚無疆在這一日成為真正的龍州之主,不是誰的冊封,不是他掌控的武力,而是他承載龍州之垢。

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

楚無疆剛剛念完哀悼詞,玉笙郡王這才姍姍來遲,朗聲喊道:

「聖旨到!」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氣運詞條開始成就人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從氣運詞條開始成就人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2章 大人物們的煩惱與龍州的統合(合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