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佛教建築的演進》(4)

第四章《佛教建築的演進》(4)

佛塔

佛塔是佛教用來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經、僧侶遺體的高聳式點狀建築,又稱為「佛塔」或「寶塔」。佛塔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前後隨佛教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之後,中國的佛塔在結構上和形式上同印度的佛塔已有很大的不同。它融合了民族的建築藝術特點,主要是把中國原有的亭台樓閣建築中的某些元素運用到塔的建築中,從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塔。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佛塔自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其建築形態、建築結構以及建築功能都在不斷發生變遷,並以其獨特的形式與內容充實和豐富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內涵。它不僅是佛教中國化進程的反映,而且也適應了中國社會的需要。

第一節佛塔起源與印度佛塔

塔是印度傳入的建築形式,梵文stupa(窣堵波)的本意就是指埋葬屍骨的墳冢,其基本形式是,在地面上築一個半球形墳丘,下有基座,頂上正中立一根串有多個圓盤的「剎」以示裝飾。釋迦牟尼逝世后,瘞埋他遺骨的窣堵波就成為佛教僧侶和信徒膜拜的對象,從而使這種古老的印度墓葬形式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成為供奉舍利的專用建築,並在阿育王時代進一步發揚光大。孔雀王朝的創立者旃陀羅笈多的孫子阿育王(亦譯阿輸迦、無憂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他因弘傳佛教而名垂青史。[1]阿育王時代基本確立了窣堵波的基本形制,佛教和耆那教都有建塔的傳統,其形制也有相似之處,由台座、塔身、平台和傘蓋、塔門和圍欄等組成。塔身通常為覆缽狀,內部為實心,外部以磚石堆砌,塔心內通常有封存在石函內的金、銅、水晶等貴重材料的舍利容器。傳說阿育王將存放於八座窣堵波中的佛陀舍利進一步分開,營建了8.4萬座窣堵波以紀念這位聖人的一生。之後,窣堵波除埋藏舍利外,還可保存高僧遺物、佛經等,成為一種佛教禮拜性建築。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於7世紀前往印度取經時,曾目睹阿育王時期所建的窣堵波尚存百餘座,有的塔高達200餘尺,有些窣堵波上還保留着佈滿雕飾的石門和圍欄,有些只殘存覆缽塔身。1794年發現的達摩拉吉卡塔遺址,有學者考證認為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阿育王所建窣堵波。

孔雀王朝之後的巽伽王朝時期,佛教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受皇室推崇。儘管如此,從現存的佛塔遺跡來看,當時的佛塔建築藝術也取得了可觀的成就。這一時期的巴爾胡特窣堵波塔門和圍欄雕刻,佛陀伽耶圍欄雕刻都稱得上是印度早期佛塔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巴爾胡特窣堵波(圖4-1-1)是印度佛塔的重要遺跡之一,於1873年被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甘寧漢(1814~1893)最先發現。當時塔身覆缽已經崩塌,僅存圍欄尚部分完好。該塔基座直徑約20.7米,原建有東南西北四座塔門和80根高約2.15米的石柱構成的圍欄,東門兩側的立柱呈集束狀,柱頭頂板雕有卧獅,橫樑上雕有法輪,與阿育王時代的塔門風格相近;圍欄石柱間由三條貫石穿插相連,上方覆蓋有半圓形枕石,圍欄和塔門上刻有佛教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的浮雕,可以辨認的本生故事有32個,佛傳故事16個。

佛陀伽耶因釋迦牟尼在此處的菩提樹下成佛而聞名。傳說阿育王曾在此處建立了一座金剛寶座塔,到了巽伽時代晚期又在金剛寶座外建立了一道圍欄,其形制與巴爾胡特圍欄相似,浮雕內容也相仿,只是技法比前者有所改進。

公元前1世紀,安達羅王朝建立,該王朝早期建造的桑奇一號塔標誌着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發展的頂峰來臨。該塔於1819年被英軍上尉愛德華·費爾發現,屬於印度早期窣堵波的典型代表,當時在這一地區被發現的共有三座塔。桑奇一號塔直徑約36.6米,高約16.5米,覆缽塔身據推測為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所建,體積僅為現在的一半。公元2世紀巽伽王朝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在原有覆缽上繼續壘砌磚石並塗飾灰泥,在底部構築基座以及扶梯、甬道、圍欄,還在覆缽之上增修一方平台和三層傘蓋。公元前1世紀之後,安達羅王朝又在塔的下層圍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造了四座塔門,最終形成了桑奇大塔現在的規模。桑奇二號塔年代要早於一號,且該塔只有圍欄而沒有塔門,桑奇三號塔建造時間要晚於一號,沒有圍欄,僅在東面建一座塔門,形制與一號塔西門雷同(圖4-1-2)。桑奇一號塔作為桑奇三座窣堵波的代表,被人們習慣上稱作桑奇大塔。桑奇大塔往往被解釋成宇宙圖式,塔身覆缽「安達」梵語原義為「卵」,象徵印度神話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平台和傘蓋是從古代圍欄和聖樹衍化而來,傘柱象徵宇宙之軸,三層傘蓋代表諸天,據說傘頂正下方埋藏的舍利隱藏變化萬法的種子。四座塔門標誌着宇宙的四個方位。香客一般從東門進入聖城,向右沿甬道按順時針方向繞塔巡禮,據說這與太陽運行的軌道一致,與宇宙的律動和諧,循此可從塵世超升靈境。不過,原始佛教思想偏重於倫理學或心理學,而不像婆羅門教哲學那樣偏重於宇宙論。早期佛教徒僅僅把窣堵波作為佛陀涅槃的象徵來禮拜,而以宇宙圖式解釋窣堵波的象徵意義,顯然屬於後期佛教哲學的觀念。當然,在桑奇大塔中可能已蘊含着宇宙圖式象徵意義的萌芽,從中我們隱約可以聽見佛教倫理學向婆羅門教宇宙論轉化的宗教變革胎動的心音。[2](圖4-1-3)公元1世紀,貴霜王朝(中國史籍稱之為大月氏)建立,犍陀羅藝術興盛起來。犍陀羅風格的窣堵波摒棄了此前窣堵波四周的圍欄和塔門,取而代之的是圍繞覆缽和基座的壁柱和壁龕。這一時期的塔身覆缽比以前明顯增高,傘蓋增至七層以上,形成一長串的相輪,主塔周圍還多建有形制雷同但體積縮小的小塔,大塔與小塔的覆缽外圍和基座側面都裝飾著佛教故事的浮雕嵌板,壁龕內供奉佛像、菩薩像,可惜的是這些大塔早已蕩然無存。馬圖拉(又譯秣菟羅)為古印度十六列國之一蘇羅森那的都城,雖地處交通要地,但其藝術風格始終堅持本土傳統。此外南印度的阿馬拉瓦蒂藝術也影響很大,與犍陀羅和馬圖拉藝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阿馬拉瓦蒂大塔是阿馬拉瓦蒂藝術的典範,也是南印度窣堵波形制的代表。該塔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並於公元2世紀大規模擴建,直徑約50米,高約30米,塔身覆缽形,上面塗有灰泥飾帶,下部和基座表面鑲嵌浮雕嵌板,基座周圍鋪設寬約4米的甬道,外圍是一圈高約3.5米的圍欄,圍欄四方入口兩旁雕有呈蹲立狀的石獅。塔的頂端建有平台和傘蓋,基座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延伸出一座方形露台,每座方台上都聳立着五根並排的石柱,被稱為「方牙四齣」。這種取代塔門的石柱列陣構成了南印度地區窣堵波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典型特徵。該塔於1816年因人為破壞而崩塌,如今只能從該塔遺址出土的一塊窣堵波的浮雕嵌板中一窺阿馬拉瓦蒂大塔當年的雄偉英姿了(圖4-1-4)。

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統一了印度。笈多時代是印度宗教、文化、藝術等各領域全面繁榮的時期,該時期的佛塔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是位於薩爾納特的達梅克窣堵波(圖4-1-5)。薩爾納特又譯鹿野苑,相傳為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早在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就曾在此地建造了達摩拉吉卡窣堵波,此後經貴霜等王朝的不斷增建,該地區一度成為重要的佛教中心。如今的薩爾納特尚存兩座佛塔遺址,其中的達梅克窣堵波建於公元5世紀的笈多時代。該塔原名達摩穆卡,據《大唐西域記》載,該塔是為了標記彌勒菩薩受記成佛處。塔身呈圓筒形,底部直徑28.35米,塔高43.6米,覆缽上部塔身為磚砌實心,現已崩毀,下部塔身和基座均為石築,並砌有壁龕,表面裝飾有笈多時期流行的蓮花捲草紋和幾何紋浮雕,龕內可能放置過佛像。整座塔渾厚典雅,莊嚴肅穆。笈多之後,隨着印度教的興起,佛教逐漸走向衰落,佛塔建築藝術也告別輝煌,被不斷增多的印度教神廟遮住了昔日的光芒。

第二節佛塔東傳與中國佛塔

佛塔隨着佛教的傳入而在中國出現。據史書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帶着佛經、佛像來到洛陽正式傳播佛教,朝廷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的御道南面給他們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白馬寺。在這所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中建有大型的方形木塔,這座木塔可能是中原地區最早出現的一座佛塔。

早期的佛塔在形制上依然保留了印度窣堵波的特點,如絲綢之路上的酒泉石佛寺灣子出土的北涼石雕佛塔,均為覆缽形塔身,上有七層相輪構成的塔剎(圖4-2-1、圖4-2-2)。

遼宋金時期,佛教雖不復前代的輝煌,但在社會生活中仍有一席之地。此時佛教建築佈局有了較大的變革,漢化色彩更加鮮明,佛教寺院越來越趨向於縱軸線式宮殿建築佈局,與過去的廊院式住宅建築佈局漸行漸遠。另外,一些建築組群的主體建築已不是由縱深的二三座殿閣組成,而是四周以較低的建築,簇擁著中央高聳的殿閣,共同組成為一個整體。這一時期的寺院結構分佈與前代相比另一個顯著特點是以殿代塔,大殿成為一組寺院建築群的中心建築,佛塔則建在大殿旁側,成為一種標誌性建築。遼宋金時期的佛塔由於多為磚石結構,加之年代相對較近,所以有相當多保存了下來,如建於宋代的河南開封祐國寺鐵塔(圖4-2-4)、河北景縣開福寺塔、蘇州報恩寺塔,建於遼代的遼寧朝陽鳳凰山中寺塔,建於金代的北京鐵壁銀山大延聖寺雙塔等。遼代的塔多為密檐式結構,金代建塔數量則相對較少。山西應縣的釋迦塔為現存最早的木結構佛塔,河北定州開元寺料敵塔(圖4-2-5)是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座佛塔。

元明清三代的佛教建築在我國建築藝術史上書寫了新的篇章。元代朝廷重新對佛教予以重視和庇護,這是遼宋時期所罕見的。隨着藏傳佛教被定為元朝的國教,藏傳佛教建築也首次大規模出現在中原地區。元代佛教建築在建築式樣上仍以中國傳統佛教建築為藍本,並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異教的一些建築形式。據《續高僧傳》記載,佛塔中的金剛寶座塔自隋代便已經出現,我們在敦煌壁畫中也可見到這種建築形式的塔,但是「現存的這類塔,只有元明清三個時代的遺物,如雲南昆明官渡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塔、呼和浩特慈燈寺塔等」。[7]佛教自明代時起逐漸步入了衰微期,明清兩個朝代的統治者對佛教基本採取適度控制的政策,所以佛教寺院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上均無法與宋元時期相比擬。但是,由於建造或重修時間較晚,且多為磚石樓閣式結構,因此這一時期的佛塔多保存完好,其中不乏一些規模較大的佛塔。雖然數量很多,但明清時期的佛塔無論從藝術成就還是建築規模上都遠不及遼宋時期,只有少數的幾座造型精美、修造精密的佛塔可以與前代相媲美,如明代重修的山西廣勝寺飛虹塔等。

早期的樓閣式佛塔多為木結構建築,這與中國傳統的建築特點是相吻合的。《洛陽伽藍記》中記載公元495年北魏遷都洛陽之後在都城廣建佛寺,在著名的永寧寺中心位置就建造了一座木結構的樓閣式佛塔。木結構佛塔最符合中國傳統的建築式樣,斗栱、椽檐、立柱等各個部分均為木質,結構嚴謹,施工精巧。但是難以長時間保存也是所有木結構佛塔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由於木材易遭受火災、雷擊、蟲蛀和自身腐朽,所以多數木結構佛塔未能保存到今日。迄今保存完整的年代最早的木結構佛塔應為山西應縣佛宮寺的釋迦塔,又稱應縣木塔,該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塔分五層,橫剖面為八角形,高達67.31米,整體悉為木構。

鑒於木結構佛塔易於損毀的特點,為了使佛塔能夠長久保存,磚石等建築材料也開始用於佛塔的建造。早期的磚石樓閣式塔在形式上嚴格遵守木質塔的特點,斗栱、柱枋等均一一表現出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當磚石結構的塔成為主流的時候,這種忠實遵守木塔形制的風氣才慢慢減弱。現存的樓閣式塔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唐代,如陝西長安香積寺塔、玄奘塔等;五代時的有江蘇蘇州雲岩寺塔、南京棲霞山舍利塔等;宋代的有山東兗州興隆寺塔、河南開封祐國寺塔,浙江杭州靈隱寺塔以及我國現存最高的古磚塔——河北定州開元寺塔等;明代遺存有山西洪洞廣勝寺塔(圖4-2-6)等。樓閣式塔在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建築特點,只是由於屢經後世的修葺,這些塔原來的面目已經難以全窺了。

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佛宮寺內,始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是我國現存年代最久、保存最為完好的木結構佛塔。該塔建在兩層石砌高台上,平面呈八邊形,高五層67.13米,塔剎高10米,塔的底層平面呈八角形,直徑30.27米,為古塔中直徑最大的。塔身構架為內外兩槽立柱,內外槽之間有梁枋相接,每層都有一個暗層,暗層中用大量斜撐,結構上起圈樑作用,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並且層層相疊形成攢尖頂,內外檐柱上均施斗栱。該塔從底層到頂部未用一根鐵釘,銜接處全部用木構榫卯,整個木塔共有54種不同形式的斗栱,成為中國古建築中斗栱形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樓閣式佛塔。由於它牢固的結構,歷經900多年,經歷多次地震襲擊,至今巍然挺立。近千年來,木塔曾經過了多次強烈地震的考驗。文獻上記載,元順帝時曾大震七日,木塔屹然不動。近年來的河北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內蒙古和林格爾地震等都有波及,但木塔沒有受到任何損害,說明它的抗震能力很強,反映了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成就。塔內幾乎每層都供奉有塑像,第一層供奉有釋迦佛,體態豐盈,端莊慈祥,衣紋流暢。蓮座之下的八大金剛,身披甲胄、英勇威武、惟妙惟肖;第二層供奉有一主佛和四菩薩;第三層供奉四尊佛像,神目如電;第四層供奉一主佛二菩薩和二弟子像;第五層供奉有釋迦坐像,慈祥端莊,八大菩薩分坐四周,神態各異,造型優美。

亭閣塔在隋唐以前曾一度盛行,唐代以降則比較少見。亭閣式塔一般是單層塔,罕有雙重亭閣塔,今山東長清寺慧崇禪師塔是僅存的雙重亭閣的塔例。亭閣塔以精緻小巧見長,現存的典型亭閣塔是建於隋代的山東歷城神通寺四門塔(圖4-2-7)。此塔平方形,全部以石材築成。其四面各開一門,塔室中一巨大的方形石柱,石柱每面都雕刻着佛像。塔頂層層疊澀而成,形如方錐體,由下而上層層收縮,影線上留下了類似台階一樣的影子,其曲折升降,有強烈的古體詩的平仄韻味。另有兩個堪稱經典建築的亭閣式塔:河南登封凈藏禪師塔和山西運城泛舟禪師塔。凈藏禪師塔是一個八角形磚石結構塔,其南面辟一拱券假門,並雕出門扇和門釘,在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面皆雕權窗。泛舟禪師塔是一個圓形磚石結構亭閣塔,其一面辟有券頂門洞,由此可進入塔室內,塔壁四周亦雕出仿木欞窗。這兩座塔雖然形體不同,但在建築藝術手法上則頗為相似,在細節處理方面,都是精工細作,精雕細琢。在仿木結構工藝方面,二者都已達到逼真的境界,尤其是凈藏禪師塔,其仿木斗栱完整地反映了唐代建築技術,甚為建築史學者所看重。亭閣式塔上一般無華麗的雕飾,然而亦有例外。如河南安陽修定寺塔和山東歷城神通寺四門塔,這兩座塔通身雕飾各種姿態的人物、動物圖樣,將其塑造成了一座精美的雕塑藝術品。

密檐式塔在我國也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基本形製為磚質仿木結構,塔身精工細雕。現存最早的一座磚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塔,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塔高約41米,塔身平面呈十二邊形,塔室為八邊形,塔身第一、二兩層佔整個塔高的近三分之一,其上為十五層密檐,頂部塔剎系石造。密檐塔與樓閣式塔有相似之處,差異也十分明顯。其特點是:外檐層數多而密,層層疊加如同高層的樓閣,從遠處看蔚為壯觀,從形制上來看其應該是在樓閣式塔的基礎上分支出來的。密檐式塔可以細分成實心塔和空心塔兩種:實心塔一般只有第一層有塔室,或者完全是封閉實心的;空心塔外形與實心式無異,內部構造則與樓閣式塔相似。密檐式塔尤其是空心式塔的結構較樓閣式塔更為複雜,施工難度更大,因此這類塔到北魏時期才開始出現,經歷了唐遼的黃金時期后逐漸走向衰落。

密檐式塔是我國特有的佛教建築,與樓閣式塔的分佈特點不同,密檐式塔在北方的分佈數量遠遠大於南方。現存的密檐塔除了嵩岳寺塔為北朝遺存之外,其餘均可追溯至唐遼時期,唐宋時期的墓塔多為密檐式。此外,唐代的密檐塔現存的還有陝西西安薦福寺小雁塔(圖4-2-8)、河南臨汝風穴寺塔等,以及渤海國時期的吉林長白山朝鮮族自治縣靈光塔、南詔時期的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圖4-2-9)等,遼代的有遼寧北鎮崇興寺雙塔、錦州大廣濟寺塔、北京天寧寺塔等,金代的有北京鐵壁銀山大延聖寺雙塔等。唐代密檐塔多為方形,至遼代時八邊形密檐塔成為主流,而建於北魏時期的十二邊形嵩岳寺塔則曇花一現成為孤例,後世再未出現。

嵩岳寺塔(圖4-2-10)位於河南登封嵩山之麓,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23),一說建於北魏正光元年(520),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座密檐磚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塔的總高約39.80米,底層直徑10.60米,內徑5餘米,壁體厚2.50米。塔身外壁呈十二邊形,內室為八邊形。塔體建於台基之上,全塔除塔剎和基石之外,均以磚砌築,所用的磚略呈灰黃色,以黏土砌縫,塔身下的基台低矮而簡樸。台上建第一層塔身,第一層塔身特別高大,且又以疊澀平座分為上下兩段,又四個正面開闢貫通上下兩段的塔門。門頂作半圓拱,上飾以尖狀裝飾。下段的其餘八面均為素麵平磚,沒有裝飾。塔身上段裝飾最為豐富,除四個拱門頂上的裝飾之外,其餘八面各砌出亭閣式塔形狀,刻作壼門和獅子裝飾。龕門之間的十二個轉角上,砌出角柱,柱下雕刻有蓮瓣形柱礎,柱頭雕刻成火珠、垂蓮等造型。第二層塔身各角倚柱的柱頭為垂蓮式,上端在東西南北四面砌四座券門,其餘八面作「寶篋印塔」式,券面外廓砌出火焰形尖拱,塔身一、二兩層的高度約佔塔高的三分之一,之上十五層疊澀出檐,每層塔檐之間的距離很短,幾乎分辨不出塔身的形狀。塔檐之間每面各有小窗一個,龕門旁又隱出直欞小窗。一些龕門與原來內部樓層相配合,作為少量通風和採光之用。有的則只作為裝飾、象徵塔身層數而已,兩旁的小窗則純為裝飾性質。接近塔頂處收縮明顯,塔剎磚質,由寶珠、相輪、仰蓮等組成。在仰蓮瓣組成的須彌座上,承托著七重相輪組成的剎身,上部剎頂冠以巨型寶珠。塔內結構為空筒式,自下而上直通頂部。內壁上還有九層疊澀內檐,塔內為樓閣式結構,每層均為木質樓層。整座塔聳立在密林之上。嵩岳寺塔的多層密檐為中國獨有塔型,屬於僅能塔外膜拜觀瞻而不能登臨的單層塔。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題為《夜從法王寺下歸岳寺》的詩:「雙剎夾虛空,綠雲一徑通。似從切利下,如過劍門中。……」詩中所寫的雙剎就是嵩岳寺塔和法王寺塔。

金剛寶座塔是佛成正覺時的座處,金剛界五佛之寶座也。[10]該塔源於印度,為密宗所常用,在我國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巴利語繫上座部佛教建築中均可發現。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曾盛行金剛寶座式的群塔。如景洪縣內曼飛龍白塔(圖4-2-11),有大小九座塔組成,造型奇特,精緻美觀。我國金剛寶座塔的形式雖由印度傳入,但是塔座、出檐、小塔、細部裝飾等均體現出中國式樣,平面取金剛寶台之形也都呈方形,寶座門洞內一般都有塔梯,通向寶座之上。寶座上建五塔,中間的塔象徵大日如來,形體最大,其餘四座塔分佈於四周,分別象徵密宗金剛界其他四部主佛。「金剛寶座塔分為三種情況建造。第一種,將塔獨立建造,是以單體建築出現於寺中。第二種,在佛殿頂端建造,殿頂建塔體型雖然要小,但式樣與地面建造的基本上是相仿。第三種,在塔頂建造,即剎的部位處,體型亦較小」,[11]我們主要敘述的是第一種形式的塔。我國的金剛寶座塔始建於隋代,史書《續高僧傳》卷26《釋法因傳》中有過明確的記載。唐代,金剛寶座塔我們只能在敦煌壁畫中得見。現存最早的金剛寶座塔是元末建造的雲南昆明妙湛寺塔,為藏傳佛教建築。而明代所建的北京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已是漢傳佛教的建築式樣。清代,金剛寶座塔屬漢傳佛教的有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慈燈寺塔以及北京香山碧雲寺塔等。

正覺寺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代重修並改名為大正覺寺。因此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又稱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圖4-2-12)。該塔建於明代成化九年(1473),整體全部用石頭壘砌而成。塔的基台下面是雕刻精美的須彌座,基台四周雕刻了造型統一的381尊小佛像。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坐北朝南,高34.7米,整體用漢白玉壘築而成,座下正南方有券門,門內兩側各有一石梯通向座頂平台,座頂左右各有一座覆缽形塔,基座為須彌座,基座上為金剛寶座式的高台,長18.6米,寬15.73米,高7.7米,共分5層,南北兩面的正中各有一券門通入塔室,塔室中有方形塔柱,塔柱四面開有佛龕,龕中原供有佛像。寶座之上的平台上有五座密檐式塔,中塔高約8米,共分13層,塔剎為銅質覆蓋式,其餘四座塔稍低,高約7米,共分11層,5座塔的須彌座和塔身均有佛龕,龕內雕有坐佛。整座塔雕刻華麗,不失為我國古代金剛寶座塔的傑出典範。

北京妙應寺白塔(圖4-2-13),該塔位於北京西城,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由入仕中國的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親自設計修建,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后,又在塔前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為「大聖壽萬安寺」。作為元朝皇室在大都興建的重要建築之一,寺院殿堂可與內廷媲美。1368年,寺院殿堂毀於雷火,至明宣德八年修復寺院后,改稱今之「妙應寺」。白塔矗立至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白塔位於院落中央偏北處,紅牆白塔相映生輝。白塔為磚石結構,塔前建有《具六神通殿》,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共高50.9米,因塔身通體皆白,故稱「白塔」。台基高9米,底座面積為1422平方米,台基可分三層,皆為方形折角須彌座,最下層有台階作為通道,可直登塔基。塔基砌於台基之上,由半圓形突起蓮瓣組成覆蓮座,而蓮座上又有五條環帶形金剛圈承托塔身。塔身為覆缽體,俗稱「寶瓶」,上安七條鐵箍,其頂端又有一較小的須彌座。塔剎的剎座呈亞字形,之上承托著下大上小的「十三重相輪」,即十三天相輪。一直徑為9.7米的華蓋頂於相輪之上,華蓋以厚木為底,上覆40塊銅板瓦呈放射狀,而華蓋周沿懸掛着36片帶有佛像和佛字的華幔,下面懸掛着36個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每個約高1.8米,微風拂過,一片清脆之聲。華蓋之上為一高約5米的鎏金空心小型喇嘛塔,重約4噸,以八條粗壯的鐵鏈將其固定。白塔全部為磚造,外表幾乎沒有任何細部雕飾,造型雄渾而富有氣勢。北京妙應寺白塔成為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誌,成為現存最早的一座藏傳式佛塔建築,反映了蒙元時代統治階層對藏傳佛教的極力推崇,而這一建築形式也自此走出藏區,繁盛於中原大地。

塔院寺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大白塔處,寺以塔名,頗為少見。據考證,山西五台山大白塔(圖4-2-14)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亦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並將唐代所建的二層八角佛舍利塔藏其腹內。在歷史上,塔院寺與其相鄰的顯通寺原為同一座寺院,屬於後者的塔院。據《清涼山志》卷二記載:「永樂五年(1407),上敕太監楊升重修大塔,始建寺。」明萬曆七年至十年(1579~1582),聖母遣太監范江、李友在五台山重建護國佑民釋迦文佛舍利寶塔(即大白塔),並對寺院的殿宇進行了改建,讓它和顯通寺分開,成為一座獨立的寺院,並取名「塔院寺」,雖經風雨侵蝕,然歷代維護不輟,終成今之規模。

五台山大白塔內藏有佛祖舍利,塔高54.37米,為一座磚結構的建築物,建於一方形台基之上。台基高1.5米,塔座底平面為八角形,高約3.5米,四圍一圈單檐挑角迴廊共33間,象著着佛教的三十三天。迴廊內為一周鐵皮圓筒形法輪,共120個,其上書有六字大明咒。信徒來此瞻仰佛塔,用手轉一圈法輪,以示虔誠。

大白塔下分上下兩層殿宇,建塔殿三間。下層的中洞,上刻「大慈延壽寶塔」六字,內供漢白玉質地的釋迦牟尼佛像,東洞藏有「佛跡靈相之碑」,其上為釋迦牟尼的雙足跡印圖,佛足印長50多厘米,寬20厘米,足心有千輻輪相和寶瓶魚劍圖,而西洞則立有康熙年間的修塔記事碑。上層的塔殿長9.2米,深4米,內供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王菩薩像,兩側佛龕供有銅質小佛像。塔殿外圍迴廊之上,建兩層須彌座,共高11.88米,嵌十四尊佛像和四面銅鏡。須彌座之上承托直徑為18.06米的圓形蓮花寶座,高2.09米,其上雕有眾多大小不等的佛像。蓮座上為覆缽狀的藻瓶,下大上小,高10.8米,塔身呈白色,舉目遠觀,在青山掩映中最為醒目。塔身之上又建一須彌座,上置十三天相輪,呈下大上小狀,而相輪頂端有條石延出,承以華蓋。華蓋以厚木為底,直徑8.6米,而華蓋周沿懸掛銅鈴百餘個,微風徐來,連同塔腰叮噹作響,清脆悅耳之聲回蕩在台懷上空。華蓋中央立一銅質剎座,其上的銅剎高4.52米,底徑為2.53米,須用八條鐵鏈方可固定。銅剎鎏金,正面刻有「慈聖宣文皇太后重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寶塔,大明萬曆九年四月八日造」等字,其底部較大,中部呈花瓶狀,頂部如一葫蘆。銅剎前鑄一小銅龜,之上承托碑座,並刻有紀念性文字。大白塔在營建之時,磚縫全部用米漿、石灰攪爛后砌築而成,其巍峨壯觀之勢,盡顯藏傳佛教建築藝術的神韻。

從嚴格意義上說,過街塔(圖4-2-15)也屬於喇嘛塔的範疇,是一種高台加喇嘛塔的變體形式,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徵,我們在這裏主要就過街塔的高台建築進行分類,進而研究其特徵。過街塔的建造式樣很多,大致可分為單門洞式、三門洞式兩種。塔台上的喇嘛塔又有一座、三座、五座之分。過街塔盛行於元代,多分佈於內蒙古、青海、甘肅、北京、河北等地,過街塔雖然屬於佛塔,但與其他佛塔不同的是它多數情況下是獨立存在的,並未建在寺院中,而是建在交通要道上,這裏行人如織,其突出的造型與恢宏的氣勢便於弘傳佛法。這種弘法佈道方法與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是分不開的,由於蒙古人身處草原,居無定所,寺院多建在貴族居住地。為了讓平民也感受到佛教的存在,就另闢蹊徑,在人流密集的道路上建造佛塔,這樣就滿足了篤信藏傳佛教的蒙古族人的心理需求,而這一方法在元朝統一中國之後也被帶入中國內地,只是未能發展壯大。

五輪塔(圖4-2-16)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很早,現存最古者已有千年歷史,只是這種類型的塔體積較小,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五輪之名取自於佛教典籍《大日經疏·十四》,是指天、風、火、水、地,五輪塔的性質通常也是以方、圓、三角、半月、球形石塊疊加而成,具體來說是在一個台基上放置一個球形體作為塔身,塔身之上放置塔檐,塔檐之上為塔剎,塔剎一般由相輪和球星組成。五輪塔造型奇特,體積精巧,整座塔均為石質實心,其用途也多見於墓塔之中,各教派之間的形制並不統一。

寶篋印塔又被稱作「阿育王塔」,是一種平面方形,外形似冠帽的實心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剎組成。其顯著特徵是山花蕉葉包着覆缽所構成的塔檐,形制比較統一,通常只有一層,偶有三層的,如遷游青螺山會元寺寶篋印塔。這種塔起源於印度,后經尼泊爾傳入中國,早在三國時期,金陵長干寺就曾建造過這種塔,隨後歷經各代續建不輟。西晉時期,寧波曾建阿育王寺,寺中有塔;[12]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的寶篋印塔實樣現已難覓,但在保存下來的石窟中可以尋見該類塔的行跡;五代時期,寶篋印塔在吳越國有了一次發展高峰,錢弘俶效仿阿育王造塔故事,也建造了84000座塔。這些塔有的流傳至日本,《支那文化史》認為目前存於細川護立侯處的寶篋印塔即是五代時期的原物。宋代遺留至今的寶篋印塔較多,體積也比前代時大一些,如泉州開元寺寶篋印墓塔,泉州洛陽橋寶篋印塔、安徽青陽縣寶篋印塔等,元代之後寶篋印塔依然不衰(圖4-2-17)。除建築在地上的寶篋印塔之外,還有一種供養在室內或放置在地宮中的寶篋印塔,這種塔又被稱作金塗塔。該塔的材料大多是金屬,也有的是漆木,這種塔體積小,製作精良,如天台山國清寺出土的金塗塔。

佛塔的一般結構主要分為地宮、基座、塔身、塔剎等幾部分,地宮是佛塔最下層的建築部分,多為方形結構,面積比底層塔室小。地宮是佛塔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繁盛之時,幾乎每一座大型佛塔都留有地宮,地宮的作用在於保存佛教中的重要器物,如舍利、佛經、袈裟、金銅佛像、金銅塔等。地宮通常與佛塔的地基融為一體,在建築佛塔的時候就被封閉了,地宮中珍藏的物品對外也是保密的,這使其增添了許多神秘感,明清以降隨着佛教的衰落,地宮已不再是佛塔中必有的建築形式。

與地宮連為一體的是基座,基座是佛塔的基礎,基座的牢固程度對佛塔的壽命影響頗大,早在三代時期的建築遺跡中,我們就能找到台基的影子,隨着佛塔的傳入,基座也成為佛塔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佛塔的基座大多為夯土磚石結構,這與我國的殿寢建築台基相似,就造型而言,佛塔的基座可以分為壼門式基座、疊澀式基座、須彌座、蓮瓣式基座、大海仙山紋基座、力士承托式基座等。這其中比較多見的類型是須彌座,須彌座帶有上下兩重枋,中間的束腰上刻有佛傳故事,如浙江湖州飛英塔。

基座之上為塔身,塔身是佛塔的視覺主體,從平面形狀可分為四角形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十二角形塔等,邊數多為偶數;從層級數量上可以分為單層塔、三級塔、七級塔、九級塔、十一級塔、十三級塔等,層數多為奇數。將塔身分解之後,我們還可以將其分為塔室、門窗、欄桿、天花、塔梯、斗栱、腰檐等部分。佛塔大多為多層建築,其中每一層內部的空間就是塔室,其形狀與塔的平面形狀或一致或不同。當然有些佛塔內部不分層,為直桶式結構,這種佛塔的通體內部空間也稱作塔室,如廣東德慶三元塔。塔室的牆壁多為白灰素麵,少數牆壁上繪製壁畫,牆壁上開鑿有壁龕,壁龕分為佛龕、燈龕等類型。佛龕內供奉有佛像,燈龕為佛教儀式中張燈之用,「塔室每面均設燈龕,方形四個、六角形六個。依此類推,成為一種規律。」[13]佛塔的塔室牆壁上除了壁龕外,還留有門窗,塔上的門窗有真假之分(圖4-2-21),真門可以出入,真窗可以通風,還有的塔門窗不分,既有門的功能,又具窗的效果,假門假窗都只是表現輪廓而無實質功用的裝飾。塔門從外觀可以分為圭角門、折角門、券門、壼門、火焰形門、方形門等,門楣處多有裝飾,其中有的雕刻有佛傳故事,有的雕刻有建築、蓮花、八寶等形象。塔門的位置南北方不盡相同,南方的佛塔多上下相對,這種設計雖然美觀規整,但強度不夠,遇到地震時容易產生開裂;北方的佛塔則多為上下錯開,可以有效減輕地震對塔身的破壞。塔窗與塔門一樣,除了有真假之分以外,也可以分為多種結構,如方形窗、圓形窗、欞格窗等。欞格也可分為菱花、方格、斜格、直格、球紋、錢紋、壽紋等多種類型。不僅門窗有真假之分,佛塔的欄桿也有真假之別,真欄桿多用在可登臨的空心樓閣式佛塔中,如山西陽城龍泉寺塔,在裝飾塔身的同時保護登塔者的安全;而假欄桿則多用於實心樓閣式佛塔中,用於裝飾及美化塔身,如甘肅平涼磚塔等。塔室的頂部為天花,其處理形式也不盡相同,如穹隆頂、攢尖頂、疊澀頂、覆斗頂、發券頂、藻井頂、平頂等不一而足。每一種天花因建築材料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多種類型。在此不一一列舉。連接塔室與塔室之間的通道為塔梯,塔梯從材料上可分為木質、磚質和石質三種類型,從結構上又可分為壁內折上式、壁邊折上式、穿心式、穿壁繞平座式等。「壁內折上式,塔梯均藏於壁體之內。壁邊折上式塔梯設於塔室內壁之邊緣部位,成螺旋狀態。穿心式塔梯直接斜向穿於塔體之中心。穿壁繞平座式,塔梯穿過外壁,經平座進入塔室。」[14]塔剎位於塔的頂部,是佛塔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有塔必有塔剎。塔剎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石剎和金屬剎兩種。石剎以石材建造,其特點是簡潔古樸,大部分帶有寫意風格,不求細節,粗獷豪放。金屬剎多為銅剎和鐵剎,其共同特點是鑄造精細,但同時金屬剎容易被雷擊或綉蝕,不便於保存,如河南延津萬壽塔剎。塔剎從外觀上又可分為相輪式、寶珠式、火焰式、日月式、變體式等類型。相輪式塔剎多用於高大的塔,其形製為重重相輪上加一寶珠,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與塔身的層級相類似,塔剎上的相輪也為奇數(圖4-2-22)。這種現象並非巧合,在佛教教義中對此有專門的解釋:塔的四面象徵四聖諦;六面象徵六道輪迴;八面象徵八相成道;十二面意指十二因緣等。而塔的奇數層級在佛教中則有清白與崇高的寓意,民間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說法;寶珠式塔則捨去相輪,直接以兩個圓球疊加組成葫蘆狀,其結構簡單,故多用於小型塔中,如高僧墓塔等;火焰式塔剎多見於唐宋時期的佛塔中,有如一顆寶珠四周散射出火焰,造型簡單,但不失美感;日月式塔剎多見於喇嘛塔中,其特點是在相輪之上建華蓋,華蓋之上安裝圓日仰月式塔剎,如北京碧雲寺塔剎;變體式塔剎常常用一組城池樓閣交織的形式構成,這種式樣意在表現佛祖雲遊四方,如山西原平縣石塔。由於塔剎位於它的頂端,為了使其更加牢固,塔剎上還多有兩種構件,即剎柱和剎鏈。剎柱是佛塔中支撐塔剎的直柱,剎柱在樓閣式木塔中最為常見;剎鏈是幾條連接塔頂與塔剎的金屬鏈,有些剎鏈上還拴有銅鈴。剎鏈自北魏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清代,其功能在於固定塔剎,使其不晃動,如江蘇吳縣慈雲寺剎鏈(圖4-2-23)。

第三節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佛塔東亞的佛塔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朝鮮半島的佛教受中國佛教影響很大,其佛教建築也明顯帶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新羅真興王(540~576)時代興建的法住寺位於朝鮮俗離山,法住寺的中心建築是寺院當中一座方形樓閣式塔(圖4-3-1)。該塔又被稱作捌相殿,為五層木塔形式,底層邊長11.4米,一、二層方形5開間,三、四層方形3開間,頂層單開間,相輪頂點高60米。整體結構採用心柱加周圍邊柱的形式,層層收分。隨着層數的增加,斗栱的出跳遞增,除頂層外,均為柱頭斗栱。法住寺捌相殿是朝鮮半島僅存的木結構五重塔。

佛教在6世紀中葉傳到日本。6世紀末至8世紀,日本進一步鞏固封建制度並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此時日本大量吸收中國封建的典章制度和文化,中國的建築術也隨着佛寺建築而在日本廣泛流傳,從而對日本的建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始建於日本飛鳥時代的法隆寺五重塔(圖4-3-2)是日本保存時間最久的佛塔建築。法隆寺,又稱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生駒郡斑鳩町,是聖德太子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廟,據傳始建於607年,但已無從考證。法隆寺中的五重塔類似樓閣式塔,只是塔內沒有樓板,平面呈方形,塔高31.5米,塔剎約佔三分之一高,上有九重相輪,屬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建築風格。五重塔上的九輪插有四把鐮刀,一說鐮刀是為了封住聖德太子怨靈而設,還有一種說法是祈求防止雷擊。這可能受到中國古來五行說影響,五行中雷屬「木」,鐮刀屬「金」,金克木,所以用鐮刀鎮雷。該塔在結構上的一大特色是從底層到頂層的房檐的縮減很明顯,第五重頂層房檐的一邊只有底層房檐的約一半。第一層內部東西南北四面各自安置著稱作「塔本四面具」的塑造群像。東面是「維摩經」中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問答的場景,北面是釋迦涅槃場景,西面是分舍利即印度諸國王分配釋迦遺骨的場景,南面是彌勒之凈土場景。北面為釋迦圓寂而悲傷的佛家弟子像。日本的佛塔多為方形平面木結構,塔的層數以奇數為吉利,故多為三或五重,此外多寶塔在日本也較為常見。

除法隆寺塔之外,日本尚存三重佛塔10餘座,分別屬於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等。

法起寺建於飛鳥時代,寺內的三重塔(圖4-3-3)是與法隆寺五重塔齊名的古塔,擁有相同的建築形式。天武十三年(685),惠施僧正始建堂塔,至慶雲三年(706)大致完工。該塔是最古老的三重塔,其規模巨大,建造年代明確,對研究飛鳥流派具有重大意義。

藥師寺東塔位於藥師寺,建於奈良時代。它雖為三重塔結構,但實際上有六重屋檐相互交錯,形狀精美。以塔尖帶有音樂裝置的仙人雕刻形火焰而聞名。昭和五十七年建成同樣形式的西塔。當麻寺東塔也建於奈良時代,當麻寺西塔則建於平安時代。當麻寺位於二當山的東麓,建於7世紀末。除了東西兩塔,還存有本堂、金堂和講堂。東塔在金堂東南的小丘上,與西塔相向而望。兩塔是現存奈良時代三重塔僅有的標準規制。

凈琉璃寺三重塔和一乘寺三重塔也建於平安時代,凈琉璃寺三重塔與西岸的本堂相對而立,是一座總高為16米的小規模塔。台輪下端繪有羅漢圖,天井和橫木上附着彩色紋樣,整體上帶有纖細而輕快的平安特色。一乘寺三重塔建於承安元年(1171),各重間距大,給人以厚重感和安定感,是了解從古代到中世過渡期建築技法發展歷程的重要遺存。

興福寺三重塔從樣式手法上看建於鎌倉時代。總高18.9米,是一座小型三重塔。初重內部繪有濃彩千佛圖,形成顯著特色。西明寺三重塔的建築年代不詳,從樣式手法來看應該建於鎌倉時代後半期。該塔總高19.7米,塔身佔三分之二,是中世三重塔遺構中最小的塔。進入初重內部,映入眼帘的是極盡華麗的空間。柱子、板壁和板門上繪有濃彩佛畫,突出本尊的莊嚴肅穆,是中世密教塔的常見表現形式。明通寺三重塔建於文永七年(1270)。塔身細長,樣式為和式,擁有大佛樣系的細部處理,在枝割制和六枝掛技法方面是最古老的遺構(圖4-3-4)。

大法寺三重塔屬於南北朝時代的建築,始建於正慶二年(1333),手法上類似於興福寺三重塔。此塔木雕精美,具有纖細而洗鍊的裝飾趣味(圖4-3-5)。安樂寺八角三重塔位於安樂寺,該寺是弘安年間(1278~1288)創建的臨濟宗寺院。安樂寺三重塔的樣式手法具有鎌倉時代末至南北朝時代的特徵。圍廊及屋檐為八角形,整體上是禪宗式樣,是現存唯一的一座八角塔。

向上寺三重塔建於室町時代。向上寺是臨濟宗寺院,三重塔為生口寺一族的信元、信昌所建。該塔規模小,樣式手法是和樣和禪宗樣的折中。具體說來,細部上為禪宗樣,柱間及枝割則為和樣。

日本的五重塔數量也很多,海龍王寺五重小塔建於奈良時代,五重小塔於天平年間(729~749)安置在海龍王寺西金堂。各重樣式近似於藥師寺東塔,塔高4.1米,只有實物的十分之一。元興寺極樂坊五重小塔建於奈良時代,這座小塔本來放置在元興寺極樂坊本堂內,是元興寺五重塔十分之一的模型,高度約5.5米。內部結構用實際造塔技法,是了解這個時代建築技法的珍貴資料。室生寺是興福寺僧賢璟於奈良時代末創建,五重塔(圖4-3-6)位於本堂石階旁的狹窄地段。從石基到塔頂約16.1米,相當於古代五重塔塔高的三分之一。如果去掉模型塔,它是現存古代、中世五重塔中規模最小的塔。據寺傳,是弘法大師所建,為奈良時代通用的樣式手法。醍醐寺五重塔始建於承平元年(931),歷時20年,於天歷五年(951)最終完成。基壇上總高為38米。此塔作為展示醍醐寺創立時代偉容的唯一建築,還有作為10世紀為數不多的建築遺跡,有着極其珍貴的價值。

除了三重塔和五重塔之外,日本尚有部分多寶塔,石山寺多寶塔(圖4-3-7)傳為源賴朝於建久年間(1190—1199)所建。多寶塔這種形式為空海所造,他將高野山金剛峰寺的大塔規模縮小且簡略化。石山寺多寶塔是保存原初形態的最古老遺存。該塔木刻細膩、輕快,飽含安定感的優雅姿態,是多寶塔中的精品。海住山寺五重塔建於鎌倉時代,五重塔由貞慶設計,其弟子覺真完成。這座塔是鎌倉時代唯一的五重塔遺構,總高17.7米,現存五重塔中僅次於室生寺塔。初重內部的四天柱間設有板門,成廚子狀。金剛三昧院多寶塔(圖4-3-8)建於貞應三年(1224),與石山寺多寶塔一起成為多寶塔中最為優美的遺構。其內部濃彩重抹,佛像莊嚴肅穆。慈眼院多寶塔建於文永八年(1271),總體上看軸部細長,下重屋檐高聳;形式手法上在當時處於先驅地位,有木鼻、天井和須彌座等細部裝飾。長保寺多寶塔屬於鎌倉時代,此塔砌木瓦。內部須彌座為禪宗式樣,高欄裝飾綱目模樣。塔內外均為和樣,僅僅須彌座為禪宗式樣,形成一大特色。凈土寺多寶塔是元德元年(1329)由落慶供養之物,在現存多寶塔中規模最大。整體樣式是下重幅度寬大,屋檐較矮,腹部突出,引人注目。從細部上看,大佛樣和禪宗樣式手法並重,增加了裝飾性。

東南亞地區信奉小乘佛教,佛塔在這些地區也隨處可見。所不同的是,該地區的佛塔呈現出獨特的造型特徵,以緬甸為例,該國的佛塔式樣與我國西南傣族地區的佛塔極為相似,且數量龐大,較為著名的有仰光瑞大光大金塔、蒲甘佛塔群。仰光金塔(圖4-3-9)始建於2500年前,后歷經各代擴建和修繕才形成現在的規模。大金塔由一個包含四座小塔的中央主塔和四周的64座中塔共同組成一組完整的塔群,金塔高99米,加上基座113米,塔基為十字折角形,總周長435米,塔身貼滿金箔,塔頂的傘蓋鑲嵌著珠寶,僅鑽石就有四百餘顆,每天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蒲甘的佛塔多建造於公元11世紀的蒲甘王朝,由於當時皇室的推崇,作為首都的蒲甘幾乎家家築塔,形成千塔林立的壯觀景象,蒲甘也被譽為千塔之城(圖4-3-10)。由於歲月的侵蝕,這些塔大部分都已毀壞,現在保存完整的著名佛塔是瑞喜宮金塔。

除緬甸的佛塔之外,印度的婆羅浮屠也是東南亞重要的佛教建築。該塔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日惹古城西北約40公里處的默拉皮火山的一個山丘上,是印度尼西亞佛教建築與雕刻的傑出代表。婆羅浮屠的梵文意思為「山丘上的佛寺」,它的周圍另有4座火山。因婆羅浮屠佛塔狀似階梯形的金字塔,猶如密教的大曼陀羅,又被稱為印尼的「金字塔」。婆羅浮屠塔高42米,周長120米,為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建築。婆羅浮屠佛塔由當地盛產的火山岩石堆砌而成,整體呈正方形,由五層帶邊牆的台基組成,牆面浮雕數計。方形台基之上是圓形平台,台上豎立着72座小塔,每座佛塔內都有一尊佛像,各層平台向上收縮,頂部是一座主塔(圖4-3-11)。婆羅浮屠浮雕藝術極為傑出,塔上的浮雕形象逼真,美輪美奐。浮雕內容主要是佛傳故事以及本生故事。其中,塔底四面牆內有浮雕160幅,而塔身牆上、欄桿上均裝飾有浮雕,在全長2500米的範圍內,共計有佛經故事浮雕1300幅。第一層走廊的正牆上,描繪了佛陀從降生到涅槃的全部過程。第二、三、四層的浮雕描繪了《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歷參圖以及普賢菩薩行願贊等。佛陀與菩薩往往與動物飛鳥、舞女樂師、漁民獵人雜處,也有國王、武士和戰爭的題材。

[2]王鏞:《印度美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58頁。

[3]羅哲文、劉文淵、劉春英:《中國名塔》,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15頁。

[4]阮榮春:《佛教南傳之路》,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第22頁。

[5]《洛陽伽藍記》卷1。

[6]《魏書·釋老志》卷54。

[7]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頁。

[8]阮榮春:《佛教南傳之路》,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第43頁。

[9]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6頁。

[10]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5頁。

[11]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6頁。

[12]《法苑珠林》卷38「故塔」部。

[13]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頁。

[14]張馭寰:《中國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6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佛教藝術經典(共3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佛教藝術經典(共3卷)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佛教建築的演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