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上)》(3

第三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上)》(3

特洛伊

帕里斯的判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帕里斯王子是個翩翩少年,至少也是個白面小生。

然而,我們都被電影的藝術再加工給騙了。

帕里斯王子其實出道很早。

特洛伊之王普里阿摩與王后赫卡柏(Hecuba)先後生了幾個孩子,帕里斯只是其中一個。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前,老媽赫卡柏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預言,即將生下來的這個孩子,以後會毀了特洛伊。這事發生在平常百姓家可能也就算了,因為普通百姓的家裏本來就沒什麼可毀的。但是發生在王室就了不得了,這種讖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讖言的背後,關係到國運興衰,萬民安危。於是老爹普里阿摩狠了狠心,把帕里斯丟到了荒郊野外的伊達山(MountIda)。

這個剛剛出世的嬰兒,在飢餓與寒冷中度過了五天五夜,居然安然無恙。這個時候有個牧羊人經過,覺得這個孩子大難不死一定會有福報,於是就把帕里斯帶回家撫養,直到帕里斯長成一個英俊而又強壯的小小少年。

長大之後的帕里斯,遇到了河神克白林(11)的女兒俄諾涅(Oenone)。

兩位年輕人,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情投意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在一起了。

帕里斯原以為,他從此將會在這個偏僻的山谷牧羊唱歌,生兒育女,度過餘生。孰料人算不如天算,就像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無數個自小失蹤,後來遇到名師指點,最終學藝下山的少年英雄一樣,帕里斯的命運註定不平凡,他後來走出大山來到人間,也從人生大戲的幕後走向了台前。

命運安排的這場意外,來源於神界的一場婚禮。

這個婚禮,有點來歷。

話說當年生性風流的宙斯化成巨鷹(又是這個套路),拐走了河神阿索波斯(12)的小女兒埃癸娜(Aegina)。要知道阿索波斯這位老同志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專註於生女兒,但是生完一堆女兒,老同志卻沒有精力去保護她們。於是,被他當成掌上明珠一樣的八個女兒全部都離奇失蹤,小女兒埃癸娜是碩果僅存的一個。小女兒失蹤,老同志徹底瘋了,之後就走上了尋找女兒的漫漫長路。

老河神阿索波斯在尋找女兒的路上,遇到了科林斯的國王西西弗斯(Sisyphus)。老河神用手中的一條四季長流的河流作為代價,從生性狡猾的西西弗斯手中,換取到了埃癸娜的下落。

西西弗斯的多嘴,惹惱了天王宙斯。埃癸娜的下落讓你抖摟出去也就算了,還拿着這個情報換利益,這就是作死的節奏。天王宙斯命令死神帶走西西弗斯,但西西弗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同冥界諸神鬥智斗勇。結果可想而知,西西弗斯又惹惱了冥界眾神。於是罪加一等,西西弗斯得到了一個比死刑更嚴重的懲罰——每天要活着,把一塊巨大無比的石頭從一座山的山腳下推到山頂上,再眼睜睜看着這塊大石頭從山頂滾到山腳下,所有工作清零,從頭再來,周而復始。此後,西西弗斯永生永世都在做着這個沒有意義的工作。

這個懲罰,後來被稱為西西弗斯式悲劇。

再說河神阿索波斯,老人家雖然知道了女兒的下落,但卻沒辦法阻止女兒被天王宙斯佔有。不僅沒有辦法阻止,被人揭發出來醜行的宙斯還惱羞成怒,用自己的閃電長矛,擊傷了老河神的一條腿。自此之後,老河神也就斷了找回女兒的念想,拖着一條傷腿,踏踏實實做了天王宙斯的岳父之一。而他的小女兒埃癸娜和宙斯結合,生下了一個孩子,叫作埃阿科斯(Aeacus)。

埃阿科斯後來做了冥界的判官,至此冥界就集齊了三大判官:我們前文提到的克里特之王米諾斯是主判,此外還有米諾斯的兄弟拉達曼迪斯,以及埃阿科斯。

埃阿科斯後來娶了半人馬星座喀戎的女兒恩得伊斯(Endeis),兩個人在一起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忒拉蒙(Telamon),另一個叫作珀琉斯(Peleus)。忒拉蒙和珀琉斯,後來都成了揚名愛琴海的人間英雄,也都雙雙躋身於當年伊阿宋的阿爾戈五十英雄行列。

改變帕里斯一生命運的那場婚禮,新郎就是珀琉斯。

珀琉斯當時要娶的女人,是海洋女神忒提絲(13)。

婚禮本身倒也平平,門當戶對,美女英雄,賓朋齊聚,佳偶天成。

不過熱熱鬧鬧的婚禮,男女主人卻沒有邀請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沒邀請自然有沒邀請的道理,這樣的大婚時刻,誰都不願意讓一個略顯晦氣的女神出現。然而,這件事情激怒了不和女神,女神決定要展開自己的報復。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婚禮的歡樂時,一個金蘋果,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天而降。金蘋果上面寫着一行字——「獻給最美的」。

婚禮現場,有三位女神對這件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們都想成為那個最美的。這三位女神分別是天後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愛神阿佛洛狄忒。要說這不和女神確實不是一般神,小小一個金蘋果,讓全場躁動起來,團結友愛的氣氛瞬間遭到破壞,為三位女神心中播下了不和的種子。

三位女神爭執不下,都想拿到這個金蘋果。三位女神又都不是善茬,她們讓眾神裁決,眾神也只能是和稀泥。眾神將這個皮球踢給了眾神之王宙斯。對於宙斯來說,這三位女神,赫拉是自己的老婆,惹不起;雅典娜是自己的寶貝女兒,這個寶貝女兒還一向不齒於自己的私生活,惹不起;阿佛洛狄忒則是比自己高一輩的姑姑,這位姑姑是愛神,掌管着愛情和慾望,自己在神界人間對良家婦女胡作非為的事,樣樣都瞞不過老姑媽不說,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老姑媽出來幫着善後,比如開篇的歐羅巴公主那檔子事,也惹不起。

每一個都惹不起,宙斯沒辦法,只能也跟着和稀泥,把這個皮球踢給了神使赫爾墨斯。

赫爾墨斯能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酒足飯飽,帶着三位女神出去溜達溜達。

溜達的過程中,赫爾墨斯與三位女神遇到了牧羊人裝束的帕里斯。

帕里斯也是冤,人在路上走,鍋從天上來。

對於三位女神的來歷,稀里糊塗的帕里斯並不清楚。況且,神界的家務事自己都斷不清,讓一個凡人背什麼鍋?但三位女神為了一爭高下,揪住帕里斯這個凡人不放,分別給帕里斯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天後赫拉答應帕里斯,如果把金蘋果判給自己,就給予帕里斯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智慧女神雅典娜,則承諾給了帕里斯榮譽;愛神當然也不含糊,而且條件更加直截了當——許諾給帕里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正是青春年少的時節,哪個少年不風流,哪個少女不懷春。

帕里斯沒有思考太久,就把金蘋果判給了愛神阿佛洛狄忒。

而我們知道,當時世上最美的女人,是海倫。

帕里斯和海倫,是上天註定的一對亂世鴛鴦。

阿喀琉斯

金蘋果判決之後不久,帕里斯輾轉回到了特洛伊王國。

特洛伊王國不會平白無故就增加一個干吃飯不幹活的貴族,帕里斯的認祖歸宗之路並不平坦。最終老國王普里阿摩給他安排了幾場比武,憑藉着天生神力,以及這些年來在伊達山上餐風飲露磨鍊出的剛強。帕里斯最終成了各路王子中的佼佼者,他甚至打敗了諸位兄弟中戰鬥力最強的赫克托爾(Hector)。

最終老國王承認了帕里斯的貴族身份,帕里斯成為一名真正的王子。

不久之後,老國王派出帕里斯到海對岸的希臘本土參加外交活動。愛神阿佛洛狄忒投桃報李,指引著帕里斯到了斯巴達。在愛神的撮合之下,帕里斯王子見到了當時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

天雷勾動了地火,一對璧人互生情愫,迅速墜入愛河,居然攜手私奔。

海倫註定是一個不甘平凡的女人。當年選婿大會,她放棄奧德修斯,選擇墨涅拉奧斯是如此;而如今她早已嫁為人婦,卻不甘於乏味的斯巴達宮廷貴婦生活,和帶着伊達山野性回歸王室的王子帕里斯尋找新的幸福,同樣如此。

為了真愛,為了自由,海倫拋棄了自己的丈夫,也拋棄了自己和墨涅拉奧斯所生的獨生女赫爾彌奧涅(Hermione)。

在海倫和帕里斯回特洛伊的途中,海洋老人涅柔斯好心勸阻,但依然沒有攔住美麗的海倫與英俊的帕里斯兩顆熾熱的心。這對熱戀中的男女,一路揚帆遠航,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回到了特洛伊。

很顯然,這件事情鬧大了。

帕里斯不僅拐走了海倫,還順走了斯巴達王宮的金銀財寶。

墨涅拉奧斯十分憤怒。

自己到克里特島出了一趟差,回來后老婆就和人跑了。

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

表面怒氣沖沖的,還有墨涅拉奧斯的兄弟阿伽門農。

阿伽門農早就想找一個時機,做整個古希臘世界的王中之王。這一次海倫的私奔,讓這個時機從天而降。從家庭關係上看,阿伽門農也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衝冠一怒。阿伽門農的兒子俄瑞斯透斯(Orestes),娶了海倫的女兒赫爾彌奧涅。所以,海倫既是自己的弟媳婦,也是自己的兒女親家。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此到來,阿伽門農打心眼裏感激那個喜歡惹是生非的弟媳婦海倫。

阿伽門農和墨涅拉奧斯兄弟兩個,分別代表了當時古希臘世界最強大的城邦,邁錫尼和斯巴達。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兄弟不齊心,明裏暗裏,也要以這個借口大動刀兵。

阿伽門農兄弟,想起了當年在海倫選婿大會上,眾多求婚者所立的那個誓言——所有人都要為墨涅拉奧斯所受到的屈辱而戰。

希臘各個王國幾乎都派人參戰,其中的名門之後也不在少數,比如克里特王國米諾斯的孫子伊多墨紐斯(Idomeneus),薩拉彌斯(Salamis)王國英雄忒拉蒙之子埃阿斯(Ajax),此外還有赫拉克勒斯的好友菲洛克忒忒斯(Philoctetes),等等。

不過,諸位好漢雖然已經小聚,但英雄帖上,還有兩位重量級的人物沒有出現。這兩個人,一個是奧德修斯,一個是阿喀琉斯(Achilles)。

奧德修斯的事迹,我們前文已經有所涉及。

阿喀琉斯,則是當時整個希臘最有名的人間英雄,是半人半神之軀的傳奇人物。

阿喀琉斯的親生父母,就是那場改變很多人命運的婚禮男女主角——珀琉斯和忒提絲。對於阿喀琉斯來講,海洋女神忒提絲是個稱職的媽媽,她本人作為奧林波斯山諸神之一,已經擁有了不死之身。愛娃心切的忒提絲,也想讓阿喀琉斯擁有同樣的不死之身。於是,在阿喀琉斯降生之後,忒提絲就手握著幼小的阿喀琉斯的腳踝,把他放到冥河斯提克斯(theRiverStyx)中浸泡。於是,除了沒有浸泡到河水的腳踝之外,阿喀琉斯生來也擁有了金剛不壞之軀。也因此,阿喀琉斯最致命的弱點,就是腳踝。所以,後世也就有了「阿喀琉斯之踵」的說法。

一句話總結,阿喀琉斯家世顯赫,神功護體,是古希臘根正苗紅的神二代。

大軍遠征前,奧德修斯如約入列,但他並不情願,儘管他是當年倡議為海倫未來夫婿而戰的主要發起者。奧德修斯這樣的聰明人,必然知道這一去對於他個人和家庭意味着什麼。更何況,他這個時候剛剛生了個娃。但在阿伽門農的強大政治壓力之下,奧德修斯不得不參加。

奧德修斯這一去,必將鑄造一個不朽傳奇。

奧德修斯的第一站,就是去搬請阿喀琉斯。

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阿喀琉斯最終同意為希臘聯軍而戰。大英雄的老爸珀琉斯,為兒子送上了一套奧林波斯眾神贈送的鎧甲,一匹海神波塞冬送的戰馬,還有之前偉大的導師半人馬喀戎送的一柄長矛。臨行前,阿喀琉斯還帶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

至此,愛琴海岸的奧利斯港灣(Aulis),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希臘聯軍齊聚於此。

文有奧德修斯,武有阿喀琉斯。

大軍即日開拔,戰爭一觸即發。

兵發特洛伊

在阿伽門農的設想裏面,遠渡重洋,一舉蕩平特洛伊不是什麼難事。

希臘聯軍自成立以來,聯軍方面號角連天,旌旗獵獵,戰船的桅杆遮天蔽日。這樣的壯觀景象,讓阿伽門農橫槊賦詩,心生對酒當歌的豪邁之情。

然而,阿伽門農顯然低估了戰爭的複雜性。而且,因為一次偶然的桃色事件就輕易地大起刀兵,倉促之間必然缺少了很多必要的戰前準備,比如證明自己合法性的戰鬥檄文,驗證戰爭可行性的情報收集,氣候水文的調查,兵馬錢糧的準備,等等。扯虎皮拉大旗容易,真正的戰爭一旦爆發,事無巨細則都要有人去關心。否則,一個細節的疏忽,就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打進特洛伊,活捉帕里斯,這話說起來太容易了。

但尷尬的是,口號喊得山響,聯軍連去特洛伊的路都不知道怎麼走。

揚帆遠航之後不久的一天,聯軍終於看到了一片陸地。

一臉茫然的希臘聯軍踏上了這塊陸地,不由分說地與陸地上的軍隊開戰,勇猛的阿喀琉斯帶着長矛加入戰鬥。仗打到最後,戰場上血流成河,大英雄的長矛刺入了敵軍主將的大腿。就在這個時刻,聯軍卻突然發現對方居然並不是他們要找的敵人,而這裏也不是特洛伊。

聯軍的內心,此時應該是這樣的:「我是誰?我在哪裏?發生了什麼?」

聯軍登陸的地方,叫作米西亞(Mysia)。

被阿喀琉斯刺傷的人,叫作忒勒福斯(Telephus)。忒勒福斯是赫拉克勒斯的眾多兒子之一,也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的女婿。忒勒福斯的雙重身份,讓他在做出個人選擇的時候十分為難。他不願意同聯軍兵戎相見,也不願意帶着自己的人民同老岳父普里阿摩開戰。

不過,此時此刻的十萬希臘聯軍,就如同一群無頭的蒼蠅,唯一能夠給他們帶來方向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忒勒福斯。

然而,忒勒福斯的腿傷十分嚴重,就算他想為聯軍出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說話間,聯軍撤出米西亞,無可奈何地退回到了出發時的海灣,奧利斯。

眼看人心惶惶,漫無目的的希臘聯軍就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媳婦。

這時候站出來解決問題的人,又是奧德修斯。

奧德修斯告訴阿喀琉斯,只有阿喀琉斯長矛上面的鐵鏽,才能救治忒勒福斯的腿傷。要說這聰明人就是觸類旁通——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樸素的辯證法進行推理。如果刺傷大腿的是長矛,那麼能夠治療腿傷的,可不就是鐵鏽。

鐵鏽塗到了忒勒福斯的大腿上,果然藥到病除。

重新獲得健康的忒勒福斯,決心為十萬聯軍帶路,向特洛伊開拔。

這一次的重整旗鼓,又是不順。

因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古代的戰船出發,要靠船帆,沒有風的幫助,根本沒法行進。

第二次踏上征程,希臘聯軍被巨大的逆風困在了海港無法動彈。

海上颳起了巨大的逆風,不是因為希臘聯軍倒霉,而是因為阿伽門農曾經得罪了奧林波斯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特洛伊之戰戰前,阿伽門農殺死了原本要獻祭給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神鹿,並且吹噓自己的槍法堪比女神。這件事情讓狩獵女神心懷怨恨。這一次,狩獵女神就施展了自己的神力,將希臘聯軍困在了海港之中。而女神也派人給阿伽門農帶話,如果想讓艦隊駛出港口,就必須拿阿伽門農的親生女兒伊菲格涅婭(Iphigenia)來獻祭。

阿伽門農這個人的性格雖然有點不堪,但他的女兒、邁錫尼的公主伊菲格涅婭卻深明大義,具備極高的個人覺悟。

為了聯軍的勝利,為了父親的榮譽,也為了幫助老叔墨涅拉奧斯搶回自己的嬸嬸海倫,小小年紀的伊菲格涅婭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祭壇已經設好了,卻出現了劫法場的一幕。

狩獵女神被慷慨赴死的女孩伊菲格涅婭所感動,祭祀之前,將女孩的身體調換成了一頭鹿。而伊菲格涅婭也因禍得福,從此成了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女祭司。

於是,阿伽門農和狩獵女神相逢一笑泯恩仇。

逆風解除,大軍重新出征。

這一次,在忒勒福斯的幫助下,希臘聯軍順利抵達特洛伊。

特洛伊的老國王普里阿摩,以及赫克托爾和帕里斯兄弟們嚴陣以待。

特洛伊之戰的前哨戰,搶灘登陸,率先爆發。

十萬聯軍,顯然不是來釣海魚的,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上岸拿下特洛伊。

登陸戰持續一天,以聯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特洛伊人雖然退回城內,但勇猛的赫克托爾勇冠三軍,左衝右突,初露鋒芒。希臘聯軍雖然衝上了海岸,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大戰之前,爭取和平的努力還是必要的,畢竟戰爭一旦爆發,流血與犧牲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主動開戰的阿伽門農,如果能夠以和平的方式成功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又在全希臘所有城邦面前樹立了權威,他也未必真的希望動武。

因為戰爭永遠是為政治服務的,如果能夠達到政治目的,流血則毫無必要。

搶灘登陸戰的第二天,智者奧德修斯,還有事件中心的墨涅拉奧斯,領命前往特洛伊城內和談。

政治斡旋非常失敗。

帕里斯雖然做了非常令人不齒的事情,但城下之盟這樣的羞辱,老國王普里阿摩顯然無法接受。如果政治談判發生在希臘聯軍成軍之前,那麼無論何種和談條件都有可能為雙方所接受。然而阿伽門農借力打力,希臘人不宣而戰,大軍浩浩蕩蕩遠征特洛伊,又在灘頭首戰中打了特洛伊人一個出其不意,在這種情況下與特洛伊和談,這樣的和談並不具備起碼的互信。退一步講,如果老國王普里阿摩在這種情況下答應希臘人的條件,那麼他在全特洛伊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會一落千丈,政治上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所以,阿伽門農借戰爭達到號令全希臘的政治圖謀,剛好和老國王普里阿摩的政治現狀是相悖的,不可共生的。

特洛伊人決定同仇敵愾,一致對外。並且,他們認為希臘諸神必將協助特洛伊。

特洛伊之戰,宣告爆發。

戰爭的殘酷,體現在了特洛伊城牆之堅固,也體現在了希臘聯軍意志之頑強。在阿喀琉斯的率領之下,聯軍雖然無法打破特洛伊的主城,但周邊的衛星城則無法逃脫希臘人潮水般的進攻。

諸神參戰

特洛伊之戰持續了九年。

在九年之中,特洛伊王國被蠶食得只剩下了主城特洛伊。

在九年之中,阿喀琉斯的奮勇作戰,意外地觸動了神祇們的利益。

在周邊小城的一次戰鬥中,阿喀琉斯俘虜了兩個女人——克律塞伊斯(Chryseis)及布里塞斯(Briseis),這兩個女人不僅出身不錯,而且都天生麗質,於是阿喀琉斯把克律塞伊斯作為戰利品送給了阿伽門農,把布里塞斯放在了自己身邊。然而,阿喀琉斯當時並不清楚,這兩個女人都是克律塞斯(Chryses)的女兒,而克律塞斯則是光明之神阿波羅的祭司。

因此,這裏面牽扯了很多利益關係進來。

神祇們的利益被牽扯進戰爭本身,讓特洛伊之戰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儘管我們知道,特洛伊之戰整個事件的緣起,就是珀琉斯婚禮上的金蘋果引發的諸神之爭。所以人間發生的戰爭,必然導致諸神站隊。

到阿波羅祭司事件為止,神祇們已經各自選好了陣營。

我們按照金蘋果事件這條明線的指引可知,站在特洛伊人一邊的是——金蘋果的擁有者,愛神阿佛洛狄忒以及這一次被捲入到戰爭中的光明之神阿波羅;站在希臘聯軍一邊的是——天後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

所以,特洛伊人認為眾神會庇護特洛伊,這個推理並沒有錯,但他們只說對了一半。諸神中有支持特洛伊的陣營,也必然有反對特洛伊的陣營。

不過在金蘋果這條明線的背後還有一條暗線。

暗線,是由風流貌美的愛神阿佛洛狄忒所引發的。

愛神阿佛洛狄忒的老公,就是我們在前文提到的火神赫菲斯托斯。在奧林波斯山上的很多外人看來,赫菲斯托斯這個天生瘸腿的男人,在外形上跟阿佛洛狄忒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但好在赫菲斯托斯是個專註於事業的男人,他雖然木訥,但卻有着與生俱來的工匠精神。憑着這股子職業精神,赫菲斯托斯為天王宙斯三兄弟打造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兵器,也為世界創造了第一個女人——潘多拉。

然而,赫菲斯托斯這樣的男人,和愛神阿佛洛狄忒這樣的女人,顯然不是一對好伴侶。火神想要的持家賢內助,愛神做不了;愛神想要的一輩子花前月下,火神同樣給不了。

更加令火神無奈的是,愛神是個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女人。

既然愛神想要的浪漫,火神給不了,愛神就轉而追求火神的弟弟——戰神阿瑞斯。阿瑞斯和赫菲斯托斯一母同胞,但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兄弟二人的性格迥異。阿瑞斯虎背熊腰,頭腦簡單,好戰嗜殺。對於愛神阿佛洛狄忒來講,或許阿瑞斯這個正牌小叔子也並不是理想中的那個真命天子,但阿瑞斯這樣的人,做一個完美情人則綽綽有餘。

於是,阿佛洛狄忒很快和小叔子阿瑞斯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種危險的甜蜜並沒有持續太久。兩個人之間的那點秘密,就被赫菲斯托斯發現了。火神不僅發現了這點醜事,而且還當場抓到了證據,非但如此,還用一張精巧的黃金網把兩個人罩住,保留了現場,在奧林波斯眾神面前公開展覽了一下。從此以後,愛神和戰神就因為這檔子事,徹底成了眾神眼中的「網紅」。

這件醜事,也讓赫菲斯托斯與阿瑞斯兄弟二人反目,從此成了勢不兩立的對頭。

於是,當特洛伊之戰爆發后,兄弟二人也就各自選擇了立場。

火神赫菲斯托斯,站在天後赫拉與智慧女神雅典娜一邊;戰神阿瑞斯,站在愛神阿佛洛狄忒與光明之神阿波羅一邊。

諸神的參戰,讓特洛伊之戰變得異常熱鬧,直接讓戰爭天平在第十個年頭時,開始傾斜。

讓神感到不可理解的是,當初祭司克律塞斯本人親自到希臘聯軍軍營中贖女兒克律塞伊斯時,阿伽門農也沒有給祭司任何談判的餘地,反而把祭司轟了出去。祭司沒有辦法,只能找自己的主神阿波羅商議對策。

自己的祭司被欺負,讓阿波羅感到大受侮辱。

因此,第一個不顧形象直接介入戰事的,是光明之神阿波羅。

阿波羅使用了神的報復,讓希臘聯軍患上了瘟疫。

瘟疫的第十天,大英雄阿喀琉斯再也坐不住了,他怒氣沖沖地來到了阿伽門農的營帳,要求統帥把美人克律塞伊斯還給祭司克律塞斯。

然而從阿伽門農的角度來看,大英雄這次的直言進諫,顯得頗為滑稽。阿伽門農認為自己不放克律塞伊斯一事,整個希臘聯軍的十萬兄弟中,最沒有資格叫囂的,就是阿喀琉斯。阿伽門農固然是佔有了克律塞伊斯,但克律塞伊斯的姐妹布里塞斯不是也在阿喀琉斯的手上沒交出來嗎?兩姐妹的老爸,雖然第一次要人的清單上沒有布里塞斯,可是布里塞斯這個女兒也是親生的,要完姐姐再要妹妹,是早晚的事情。

更何況,阿伽門農和阿喀琉斯分別佔有了祭司家的兩姐妹,不管這事幹得地不地道,二人怎麼說也算是連襟了,就算不扯親戚關係也算是一條船上的。結果人家老爸打上門來要人,你阿喀琉斯第一時間就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上批判統帥,感情搶人家閨女還分個三六九等,誰還能比誰更正人君子一些?

統帥惱羞成怒,難道老夫就比你更齷齪?

放人可以,要放大家一起放。

大英雄也惱羞成怒。阿波羅對聯軍搞生化攻擊,是因為祭司。祭司吃閉門羹,是因為你阿伽門農。所以姐姐必須放,而妹妹的事再說不遲。更何況妹妹那麼漂亮,我大英雄怎麼可能放?

針尖對麥芒。

兩個人拔劍相向,希臘聯軍內訌了。

好在聯軍英雄雲集,和稀泥的能力挺強,拉架的人手也夠,最終沒有發生流血衝突。而一直站在雲端負責給人間挑事的智慧女神雅典娜,也從幕後走到了台前,她不允許希臘聯軍內部出現裂痕。

調停雖然奏效了,但阿伽門農顏面掃地,阿喀琉斯憤然離席。

聯軍中調解的第一高手奧德修斯,立刻將克律塞伊斯送回到了老爸身邊。聯軍中的其他調解高手,則負責為統帥阿伽門農找回面子,一股腦兒跑去找阿喀琉斯索要布里塞斯。最終,阿喀琉斯架不住一幫伶牙俐齒的人在自己耳邊微言大義,東拉西扯地嘮叨,只能交出了美人。

聯軍放了兩個美人,瘟疫危機解除了。

而阿喀琉斯的自尊,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這次特洛伊之戰,阿喀琉斯曾經設想了無數種劇情,但這起風波,完全顛覆了自己受命於天的大英雄人設。偷雞不成蝕把米,打上門去對着統帥一頓急赤白臉的道德拷問,結果自己賠上了心愛的女人。

氣恨難消的阿喀琉斯,不能在一群庸人面前折了尊嚴,也不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軟弱。大英雄思來想去,只能跑到老媽海洋女神忒提絲那裏,舔舐自己心靈的創傷。

沙場斗將

大英雄阿喀琉斯的暫時離隊,讓第十年的戰爭充滿了無數種懸念與可能。

這一年中,兩場著名的單挑引人注目。

中國古代的沙場斗將,換了時空人物,穿越到了古希臘。

特洛伊之戰,說白了最初就是因為一個女人,海倫。

而圍繞海倫的兩個男主角,一個是遭到背叛的墨涅拉奧斯,一個是奪人之妻的帕里斯。

解鈴還須繫鈴人。

仗打了九年還沒有分出勝負,那就用男人的方式決鬥吧。

老帕贏了,聯軍退兵;

老墨贏了,城下之盟。

這是一場男一號和反一號的戰鬥。反一號帕里斯在伊達山修鍊多年才下山,是特洛伊一等一的單挑高手,但反一號並不情願出戰。不願出戰,是因為底氣不足。沒有辦法,老王子赫克托爾掐著弟弟的脖子把他送到了城外。

不情不願的反一號,被怒氣衝天的男一號一頓修理,反一號灰溜溜地敗回城內。

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帕里斯終究是敗了。

於是聯軍要求按照單挑的約定,簽訂城下之盟。

特洛伊人心有不甘,用男人的方式決鬥,又用極其不男人的方式毀約。

戰爭繼續。

老帕與老墨之戰不久,我們等到了另外一場真正屬於男人的單挑。

老王子赫克托爾,對陣希臘聯軍中的另外一位大英雄,埃阿斯。

埃阿斯的身上,流着忒拉蒙的血,也擁有着來自宙斯的英雄血脈。

赫克托爾和埃阿斯的決鬥,沒有勝者。因為兩位大英雄始終無法分出勝負,聯軍和特洛伊人的戰爭只能繼續。

古希臘男人之間的感情,有種不可言說的感覺。甚至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也不例外。

赫克托爾和埃阿斯的決鬥,沒有勝者,自然也無敗者。兩位大英雄惺惺相惜,甚至在戰場上交換了腰帶。

單挑不了了之,戰爭繼續僵持。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奧林波斯眾神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些愣頭青類型的神祇,甚至直接參與到了白刃戰之中,比如那個著名的殺人不帶腦子的神——戰神阿瑞斯。

既然阿瑞斯已經開了這個口子,那麼神祇們也就不用忌諱什麼了。

智慧女神雅典娜也沖入戰陣,對阿瑞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阿瑞斯最終沒有帶領特洛伊人出奇制勝,反而處處掣肘於雅典娜。真是白瞎了「戰神」這個響亮的名號,扯虎皮拉大旗的事玩得山響,跟嫂子偷情的事也幹得轟轟烈烈,真正打起架來秒變草包,真是浪得虛名。

既然如此,「戰神」這個名頭也就不用糾結了,直接送給雅典娜吧。

所以直到今天,雅典娜的名頭除了智慧女神,還因為特洛伊之戰打得漂亮,被評上了戰爭之神的榮譽稱號。戰神與戰爭之神,並非只是玩文字遊戲。戰神這兩個字,表明阿瑞斯只是醉心於戰爭本身的殺戮與恐怖;而戰爭之神,則代表正義的一方,女神雅典娜象著着戰爭的藝術,謀略與維護和平。

世界上沒有多少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所有的名頭都得真刀真槍得到,即便是神祇也不例外,這就是歐洲人創世神話中的重要精髓之一。

人和人決鬥,無功而返;神和神置氣,一地雞毛。

按照劇本,只能派戰無不勝的男主角出場了。

大英雄阿喀琉斯認為撈回自尊的時機已經成熟,準備重新出山。

他雖然有點自大,有點虛榮,但命中注定他是這場戰爭的重要角色。

阿喀琉斯還給自己找了一個合適的台階下——跟他關係好到「能穿一條褲子」的發小,帕特羅克洛斯死了。

這讓阿喀琉斯感到頗為意外。

帕特羅克洛斯之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巧合。

這件事情的發生,就連這起事件的肇事者赫克托爾都覺得不可思議。

在此之前,大英雄阿喀琉斯負氣地回到了媽媽忒提絲的懷抱,戰爭陷入了僵局,這時,在帕特羅克洛斯的心中,一種盲目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和阿喀琉斯之間,一直有一種非常微妙的男人之間的互相欣賞,而且兩人在身形外貌上也有幾分相似。為了彌補阿喀琉斯不在軍中的遺憾,帕特羅克洛斯自告奮勇,穿上了阿喀琉斯的盔甲率軍出征。戰亂中,帕特羅克洛斯死於赫克托爾之手。

戰鬥結束,阿喀琉斯的盔甲落入敵手,聯軍士兵帶回的,只有一具冰冷的屍體。

木馬屠城

得到帕特羅克洛斯死亡消息的阿喀琉斯,胸中流竄著一股污濁之氣。

戰爭持續了十年,耗盡了希臘人的物力財力。

大英雄阿喀琉斯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人,還有自己最欣賞的男人。

如果戰爭不儘快結束,只能讓更多的人付出代價。

逃避,顯然無法解決問題,唯有用武,方能止戈。

阿喀琉斯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為止戰而戰。

火神赫菲斯托斯也適時出現,他為阿喀琉斯重新打造了兵器,大英雄有如神助。

阿喀琉斯率軍出現在特洛伊城下,他和仇人赫克托爾之間的戰鬥,即將上演。

阿喀琉斯並不是個堅定的作戰者,但這一次他被各種矛盾裹挾著來到了台前,並且也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赫克托爾也不是個惹事的愣頭青,只不過帕里斯的錯誤必須要有人來承擔,而誤殺帕特羅克洛斯的那場決鬥,已經無可挽回。

兩個人的決鬥,過程並不複雜。

但阿喀琉斯贏得並不輕鬆,赫克托爾則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成功復仇的阿喀琉斯,再次被衝動的魔鬼附體,他把赫克托爾的屍體拴在了馬尾巴上,把屍體拖回了自己的軍營。赫克托爾不僅戰死,而且還受到了這樣的侮辱。老國王普里阿摩十分難過,他親自來到了聯軍大營,討回了兒子的屍體。

阿喀琉斯解氣倒是解氣了,但拖屍這樣的慶祝方式,也敗光了他所有的人品。

他也不知道,帕特羅克洛斯之死,赫克托爾之死,只是多米諾骨牌的開始。

在隨後不久的一次戰鬥中,帕里斯王子張弓搭箭,對阿喀琉斯痛下殺手。帕里斯的箭法如何我們不知道,但這隻離弦之箭,在光明之神阿波羅的引導之下,着實準確地命中了阿喀琉斯。確切地說,是阿喀琉斯之踵。

戰爭結束的號角響起,大英雄應聲倒下。

大英雄阿喀琉斯戰死沙場,也算是死得其所。

聯軍方面的埃阿斯和奧德修斯,拚死保護了阿喀琉斯的屍體以及盔甲,避免了被特洛伊方面尋仇辱屍的可能性。埃阿斯的表現尤為生猛,他不僅保護了表兄弟的遺體,而且還親手搶回了遺體。按照大英雄生前的要求,阿喀琉斯的盔甲將被贈予搶回屍體的那個人,主持這件事情的人,是阿喀琉斯的老媽忒提絲。這時,奧德修斯卻跳出來說服眾人,讓大家相信功勞最大的是他。

埃阿斯百口莫辯,最後眼睜睜看着盔甲給了奧德修斯。

這看似只是一副盔甲,實際上,這是全希臘最高的榮譽。

埃阿斯愛惜自己的榮譽,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

搞沙場斗將,埃阿斯是繼阿喀琉斯之後的阿爾戈英雄中的第二把交椅;搞陰謀詭計,埃阿斯根本不是奧德修斯的對手。何況,奧德修斯背後還站着一個他的保護神——雅典娜。

在奧德修斯和雅典娜的暗箱操縱之下,埃阿斯最終拔劍自殺。

短時間內,幾位英雄相繼離世,一系列連鎖事件帶着非常濃重的宿命感,那個最初的肇事者帕里斯也沒有撐過戰爭的第九年。

聯軍失去了阿喀琉斯與埃阿斯,於是赫拉克勒斯的好友菲洛克忒忒斯出山。

菲洛克忒忒斯不僅是赫拉克勒斯的好友,而且當年在大英雄死後,繼承了大英雄的弓箭。依靠這副弓箭,菲洛克忒忒斯最終成為阿爾戈人中的第一神箭手。

菲洛克忒忒斯出山,射殺了帕里斯。

以箭對箭。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由阿喀琉斯的發小帕特羅克洛斯引發的連鎖事件,終於告一段落。

特洛伊方面,失去了赫克托爾、帕里斯兩位王子;聯軍方面,失去了阿爾戈英雄榜排名第一的阿喀琉斯和排名第二的埃阿斯。

兩敗俱傷。

戰爭已經來到第十年,然而戰局仍在繼續。

站出來解決問題的人,還是奧德修斯。

奧德修斯,為聯軍獻上了木馬屠城之計。

後來的劇情,便是大家熟知的。聯軍假裝潰退,扔下了一個巨大的木馬留在海灘。特洛伊人把木馬作為戰利品運回城內,甚至為了成功運進城內,還不惜拆掉了一部分城牆。圍着這個巨大的木馬,特洛伊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很顯然,在特洛伊人看來,戰爭已經結束了。

入夜之後,藏在木馬內部全副武裝的希臘戰士傾巢而出。

希臘聯軍裏應外合,最終攻破特洛伊城。

在一片熊熊烈火之中,特洛伊城化為灰燼。

城破之後,老國王普里阿摩被阿喀琉斯的兒子涅俄普托勒摩斯(Neoptolemus)手刃。

長達十年的特洛伊之戰,以這樣的方式落下帷幕。

在這場戰爭中,無論人神,紛紛站隊,為戰爭添力,很多人的命運被改變。

比如我們前文提到的,克里特島那個出逃的王子薩爾佩東,還有來自亞馬遜的女戰士首領彭特西勒亞,都作為特洛伊人的支持方,死於特洛伊之戰的亂軍之中。

勝利一方,也不是全部得以善終。

十年征戰,後院起火的也不在少數。

比如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得勝回國之後,他的妻子克呂滕涅斯特拉就沒有給過他一個好臉。因為克呂滕涅斯特拉永遠忘不了,當年阿伽門農為了揚帆遠征,不惜拿她的親生女兒伊菲格涅婭獻祭一事。更何況,十年戰爭期間,克呂滕涅斯特拉還有了一個小情人——埃癸斯托斯(Aegisthus)。後來二人合謀,殺掉了阿伽門農。

特洛伊之戰,聯軍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奧德修斯的命運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城破之後,奧德修斯在海上整整漂流了十年。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暗礁淺灘,妖魔鬼怪,最後終於回到了希臘。據說他的妻子佩內洛普(Penelope)在此期間一直為他堅守貞節。這意味着,她一直等了二十年,才等到自己丈夫奧德修斯的重歸故里。

奧德修斯的奇遇,後來被編纂成了一部史詩,名字叫作《奧德賽》。

而特洛伊之戰,則被編纂成了另外一部史詩《伊利亞特》(14)。

特洛伊之戰中的其他主要人物,被帕里斯戴綠帽子的國王、英俊的墨涅拉奧斯,帶着美女海倫重新回到希臘半島,開始了幸福新生活。然而,在墨涅拉奧斯去世之後,海倫被希臘人民所唾棄,最終被憤怒的人民流放。

一代傳奇海倫,最終消失在希臘神話的長河中。

特洛伊之戰,歷經十年,一切塵埃落定。

不過,特洛伊之戰的巨大影響力卻遠未結束。

特洛伊城破時,特洛伊人中有一個王室貴族趁亂出逃,這個人的名字叫作埃涅阿斯(Aeneas)。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