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物流運輸管理(5)

第七篇 物流運輸管理(5)

八、集裝箱運輸助理人員崗位職責

⑴與船舶公司、箱主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以協議形式使這種關係得到穩定,確保箱子和艙位的及時供給以及較低的拼箱運價和箱子使用費。

⑵準備好拼箱貨運需要的各類單證。

⑶處理目的港的拼箱貨運業務與相關的單證事宜。

⑷保證拼箱貨運活動的資金需求和業務的正常進行。

⑸拼箱貨運市場的開拓、業務、協調和管理工作。建有海外代理網和信息網,保證貨運信息流通,以及物流、貨物拆拼和交付過程出現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⑹做好過程服務和事後服務,並在貨主、船東、庫站、海關等貨運進出口相關關係中形成自己的業務準則與信譽。

⑺按時完成上級主管交辦的其他任務。

九、制單員崗位職責

⑴負責前往對外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進出口貨物許可證》以及國家主管部門同意進出口的其他相關批准文件。

⑵辦理國家商品檢驗、動植物檢疫、藥物檢驗等機構簽發的證件。

⑶辦理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印製的《出口收匯核銷單》。

⑷辦理貨運單據,包括提貨單、裝箱單、發票、貨物明細單以及合同、產地證和其他海關認為必須提供的單證、賬冊等。

⑸辦理減稅、免稅或免驗的證明文件。

⑹辦理其他國內外運輸所需要的單證。

⑺按時完成上級主管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航線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⑴負責搜集、整合國內外航運市場相關航線的信息,使公司其他相關部門能及時、有效、充分地使用公司現在資源,重點推廣公司的優勢航線。

⑵負責航線的定艙窗口進行評估、選擇和維護。

⑶負責搜集整理航線的信息、運價並及時發佈和更新,以使報價和回復詢價的準確及時。

⑷負責協調並篩選海外的代理機構,審批目的港代理的使用(包括公司自攬業務)。

⑸提出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準確及時發佈更新的運價(包括公司底價和建議銷售價)和市場信息,由客戶服務部匯總後,共享資源。

⑹將航線代理給公司的指定貨量和公司的自攬貨量進行定期匯總,統一安排定艙、艙位、運價申請等事宜。

⑺按時完成上級主管交辦的其他任務。

第二節物流運輸管理制度

一、貨物運輸管理制度

本着「安全、及時、準確、經濟」的原則,按照運輸車輛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貨物運輸管理。以加速實現貨物的流通,使貨物運輸合理化。

(一)貨物運輸的基本任務

物流中心貨物運輸工作,一般由物流中心儲運部統一負責管理,其具體任務是:

1.按照貨物運輸的管理內容,安排商品的運輸、提貨、驗貨,貨物的交接、查詢和索賠。

2.合理安排使用貨物運輸工具,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二)貨物運輸的主要範圍

1.貨物下站運輸;

2.貨物上站運輸;

3.貨物移庫運輸;

4.貨物入庫運輸;

5.貨物上門運輸。

(三)貨物運輸作業流程

1.貨物通知、提貨和裝運

⑴調度員接到貨運通知和登記時,要驗明各種運輸單據,及時安排接貨。

⑵調度員按貨物要求、規格、數量填寫運輸派車單交運輸員。

⑶運輸員領取任務后,需認真核對各種運輸單據,包括發票、裝箱單、提單、檢驗證等。問明情況,辦理提貨。

⑷提貨。

◎運輸員提貨時,首先按運輸單據查對箱號和貨號;然後對施封袋、苫蓋、鉛封進行認真檢查;確信無誤后,由運輸員集體拆箱並對貨物進行檢驗。

◎提取零擔貨物時需嚴格檢查包裝質量。對開裂、破損包裝內的貨物要逐件點驗。

◎提取特殊貴重貨物要逐個檢驗;注意易燃、易碎貨物有無異響和破損痕迹。

◎提貨時做好與貨運員現場交接和經雙方簽字的驗收記錄。

◎對包裝異常等情況,要做出標記,單獨堆放。

◎在提貨過程中發現貨損、貨差、水漬、油漬等問題要分清責任,並向責任方索要「貨運記錄」或「普遍記錄」,以利辦理索賠。

⑸裝運。

◎運輸員在確保票實無誤,或對出現的問題處理后,方可裝車。

◎裝車要求嚴格按貨物性質、要求,堆碼層數的規定,平穩裝車碼放;做到標識正確、箭頭向上,大不壓小,重不壓輕,固不壓液;易碎品單放;散破包裝在內,完好包裝在外;苫墊嚴密,捆紮牢固。

2.貨物運輸、卸貨與交接

⑴運輸員必須按規定地點卸貨。如貨運方有其他要求需向調度員講明,以便重新安排調整。

⑵卸貨時按要求堆放整齊,方便點驗;標識向外,箭頭向上,高矮件數一致。

⑶定位卸貨要輕拿輕放,根據貨物性質和技術要求作業。

⑷交貨時,運輸員按貨票向接貨員一票一貨交待清楚,並由接貨員簽字,加蓋貨已收訖章。

⑸貨物移交后,運輸員將由接貨員在臨時入庫通知單或入庫票上簽字、蓋章的票據交儲運業務部。

⑹若運輸貨物移交有誤,要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繫。

3.運輸任務完成後,運輸員需在派車單上註明商品情況,連同鉛封交收貨單位。

4.在運輸中,因運輸人員不負責任發生問題,按有關規定處理。

(四)貨物運輸安排與申報

1.本市貨物原則上兩天內運回,最遲不超過3天。

2.凡有上站業務的專營商店,需提前到儲運部辦理運輸手續,將發運貨物品名、規格、數量、性質、收貨單、地點、聯繫人、電話、郵政編碼、時間和要求等如實登記,填寫清楚。

3.凡採用公路運輸的部門,需組配好貨物,提前兩天申請用車計劃。

4.公路長途運輸(1000公里以內)業務,需報總經理批准后執行。

(五)運單的傳遞與統計

1.傳遞運輸單據要按傳遞程序進行。做到統計數字準確、報表及時。

2.調度員要認真核對汽車運輸單據,發現差錯,遺漏和丟失要及時更正、補填。按規定時間交統計員。

3.統計員根據運輸單據,做好各項經濟指標的統計、造冊、上報與存檔工作。

二、運輸合理化管理標準

1.按經濟流向組織貨物的運輸

⑴經濟流向由於供求關係和消費習慣自然形成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形成一定經濟區域,並根據這種流向和範圍組織貨物的運輸。

⑵必須注意選擇工業生產交通條件發達的城市為中心,同時也要注意現存行政區劃的限制。

2.直達、直線運輸

⑴直達運輸是指越過中間環節,把產品直接運往主要用戶;直線運輸是指按貨物合理流向,走最短里程,合稱為直達直線運輸。

⑵要注意加強各方協作,相互配合,同時要注意經濟效益。

3.運輸工具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運輸工具包括:提高技術裝載量,一方面改進貨物的包裝,一方面改進裝載技術;提高整車比重;加速車船周轉;組織雙程運輸,避免空駛。

三、運輸合同管理制度

⑴託運貨物應該按規定包裝完好,標誌清楚,不得虛報貨物名稱、數量,不準夾帶危險品,及禁運品,腐蝕浸染性物品,否則造成的損失,由託運人負責賠償。

⑵原包裝外表完好,而內裝貨物毀損或缺少數量的由託運人自負。

⑶玻璃製品、易碎、易損、怕壓物品不予保價,如有損壞承運人不負責賠償。

⑷在託運期間如有問題,應該發貨之日起的一個月內向發貨站查詢,過期不予受理。

⑸託運人自願參加貨物保險,如有損壞或丟失,按保險金額賠償,不參加保險,貨物損壞或丟失最多賠償其運費的十倍。

⑹發貨二日起,三日內領取,過期后每日每件按2元收取倉儲保管費,三個月後無人領取,按規定程序進行處理。

⑺此合同經雙方代表簽字生效,具有法律效力,本合同在收貨人簽收后自然終止。

四、貨物發運制度

1.貨物發運是運輸的開始。貨物運輸包括貨物發運、貨物接收、運輸中轉和貨物驗收四個環節。加強對貨物發運的管理,使貨物準確及時地發運出去,可以縮短貨物的在途時間,是組織貨物合理化運輸的一項重要內容。

2.物流中心貨物的發運,是指物流中心將貨物交付給承運單位,委託運往指定地點的業務活動。按照業務性質的不同,物流中心貨物發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採取提貨制,將購進的貨物從供貨單位發往本中心;二是採取送貨制,將售出的貨物從物流中心發往購貨單位。不管是發運哪一類型的貨物,在選定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后,發運商品前都必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⑴選定押運人員。

為了及時處理運輸途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貨物運輸必須配備押運人員,並加強與運輸部門的聯繫,保證貨物安全、準確地運達目的地。

⑵搞好貨物包裝,準備發運物料。

為了保證貨物的合理裝載和運輸安全,可根據貨物的性能和運輸工具的特點實行定型裝載。並按照裝載要求進行貨物的運輸包裝,備齊繩索、苫布、罩網等運輸物料。

⑶聯繫確定貨場和進場日期。貨物從專用線或專用碼頭裝載啟運時,要事先聯繫好貨位場地和貨物進入貨場的時間,以便將貨物及時運達啟運站或碼頭待運。

⑷安排好短途搬運和裝卸力量,銜接好貨物的待運與裝車啟運環節,將貨物按時運人貨場,裝車啟運。

3.物流中心發貨基本流程:

⑴發運貨物時,必須按要求認真、準確、完整、清晰地填寫貨物運單。

⑵為確保貨物的運輸安全,貨物裝車以前,應檢查運輸工具的安全措施。託運食品等怕污染的貨物時,還應檢查運輸工具的衛生情況。

⑶交接貨物。託運單位向承運方填交貨物運單后,貨物由承運部門負責裝車的,應及時將貨物運進車站、港口指定的貨位,經承運方驗收后,辦理貨物的交接手續。如果貨物由託運方自行裝車,待裝載完畢,託運方封車封船交給承運方。

⑷填制貨物運輸交接單。貨物運輸交接單是發貨單位與收貨單位或中轉單位之間的貨物運輸交接憑證,也是收貨方承付貨款和掌握在途商品情況的依據。

⑸做好發貨預報工作,通知收貨單位,以便對方及早做好貨物接收或中轉分運的準備工作。

五、貨物搬運管理制度

1.盡量減少搬運的次數。

2.盡量使用搬運工具進行搬運。

3.確保人身和貨物的安全。

4.貨物的種類和標識不能因搬運而混亂不清。

5.對不同貨物採用不同的搬運方式。

⑴在搬運貨物前,應估計貨物的重量和大小,太大太重不便於人力搬運時,最好採用其他方式搬運。

⑵搬運貨物前,最好採取保護措施,如手套、口罩、工作服、安全帽等。

⑶搬運貨物時,應檢查各部件是否有鬆動現象,以免造成損傷。

⑷搬運時應用手掌緊握貨物,不可只用手指抓住貨物,以免貨物滑脫。

⑸搬運時,腳步要穩,以防滑倒或絆倒。

⑹放置貨物時,要小心輕放,不能猛撞,以防損壞貨物。

⑺有標識方法的貨物,要按標識方法放置,不能倒放,同時,要將貨物的標籤向外,便於讀數和識別。

6.搬運前,安全管理部門應根據裝卸危險貨物的性質和作業環境,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向作業部門下達《安全注意事項通知書》,在安全措施沒有落實的情況下,不得安排作業。

7.危險貨物在裝卸前,應對車、船進行必要的通風和清掃。裝卸后不稍留有殘渣,對裝有劇毒物品的車、船,卸后必須洗刷乾淨。

8.裝卸危險貨物的任務,必須由經過培訓的危險貨物裝卸班組和裝卸指導員承擔,作業部門必須按裝卸安全注意事項通知書中的要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備足有效的防護用具,禁止違章作業。

9.危險貨物應按裝運危險貨物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防止撞擊、重壓、拖拉和傾倒,不得損毀包裝容器,並注意標誌正確穩妥堆放。

10.嚴禁包裝破漏的貨物裝船、裝車,發貨部門要認真把關。

11.裝運爆炸、劇毒、放射性、易燃液體、可燃氣體等貨物必須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運輸工具。禁止用電瓶車、翻斗車、自行車等運輸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車、鏟車搬運易燃易爆液化氣體等危險貨物。

12.化學性質、防護或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得違反配裝限制和混合裝運。

13.裝卸劇毒貨物、放射性貨物的工具和防護用品應專具專用,凡是裝卸危險貨物用過的工具,作業完畢后要清洗,妥善保管。

六、貨物接收制度

1.貨物接收是運輸的中間環節。貨物接收是指貨物運達指定地點后,收貨單位組織人力、物力,向運輸部門領取貨物的一系列業務活動。物流中心組織貨物接收工作時,應做到速度快、驗收嚴、責任明確、手續清楚。

2.收貨方接到貨物到達預報或到貨通知后,要做好接收前的有關準備工作,保證各項接收工作的緊密銜接。

3.明確船號、車次、到貨時間和貨物的品名、數量,以便根據貨物的類別、數量,組織相應的人力、物力,及時地進行貨物的接收工作。

4.短途搬運力量和倉容、貨位的合理安排。

物流中心接收需要入庫的貨物時,一方面要組織好短途搬運的人力和工具;另一方面要安排好倉容和貨位,保證貨物能夠及時驗收入庫。物流中心自己卸貨的,還要準備好卸貨的力量。

5.準備好車站、碼頭的分運工作

貨物不可能完全實行直達直運,往往採取就車站碼頭分裝直撥的辦法來達到直達運輸的目的。物流中心接收需要分裝直撥的貨物時,應與各收貨單位聯繫,確定分運的運輸工具和商品裝卸力量。

6.安排好貨物的中轉運輸。

貨物在運輸途中,需要中途改換運輸工具,進行換裝和重新辦理託運手續的業務活動,叫做貨物的中轉運輸。物流中心接收商品需要隨時辦理中轉業務的,必須銜接運輸計劃,做好運輸工具、裝卸搬運力量、倉庫、貨場的安排和補包換包等準備工作。

物流中心接收貨物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⑴憑貨物領取通知單和有關證件,在規定日期內提貨,防止因延期提貨被罰停滯費。

⑵接收貨物時,應派專人到交接場地,會同承運部門清點貨物,並做好接收記錄。貨物交接,應逐件清點驗收,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單貨是否相符。如發現包裝破損,貨物污染、變質、短少等情況,應會同承運部門及有關人員,詳細清點,如實記錄,以便調查處理。

⑶交接手續辦完后,要在5天內將運輸交接單回執蓋章退回發貨或中轉單位,並持貨物搬運證將貨物取回。

⑷分清責任,及時處理運輸事故。

貨物運輸責任的劃分原則是:

◎貨物在承運單位承運前發生的損失,由發貨單位負責。

◎貨物運達目的地、辦完交接手續后發生的損失,由收貨單位負責。

◎貨物自辦完承運交接手續時起,至交付給收貨單位時止,發生的損失由承運單位負責。但是,由於自然災害、貨物本身性質以及發貨、收貨、中轉單。位工作差錯造成的損失承運單位不予負責。

收貨單位與承運單位辦理商品交接的具體手續是:

⑴凡是由承運方卸貨的,應該在其倉庫、貨場交接驗收。

⑵不是專用線或專用碼頭,又由收貨方卸貨的,收貨方與承運方共同拆封監卸。

⑶在專用鐵路線卸貨的,篷車可憑鉛封交接,敞車可憑外部狀態是否完整交接。

⑷對船舶上的貨物,收貨方和承運方當面辦理交接。

七、汽車運輸管理制度

1.汽車運輸隊管理制度

⑴儲運部應該設立汽車運輸隊。

⑵運輸隊對車組之間實行定額管理,單獨成本核算。

⑶嚴格對車輛噸公里耗油的管理,實行月統計報表制度,並給予相應的獎勵與處罰。

2.汽車運輸調度制度

⑴合理安排運輸人員、時間、路線,減少在途貨物資金的佔壓和損耗,加速資金周轉,避免對流、迂迴、倒流等不合理運輸。

⑵在全場運輸任務緊張時,首先要保證下站貨物和內外貨物移庫的運輸;其次按業務輕、重、緩、急的程度進行安排,確保企業經營正常運轉。

3.汽車運輸安全制度

⑴汽車載物運輸要按規定時速行駛。禁止運送國家規定的禁運品。

⑵運輸長、大、笨、重、超高、超寬貨物需提前辦理各種證件。需夜間運行要及時向領導講明,確保行車安全。

⑶貴重貨物運輸和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按有關制度辦理。

⑷汽車運輸其他方面的安全問題,按車輛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八、貴重及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制度

1.貴重及危險貨物的範圍

⑴貴重貨物主要包括

◎黃金飾品、玉製品、玻璃器皿。

◎精密儀器、電腦、高檔家用電器。

◎攝像、照相器材。

◎工藝製品、鐘錶。

◎皮毛製品。

◎珍貴食品、補晶、名貴藥材。

⑵危險貨物主要包括

◎食品類;煙、酒、茶等。

◎百貨類:打火機、丁烷氣、殺蟲劑、樟腦粉等。

◎化妝類:摩絲、髮膠、香水、指甲油等。

2.貴重及危險貨物的運輸標準

發貨方在委託運輸貴重和危險品時,需在貨運單上註明「貴重」和「危險」字樣。交待清楚品種、數量及特運要求。

⑴貴重貨物的運輸標準

◎雙方需認真查驗貨物及運輸現場條件,確定合理運輸方案。

◎運輸時應選派機械性能好的車輛和駕駛技術好的司機,指派作風正派、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專門押運。

◎設專人採取有效措施保護、監裝、監卸。

◎各商店應及時辦理保險業務,出現問題好通知有關部門,報告上級領導,求得妥善解決。

◎運輸中不準停車。如遇特殊情況必須停車時,押運及保安人員應採取保護、監護措施。做好停車地點、時間、原因等情況記錄,備查。

⑵危險貨物的運輸標準

◎指派專車專人押運,嚴禁混裝運輸。

◎押運員要掌握貨物的危險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杜絕野蠻裝卸。

◎運輸中需停車時,嚴禁吸煙或靠近高溫明火場所。

◎貨物未交清楚時,押運員不得離開現場。

對於因違反運輸要求而造成商品損失的,要追究當事人責任,並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車輛管理制度

(一)車輛管理的基本範圍

1.生產經營運輸車輛。

2.生活用班車。

3.辦公用車。

(二)車輛管理的基本任務

1.按規定辦理車輛的各種車務手續。

2.負責審批車輛的強制保養與送廠修理。

3.辦理車輛的年檢手續。

4.編製車輛的改裝、改造、更新、報廢和購置計劃。

5.車輛的技術監督與檢查工作。

(三)車輛管理制度

1.機動車與駕駛員統一管理

⑴機動車統一管理。特殊情況儲運部對各部門使用的車輛有統一調配權。

⑵駕駛員統一管理的內容:

◎檔案管理。

◎證件手續辦理。

◎車輛運行手冊和安全手冊。

◎年審工作。

◎發生違章及事故的處理。

◎安全教育與學習。

⑶報考駕駛員須由物流中心總經理審批后,安委會負責辦理。

2.車輛保養制度

車輛保養本着預防為主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按照車輛保養的規章制度,嚴格進行保養。

⑴初駛保養:新車或大修車行駛1500公里后,按規定項目進行。

⑵例行保養:每日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后按規定項目檢查保養。

⑶計劃定程保養:第一,一級保養:車輛每行駛2000公里,按規定項目強制進行。第二,二級保養:車輛每行駛2.5萬公里,按規定項目強制進行。第三,三級保養:車輛每行駛4.5萬公里,按規定項目強制進行。

⑷換季保養:為保證季節變化后,車輛能可靠有效地工作。每年入冬人夏,實施換季保養,按規定作出強制進行。

⑸停駛保養:凡停駛封存車應解除負荷,定期進行清潔、除銹、防腐、檢查發動機、排除故障。盡量減少磨損,保持技術狀況良好,以便隨時啟用。

3.車輛修理制度

⑴車輛小修。即排除車輛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故障,更換損壞的零部件、組合件、儀錶以及局部損傷作業應迅速修復,使車輛投入運轉,要求修理時間均為3天。

⑵基本修理:主要是基礎和主要部件破裂磨損變形,需要全部分解,進行徹底修理,恢復其技術性能,應按車輛檢驗結果,填寫車輛鑒定,排定修理計劃,按修理工藝嚴格進行修復。

⑶車輛大修:按照規定行駛里程12—15萬公里后,經儲運部鑒定符合大修條件,按汽車大修進廠手續程序辦理。

⑷車輛的各級保養與修理竣工接車后,應由送修部門填寫車輛檔案,交儲運部存檔。

⑸車輛的各級保養與修理計劃,應按車輛檢查結果和臨時故障情況,由技安員負責制定和調整年、季、月、日保修計劃。

⑹車輛進廠修理。

◎人車輛進廠修理的原則為本單位無力修理的大修、中修項目。

◎進廠修理必須事先填報進廠修理申請單。經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檢驗、鑒定,確認為修理項目后,由儲運部批准方可送修。

◎車輛進廠大修,應嚴格執行大修計劃,需經物流中心主管經理,財務部審批后可執行。

◎進廠修理記錄,要按規定歸檔,以便保修期內出現問題時與廠家聯繫和日常的維修保養。

4.車輛技術檢驗制度

⑴技術檢驗工作由技安員負責。

⑵檢驗人員必須堅持原則,嚴格把握工藝技術標準。

⑶對運輸車輛每月進行一次技術檢驗與鑒定,排出質量級別,每月進行部分車輛抽查。抽查率不得低於20%,檢查結果記人車輛檔案,並對檢驗出現的問題及時安排檢修。

⑷車輛送廠大修竣工經驗收符合標準后,方可接車,並取回修理記錄歸檔。

⑸車輛在本單位修理,採取承修人自檢與專職檢驗相結合的方法。修驗后,填寫修理記錄,主修人簽字后歸檔。

⑹必須按規定進行車輛年度技術檢驗,合格后將驗車單歸檔。

⑺燃潤油料、汽車零件及輔料的入庫,應由倉庫保管員負責。

5.安全檢查制度

⑴安全檢查由技安員負責。

⑵職工安全技術教育的檢查、考核,要填寫職工技術檔案。

⑶車輛每日出車前和收車后,駕駛員應對車輛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⑷每月由技安員負責組織對全部車輛的安全檢查,檢查項目:制動、轉向、燈光及車上所有設備完好情況;車載消防器材、月查記錄在案。

⑸對不安全隱患因素,要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確保車輛的安全運轉。

6.車輛技術經濟定額管理制度

⑴經濟定額

◎人行車燃料消耗定額,是指車輛百公里所消耗燃料的定額,按各車型規定油耗定額。

◎輪胎行駛里程定額,是指新輪胎從使用到報廢的輪胎總行駛里程定額。首先,國產輪胎行駛里程定額為國家年檢合格標準。其次,進口輪胎行駛里程定額為國家年檢合格標準。

◎大修間隔里程定額為12~15萬公里。

◎二、三級保養在修車日定額為5天。

◎保養小修費用定額,按車行駛公里,每公里5分核算。

⑵各種指標。

◎車輛完好率90%,完好率=完好車÷實有車。

◎車輛利用率95%,利用率=出勤車數÷實有車數。

◎行駛里程利用率60%,里程利用率=重駛公里÷總行駛公里。

7.車輛調度管理制度

⑴不派人情車,不派關係車。車輛調度安排,要堅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要了解場內貨物的到貨情況,對物流中心組織的重大展銷活動,做到心中有數。

⑵積極合理調度車輛。保證物流中心的重點貨物、大宗貨物的上下站,港口、機場、集散快件的到達發運。

⑶派車要認真、仔細核對票據,向運輸員交待清楚。調度員要準確計量、計程、合理收費。

⑷貨運任務下達后,對車輛及人員安排要心中有數:

◎知道車站、機場、倉庫的情況;

◎知道各條運輸路線的情況;

◎知道車輛設備情況;

◎知道商品性質、規格尺寸情況,科學安排運輸作業。

⑸為增加經濟效益,減少損耗,減少空駛,提高里程和車輛利用率,要選擇最佳路線和配貨合理的運輸方式。

⑹調度員應對每天的運輸任務完成情況逐筆過問、驗單,並做記錄匯總。日清月結,轉物流中心統計員。

⑺調度員對每月完成的貨運量,噸公里及派車記錄存根,按時填報表格,記錄備案。

⑻調度員應與車隊其他工作人員合作一致,密切配合,準確無誤填報車輛運輸公里情況,以便車隊長和技安員及時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作業,確保車輛完好,正常投入運營。

8.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⑴貫徹「以防為主」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及各種安全管理檔案。

⑵及時傳達上級管理部門的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汽車隊的實際情況,貫徹落實。

⑶堅持停車場安全委員會規定的每周安全教育日活動,定期組織交通安全競賽。

⑷定期對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及各種規章制度的考核。

⑸定期對運輸工作進行總結,抓好典型,獎優罰劣。

⑹定期進行車輛檢查,使車輛經常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長途運輸,必須嚴格檢驗車輛,按規定執行長途運輸任務。

⑺嚴格執行裝卸操作規程,確保人員、車輛及貨物的安全。

⑻在運輸過程中要隨時檢查載運的貨物,發現異常,及時採取措施。做到防雨、防火、防盜、防顛、防撞,保證貨物完好無損地到達目的地。

⑼嚴格執行運輸紀律,在長途運輸中,不得非法捎腳運輸。

⑽對事故本着三不放過:

◎事故責任不清不放過;

◎事故分析不清不放過;

◎責任人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減少和杜絕各種事故的發生。

⑾建立嚴格的車輛停放和出入停車場規定,要有嚴格的防火、防盜措施和安全措施。

十、油料管理制度

⑴物流配送中心所用油料,由配送中心採購員定期購入。採購相關票據交儲運部財務辦理正式入庫手續。

⑵司機用油要統一到配送中心財務領取,由財務辦理正式出庫手續。

⑶配送中心所屬大小機動車輛,每次領取油料的數量,大客車為100升,其他車輛為60升。

⑷配送中心財務每月按本部各車所用油量與實際行駛里程,負責計算月總耗油量,同時算出單車費用。

⑸提倡勤儉節約精神,開展節約競賽,鼓勵廣大司機提高駕駛技術,節省油料。實行用油獎罰制度,凡節油者,按每升油價的30%給予獎勵,凡無故超指標用油者,按每升油價的11%處罰。

⑹要合理使用油料,嚴禁倒賣非法獲利,如有違反,嚴肅處理。

十一、租船操作制度

⑴租船前必須了解並熟悉貿易合同中的運輸條款,使租約條款與貿易條款相銜接。在貨源方面,要弄清貨物名稱、性質(易燃、易爆、易腐),包裝或散裝,尺碼及其他情況,如冷凍貨所需要的溫度,超長、超重貨的長度和重量等;在交貨方面,要弄清港口名稱、裝卸率、交貨條件(船邊交貨或艙底交貨)、備貨通知期限及其他情況,以便選擇合適的船舶和對租船有利的條款。

⑵租船時,首先要考慮船東的信譽和經營狀況,防止上當受騙。在航運市場上的詐騙和賴賬案件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市場不景氣時更要格外注意。若對船東的資信不了解或有懷疑,一定要通過經紀人查清楚,否則後患無窮。根據實踐經驗,一般不要租二船東以程租方式租進的轉租船。

⑶租船時,要重視船舶征范,挑選船齡較輕、質量較好的船。一般不租超過十五年的船;若可租用超齡船時,應由船東負擔因裝超齡船所產生的貨物額外保險費。對期租船要特別注意航速和耗油是否經濟實惠和合理;對程租船要儘可能租用有自動艙蓋、有電動絞車的船。

⑷要弄清楚裝卸港口的地理位置,是海港還是河港,港口和泊位的水深,是否有潮水差,一般等泊時間(擁擠情況),實際裝卸效率、港口使用費、捐稅費率、港口習慣及其他情況,如冰凍期時間和是否有對ITF的特殊要求。

⑸要嚴格遵守我國航運政策的有關規定,並且密切注意各種規定的變化。如不能租用我國政府不允許租用某些國家或地區的韶啪,也不允許中國籍船和租船停靠某些國家或地區的港口。

⑹租船要熟悉市場行情及其動態,了解與自己任務類似航線和貨類的成交價,通過對比對底盤有初步的估計,以便心中有數。對船東的報盤要認真研究,還盤要恰如其分和講究技巧。對市場漲落要有清醒的分析,應隨行就市抓住時機果斷成交。在計算運輸成本時,要掌握期租與程租、大船與小船、新船與舊船的比價。

⑺租船要通過租船經紀人進行,他們的活動叫經紀活動。租船經紀人在市場上有着廣泛的聯繫渠道和客戶,可從中挑選合適的對象。對遠離市場的租船人或船東,必須要有可靠的經紀人提供各方面情況,發揮經紀人特有的斡旋和調解的作用,促進雙方達成協議。在執行租約過程中也會發生糾紛,有經紀人就有了一個商量的餘地,有利於打開僵局進行協商解決。

十二、商品交運控制制度

⑴當客戶訂貨后,經過「信用調查」與「信用額度」調查后,接受客戶訂貨,並且出入生產流程,再由倉庫調貨,將貨物運交給客戶。商品交運就是俗稱的「出貨」。

⑵加強貨物實體的配送管理,是企業經營內控的重點項目。

⑶貨物經揀取、包裝流通加工后,即可集中在出貨區內準備裝車配送。

⑷確定配送裝車批次後由出貨配送系統按客戶打印出貨單,集貨人員持出貨單及批次調度報表將貨物由揀取區取出並核定貨物內容,然後集中於出貨月台前準備裝車。

⑸貨物裝車后即由送貨司機持出貨單予以配送,出貨單通常有多聯,用來作客戶及配送司機的簽收核定。

⑹貨物送達客戶處后,出貨單由送貨司機繳回並輸入數據,作為訂單表單、出貨配送表單的減項並轉入會計系統作為應收賬款的加項。出貨單還可通過計算機網絡直接傳送至客戶計算機系統中,由對方在收到貨物後傳回確認收貨憑證。

⑺配送系統還應具備數據運輸及控制的功能,來跟蹤貨物的動向、控制車輛及車上設備;在配送途中有意外狀況發生時,還可通過通訊系統重新設定配送模式所需的參數,重新取得新的配送途徑並告訴配送人員,使配送工作能順利完成。

十三、安全作業管理制度及其他注意事項

(一)安全作業管理制度

1.起動前,必須確認通路、周圍環境和貨物堆放情況,先將貨叉升離地面,行駛時,應逐檔加速。叉貨后須先升貨叉,再使門架后傾,放貨時,須先使貨叉下降,再使門架前傾。

2.起升、傾斜缸進到極限位置時,分配閥操縱桿應及時恢復到「零」位。在正常情況下,走行電機和油泵電機不得同時工作。不準長時間使用低檔作業。嚴禁貨叉拖地行駛。

3.進車廂內作業前,應先檢查車底板是否牢固安全。到新地點作業時,司機必須察看地形及道路坡度。

4.在叉車較多的地方和兩台叉車交會時,要講求文明,禮貌行車,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嚴禁高速行車,搶過強過,鳴笛硬闖。要做到空車讓重車,支線車讓幹線車,庫內車讓庫外車,下坡車讓上坡車(若下坡已在途中,則上坡車應主動停止),師傅讓徒弟,技術熟練的讓技術不熟練的,裝卸汽馬車的讓裝卸火車的,轉彎車讓直行車,非裝卸作業車讓裝卸作業車。

5.在10%以上坡道行駛,重車上坡正行,下坡倒行。運行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

6.停放時,應用手閘制動。不宜停放在坡道上,必須停放時,應橫放,將門架前傾,貨又落地。停放24小時以上時,應將電瓶電纜線拆除,長時間停放,應取出電瓶。

7.無防護罩時,不得出車作業。電阻器應設石棉防護板,以防電阻器過熱引起火災。

8.嚴禁普通叉車進入危險品倉庫作業。禁止裝卸汽油、硫磺、炸藥、引信等易燃易爆貨物。裝卸搬運其他危險品、尖端貴重物品、易碎品、易滑易滾、輕浮寬大貨物時,應堆放穩固,穩起穩落,必要時應有人扶或用繩索捆牢;

9.叉車作業應嚴格執行「五不叉」、「五禁止」、「三個距離」、「七外減速」。

⑴五不叉:

◎超負荷或重量不明不叉。

◎貨物重心超過叉子中心不叉。

◎單叉子不叉。

◎貨物堆放不牢穩不叉。

◎進又時可能叉壞貨物不叉。

⑵五禁止:

◎禁止行駛中突然換向。

◎禁止用叉車拖動火車或開關車門。

◎禁止用又子撞擊貨件。

◎禁止翻盤作業和利用慣性急速傾倒貨物。

◎禁止在車上或叉起的貨件上帶人。

⑶三個距離:

◎在貨物站台上,叉車與站台邊距離0.3米以上。在旅客站台上,在進行裝卸作業時,又車和拖車與站台邊距離0.35米左右,當有客車進出站時,叉車和拖車距客車進出站台邊1米以上(安全線以內)。

◎兩車同方向行駛應保持4米以上距離,同型號叉車不應超越。

◎走行過程中,貨叉升離地面200~300毫米。

⑷七處減速:

◎在道口、交叉路口和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駛要減速。

◎經車輛門口、倉庫門口要減速。

◎下坡和轉彎時減速。

◎在狹窄通道中運行和視線不清時減速。

◎接近目標和進叉出叉時減速。

◎叉運易碎貨物時減速。

◎在人員、車輛較多的地方減速。

10.橫越道口時,要嚴格執行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制度。

(二)叉車行駛前的注意事項

1.發動機起動后,應低速運轉逐漸提高發動機溫度,不可猛踩油門踏板,以免因潤滑不良而使氣缸和活塞受到嚴重磨損。

2.發動機溫度升高后,應進行高、中、低速運轉檢查,發動機應聲響正常,機油壓力正常,充電量適度。

3.發動機在運轉中沒有焦臭氣,沒有漏水、漏油等現象。

4.各部分連接情況良好。

5.水溫在75℃以上。

6.觀察排煙情況,以判斷燃燒是否良好。

經檢查確認以上情況都良好后,方可準備開車。

(三)叉車行駛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起步以前,司機必須觀察叉車周圍通路情況。

2.行駛時靠右側,貨叉應離地200~300毫米,兩輛叉車同向行駛時,前後應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

3.叉車會讓時,應該空車讓重車,支線車讓幹線車,室內車讓室外車,小轉彎車讓大轉彎車,要禮貌會讓,不要搶道運行。

4.叉車在轉彎、後退、狹窄通道、路面不平處行駛時及在交叉路口和接近貨物時,應該降低車速運行。

5.叉車不作業時,不要停在道口和坡道上。

6.禁止貨叉載人行駛和升降。

7.在安全行駛的基礎上應充分利用滑行。非緊急情況,禁止使用緊急制動。

8.叉車在行駛中發現有異狀、異響和異味時,應該立即停車檢查,不允許開故障車作業。

(四)雨霧天駕駛叉車作業時的注意事項

雨霧天氣視線不良,下雨路潤,駕駛叉車應注意下列事項:

1.霧中行駛,應打開車燈,勤按喇叭,以警告其他人員和車輛。若霧太濃,可見距離極短,為保證安全,可暫停作業。

2.雨中行駛,因路面有水,附着力減小,容易側滑,所以禁止滑行,並盡量避免猛打方向盤和緊急制動。

3.雨霧較大視線不清,又車暫時停放時,應打開前燈和尾燈,以使其他車輛注意。

(五)叉車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叉取貨物的托盤時,叉車的貨叉應該對準托盤的插入孔,水平方向插入,盡量避免碰撞。

2.取托盤時。貨叉插入托盤后,稍為起升,貨叉面緊貼托盤,即貨叉承載,然後門架后傾,再升貨叉。

3.放托盤時,先降貨叉至離地面100毫米左右,操縱液壓分配器手柄,使門架垂直,再降下貨又使托盤落地,然後叉車後退,貨叉從托盤插孔中脫出。

4.禁止單叉作業,或使用貨叉頂貨或拉貨;禁止同時接通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動作電路。

5.叉車作業時做到五不插:

⑴貨物超載不插。

⑵貨物重心超過貨又的載荷中心,後輪翹起不插。

⑶單載偏載不插。

⑷貨物堆碼不穩不插。

⑸叉尖可能損壞貨物時不插。

6.庫內或車內碼放載貨托盤時,每垛不得超過四盤。

7.叉車叉取危險品、易碎品、貴重品或裝載不穩的貨物時,要用安全繩捆綁,並有專人引導,才能行駛。

8.兩台以上叉車同時裝卸貨車時,應有專人指揮,並嚴格執行呼喚應答制度。

9.裝卸篷車時,允許外側車門全開,以增加亮度,但必須加設安全防護裝置,以免從外側跌落下去。

(六)叉車停駛時的注意事項

1.作業完畢后應將叉車停放於不妨礙交通的地方,盡量避免露天停放。

2.司機下車時,應該取下電鎖上的鑰匙,切斷電源,將各操作手柄置於零位,貨叉降到最低點,門架前傾。

3.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停在坡道上時,必須用手制動機構將叉車剎車。以免叉車自動溜走,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損失。

第三節物流運輸常用管理表格

一、物流貨運表(物流制度256頁)

二、貨物交運通知表(職位工作手冊138頁)

三、汽車運輸貨票(職位工作手冊138頁)

四、汽車貨物運輸表(職位工作手冊139頁)

五、交運貨物清單(一)(崗位技能手冊166頁)

六、交運貨物清單(二)(崗位技能手冊167頁)

七、貨物運輸回執情況登記表(物流制度258頁)

八、運輸情況登記表(職位工作手冊140頁)

九、派車登記表(職位工作手冊140頁)

十、運輸作業月報表(職位工作手冊140頁)

十一、包機運輸申請表(職位工作手冊184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物流企業規範化管理全書:最新管理工具、制度、表格與工作規範全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物流企業規範化管理全書:最新管理工具、制度、表格與工作規範全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篇 物流運輸管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