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霸王別姬」

第313章 「霸王別姬」

第313章「霸王別姬」

劉之野挨了大伯母一頓泚,也不以為忤。

只見他「嘿嘿」一笑,穿上水鞋,頭戴斗笠,手裏還拿着個竹簍子,便揚長而去,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漸行漸遠。

他的身後,大伯母與大伯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那眼中流露出的,是同樣的深沉憂慮。

「或許,我們應該再讓父親給之野檢查一下。」大伯母低聲說道,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擔憂,「我總覺得之野似乎還未好利索,整個人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大伯緊鎖眉頭,沉聲道:「這還用你說?老爺子比我們任何人都着急。我好幾次都瞧見他半夜起身,為熟睡的之野珍把脈。」

「我估摸著,他的問題並非源自於肉體,而是精神受損。你難道沒有注意到,老爺子最近熬制的藥方,都是用以滋養心神的嗎?」

大伯母聞言,憂慮之情更甚。身體上的疾病尚可醫治,但精神問題卻是最難纏的。她不禁喃喃自語:「這可如何是好,老天保佑,千萬別出什麼事啊……」

大伯沉思片刻,沉聲吩咐道:「去告訴村裏的人,最近沒事別來打擾他,讓他有個清靜的空間。」

「唉!知道了!」大伯母回應道。

且說,劉之野悠然地來到河邊,清澈的河水映入眼帘。夏日的炎熱讓他毫不猶豫地脫下衣物,一頭扎進了涼爽的河水中。

他打小就對這片水域熟悉,練就了一身的好水性。

小時候的劉之野特別淘氣,什麼都敢玩,上房揭瓦,下河摸魚,當然按照現在來看是比較危險。

你就比如說游野泳吧!

一個是在市裏的游泳池游泳需要花錢,另一個就是游泳池太小,河裏湖裏游野泳多有意思。

有的客官就要問了,室內游泳需要花錢?那去海子裏游啊,京城室外又不缺水。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常說南方人善於水上運動,北方人往往技藝拙劣,因為北方水少。

然而京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城市規劃伊始,京城就有較大的水系。

元代定都后,南糧北運,大量南方人因此來到京城,到明清時,京城官員大半來自南方。

可以說,此時的京城已是南北融合,京城人兼具南北文化之長。

所以,在老京城,游泳就成了深受百姓們喜愛的運動,但皇家和貴族們則一般很少參與。

直至本世紀30年代前,京城還只有3個標準的游泳池,其中只有清大的游泳池是室內的,那是馬約翰先生一手規劃建設而成。

因此,每到夏季人們便自發來到什剎海、玉淵潭、積水潭等水域野泳,歷代記載甚多。

但是自民國起,直至京城和平解放前夕這段時間裏,京城的多條水系均淪為污濁不堪的臭水溝。

什剎海,包括其前後海與積水潭,均陷入了一種近乎原始的「野水」狀態。

因上游供水匱乏,什剎海的河床淤積嚴重,幾乎被垃圾掩埋,水流幾乎斷絕。昔日碧波蕩漾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一片污濁與荒涼。

這一時期,京城中的野水幾乎不再清澈,無法再供人們暢遊其中。想要享受游泳的樂趣,人們只能前往游泳館,那裏雖然設施完備,但費用卻讓人望而卻步。

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這樣的開銷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劉之野的童年時光,是在永定河上游的劉家莊度過的。這裏的河水清澈見底,宛如一面鏡子,映照着他無憂無慮的童年。

他打小起游泳也沒個標準姿勢,到現在可游泳也沒正經訓練過,不像後世的孩子都有標準的泳姿,最後游出來都特別漂亮。

這年月里的孩子們雖然游得不漂亮,但是能玩、會玩。

不像今天的孩子們玩的太單調了,除了買這現成的玩具和上這個手機上電腦少給玩電子遊戲,其他都沒的玩。

這年月的孩子們的玩具是什麼呢,比如說:拍方寶、扇元寶、滾鐵環、抽漢奸、耍磁片、玩彈球、扔沙包、跳皮筋,處處都可以玩,

所以這時候孩子們建立的這種玩的概念,跟後世孩子們玩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

劉之野在河裏一泡就是一上午,在這期間捉了五隻兩三斤重的大「王八」,二十幾隻頂蓋肥的「勝芳蟹」還有幾條四五斤重的大草魚。

「勝芳蟹」原本永定河裏是沒有的,這是來自於劉家莊那幾千畝水田裏養殖的螃蟹,是被大水衝進河裏的。

一個月前的那場洪水,對劉家莊來說,雖因早有準備而減少了損失,但水田中的魚蝦蟹卻未能倖免。

許多魚蝦蟹都被洪水沖走了,今年的收成註定要減產了。

但是又比起別的地方來說,劉家莊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此外,這場肆虐的洪水還導致了劉家多處山體滑坡,泥石流如猛獸般狂奔,毫不留情地將一部分精心種植的草藥、果樹以及農作物掩埋於廢墟之下。

不過還有好的一方面,那就是村裏的道路下水道設施,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即便是降雨量最大的時候,街上的積水也未能淹沒行人的腳脖子。

這些設施是一個高效的排水系統,將大部分雨水迅速而有效地排走,確保了村子的安全和暢通。

村民們對此深感欣慰,他們的努力付出沒有白費,這些下水道設施是他們安寧生活的堅強後盾。

洪水肆虐之後,原本整潔的環境變得一片狼藉。四處散落着碎石、泥沙和腐爛的樹枝,甚至還能看見動物的屍體,令人觸目驚心。

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這種高溫天氣下,疾病如同潛伏的猛獸,隨時可能爆發。

古語有云:「舊旱必有大澇,大澇必有大疫。」在這晚夏早秋的季節里,防疫又成了頭等大事。

洪水退去后,老爺子手中事先囤積的中草藥就發揮了巨大地作用。

這不僅能滿足了村裏的需求,還在劉之野的支持下慷慨地捐贈了大約兩萬斤的中草藥給重災區,以預防疾病的蔓延。

有了這些草藥,可能在關鍵時刻,就會成為了守護災區人民健康的堅實屏障。

隨着這些草藥還附贈了個治瘟藥方「敗毒散」,改藥方被清時醫家余霖盛讚為治療瘟疫的第一方。

「敗毒散」主治發汗解表,散風祛濕。用於傷寒溫病,憎寒壯熱,項強頭痛,四肢酸痛,噤口痢疾,無汗鼻塞,咳嗽有痰。

它是一劑扶正解表劑,主要由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蔘、甘草等葯組成。

在劉家莊,不僅捐贈了大批急需的藥品,村民們更是慷慨解囊積極籌集資金,捐出糧食,總計款贈錢糧二十餘萬元。

他們的這我善舉,如同春風般溫暖了那些需要幫助的災民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展現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因此,劉家莊全體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極高讚譽和表彰。

作為村裏的代表,三大爺也榮幸地出席了「63.8」特大抗洪救災總結大會,這一經歷無疑為他自己村民們的人生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劉家莊不僅在物質上富裕,其精神文明建設也同樣出類拔萃。這裏,不僅是經濟繁榮的象徵,更是文化興盛的典範。

劉家莊因此獲取得各種榮譽無數,與國內的另一個村子並駕齊驅,成為了一時瑜亮。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精神文明學劉家莊。」

…………

劉之野拎着竹簍,剛踏入院子,便瞧見了老爺子正坐在棚子下悠閑地乘涼。

「爺爺,您終於回來了!山上的草藥長勢如何?」他迫不及待地問道,一邊順勢坐在了石凳上,臉上洋溢着期待與關切的笑容。

老爺子給他倒了杯茶水,「喝口水,看你滿頭大汗的。這秋老虎最是毒……」

「唉!山上的草藥這一次總算是逃過一劫,損失不大。」

「今後,再將損失的補種上去就成,……」

劉之野聽聞此言,心中的擔憂稍減。相較於稻田養殖,他對中草藥的種植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和關注。

因為他深知,中草藥種植是未來的億萬級市場,絕不能有絲毫馬虎。

心情一高興,他便跟個孩子似的,拿起簍子向老爺子炫耀起來,「爺爺,您老瞜瞜這是啥?」

老爺子瞥了一眼,只見一簍子裏裝滿了螃蟹和草魚,還有幾隻大甲魚畏縮著腦袋和尾巴。

「嘿,這兒還有幾隻甲魚,好東西,正好讓伯母給你燉了,給你補補身體。我這就去拿一根老山參放進去,這樣效果會更好。」

大伯母聞聲趕來,一見之下,眼中閃過驚喜之色:「我正琢磨著怎麼給你補補身子,沒想到這東西就送上門來了。乾脆再殺只小公雞,一起燉個滋補湯吧。」

老爺子笑着頷首道:「這王八的血也是寶,你別浪費了。燉的時候,記得加上枸杞子、山藥、紅棗、生薑,我這就給伱去拿根老山參。」

吃晌午飯的時候,劉竟齋從學校里回來了,一進家門先是去跟老爺子打個招呼,然後便直接去抱他的寶貝孫女去了。

天氣炎熱,一家人選擇在棚子下用餐,享受着涼爽的微風。午飯異常豐盛,清蒸草魚、清蒸蟹、土豆燉豆角、黃瓜拌小炸魚,主食是顆粒飽滿地大米飯,美味佳肴一應俱全。

老爺子笑着對之野說:「你剛剛痊癒,別的酒就先別碰了,可以適量嘗嘗我泡的藥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劉之野是個酒蒙子,這不喝酒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藥酒也是酒嘛,總比沒得喝強,於是從善如流地道:「得嘞!那我喝兩杯藥酒吧!」

鄧茹在一旁念叨:「你悠着點兒,病剛好就管不住自己個兒地嘴。」

當初,劉之野遭遇變故,鄧茹的心態幾乎崩潰。她目睹了劉之野人事不省、昏迷不醒的狀態,持續了整整兩天。她心如刀絞,每一刻都在為他的安危而擔憂。

劉之野笑着安慰她道:「媽,我沒事了,我的身體我還能不清楚嗎?」

「媽,我打算過兩天就……」經過近一個月的休整,他打算重返單位工作。

紅星廠以及治安支隊里的一堆事務正等着他處理,他深知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了。

鄧茹皺起眉頭,不滿地反駁道:「着什麼急去工作,家裏又不缺吃少穿的,何況你領導已經給你批了三個月的假期。」

劉之野嘆了口氣,簡潔地陳述道:「雖然享有三個月的悠長假期,但作為核心領導者,長期缺席工作場所,終究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鄧茹聞言,怒氣沖沖地道:「那麼大的一個單位,離了你就不能轉了是吧?想走,就走吧,今後身體出了問題,是你自找的!!!」說完,她憤然起身,連飯都不吃就離開了。

劉之野凝視着她的背影,隨後轉向劉竟齋,無奈地道:「爸,這……」

劉竟齋輕聲安慰他:「你媽是擔心你,你昏迷的那幾天,她幾乎要崩潰了。」

「你們先吃吧,我去哄哄她,呵呵,這老了老了,脾氣如今跟個小孩子似的……」

…………

等大伯母精心燉制的甲魚雞湯端上桌,飯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為了確保藥效最佳,這湯在砂鍋里小火慢燉了近兩個小時。

不得不說,在村裏引入了沼氣燃氣之後,村民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像燉雞湯、熬藥、燒水,甚至炒菜現在需要在燃氣灶上進行操作,簡單便捷多了。

這種清潔能源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烹飪方式,還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

大伯母笑容滿面地遞給他一碗熱騰騰的肉湯,「來,快嘗嘗,看看味道如何?」

劉之野先是用湯勺,舀起一勺甲魚雞湯。這湯色清,不油膩渾濁。

因為是大伯母不斷地,撇走多餘的雞油。他喝了一口后,感覺非常美味,「嗯,好喝,味道一點不膩,也不醒,就是鮮。」

「大伯母,您這手藝真是絕了,嘿!」

大伯母聽后,頓時喜上眉梢,熱情地招呼道:「這湯好喝,你就多喝點,鍋里還多著呢!」

劉之野咀嚼著鮮嫩的甲魚肉,眼神中流露出滿足。他向爺爺和大伯示意,嘴角上揚,「爺爺,大伯,來,嘗嘗這個,真的非常美味。」

這玩意兒真是好啊,甲魚雞湯是葯膳,它的功效具有滋陰補陽、滋補肝腎或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如果出現肝陽上亢、肝腎陰虛或真陽虧耗等一些骨蒸潮熱的癥狀,食用甲魚雞湯也能夠起到益氣養血、溫中補脾和補腎益精的作用。

而且甲魚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稱。

適量的食用還能夠提高機體地免疫力的作用。

劉家人都是懂些醫理的,他們在老爺子的熏陶下,一些中醫常識,基本上人人都會一些。

當然也知道,甲魚雞湯的好處,於是乎,酒足飯飽后又紛紛吃起了葯膳來。

吃完那碗甲魚雞湯,劉之野感到腰間暖流涌動,精神煥發,彷彿品嘗了人蔘果一般,充滿了力量。

夏國古代《日用本草》中就稱,「鱉可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由此可見,古人視甲魚為滋補佳品,並稱其為「水產之珍品,筵席之佳肴」。

甲魚俗稱鱉、團魚和王八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用途很廣的滋補品和中藥材。

其渾身是寶,鱉肉、鱉甲、鱉血、鱉頭、鱉內臟均有不同的葯食療效。

據對夏國古醫書不完全統計,甲魚的對症治療病種達四十餘項。

不過甲魚雖好,普通人是不知道它的好處。

這會兒人們普遍不愛吃甲魚,因為生活比較貧苦,沒有條件做甲魚吃,它比較醒。

另外,沒有鱗片的海鮮大部分人是不愛吃的,比如甲魚、黃鱔、小龍蝦這些東西,因為這會的人們能解決溫飽就不錯了,根本沒有多樣的烹飪技巧,不像後世地各種調料,將海鮮弄得很好吃。

說起後世火爆大江南北的小龍蝦,現在跟甲魚一樣幾乎是沒有人問津的。

原因,小龍蝦是吃腐質食物的,根本沒人想要去吃它。它三十年前就已經被引進華夏,如今已經泛濫開來。

而且根本不好吃,沒丁點肉,全是殼。後世的小龍蝦好吃火爆的原因,就是捨得用油,捨得各種料物才行。

這年月,平均每個農業人口食用油月為1.5兩,城鎮居民人均食用油月供應為3.6兩。

這點油夠干麻的?連基本的日常做菜都不夠,必須省著點用才行,更何況用來炸魚、炸蝦。

大伯父感慨道:「嘿!這麼好的東西滿山溝里都是,可惜就是沒人吃,」

「不過真想吃,也真心吃不起,不說這根老山參,就是配料用的小母雞,誰家捨得燉了吃?」

「呵呵,還是咱們的生活好了,擱過去地主老財們也不敢過咱這樣的日子。」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3章 「霸王別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