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機械化部隊

第259章 機械化部隊

第259章機械化部隊

金塔。

苜禾新承包的50萬畝鹽鹼地,除了荒地,還有一部分是棄耕地。

因為鹽鹼化程度加劇,致使莊稼絕收,生態環境惡化,政府隨後實行了生態移民安置工程。

最後導致這裏人煙絕跡。

直到苜禾的流轉合同簽訂后,這裏才又有了人氣。

項目地整體位於河流下游的沖積扇邊緣。

地勢低,地形平坦,地表有固定沙丘,土壤表層還有2~20cm的硬鹽結皮。

土壤剖面同樣有板結層。

大部分都是屬於中、重度鹽漬化土壤,作物不易出苗和生長。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就完全是無用之地,一般的機構和企業也沒有改良的實力。

不過對苜禾來說,有了金塔和五原治理鹽鹼地的經驗,這塊地根本就形不成困難。

甚至不需要依賴外部團隊進行規劃,苜禾和東和農機自行就能完成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挖溝排鹼、剝離鹽鹼皮、以沙壓鹼、深翻曬垡、施有機肥、旋耕等等。

這些工序都已經熟練了。

從苜禾拿地之後,施工的工程隊就開始入駐,簡易的項目部拔地而起。

隨後就開始基礎施工。

一塊塊四四方方的鹽鹼灘被平整出來,等待着進行深翻鬆土。

幾輛皮卡車在新整理出的道路上穿過,掀起滾滾沙塵,等到河流下游三角洲鹽化土附近才停下。

蔡斌帶着團隊從車上下來。

有農機手開始散煙,一根又一根,發現根本就散不過來。

「我靠,怎麼來了這麼多人,你們都不休假的嗎?」

「掙錢要緊,現在可是干多少,掙多少。」

「拖拉機都還沒來呢!」

蔡斌才將香煙點上,就有人七嘴八舌的問他。

「斌哥,這兩天都把這邊的情況摸透了,什麼時候能開工啊?」

「舊的拖拉機賣掉了,新的拖拉機一直沒來,現在大夥兒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斌哥,要不要再問問?」

蔡斌不耐煩的說道:「慌什麼,我昨天才問了老闆,新拖拉機已經在運過來的路上了。」

「這幾天剛好養精蓄銳,等農機到了,直接開干。」

事實上,他比誰都着急。

老闆答應更新農機具后,東和就準備提前把舊拖拉機給處理掉。

原以為要費些功夫。

沒想到二手獵豹拖拉機,極為受到一些經銷商和農戶的青睞。

一聽說有大量的大馬力二手機出售,就紛紛聞風而來。

結果,沒用幾天時間,拖拉機就賣完了。

秋收也已經結束,農機手要麼休假,閑不住的,就天天到這塊地上閑逛。

「等唄,獵豹拖拉機每年都有改進,新機器肯定比舊的強一點。」

「那可不止強一點,聽人說,現在的獵豹性能和舒適性都強的可怕。」

「原來的也還可以啊,如果還沒賣的話,這些天也掙了不少錢吧!」

就在這時,在三角洲的鹽鹼地施工現場走過來兩個人。

「蔡總,我們現在可快平整出了二十多萬畝地,你們還一塊沒深翻出來,這有點拖後腿了啊!」

另一人也跟着說道:「早就勸你們先別賣拖拉機,好壞都能先幹上一段時間。」

「這下好了,別我們已經平整好,你們都還沒開始深翻。」

「影響到工期了啊,兄弟。」

蔡斌臉色變了變。

來的這兩人他很熟。

一人叫陳昌文,主要負責工程施工,另一人叫陶原,負責灌溉體系。

熟歸熟,但這兩人近期可沒少來找他們,前幾天說話還客客氣氣的,今天怎麼就味這麼沖!

無非為了一個利字。

苜禾的工程款是按完成進度給的,深翻曬垡是最後一步。

如果沒完成,就不能驗收,不能驗收,就拿不到工程款,這就導致陳昌文和陶原等人對東和農機有意見。

不過,老子是甲方這一邊的,還能怕了你不成?

「什麼叫我們耽誤工期了?」

其餘的農機手也紛紛攘攘著,「說話客氣點!」

「你們做的那些工程我們也能做,有脾氣就撂挑子走人啊!」

「就是,又不是多難的工程,誰都能做,還是嘉禾什麼時候差了你們錢?」

陳昌文怒氣衝上眉梢,還想爭論,卻被陶原拉住了。

「哥幾個,實在是手頭有點緊了,你說都幹了二十多萬畝,將近一半,還一分錢沒拿到,能不急嗎?」

蔡斌說道:「快了,機器就這兩天就能到,到了后我們立馬開干,伱們跟着就可以申請驗收。」

就在這時,蔡斌的手機鈴聲響起。

「老闆發信息,拖拉機到了,走,回去。」

一個小時后。

蔡斌帶着小團隊到了苜禾在金塔的草場。

在一個寬廣的廣場上,兩百台大型拖拉機整齊地停放着,彷彿一支靜默的鋼鐵軍團。

車身的漆面反射著微弱的光澤,空氣中瀰漫着機油和鐵鏽交織的獨特氣味。

拖拉機的輪胎沉甸甸地壓在地面上,巨大的輪胎花紋彷彿要征服每一寸土地。

「哇噢……」

「靠,第一次覺得拖拉機這麼的帥!」

「像不像是一支機械化部隊?」

「快,拍照!」

「誰帶相機了,我手機拍出來的照片不行啊!」

拖拉機見得多了,但這種幾百台嶄新的,一模一樣的拖拉機,擺放在一起,帶來的衝擊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這種新款的拖拉機,明顯的更加威猛高大,外觀兼具堅固與流線型的美感。

這些農機手一看到,就把原來的舊傢伙給拋之腦後了。

就在這時,兩個人影從高大的拖拉機背後走了出來。

「老闆。」

「老闆。」

一溜的問好。

蔡斌也走了過來,激動的說道:「老闆,這些全是獵豹220系列?」

郭陽點了點頭,笑道:「倉庫里還有一批新到的液壓翻轉犁和深松機,這兩天也要抓緊組裝上。」

「以後東和農機只需要大型機器就行了,那些小機器都可以逐步淘汰了。」

農機手又開始歡呼。

又大又猛的農機誰不喜歡?

只有蔡斌疑惑的說道:「中小型農機就完全不要了嗎?」

郭陽搖了搖頭,開口道:「涉及農事作業的都不要了,以後可以養一些外部的農機專業合作社。」

蔡斌一時愣了愣。

郭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那是以後的事,先把眼前的活幹了。」

郭陽對東和農機的定位很清晰,只搞大面積、大規模的集團化作戰,起著引領的作用。

圍繞着東和農機的,則是各種各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

換句話說,東和農機還承擔了二老板的角色,從嘉禾接活,再把零碎給分包出去。

從而形成一個農機化社會服務利益群體。

沒過多久。

蔡斌就在倉庫里見到了最新的液壓翻轉犁,其犁鏵猶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光滑而尖銳。

兩天後。

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兩百台鋼鐵猛獸蜿蜒前行,鋒利的犁鏵翻動着堅硬的土壤。

眾多農機手都能清晰感受到犁鏵在土壤中更加自如的穿梭,彷彿那堅硬的鹽鹼地不存在似的。

郭陽也到了現場。

事實上,兩百台機械,灑在50萬畝的土地上,隔遠了,連拖拉機的影子都看不到。

郭陽在一輛服務車上找到蔡斌,問道:「按現在的效率,你估計一天能深翻多少畝地?」

蔡斌想了一會兒,說道:「粗略估計效率比以前提升了40%以上,每台機械能深翻400畝以上。」

「那還不錯。」

一台一天400畝,200台就是8萬畝,50萬畝也就是六七天的事。

不過鹽鹼地改良不是只深翻土地,其它的工序也需要時間,尤其是灌溉體系。

灌溉體系雖然外包出去了,但現在也是東和農機在負責,郭陽估摸著金塔這塊地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冬天再晾一晾,能下幾場大雪就更好了。

等開春旋耕之後,就可以播種苜禾1號或者是天豆1號。

要不了兩年時間,就又是一塊上好的良田。

這時,有一台犁地返回來的拖拉機吸引了郭陽的注意,他走近了些。

拖拉機低沉而有力的轟鳴如同大地的脈搏,震撼着周圍的空氣。在耕作的瞬間,犁鏵能夠輕鬆切入土壤,將堅硬的土地層層翻開。

郭陽說道:「這裏的土壤比以前那塊地鬆軟多了。」

蔡斌也笑着說道:「因為荒漠化更為嚴重,有很多沙丘,倒是省了運輸沙子。」

鹽鹼地都存在板結層,通過將沙子摻入鹽鹼土壤,可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空隙度增大。

這樣壓鹼的效果很明顯,有利於作物的出苗。

苜禾1號雖然對鹽鹼地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改良作用,但土壤越鬆軟,肯定也越有利於出苗。

郭陽說道:「現場問題不大,管理上還要再費點心,尤其是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合作,要早點落實。」

蔡斌說:「好,已經聯繫了幾家,都是以前從東和出去的機手。」

「行,有問題隨時找我。」

連着幾天時間,東和農機的機手們有點上頭,每天都是不知疲倦的翻地。

讓人驚詫的是,最新型的拖拉機和犁鏵都經受出了這種考驗,基本上沒出問題。

維修保養耽誤的時間少之又少。

這就讓效率極其的高。

很快,活就幹完了。

幾名拖拉機手耀武揚威式的開着拖拉機來到了工程隊土整的現場。

徑直停在陳昌文和陶原的工程車前,機手們探出頭來,大喊道:

「老陳,你們這工程進度不行啊,拖我們後腿了!」

「耽誤我們掙錢。」

「趕緊的,加班加點的搞,我們可是按作業面積來算。」

另一邊,陳昌文和陶原相視一眼,不由露出了個苦笑。

誰知道只是幾天時間,二十幾萬畝地就就被深翻完了,他們這都還沒來得及驗收呢!

更不要說工程款了!

真就很難受。

——

解決完農機更新的事兒,郭陽也算是鬆了口氣。

張偉才離開,東和農機就有些露怯,說明蔡斌在管理上還是有所欠缺。

可能也不是能力的問題,就是做事情沒有張偉那樣用心,肯下功夫。

郭陽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粗暴。

藉著豐凱推出新款獵豹系列的機會,每台拖拉機和翻轉犁都用自然能量進行了改造。

一台兩點,一套四點。

兩百台套就是800點,不到一個月的積累量。

郭陽打開種子商店看了看,還剩下2656點自然能量。

似乎有點對不上。

之前好像是一個月一千多點來着,現在怎麼好像突然減半了?

算了。

反正現在能量足夠用。

懶得去糾結。

興許是冬天馬上到了,植物逐漸進入休眠,積累能量的速度自然就慢下來了。

這段時間,隨着資金計劃的落地,各大項目也都明確了明年的發展方向。

剩餘的資金已經在慢慢注入嘉禾糧油的賬戶,開始在糧食市場上佈局。

郭陽難得的悠閑了下來。

至少不用再每天的加班了,這種情況下,郭陽也抽出了更多的時間用在身體鍛煉和恢復上。

時間也隨之進入了十一月,冷風漸起,帶來陣陣的涼爽,吹動樹梢的落葉在空中輕舞風揚。

城市街道上,行人開始換上厚實的外套,抵禦逐漸增強的寒意。

這天,郭陽如平常一樣早早到了公司。

吃了份糊鍋后,就在辦公室里泡起了所剩不多的紅麻茶。

淡淡的香氣在口腔中瀰漫開來,留下的是回甘的餘韻,既有茶的淡雅,又有草本植物的獨特風味。

近段時間,除了堅持鍛煉外,郭陽也每天都在堅持泡茶喝。

頭暈目眩、失眠煩躁等情緒全都消失不見,睡眠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身體狀態也格外的好。

不僅是他。

嘉禾的很多人都感受到瀚海紅麻茶帶來的好處。

清熱利尿、平肝抑陽、降低血壓與血脂、改善睡眠質量、調節體重等等。

瀚海紅麻茶憑藉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獨特的功效,成為了嘉禾人養生的首選。

唯一的遺憾是今年的產量太少,不夠喝,完全不夠喝。

品了會兒茶,郭陽才開始處理今天的工作。

種子依然是嘉禾最出彩的業務,苜禾1號、天玉1號、天麥1號、蔬菜種子等等都綻放出了耀眼的活力。

不過最讓郭陽在意的還是天棉20、天稻22、天薯21,

這三個品種發力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9章 機械化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