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豐收

第192章 豐收

第192章豐收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騰訊網的媒體價值與它的流量一直不能匹配。

它的公共影響力無法與新浪相提並論,在廣告收入上也不及新浪、搜狐和網易。

2005年8月,也就是上個月,騰訊宣佈從「青年的新聞門戶」向「立志做最好的綜合門戶」轉型。

這意味着這家專註於娛樂新聞和年輕人的網站將更多地關注主流社會。

而這時,嘉禾集團找上了門,尋求進行公益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嘉禾集團已通過二級市場及其它渠道收購了大量騰訊股票,持有的總股本已上升到了5.3%。

騰訊自然是欣然同意。

當雙方還在敲定合作的細節時,關於民勤,關於沙海的話題又一次進入了社會主流群體的視線。

熱度持續攀升,雖比不上04年奧運會和神州飛船上天等全民熱點。

但也引起了各大門戶網站爭搶相關話題熱度。

「大領導來視察,我向他保證了兩年內讓青土湖恢復成濕地。」

「沙海也可以多做一些科普方面的內容,以免被有心人利用了。」

庄正愣了愣,露出了疑惑的小眼神,社會各界對沙海都是讚揚,還能有不利因素嗎?

「500元一斤,一畝即使按產500斤算,那也是兩萬多的收入。」

郭陽視線從電腦上挪開,看着庄正邀功似的模樣。

陸漢斌細細的思考了半響,「感覺不划算啊,溫室的補貼肯定還是以民眾為主,而且這價格……」

等陸漢斌上了樓,郭陽說道:「我明天就回九泉,有幾件事給你說下。」

1993年的時候,在國際醫學會日內瓦年會上,有專家研究稱阿拉善某長壽之鄉,當地人習慣在燉羊肉的時候加入肉蓯蓉,並且飲用自釀的蓯蓉酒。

隨後肉蓯蓉便進入了大眾的眼中,因其價值很高,便被人們炒作。

一時之間,湧入的人群再度增加,帶動了關於治理沙漠話題的熱度。

陸漢斌瞬時就瞪大了眼睛。

「現在肉蓯蓉的價格已經突破500元一斤啦。」

人工種植肉蓯蓉也就在這一背景下誕生了。

庄正走近一看,只見電腦界面上是一條充滿鼓動性的評論。

此外,沙海也需要把青土湖沙區外緣的鹽鹼荒漠流轉下來。」

郭陽揮了揮手,「你過來。」

但郭陽知道肉蓯蓉的種植技術並不成熟,畝產500斤、畝收入上萬元更是無稽之談。

其價格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漲,誘使人們瘋狂的挖采,短短几年,野生肉蓯蓉直接給干成了瀕危植物。

這時,郭陽聽到小廣場響起了柴油車獨有的轟鳴聲,起身看了下,是陸漢斌回來了,便讓庄正先忙去了。

郭陽說:「溫室補貼和沙海關係不大,但帶動的種苗經濟和節水環境對沙海有利。

郭陽點點頭,將辦公室的門拉上。

郭陽說:「領導給了些政策,我和農業部初步對接了下,

陸漢斌皺了皺眉。

「沙海的梭梭樹全是標準化種植,主要是為了接種肉蓯蓉,一畝利潤兩三萬元。」

「吃了肉蓯蓉,精力旺盛,不再疲勞乏力,時間長,身體異常強壯,男子氣概不衰。」

「這麼急?」

「栽梭梭樹治沙,接種肉蓯蓉既能有經濟效益,又能有社會效益,沙海農牧賺麻了。」

「看啊,只要有時間,幾乎是一期也不落下。」

另外,大頭的好處是集團另外幾個子公司得了,苜禾、豐凱、全王應該都能獲得了國家級的政策支撐。」

肉蓯蓉原本是一種默默無聞,只有當地人才會食用的野草。

「肉蓯蓉是什麼?」

除了沙漠治理每畝補貼180元外,還涉及到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含紅崖山水庫的清淤擴容,景電二期輸水通過的升級維護,生態移民。

沙海農牧的二層小樓里。

庄正說:「這是又在炒作肉蓯蓉?」

郭陽操控滑鼠在一排排的關鍵字眼和界面上停留,除了評論,還接連出現了幾篇相似內容的文章。

合著我在前方受苦受難,好處全被你們幾爺子拿去了是吧!

「我去!」

騰訊也不甘落後,趁著熱度還在,QQ『迷你首頁』在第一時間將公益植樹的活動彈出,引導用戶進入騰訊網站的活動頁面。

另外日光溫室、冷鏈物流的補貼政策也出來了,55米長的溫室造價按5萬元計算,每畝補貼一萬五。

庄正笑着說道:「老闆,志願植樹活動很成功,目前報名人數已經突破百人。」

郭陽反問道:「看過致富經沒?」

「嗯,不管最後有多少人能來,沙海要把後勤工作搞好。」郭陽敷衍的說了句,隨後補充道:「沙海也要留意其它的一些輿論動態。」

「這我得去找他們找補啊!」

「這我不管。」郭陽笑了笑。

「恢復青土湖濕地,你現在有什麼思路沒?」

「三年前,水利工程學院陳教授做的規劃方案里,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主要還是恢復地下水位。

按陳教授的設想,想要將地下水位恢復到4-5米,需要10年時間,恢復到2-3米,需要20年時間,期間每年都需要保持持續的輸水。

兩年時間,只能保證領導再來的時候湖面短暫的有水。」

陸漢斌的臉上儘是苦笑,想要恢復已經斷流幾十年的尾閭湖泊,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郭陽拍了拍陸漢斌的肩膀,「難肯定難,但誰也說不準今天這些困難未來會不會助力嘉禾騰飛。相信自己!相信嘉禾。」

陸漢斌沉默著點頭。

郭陽說:「湖區周邊的植物品種全部換成瀚海紅麻和沙棘,冬天儘快完成紅崖山水庫的清淤和擴容,明年的調水量增加到最大。」

「瀚海紅麻在截留水分和涵養水源方面的能力肯定會超出你的認知。」

陸漢斌猶自不相信。

郭陽也沒有過多解釋,能透露一些信息已經是他足夠信任陸漢斌了。

想了下,郭陽又說道:「沙海農牧在社會上反響很好,可能會吸引一批企業投資沙漠改造,沙海可以留意下,合理競爭,共同把沙產業做大。」

「還有光伏治沙、人工降雨等各種前沿技術……」

郭陽儘可能把自己能想到的,一股腦的灌輸給了陸漢斌。

沙產業的潛力很大,但嘉禾的重心暫時還不在這上面。

和陸漢斌聊了一下午,晚上又陪大哥喝了點小酒,第二天郭陽就出發回九泉。

車上,郭陽猶自回味着和大領導的約定。

約定是大領導主動提出的,『政策』也說的是先期扶持政策。

但領導一個約定的含金量有多深,郭陽是深切體會到了。

豐凱農機獲批申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直接的資金補貼以及一系列政策稅收扶持,尤其是出口方面,豐凱已和華夏一拖、福田雷沃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全王生物同樣也能申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因為其農產品加工帶動貧困地區脫貧作用顯著,在廠房、倉儲、機械、物流等方面給予了扶持;

冷鏈物流、天禾種業、河西乳業、德隆畜牧……

以及最關鍵的保駕護航。

苜禾的優質苜蓿出口,只今年就陡然搶佔了島國五分之一的市場,已引起了美方的警覺。

人家也不和你打價格戰,而是從國家層面對島國進行干涉,只需在某些海關條文上稍作修改。

比如說華夏是口蹄疫疫區,島國進口條令上只需增加一條禁止從疫區進口畜牧產品。

就能將苜禾出口優質苜蓿到島國的這一條路徹底鎖死。

還好的是,苜禾的背後也有大國力量,美利堅同樣需要將大豆等農產品出口到華夏。

但這個交換明顯底氣不足,國內暫時還不能擺脫大豆進口,美利堅用於出口的苜蓿卻能內部消化。

所以,加快苜蓿的植物蛋白轉化,減少對進口大豆的依賴,也成了未來國家的農業工作重心。

耕地資源不夠,鹽鹼地來湊,推廣苜禾1號開發鹽鹼地刻不容緩。

國內的牧草市場也將同步會被打開。

土地——種子——牧草——畜牧——奶業,嘉禾的產業也算是齊活了,抗風險能力拉滿。

唯獨讓郭陽恨的牙牙癢的是,上層懷疑苜禾已成了國外間諜攻關的對象。

目的自然是盜取種子親本。

汽車不知行駛了多久,郭陽收起一份文件,看向窗外。

這是一條在戈壁上開出的路,道路兩側,黃綠色的野草稀稀落落地生長在滿是石頭的砂土地上。

邊疆蒼勁有力的秋風演繹著這個戈壁荒無人煙的滄桑。

當一片片鮮艷奪目的紅出現在灰色的戈壁上時,頓時覺得這片荒涼的土地散發出勃勃生機!

是辣椒!

郭陽一下子就認了出來,在收穫的季節,戈壁就是辣椒天然的曬場。

望着那一片火紅,連續坐了幾個小時車的郭陽心裏頓時敞亮起來。

「羅修,到哪裏了?」

「老闆,到三墩鎮了,快到公司了。」

「呼,終於要到了。」漫長的行程實在是折磨人,郭陽越發期待他的豪客850。

不過看着車窗外,帶着帽子和圍巾的婦女們忙着晾曬辣椒,郭陽彷彿能感受到其喜悅。

因為今年天椒1號豐收了,在整個辣椒產業平穩的市場行情中,種植天椒1號的畝收益普遍超過了3000元。

九泉發展辣椒產業的村鎮不少,品種自然也是以天椒1號為主。

有些區域甚至發展成了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在帶動農民增收和豐富產業結構,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天椒1號辣椒產量高,同時紅色素和辣椒素含量較高,性價比突出,非常的受市場歡迎。

收購辣椒的客商早早的就來了,種植戶在地頭上就能把辣椒賣掉,非常的方便。

天禾種業的辣椒業務也早就脫離了示範基地帶動銷售的模式,其種子已擁有了穩定增長的客戶群體。

讓同樣在西北地區開展辣椒種子業務的南韓韓農公司叫苦不迭。

只能依靠自有品種——自建辣椒基地——干辣椒銷回國內的模式,勉強在西北地區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同時天禾也清楚,只靠天椒1號一個品種,想稱霸西北辣椒種業,還差點意思。

天椒1號兼顧鮮食和加工,所以其螺絲椒的特性也讓其加工的潛力沒能完全發揮出來。

郭陽和羅修到公司時已是下午3點,公司的空調冷風吹着,環境略顯冷清,與豐收的季節顯得格格不入。

但這才是正常現象。

這個季節,除了部分崗位,絕大部分都應該在鄉下基地獃著。

郭陽本來也想直接下鄉,但公司還有一些文件等着他簽字,只能先回來處理掉。

離得還有些距離,郭陽就看到了穿着碎花連衣裙的寧小婧從他辦公室走出來。

一時忍不住調侃道:「怎麼?老闆不在,就有功夫花心思打扮得這麼漂亮。」

寧小婧看到他和羅修回來,先是愣了愣,聽到這話差點沒忍住翻個白眼,旋即又重新把門打開。

郭陽笑着走了進去,看到桌上的一摞文件,不禁呆了呆。

「你們說,我是不是該放權了?」

寧小婧和羅修面面相覷。

說歸說,郭陽還是走了過去,但走近后,兩個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和一小堆玉米粒吸引住了他的眼球。

他走過去,拿起來掂了掂,還挺沉。

寧小婧說道:「是天玉1號,瞿總讓放伱辦公桌上的,說有客人來了,你可以讓他們掂量一下,比一比是不是比其它的玉米棒子要沉!」

郭陽直呼好傢夥。

這瞿陽還真是鬼點子多,營銷主意都打到他身上來了,怎麼不弄些來掛在公司大門口上呢?

不過這也正合適,天玉1號也是天禾的代表品種之一,而且這金黃碩大的玉米棒子看着也喜慶。

也符合他育種家的身份。

以後來客人了,就先掏出兩根玉米棒子,先掂量一下再談事。

「羅修,車上也可以放兩根玉米棒子。」

「行,那我下鄉的時候去挑兩根大的。」

寧小婧噗嗤的笑了起來,花枝亂顫,低胸的連衣裙顯示出飽滿的胸懷。

郭陽注意到連羅修都不禁多看了兩眼,讓他感嘆,公司的男女比例還是要合適。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嘉禾的男女比例具有農業公司的通病,女性比例少,漂亮的女性更少。

可能這也是嘉禾員工表現欲低、不願意發言的原因之一。

看寧小婧這模樣,郭陽也怕其擾亂了他工作的心思,將其和羅修一起攆了出去。

讓寧小婧不憤的瞪了瞪羅修。

回過神來。

郭陽準備先把材料處理了,企業正在擴張期,他又有穿越者的優勢,不可能放權。

至於只提供點子,或者發展方向,再由下面人去執行,郭陽認為現在的嘉禾還不具備這種管理能力。

而且業務相對較散,透過具體的事務和各種文件資料,更能掌握底層的情況,郭陽更能及時發揮未來的信息優勢。

比如說玉米銷售。

天禾種業的銷售模式已逐漸脫離『省-縣-鄉鎮』的三級銷售模式,而是在搞『縣-鄉鎮』兩級銷售。

雖然加大了工作量,但能直接收集到最終用戶的資料,方便進行追蹤和服務。

目前天禾的縣級獨家代理已經發展到了600多家,鄉鎮級經銷商則數以萬計。

而這種模式帶來的直觀效果已經展現了出來。

天禾在東北收集的用戶信息卻大量的反饋了同一個問題。

每年的深秋,是東北農民交玉米糧的時候,種糧大戶卻常常為此犯愁。

那些農民租來運糧的卡車、農用車每每在糧庫前排成蜿蜒長龍,有的排三天三夜也不足為奇。

身體的疲倦倒還在其次,最心疼的是為此需多付的卡車租金和司機費用。

糧農雇車賣糧每車車費大約200元,在糧庫外等一天得給車主付30元,此外還要承擔司機的住宿及餐費,每耽誤一天就意味着不小的開支。

東北一直是天禾想啃下來的主要玉米市場之一。

但今年春才剛有起色,而且東北是先玉335的主場,已獲得了許多農戶的認同,天禾想迅速擴張並不容易。

但天禾從終端收集到的交糧問題,卻引起了營銷部門的重視。

郭陽看了看方案:

協商打通糧庫的渠道,為天禾種業的玉米種子農戶開闢專門的「綠色通道」,讓他們免去排隊的困擾。即到即驗糧交糧,做到省錢省時。

再瞧一眼需要溝通的單位、銷售費用,郭陽大手一揮,簽!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2章 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