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分封諸王

第735章 分封諸王

第735章分封諸王

「分封者,取禍之道爾,昔明之靖難,晉之八王之亂,前漢七王之亂!!」

「若分封,輕則損土,重則害國,再重則江山社稷大統不保……」

「若分封,諸王之亂,頃刻相至,自古分封皆取禍,非正道爾!!」

「故所言,請停分封之言,改各藩王入京……」

「啪!!」

「哼,一介蠢豬,也敢妄議社稷分封!!」

韓王劉雄將一份複印的奏摺,砸在地上,臉上寫滿了怒氣。

就在前幾天,朝中突然生起一股請願分封諸王,拱衛大漢海外疆土的聲音。

其中作為劉宇的心腹,如今的大漢宰相齊成棟,更是直言:

「帝國海外靡費眾多,路途遙遠,統治多有不便,當今天下,英國者,開海外自治領先河,法蘭西者,又遷貴族入法屬非洲,就連德國一后金殖民之國,都知道依靠容克貴族開發非洲……」

「我惶惶大漢,數萬裏海外領土,何其浩蕩,除少數核心久開之地外,如非洲者,多為蠻荒,雖以自身資源抵債修建鐵路,但卻激化地方債務,鐵路修,債則至,何以為繼……」

「故而分封諸王入海外封分而建,效周武王分八百諸侯之舉,尤是可行。」

「更何況還可以用法律,經濟,軍事框為約束,使其不敢如前朝那般叛亂,時代不同,非分封之舊國,乃劃分邊疆之新國,兄弟手足,侍漢如母,母與子,兄與弟,何來嫌隙……」

可以說,當齊成棟開始用這麼長篇幅「滕文」奏摺開始鼓吹分封的時候,幾乎所有藩王的都明白了,太子答應了,或是妥協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段時間可以說藩王進京之後,除去慶典那天,最快樂的幾天。

只不過還沒有快了多久,金鼎行省的一個叫方雨辰的議員,直接用一篇「反封建」,撕開了帝國分封的正反面。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這就像是太極的陰陽兩面,是持續幾千年的人類傳統。

「不過是一篇文章,有什麼好生氣,這種文章,誰都能寫,關鍵是看在什麼時候寫!!」

一旁的齊王劉昊撿起地上的那份複印來的奏摺,抖了抖上面的灰塵,隨後笑着開口:

「我看啊,這個叫方雨辰的傢伙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這麼多人都表示支持,連齊成棟這種太子黨羽都明確站出來支持,他一個小小的地方議員,敢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可見其膽量!!」

「你也別生氣,他方雨辰敢發,無非是看重如今大局未定,他這種靠彈劾上來的人,自然要往上搏一搏,這些動手無可厚非的!!」

「但是他忘了,分封不是太子提的,也不是什麼勛貴提的,更不是那些文臣的想法,而是父皇,沒有父皇,誰敢提這種掉腦袋的事情??」

「他齊成棟不要腦袋,內閣那些人精不要腦袋,還是說就他方雨辰一個人是骨氣忠臣,其他人都是奸佞??」

「這種人不需要太過計較,讓他罵,罵過頭了,到時候他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齊王劉昊的眼界要比韓王劉雄要寬不少,對於朝里朝外的「明爭暗鬥」,多有建樹,所以在他看來,所謂的「反封建」,反的不是他們這些藩王,而是那些支持這件事的文臣。

官場相鬥,歷來如此,自古以來,概莫如是!!

「可是這種人的出現,會擾亂如今的大好形勢啊!!」

劉雄一副着急的模樣,直接逗笑了劉昊,緊接着解釋:

「什麼大好形勢,你沒看見齊成棟在奏摺說要做父母之國,兄弟之國,要用軍事,經濟來框住我們,你真的認為這個所謂的封王是什麼好事??」

「所謂城內是爺爺,城外是孫子,放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

「你認為這是好事,我倒覺得這是壞事中的壞事,真成了封王,你認為還有什麼兄弟之情嗎,哼,到時候,就是君臣了!!」

「君臣之間什麼樣,老四,你不會不知道吧??」

劉昊的話讓劉雄臉色大變,但最後還是妥協下來:

「就算如此,也比在這西京城苦熬強,在這裏,除了玩,就是看孩子學習,這小子寫的課文,簡直就是笨蛋,數學也是胡搞,非得治一治不可!!」

劉雄說着說着,扯到了他小兒子劉玉寧身上。

(劉玉寧的學習在第三代中,是出了名的差,寫一篇熊與虎狼狽為奸的作文,硬生生能寫成熊死虎殘,數學也是如此,初中的方程還不會解,雖然年紀小,但不要忘了,皇室的學習基本都是早熟,小學提前跳着學中學的知識,都是常見之事)

「好了,課文爛,數學差都無所謂,重要是待人做事,我看玉寧就不錯,上次見我,還知道問我是否從宮裏來,可見這孩子足夠有心思。」

「他那篇熊虎之斗,我也看了,寫的蠻好嘛,雖然偏離了課綱,但卻寫出了真實,一隻熊和一隻老虎怎麼可能合作,不往死里斗是不可能的!!」

「至於數學,那玩意能用即可,何必強求,我們這等人家,手下有的是學富五車的謀臣,算師,學也罷,不學也罷,重要的是多少知曉,不被騙就行了!!」

劉昊雖然早藩王中學問最深,但他對學問的感悟也最大,他原來把這玩意當做晉身得寵的工具,但真學的差不多了,他又明白了一句話:

「有人覺得你行,你不行也得行,沒有人覺得伱行,你行也不行!!」

這就是現實,往往你認為自己很有才幹,但只要你上面還有人,還有人覺得你不行,得不到提拔,基本也就那樣了。

「算了,既然二哥你這麼覺得玉寧可以,那我把他送到你那裏教導,你看怎麼樣??」

韓王劉雄半真半假的試探劉昊。

誰曾想劉昊直接一口答應,甚至沒有任何猶豫,讓劉雄愣了很久的神。

心裏都忍不住嘀咕,這個玉寧,難不成還有他看不出來的優點??

……………

西京皇宮的一間書房內,劉鵬與劉宇坐在一張桌上對飲。

「父皇,藩王的事,什麼時候可以辦??」

劉宇為劉鵬倒酒。

劉鵬喝了一口后看着對面的太子:「怎麼,心裏覺得虧了??」

「不是虧,兒臣只是覺得,既然菜已經熱了,再不吃就涼了。」

「父皇,有些事既然已經做了,天下也是鬧的沸沸揚揚,這個時候正是站出來收拾局面的時候。」

「兒臣作為太子都表示支持了,那些人還敢說什麼??」

劉宇誠懇的望着對面的劉鵬,這倒是他的真心話,對於他來說,這件事解決的最快最好。

藩王都走了,第一他沒有了後顧之憂,第二則是可以重新整合朝政了,那些原來依附藩王的官員,要麼跟着滾出去,要麼被他趕走,反正就一句話:

「非同心者,即為反賊!!」

劉鵬又喝一杯,隨後「啪」的一聲放下酒杯,眼神犀利的看着劉宇:

「既然你都這麼想了,朕也不好再拖了。」

「劉宇,這件事你來辦,辦的風光些!!」

「千秋之載,史書之後,你也是頭一個啊!!」

劉宇眼神默然,拱手稱「是」,隨後給劉鵬連續敬了幾杯酒。

當一切都結束,劉宇乘醉而歸的時候,劉鵬一個人站在閣樓之上,看着燈火通明的西京皇宮,看了好久,最後嘆道:

「分封,分封,取禍還是時代的自救,誰又知,誰又知!!」

閣台之上,連嘆三息。

…………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太子今日在內閣會議上提出要,要分兄弟去海外建國,為大漢拱衛藩籬……」

「呼呼……」

趙王劉乾癱坐在椅子上,他知道,這一天終於來了。

他距離西京,越來越遠了!!

「夫君……」

趙王妃袁靜怡快步走了過來,慌慌張張的看着椅子上的劉乾,語氣惶恐,好似真的要走了一樣。

如果說諸藩王中,誰最留戀西京,那自然是趙王劉乾,自從回到了西京,用他的話說就是「幼鳥投林」,「重回故鄉」。

而他的趙王妃也對西京滿意不得了,也曾建議常留西京。

可是西京再好,終究不是久留之地,他們終究還是要走。

「也不知道是回北海,還是去什麼地方……」

「我啊,總是心亂!!」

劉乾看着袁靜怡,伸手拉直對方的手,後者溫柔上前,靠在對方懷裏:「無論如何,只要有你在,我都願意去。」

「只是,北海我們還回的去嗎??」

劉乾低着頭,不知道如何回答,理智告訴他,再怎麼分封,也分不到北海頭上,因為那是鮮卑的核心,是真正的心臟,北海在,鮮卑在,兩者護為一體,所謂北海即鮮卑,鮮卑即北海,大概就是看如此。

(鮮卑地區多為苦寒,北海地區是氣候最好,物資最充足的地方,當地的工業佔了整個鮮卑地區的七成,早在前些年,就有人說出了,守鮮卑,必守北海的話,可見北海地區的重要性)

「無論回不回的去,我們都別無選擇,只是希望我那位大哥憐憫些,不要最後把分封搞成流放……」

劉乾這話,其實也是大多數藩王的心聲,他們最怕的就是就是劉宇藉著分封大權,大肆打壓他們,最後給他們一些「殘羹冷炙」,讓他們在海外,困窮一生。

「我想太子應該不會這麼做。」

袁靜怡撫摸著劉乾的臉,寬慰的勸告。

「為什麼,我這位大哥素來心思縝密,萬一他要是……」

說到這裏,劉乾就不敢說下去了,因為這些動手大逆不道的言論。

而在對面的袁靜怡則是不斷撫摸著劉乾的額頭,最後親昵的靠在他的懷裏。

劉乾摟着趙王妃,嘴裏呢喃:

「兄弟,兄弟……」

……………

龍武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大漢西京皇宮承天殿外,龍旗招展,微風吹過,旗帆搖曳,龍影浮空,配合巨大且一眼看不到頭的宮殿群,讓人忍不住產生敬畏。

承天殿內,劉鵬身着大慶之時所穿的黑紅天子冠冕,劉宇著四爪,立於一旁。

在他們的對面,站着七位大漢鼎鼎有名的藩王。

分別是齊王劉昊,商王劉洪,韓王劉雄,趙王劉乾,楚王劉戩,晉王劉玄,州王劉器。

此時這些在殖民地耀武揚威,甚至如劉玄這般手握伊拉克生殺大權的藩王都產生了一種「敬天敬神」的感覺。

雖然他不信神,但此刻的他,真的感覺有神靈在天空中俯瞰着他,俯瞰着他這個晉王。

劉玄都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說,年齡最小的劉器,手心不斷攥來攥去,汗水都黏糊糊了。

台上,劉鵬昂起頭,掀起珠簾,望着這些既是兒子,又是臣子的七人,語氣低沉道:

「都想好了,這次過了,你們就是真正的藩王,朕把江山分給你們,誰分的少,分的多,可不要有怨言!!」

七人低頭不語,最後還是劉宇開口:

「都是兄弟,自不會虧待你們,只不過有些事還是要說在前面。」

「新國家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但兵員數目得向朝廷通報,按朝

廷的定額來!!」

幾人繼續沉默。

劉宇看了一眼坐在龍椅上的父皇,緊跟着說:

「為了保證華元獨一無二的地位,你們不能擁有自己的貨幣,你們可以發行一部分華元,但需要帝國銀行配額!!」

如果說剛剛軍事上的管制,他們還不是很在乎的話,那麼華元的管控,就有人受不了了,韓王劉雄直接開口:

「若是我們經濟出現問題,無法靠印鈔解決問題,又該如何??」

劉宇冷眼看着這個出頭的韓王:

「到時候按照帝國銀行的戰略來,該寬鬆,自然寬鬆,不能寬鬆,一分錢也不能多印!!」

「這……」

劉雄還想說什麼,卻被一旁的劉昊拉住了衣角。

而這個時候劉宇又說:

「你們的外交必須以大漢的利益為準則,任何人敢傷害大漢的利益,諸國共伐!!」

這次倒是再也沒有人反對,畢竟這種要求,他們早就有心理準備。

「另外,不得私自開啟邊戰,不要打着朝廷的名義對外擴張,就算要擴張,也要自己解決,不要到最後擴張不成,反類虎畫犬!!」

劉宇這話其實是說給劉玄聽的,畢竟這麼多人中,就他的擴張慾望最為強烈,在伊拉克的時候,就不斷殘食貝都因人的領土。

「另外,諸侯王的婚喪嫁娶,繼承任免,都需要向朝廷通報,皇廳下令才可以進行,若不然,即為謀反,諸國共伐!!」

這一刻的劉宇已經沒有了絲毫兄弟之情,該狠則狠,不狠不足以震懾某些心懷不軌之徒。

至於那些藩王,則是繼續表示沉默,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不能阻止,也阻止不了。

即如此,不如坦然接受,開始人生的下半場。

「另外,凡是國戰,諸國必須派兵,不去,即為謀反,諸國共伐。」

劉宇的聲音,是如此的清冷,是如此的不帶有任何情感,好似他和這七人之間,真的已經是君臣,而不是昔日把酒言歡的兄弟。

當這幾條規矩都立完之後,劉宇跪倒在劉鵬面前:

「兒臣請封諸弟入藩為王!!」

「嘩啦……」

其餘人都跟着跪了下來。

劉鵬開口:

「從今以後,你們就是王了,堂堂正正的王,有些事朕要再提醒一句。」

「江山可亡,漢統不可廢!!」

「兒臣遵旨……」

當八人的遵旨聲傳來后,劉鵬示意劉宇打開聖旨。

劉宇立在一旁,攤開聖旨,看了一眼后開口:

「二子劉昊,遷東非朔方地,建齊國,為漢之手足,永結君臣之心……」

(肯亞之地,囊括一部分後世小國領土)

「齊王昊接旨!!」

劉昊上前。

「三子劉洪,遷東印度蘇拉威之島,建商國,與漢同心……」

(後世東印度蘇拉威西島)

「商王洪接旨!!」

劉洪上前。

「四子劉雄,遷東非莫桑比克之地,建韓國……」

「韓王雄接旨……」

劉雄上前。

「五子劉乾,遷東非豐都地,建趙國……」

(後世坦桑尼亞,同樣囊括周邊小國)

「趙王乾接旨!!」

劉乾上前。

「六子劉戩,遷東南亞暹羅無主之地,建楚國……」

如果說其他幾人還算正常,到劉戩這可就然後不少人浮想聯翩了。

哪怕心裏嘀咕再多,劉戩依舊上前領旨。

「七子劉玄,掌伊拉克權柄,有名無實,可自行立晉國……」

劉玄臉色突變,最後歸於自然。

「八子劉器,遷東印度爪哇之地,建周國,與漢同心……」

(荷屬東印度曾經的首府所在地)

「周王器接旨!!」

劉器上前。

當這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劉鵬站在大殿的最高處,看着在場的所有人:

「你們記住,無論如何,你們都姓劉,都是大漢皇室!!」

「只要你們都在,這天,就不會變!!」

「父皇萬年……」

八人跪倒在了劉鵬面前。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洲日不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美洲日不落
上一章下一章

第735章 分封諸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