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妖僧禍國

第19章妖僧禍國

蠱士正文第19章妖僧禍國紹興元年春,宋高宗剛剛逃至紹興,大後方就傳出了孟太后病重的消息。

孟太后是宋哲宗廢黜的皇后,也是汴京城破時極少數倖存的皇室長輩之一,后隨宋高宗南渡,在亂世中憑一己之力穩定了大宋正統。但在重病中煎熬了三個月後,紹興元年四月,一生「三立兩廢」的孟太后離開了人世,享年59歲。

宋高宗不得不面臨孟太后的後事問題。

在宋高宗以前,除了被俘的徽、欽二宗外,包括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在內,北宋的皇帝均葬於鞏義皇陵區。所以,孟太后臨終前明確表示,等宋高宗收復中原后,將她葬入鞏義皇陵。

然而,宋高宗並沒有收復中原的信心與決心。考慮到宋室的尊嚴,曾鞏的侄子、修奉官曾紆援引先秦時代古人暫厝之例,建議朝廷為孟太后立「攢宮」。

所謂「攢宮」,就是暫時存放遺體的建築物。古有天子七月而葬,兩宋也遵循這一法則,在葬儀舉行前將逝者遺體暫時停靈,待山陵建好后,再奉安於陵寢。

曾紆的提議解決了宋高宗的難題,也打開了南宋陵寢葬儀的新思路。

相陵使很快就在紹興府會稽山余脈的上皇山麓,找到一塊地勢地貌與鞏義皇陵大致類似的開闊空地。隨後,那裡被宋高宗賜名「寶山」,成為南宋的皇家陵園區。

而孟太后攢宮的營建,也標誌著「宋六陵」攢宮營建正式拉開帷幕。

孟太后畫像。圖源:網路

01

宋六陵,乃後人對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寧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等六座南宋帝陵的簡稱。

此前,北宋的鞏義皇陵位於嵩山少室山脈之陰,東據青龍山,南抵金牛山和白雲山,北傍蜿蜒東流的伊洛河水。陵園坐落在比較平緩的黃土崗地北坡,地貌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之態勢。從鵲台、乳台至上官陵台逐漸斜降,置中心建築——陵台於全陵的低凹處。鞏義諸陵中,除宋真宗永定陵位於崗地頂部偏西外,其餘陵園從南到北都有數米至十餘米的落差,形制與「積土為冢」的唐陵相差無幾。但是,由陵園南端北眺,北宋皇陵氣勢明顯減弱。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永昭陵。圖源:攝圖網

之所以會出現氣勢不足的觀感,是因為鞏義皇陵的布局,採取了擇吉「五音姓利」法。

所謂「五音姓利」,就是在風水學上把人的姓氏分成宮、商、角、徵、羽五音,再將五音分別與陰陽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對應,這樣即可在地理上找到與其姓氏相應的最佳埋葬方位與時日,「以為子孫貴賤、貧富、壽天、賢愚皆系焉,非此地非此時不可葬也」。

按照宋仁宗朝風水大師王洙編撰的《地理新書》所言,趙姓屬於角音,對應五行中的「木」,趙家皇帝的陵墓選址在陰陽地理上東高西下為最佳,南高北低亦好,所謂「東高西下為之角地......南高北下為之徵地,角姓也可居之」。北宋皇陵陵園呈現東南仰高、西北低垂,東南依山、西北傍水的地貌特徵,正與角姓木行所利的地理形勢相符。

角姓大利向圖。圖源:王洙著《地理新書校理》

宋室南遷后,皇陵也需要修建於東高西下、南高北低之地。而上皇山的主脈會稽山,位於紹興縣南部,是浦陽江與曹娥江的分水嶺,契合北宋皇陵傳統的「南高北低」之意。另外,相傳禹會諸侯於江南,計功而崩,其葬地就在會稽山。因而,會稽山從秦代起就與太室山、恆山、泰山等並列,到了唐代,更是成為官方認可的「南鎮」。

上皇山古稱蓮霧山,是會稽山主峰東白山沒入平原前的低丘,海拔不足200米。在蓮霧山南麓,東、西、南三處還分佈著較低矮的青龍山、五虎嶺和紫雲山,使蓮霧山一帶的地丘平台成了一個既圍合而又開敞的小盆地,這也是難得一見的帝陵風水寶地。

可見,在丘陵遍布的山嶺之間,唯有會稽山才能藏得住這支宋室余脈的王氣。讓南渡的宋皇宗室暫厝於此,不失為妥善的安排。

02

可是,孟太后的喪儀剛告一段落,南宋內部就炸開了鍋。

回憶起在海上流竄的歲月,宋高宗只想早日在水網密布的紹興建都,以躲避金人南下的鐵蹄。然而,南宋初年的紹興,城市狹小,位置偏僻,臨倚的浙東運河漕運運力十分有限。宋高宗君臣駐蹕紹興以來,物資就持續供應不足,導致物價飛漲。要知道,在金人大規模南下前,「東南歲入猶不滿千萬」,宋高宗駐蹕紹興期間,單是給官員發工資就得「月支官吏錢二十六萬九千一百三十貫」,而當時朝廷年收「正賦」不過二百萬緡。

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宋高宗駐蹕紹興不滿十月,必天下大亂。因此,宰相呂頤浩、中書舍人洪擬等一眾大臣,站在振興民生經濟的角度,皆極力反對宋高宗永駐紹興。

宋高宗。圖源:影視劇照

無奈之下,宋高宗只能繼續向西撤退,移駐臨安,在杭州撐起宋朝的半壁江山。但他還是沒有放棄紹興。正如宋寧宗朝宰相趙汝愚所言:「是時高宗皇帝方駐蹕會稽,江淮之間,日事征戰,昭慈之喪未能歸祔,始為殯厝,蓋用權宜,將以憤激三軍之心,不絕中原之望也。」

對於大部分懷有光復中原、還於舊都的宋人來說,紹興東南那座「攢宮」就是他們回家的希望。

駐蹕臨安之後,宋高宗立即將紹興定為浙東路治所,在政治地位上僅次於臨安。同時,宋高宗還比照臨安的行政機構,向紹興遷移了大量的宗室成員、官兵、百姓等,旨在盤活當地經濟,為營造南宋皇陵提供保障。

紹興八年冬,金朝「詔諭江南使」張通古攜金熙宗詔書南來。為了給宋朝「下馬威」,金熙宗在書信中故意不言宋朝,而稱江南,並讓張通古等在到達臨安後主持宋高宗奉表受降儀式,以達成兩邦和好的目的。

消息傳出,南宋方面群情激奮,但宋高宗、秦檜等主和派卻不為所動。最終,秦檜接受了金人的條件,不過宋高宗不願意跪拜稱臣。經過多次協商,金人才同意讓秦檜代替宋高宗行禮。

宋高宗的「折屈」,換來了一紙紹興和議。根據和議的約定,南宋需要向金朝每年輸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還需要向金稱臣,並將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割讓與金。而金人則同意返還宋徽宗、鄭皇后及宋高宗妻子邢皇后的梓宮,並允許宋高宗生母韋太后坐牛車回國。

於是,紹興十二年,宋徽宗的梓宮自北方南下,回歸臨安。

由於宋徽宗此前並無陵寢,南返的三車靈柩便被停奉於孟太后陵墓的西北側。考慮到古之帝王皆有陵號,而南宋臣民又從未放棄過收復失地之念,所以宋高宗決定讓宋徽宗的陵寢繼續以「攢宮」之名存世,只在攢宮之前加以陵號,即永祐陵攢宮。

03

誠如宋代學者呂中所言,宋高宗投降金國的惡果,一是讓北方的舊宋人喪失對南宋的歸附感,二是使南宋官僚、士大夫喪失復國的鬥志,甘於平和。自紹興和議簽訂后,宋高宗那顆搖擺之心就徹底安定了下來。南宋王朝實質上定都臨安,開啟了此後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偏安歲月。

儘管宋高宗貪生怕死、畏金如虎,但從他守護南宋半壁江山的角度考量,他的政績也還算「紹祚中興」。在他的統治下,江南地區除在南宋初年曾遭兵燹外,大多數時間裡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然而,南宋的安定富足卻解決不了宋高宗的生育缺陷。因此前逃避金人追趕時受到驚嚇,宋高宗難有子嗣,加之宋太宗一脈傳下的後裔大多做了金人的俘虜,膝下悲涼的他只好從宋太祖一系後裔中尋找合適的繼承人選。經過一番考察和歷練后,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瑋成了宋高宗的太子,改名趙昚,即日後的宋孝宗。

宋孝宗畫像。圖源:網路

皇子一立,正值盛年的宋高宗便萌生了退位讓賢之意。

關於自己退位的想法,宋高宗在詔書中稱:

「朕以不德,躬履艱難,荷天地祖宗垂祐之休,獲安大位三十有六年,憂勞萬幾,宵旰靡憚。屬時多故,未能雍容釋負,退養壽康。今邊鄙粗寧,可遂初志。而皇子瑋毓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幾焉。」

在宋高宗看來,他在位的三十六年「屬時多故」,感覺到特別乏累,只想「退養壽康」,恰逢這些日子以來,宋、金邊事稍稍停歇,正是退位讓賢的好時機。至於坊間對他畏金如虎、殺害忠良的指責謾罵,退位前夕,宋高宗又召見了多位大臣,當面罪己:「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賴卿等掩覆。」這一態度,似乎在向外界懺悔他的過往。

然而,退位后,他卻絲毫不見退位前夕的愧疚。

宋高宗退閑后,居於秦檜的原宅。為彰顯孝心,宋孝宗登極后,立即將此地改名德壽宮,並規定「德壽宮月進錢四萬貫」,使宋高宗的退居生活衣食無憂。要知道,在高薪養廉的兩宋,即便是太師、樞密使、參知政事等高官,月俸最高者也不過四百貫。對比宋高宗的四萬貫,差距大著呢。

可即便如此,宋高宗還是時常感覺手頭拮据,帶頭違禁創收。退位之初,他就縱容宦官梁康民等開設酒庫,私自賣酒,這在宋代屬於「犯榷酒之禁」,按律當受黔面、脊杖,發配五百里監禁。因此,宋高宗犯禁之事一出,敢於當面批駁皇帝的右正言袁孚就直言不諱,要宋高宗對此事作出合理解釋。宋高宗「聞之震怒」,施壓宋孝宗,最終這件事只能以德壽宮醞御酒以饗太上皇,草草收場。

這種極致奢靡的太上皇生活,宋高宗過了整整二十五年。德壽宮的營建也的確在近千年的歲月後,令考古工作者嘖嘖稱奇。但德壽宮的極樂世界,必然通往無盡的地下煉獄。

04

淳熙十四年十月,在德壽宮養尊處優的宋高宗終於駕崩,享年81歲。

宋高宗死了,他葬禮好辦,但在下葬前,選陵官們又吵翻了天。原因是,修奉陵司在營建宋高宗的攢宮時發現「二浙土薄地卑,易為見水,若不措置,深恐未便」。皇陵滲水,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大忌。可「五音姓利」畢竟是宋初定下的皇陵風水法則,到底要照搬中原傳統,還是入鄉隨俗、因地制宜,成了南宋君臣們最頭疼的問題。

修奉陵司最終拿出了一套暫時性的解決方案:「謹別彩畫石藏圖子一本,兼照得廂壁離石藏外五尺別置石壁一重,中間用膠土打築,與石藏一平。雖工力倍增,恐可御濕。」意思是說,陵墓採用土坑豎穴而下置石罩棺,石藏外五尺復築一道石壁,兩層石壁中間以膠土填築夯實,用以防潮。

宋高宗永思陵石藏圖。圖源:陳朝雲著《南北宋陵》

儘管南宋的攢宮只是帝后們棺槨的臨時歸宿,但皇帝們顯然也不想看到這座「地下行在」過於寒酸。於是,遵照唐宋以來陵寢的建造形制,南宋皇帝的攢宮也設置了專用於祭祀的「下宮」建築。同時,在宋高宗永思陵的皇堂上方,有司還按照宋朝宮殿的樣式蓋了一座面闊三間的獻殿,獻殿後面又蓋了一座同樣面闊三間的建築,名曰「烏」。宋高宗的墓室就開掘建造在這座烏的地下。

由於南宋的皇陵攢宮並非正規的皇陵大墓,故未設置狹長的墓道,這無疑又給宋高宗的下葬流程增加難度。

自北宋起,宋太祖趙匡胤就深感前朝的喪葬典儀繁瑣,簡化了喪葬流程。南宋的修奉陵司得以為後世皇帝下葬制定了一套新的規程,以應對皇陵攢宮沒有墓道的問題:下葬時須「先下槨底板,俟進梓宮於槨底板上,定正訖,然後安下槨身,次將天盤曩網於槨上安設」,然後以石條封砌。待梓宮下葬后,「巧用青石為壓欄,次鋪承重柏木杭二十餘條,上用香土二寸,客土六寸,然後以方磚砌地,其實土不及尺耳。」也就說,南宋的工匠們挖好了皇堂后,就將先帝棺槨置於固定位置,之後再於皇堂上方修建烏頭,並用青石板及數寸香土將其與地面隔開,以待日後真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再行遷葬鞏義皇陵。可見,南宋帝陵上宮規制是真的簡陋。

由於宋高宗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規格自然成為了後來南宋皇帝攢宮的典範。

05

宋高宗的攢宮完全照搬了「五音姓利」的模式,這在主張本土化的大臣們看來,是亡國的預兆。為此,宋高宗駕崩后,南宋大臣時不時就將陵寢葬地問題拿到朝堂上討論、辯駁,這讓宋孝宗不勝心煩。

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孝子,宋孝宗不敢輕易給祖訓、祖規「動手術」。宋高宗駕崩后,對政務倦怠的宋孝宗,也萌生了退位讓賢之意。宋高宗的喪事還沒辦完,宋孝宗便私下向端明殿學士洪邁透露自己想要傳位給太子趙惇的想法,讓洪邁早做準備,隨時聲援他。

宋高宗駕崩僅一年四個月,即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孝宗就在紫宸殿舉行了內禪儀式,做了太上皇,住進重華宮。

然而,宋孝宗選的接班人卻遠不如自己孝順。自他退居重華宮始,宋光宗趙惇就時不時惹他生氣,趙惇的正宮皇后李鳳娘更是歷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宋孝宗住進重華宮沒享幾年清福就病入膏肓,於紹熙五年病逝,享年68歲。

宋孝宗一死,帝陵選址問題再次降臨南宋朝堂。

根據「五音姓利」法則,朝廷在宋高宗永思陵的西邊下方,為宋孝宗擇定了吉地,建造攢宮,名永阜陵。但是,等皇家工程隊進場施工時才發現,這塊所謂的「吉地」,「土肉淺薄,下有水石」,即便仿造永思陵給宋孝宗永阜陵加上兩道「石藏子」,也解決不了皇陵漏水問題。鑒於此等特殊情況,奉命前往複核陵地選址的大臣孫逢吉建議,「別寬日月,別求吉地為上」,於是宋光宗急命台諫大臣、翰林待詔等商議,三日內拿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看到宋朝自靖康之變以來一直受人欺負,時任煥章閣待制的理學大師朱熹不免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火氣。在理學的世界里,他提倡古道熱腸,主張全力抗金、重振朝綱。於是,借著這次為宋孝宗選陵擇地的時機,朱熹向朝廷遞交了一份《山陵議狀》,力陳「國音」之弊,將宋室南渡后始終無法全面中興的過錯,歸結於皇陵「五音姓利」選址法則上。

朱熹畫像。圖源:網路

朱熹認為,古之葬法,「葬之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遺體也」。擇地安葬先人的亡魂,求的就是先人的庇佑。對於諸孝子賢孫而言,保全先帝形體神靈,謹重誠敬之心,祭祀不絕,再卜以一處「吉地」,然後用之,才是宋室安穩傳承的天道。而今,南宋朝廷刻板遵守「五音姓利」,在選擇墓地時,又未能廣泛聽取各地堪輿師的意見,也未「博訪群山」,只是片面強調宋朝皇陵需要延續「坐南朝北」的傳統,未來必會遭遇大的劫難。

為了給自己的論點提供支撐性的論據,朱熹在《山陵論狀》中稱:

蓋自永安遷奉以來,已遵用此法,而九世之間國統再絕,靖康之變,宗社為墟。高宗中興,匹馬南渡,壽皇復自旁支入繼大統。至於思陵,亦用其法,而壽皇倦勤之後,旋即升遐。太上違豫日久,以至遜位。赤山亦用其法,而庄文、魏邸相繼薨謝。若曰吉凶由人,不在於地,不有所廢,其何以興,則『國音』之說自為無用之談,從之未必為福,不從未必為禍矣。何為信之若是其篤,而守之若是其嚴哉?若曰其法果驗,不可改易,則洛、越諸陵無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於國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耶?

朱熹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摒棄「五音姓利」,在江西或福建一帶徵調地理師,重新勘選墓地。

此論一出,在南宋朝議間掀起軒然大波。但,不少維護宋室的官員仍堅持,朱熹的風水觀點十分離經叛道,若輕易背離祖宗之法,恐遭天譴。結果不了了之。

06

朱熹的先見之明被無情地丟棄一邊,天譴卻不會因此而放過宋室子孫。

南宋王朝自始至終都堅守「五音姓利」法則,及至為宋寧宗修永茂陵時,上皇山自孟太后陵以降,一路向西,已無可用的山陵土地。當時在位的宋理宗只好讓人將陵區內唯一用於給皇家祈福的古剎泰寧寺拆毀,將僧人趕走,為宋寧宗修陵。

而正是這個「陰差陽錯」的決定,竟使宋陵遭遇了滅頂之災。

宋理宗在位期間,北方金朝也日漸衰落,宋朝有了「聯蒙抗金」一雪前恥的機會。但自金朝滅亡后,偏安的宋室又回到不思進取的境地,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直至來自北方草原的蒙古軍隊橫掃宇內。元至元十六年二月,伴隨著崖山海戰的失敗,南宋王朝徹底失去了復國的希望。

宋理宗畫像。圖源:網路

在大一統的元王朝內,曾經的京畿紹興成了江南行省的一部分。為了根絕宋朝遺民的抵抗情緒,時任江南釋教總攝的番僧楊璉真迦,在元朝權臣桑哥的支持下,借「厭勝」之名,指使原泰寧寺僧人強行闖入宋陵禁區,一場由官方默許的盜陵浩劫就此展開。

據南宋遺老周密的《癸辛雜識》記載,楊璉真迦等人蜂擁進入宋陵后,守陵使羅銑曾竭力相抗,但被泰寧寺僧人持刀逼退。當著守陵官的面,這伙歹徒有恃無恐,先盜挖了寧宗、理宗以及寧宗楊皇后等陵,之後又相繼盜毀徽宗、高宗、孝宗、光宗諸帝陵,並將宋理宗的頭顱割下,製成酒器,供元朝權貴賞玩。

此事發生后,江南地區的百姓義憤填膺。紹興義士唐珏等人散盡家財,組織人員扮作乞丐、農夫、採藥人等在山坑草莽間苦苦搜尋帝后遺骨,將其歸葬於紹興城外的蘭亭山,並引南宋宮廷的冬青樹栽至山間,以為標記。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派工部主事谷秉彝到北平索取理宗頭骨,並結合浙江進獻的《攢宮圖》以及紹興城外蘭亭山上的冬青樹標記,將諸帝遺骸歸葬原穴,諸陵封土樹碑,修茸享殿圍牆,種上松樹,使之盡量恢復原貌。

同時,為免南宋皇陵再遭破壞,明太祖直接將寶山一帶划作禁區,嚴禁百姓上山砍伐。

儘管明太祖為恢復和保護「宋六陵」作出過一番較大的努力,但自明朝中葉起,社會動蕩、民生凋敝,朝廷逐漸疏於對宋陵的看護、修葺與管理。隨著時間流逝,宋陵終為一片茶園所湮沒。

如今,巍巍皇陵,只余叢叢稀疏的古松。沒有人知道它們的來歷,但它們的矗立,仍頑強地象徵著南宋的風風雨雨。紹興元年春,宋高宗剛剛逃至紹興,大後方就傳出了孟太后病重的消息。

孟太后是宋哲宗廢黜的皇后,也是汴京城破時極少數倖存的皇室長輩之一,后隨宋高宗南渡,在亂世中憑一己之力穩定了大宋正統。但在重病中煎熬了三個月後,紹興元年四月,一生「三立兩廢」的孟太后離開了人世,享年59歲。

宋高宗不得不面臨孟太后的後事問題。

在宋高宗以前,除了被俘的徽、欽二宗外,包括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在內,北宋的皇帝均葬於鞏義皇陵區。所以,孟太后臨終前明確表示,等宋高宗收復中原后,將她葬入鞏義皇陵。

然而,宋高宗並沒有收復中原的信心與決心。考慮到宋室的尊嚴,曾鞏的侄子、修奉官曾紆援引先秦時代古人暫厝之例,建議朝廷為孟太后立「攢宮」。

所謂「攢宮」,就是暫時存放遺體的建築物。古有天子七月而葬,兩宋也遵循這一法則,在葬儀舉行前將逝者遺體暫時停靈,待山陵建好后,再奉安於陵寢。

曾紆的提議解決了宋高宗的難題,也打開了南宋陵寢葬儀的新思路。

相陵使很快就在紹興府會稽山余脈的上皇山麓,找到一塊地勢地貌與鞏義皇陵大致類似的開闊空地。隨後,那裡被宋高宗賜名「寶山」,成為南宋的皇家陵園區。

而孟太后攢宮的營建,也標誌著「宋六陵」攢宮營建正式拉開帷幕。

孟太后畫像。圖源:網路

01

宋六陵,乃後人對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寧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等六座南宋帝陵的簡稱。

此前,北宋的鞏義皇陵位於嵩山少室山脈之陰,東據青龍山,南抵金牛山和白雲山,北傍蜿蜒東流的伊洛河水。陵園坐落在比較平緩的黃土崗地北坡,地貌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之態勢。從鵲台、乳台至上官陵台逐漸斜降,置中心建築——陵台於全陵的低凹處。鞏義諸陵中,除宋真宗永定陵位於崗地頂部偏西外,其餘陵園從南到北都有數米至十餘米的落差,形制與「積土為冢」的唐陵相差無幾。但是,由陵園南端北眺,北宋皇陵氣勢明顯減弱。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永昭陵。圖源:攝圖網

之所以會出現氣勢不足的觀感,是因為鞏義皇陵的布局,採取了擇吉「五音姓利」法。

所謂「五音姓利」,就是在風水學上把人的姓氏分成宮、商、角、徵、羽五音,再將五音分別與陰陽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對應,這樣即可在地理上找到與其姓氏相應的最佳埋葬方位與時日,「以為子孫貴賤、貧富、壽天、賢愚皆系焉,非此地非此時不可葬也」。

按照宋仁宗朝風水大師王洙編撰的《地理新書》所言,趙姓屬於角音,對應五行中的「木」,趙家皇帝的陵墓選址在陰陽地理上東高西下為最佳,南高北低亦好,所謂「東高西下為之角地......南高北下為之徵地,角姓也可居之」。北宋皇陵陵園呈現東南仰高、西北低垂,東南依山、西北傍水的地貌特徵,正與角姓木行所利的地理形勢相符。

角姓大利向圖。圖源:王洙著《地理新書校理》

宋室南遷后,皇陵也需要修建於東高西下、南高北低之地。而上皇山的主脈會稽山,位於紹興縣南部,是浦陽江與曹娥江的分水嶺,契合北宋皇陵傳統的「南高北低」之意。另外,相傳禹會諸侯於江南,計功而崩,其葬地就在會稽山。因而,會稽山從秦代起就與太室山、恆山、泰山等並列,到了唐代,更是成為官方認可的「南鎮」。

上皇山古稱蓮霧山,是會稽山主峰東白山沒入平原前的低丘,海拔不足200米。在蓮霧山南麓,東、西、南三處還分佈著較低矮的青龍山、五虎嶺和紫雲山,使蓮霧山一帶的地丘平台成了一個既圍合而又開敞的小盆地,這也是難得一見的帝陵風水寶地。

可見,在丘陵遍布的山嶺之間,唯有會稽山才能藏得住這支宋室余脈的王氣。讓南渡的宋皇宗室暫厝於此,不失為妥善的安排。

02

可是,孟太后的喪儀剛告一段落,南宋內部就炸開了鍋。

回憶起在海上流竄的歲月,宋高宗只想早日在水網密布的紹興建都,以躲避金人南下的鐵蹄。然而,南宋初年的紹興,城市狹小,位置偏僻,臨倚的浙東運河漕運運力十分有限。宋高宗君臣駐蹕紹興以來,物資就持續供應不足,導致物價飛漲。要知道,在金人大規模南下前,「東南歲入猶不滿千萬」,宋高宗駐蹕紹興期間,單是給官員發工資就得「月支官吏錢二十六萬九千一百三十貫」,而當時朝廷年收「正賦」不過二百萬緡。

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宋高宗駐蹕紹興不滿十月,必天下大亂。因此,宰相呂頤浩、中書舍人洪擬等一眾大臣,站在振興民生經濟的角度,皆極力反對宋高宗永駐紹興。

宋高宗。圖源:影視劇照

無奈之下,宋高宗只能繼續向西撤退,移駐臨安,在杭州撐起宋朝的半壁江山。但他還是沒有放棄紹興。正如宋寧宗朝宰相趙汝愚所言:「是時高宗皇帝方駐蹕會稽,江淮之間,日事征戰,昭慈之喪未能歸祔,始為殯厝,蓋用權宜,將以憤激三軍之心,不絕中原之望也。」

對於大部分懷有光復中原、還於舊都的宋人來說,紹興東南那座「攢宮」就是他們回家的希望。

駐蹕臨安之後,宋高宗立即將紹興定為浙東路治所,在政治地位上僅次於臨安。同時,宋高宗還比照臨安的行政機構,向紹興遷移了大量的宗室成員、官兵、百姓等,旨在盤活當地經濟,為營造南宋皇陵提供保障。

紹興八年冬,金朝「詔諭江南使」張通古攜金熙宗詔書南來。為了給宋朝「下馬威」,金熙宗在書信中故意不言宋朝,而稱江南,並讓張通古等在到達臨安後主持宋高宗奉表受降儀式,以達成兩邦和好的目的。

消息傳出,南宋方面群情激奮,但宋高宗、秦檜等主和派卻不為所動。最終,秦檜接受了金人的條件,不過宋高宗不願意跪拜稱臣。經過多次協商,金人才同意讓秦檜代替宋高宗行禮。

宋高宗的「折屈」,換來了一紙紹興和議。根據和議的約定,南宋需要向金朝每年輸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還需要向金稱臣,並將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割讓與金。而金人則同意返還宋徽宗、鄭皇后及宋高宗妻子邢皇后的梓宮,並允許宋高宗生母韋太后坐牛車回國。

於是,紹興十二年,宋徽宗的梓宮自北方南下,回歸臨安。

由於宋徽宗此前並無陵寢,南返的三車靈柩便被停奉於孟太后陵墓的西北側。考慮到古之帝王皆有陵號,而南宋臣民又從未放棄過收復失地之念,所以宋高宗決定讓宋徽宗的陵寢繼續以「攢宮」之名存世,只在攢宮之前加以陵號,即永祐陵攢宮。

03

誠如宋代學者呂中所言,宋高宗投降金國的惡果,一是讓北方的舊宋人喪失對南宋的歸附感,二是使南宋官僚、士大夫喪失復國的鬥志,甘於平和。自紹興和議簽訂后,宋高宗那顆搖擺之心就徹底安定了下來。南宋王朝實質上定都臨安,開啟了此後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偏安歲月。

儘管宋高宗貪生怕死、畏金如虎,但從他守護南宋半壁江山的角度考量,他的政績也還算「紹祚中興」。在他的統治下,江南地區除在南宋初年曾遭兵燹外,大多數時間裡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然而,南宋的安定富足卻解決不了宋高宗的生育缺陷。因此前逃避金人追趕時受到驚嚇,宋高宗難有子嗣,加之宋太宗一脈傳下的後裔大多做了金人的俘虜,膝下悲涼的他只好從宋太祖一系後裔中尋找合適的繼承人選。經過一番考察和歷練后,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瑋成了宋高宗的太子,改名趙昚,即日後的宋孝宗。

宋孝宗畫像。圖源:網路

皇子一立,正值盛年的宋高宗便萌生了退位讓賢之意。

關於自己退位的想法,宋高宗在詔書中稱:

「朕以不德,躬履艱難,荷天地祖宗垂祐之休,獲安大位三十有六年,憂勞萬幾,宵旰靡憚。屬時多故,未能雍容釋負,退養壽康。今邊鄙粗寧,可遂初志。而皇子瑋毓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幾焉。」

在宋高宗看來,他在位的三十六年「屬時多故」,感覺到特別乏累,只想「退養壽康」,恰逢這些日子以來,宋、金邊事稍稍停歇,正是退位讓賢的好時機。至於坊間對他畏金如虎、殺害忠良的指責謾罵,退位前夕,宋高宗又召見了多位大臣,當面罪己:「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賴卿等掩覆。」這一態度,似乎在向外界懺悔他的過往。

然而,退位后,他卻絲毫不見退位前夕的愧疚。

宋高宗退閑后,居於秦檜的原宅。為彰顯孝心,宋孝宗登極后,立即將此地改名德壽宮,並規定「德壽宮月進錢四萬貫」,使宋高宗的退居生活衣食無憂。要知道,在高薪養廉的兩宋,即便是太師、樞密使、參知政事等高官,月俸最高者也不過四百貫。對比宋高宗的四萬貫,差距大著呢。

可即便如此,宋高宗還是時常感覺手頭拮据,帶頭違禁創收。退位之初,他就縱容宦官梁康民等開設酒庫,私自賣酒,這在宋代屬於「犯榷酒之禁」,按律當受黔面、脊杖,發配五百里監禁。因此,宋高宗犯禁之事一出,敢於當面批駁皇帝的右正言袁孚就直言不諱,要宋高宗對此事作出合理解釋。宋高宗「聞之震怒」,施壓宋孝宗,最終這件事只能以德壽宮醞御酒以饗太上皇,草草收場。

這種極致奢靡的太上皇生活,宋高宗過了整整二十五年。德壽宮的營建也的確在近千年的歲月後,令考古工作者嘖嘖稱奇。但德壽宮的極樂世界,必然通往無盡的地下煉獄。

04

淳熙十四年十月,在德壽宮養尊處優的宋高宗終於駕崩,享年81歲。

宋高宗死了,他葬禮好辦,但在下葬前,選陵官們又吵翻了天。原因是,修奉陵司在營建宋高宗的攢宮時發現「二浙土薄地卑,易為見水,若不措置,深恐未便」。皇陵滲水,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大忌。可「五音姓利」畢竟是宋初定下的皇陵風水法則,到底要照搬中原傳統,還是入鄉隨俗、因地制宜,成了南宋君臣們最頭疼的問題。

修奉陵司最終拿出了一套暫時性的解決方案:「謹別彩畫石藏圖子一本,兼照得廂壁離石藏外五尺別置石壁一重,中間用膠土打築,與石藏一平。雖工力倍增,恐可御濕。」意思是說,陵墓採用土坑豎穴而下置石罩棺,石藏外五尺復築一道石壁,兩層石壁中間以膠土填築夯實,用以防潮。

宋高宗永思陵石藏圖。圖源:陳朝雲著《南北宋陵》

儘管南宋的攢宮只是帝后們棺槨的臨時歸宿,但皇帝們顯然也不想看到這座「地下行在」過於寒酸。於是,遵照唐宋以來陵寢的建造形制,南宋皇帝的攢宮也設置了專用於祭祀的「下宮」建築。同時,在宋高宗永思陵的皇堂上方,有司還按照宋朝宮殿的樣式蓋了一座面闊三間的獻殿,獻殿後面又蓋了一座同樣面闊三間的建築,名曰「」。宋高宗的墓室就開掘建造在這座的地下。

由於南宋的皇陵攢宮並非正規的皇陵大墓,故未設置狹長的墓道,這無疑又給宋高宗的下葬流程增加難度。

自北宋起,宋太祖趙匡胤就深感前朝的喪葬典儀繁瑣,簡化了喪葬流程。南宋的修奉陵司得以為後世皇帝下葬制定了一套新的規程,以應對皇陵攢宮沒有墓道的問題:下葬時須「先下槨底板,俟進梓宮於槨底板上,定正訖,然後安下槨身,次將天盤曩網於槨上安設」,然後以石條封砌。待梓宮下葬后,「巧用青石為壓欄,次鋪承重柏木杭二十餘條,上用香土二寸,客土六寸,然後以方磚砌地,其實土不及尺耳。」也就說,南宋的工匠們挖好了皇堂后,就將先帝棺槨置於固定位置,之後再於皇堂上方修建,並用青石板及數寸香土將其與地面隔開,以待日後真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再行遷葬鞏義皇陵。可見,南宋帝陵上宮規制是真的簡陋。

由於宋高宗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規格自然成為了後來南宋皇帝攢宮的典範。

05

宋高宗的攢宮完全照搬了「五音姓利」的模式,這在主張本土化的大臣們看來,是亡國的預兆。為此,宋高宗駕崩后,南宋大臣時不時就將陵寢葬地問題拿到朝堂上討論、辯駁,這讓宋孝宗不勝心煩。

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孝子,宋孝宗不敢輕易給祖訓、祖規「動手術」。宋高宗駕崩后,對政務倦怠的宋孝宗,也萌生了退位讓賢之意。宋高宗的喪事還沒辦完,宋孝宗便私下向端明殿學士洪邁透露自己想要傳位給太子趙惇的想法,讓洪邁早做準備,隨時聲援他。

宋高宗駕崩僅一年四個月,即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孝宗就在紫宸殿舉行了內禪儀式,做了太上皇,住進重華宮。

然而,宋孝宗選的接班人卻遠不如自己孝順。自他退居重華宮始,宋光宗趙惇就時不時惹他生氣,趙惇的正宮皇后李鳳娘更是歷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宋孝宗住進重華宮沒享幾年清福就病入膏肓,於紹熙五年病逝,享年68歲。

宋孝宗一死,帝陵選址問題再次降臨南宋朝堂。

根據「五音姓利」法則,朝廷在宋高宗永思陵的西邊下方,為宋孝宗擇定了吉地,建造攢宮,名永阜陵。但是,等皇家工程隊進場施工時才發現,這塊所謂的「吉地」,「土肉淺薄,下有水石」,即便仿造永思陵給宋孝宗永阜陵加上兩道「石藏子」,也解決不了皇陵漏水問題。鑒於此等特殊情況,奉命前往複核陵地選址的大臣孫逢吉建議,「別寬日月,別求吉地為上」,於是宋光宗急命台諫大臣、翰林待詔等商議,三日內拿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看到宋朝自靖康之變以來一直受人欺負,時任煥章閣待制的理學大師朱熹不免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火氣。在理學的世界里,他提倡古道熱腸,主張全力抗金、重振朝綱。於是,借著這次為宋孝宗選陵擇地的時機,朱熹向朝廷遞交了一份《山陵議狀》,力陳「國音」之弊,將宋室南渡后始終無法全面中興的過錯,歸結於皇陵「五音姓利」選址法則上。

朱熹畫像。圖源:網路

朱熹認為,古之葬法,「葬之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遺體也」。擇地安葬先人的亡魂,求的就是先人的庇佑。對於諸孝子賢孫而言,保全先帝形體神靈,謹重誠敬之心,祭祀不絕,再卜以一處「吉地」,然後用之,才是宋室安穩傳承的天道。而今,南宋朝廷刻板遵守「五音姓利」,在選擇墓地時,又未能廣泛聽取各地堪輿師的意見,也未「博訪群山」,只是片面強調宋朝皇陵需要延續「坐南朝北」的傳統,未來必會遭遇大的劫難。

為了給自己的論點提供支撐性的論據,朱熹在《山陵論狀》中稱:

蓋自永安遷奉以來,已遵用此法,而九世之間國統再絕,靖康之變,宗社為墟。高宗中興,匹馬南渡,壽皇復自旁支入繼大統。至於思陵,亦用其法,而壽皇倦勤之後,旋即升遐。太上違豫日久,以至遜位。赤山亦用其法,而庄文、魏邸相繼薨謝。若曰吉凶由人,不在於地,不有所廢,其何以興,則『國音』之說自為無用之談,從之未必為福,不從未必為禍矣。何為信之若是其篤,而守之若是其嚴哉?若曰其法果驗,不可改易,則洛、越諸陵無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於國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耶?

朱熹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摒棄「五音姓利」,在江西或福建一帶徵調地理師,重新勘選墓地。

此論一出,在南宋朝議間掀起軒然大波。但,不少維護宋室的官員仍堅持,朱熹的風水觀點十分離經叛道,若輕易背離祖宗之法,恐遭天譴。結果不了了之。

06

朱熹的先見之明被無情地丟棄一邊,天譴卻不會因此而放過宋室子孫。

南宋王朝自始至終都堅守「五音姓利」法則,及至為宋寧宗修永茂陵時,上皇山自孟太后陵以降,一路向西,已無可用的山陵土地。當時在位的宋理宗只好讓人將陵區內唯一用於給皇家祈福的古剎泰寧寺拆毀,將僧人趕走,為宋寧宗修陵。

而正是這個「陰差陽錯」的決定,竟使宋陵遭遇了滅頂之災。

宋理宗在位期間,北方金朝也日漸衰落,宋朝有了「聯蒙抗金」一雪前恥的機會。但自金朝滅亡后,偏安的宋室又回到不思進取的境地,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直至來自北方草原的蒙古軍隊橫掃宇內。元至元十六年二月,伴隨著崖山海戰的失敗,南宋王朝徹底失去了復國的希望。

宋理宗畫像。圖源:網路

在大一統的元王朝內,曾經的京畿紹興成了江南行省的一部分。為了根絕宋朝遺民的抵抗情緒,時任江南釋教總攝的番僧楊璉真迦,在元朝權臣桑哥的支持下,借「厭勝」之名,指使原泰寧寺僧人強行闖入宋陵禁區,一場由官方默許的盜陵浩劫就此展開。

據南宋遺老周密的《癸辛雜識》記載,楊璉真迦等人蜂擁進入宋陵后,守陵使羅銑曾竭力相抗,但被泰寧寺僧人持刀逼退。當著守陵官的面,這伙歹徒有恃無恐,先盜挖了寧宗、理宗以及寧宗楊皇后等陵,之後又相繼盜毀徽宗、高宗、孝宗、光宗諸帝陵,並將宋理宗的頭顱割下,製成酒器,供元朝權貴賞玩。

此事發生后,江南地區的百姓義憤填膺。紹興義士唐珏等人散盡家財,組織人員扮作乞丐、農夫、採藥人等在山坑草莽間苦苦搜尋帝后遺骨,將其歸葬於紹興城外的蘭亭山,並引南宋宮廷的冬青樹栽至山間,以為標記。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派工部主事谷秉彝到北平索取理宗頭骨,並結合浙江進獻的《攢宮圖》以及紹興城外蘭亭山上的冬青樹標記,將諸帝遺骸歸葬原穴,諸陵封土樹碑,修茸享殿圍牆,種上松樹,使之盡量恢復原貌。

同時,為免南宋皇陵再遭破壞,明太祖直接將寶山一帶划作禁區,嚴禁百姓上山砍伐。

儘管明太祖為恢復和保護「宋六陵」作出過一番較大的努力,但自明朝中葉起,社會動蕩、民生凋敝,朝廷逐漸疏於對宋陵的看護、修葺與管理。隨著時間流逝,宋陵終為一片茶園所湮沒。

如今,巍巍皇陵,只余叢叢稀疏的古松。沒有人知道它們的來歷,但它們的矗立,仍頑強地象徵著南宋的風風雨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蠱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蠱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章妖僧禍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