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接管廈門城防

第139章 接管廈門城防

第140章接管廈門城防

聽到吳國毅的話后,林海出言贊同道:「我的看法和你差不多。」

周一發在一旁問道:「大人為何覺得陳游擊是驕兵?」

林海反問道:「你覺得不是么?」

周一發道:「陳游擊沒有選擇從海上進兵,應當是顧忌鄭賊水戰強大,所以不想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從這方面說來,他也不算是輕敵。」

吳國毅聞言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陳游擊本身是打過不少仗的,他手下那些家丁也都是能上陣廝殺的好漢。但他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只帶了一千多人就去剿賊,這未免有點輕敵了。」

周一發道:「我聽聞那鄭賊所部也只有一千二百人,陳游擊所部有七百多人,加上楊祿楊策那八百人,也有一千五百多人,對付鄭賊應當是夠了。」

吳國毅搖搖頭道:「鄭賊兵力都是漳州那邊的傳聞,作不得數。何況陳游擊所部實際只怕最多四百人,我方才大致看了一下,他吃空餉吃得有點狠,那四百人里真正能打的也就幾十個家丁,其他的只怕平日連飯都吃不飽。」

周一發聞言道:「這倒也是,他明明還可以調集浯銅游兵和浯嶼水寨的戰兵出戰。」

「我倒覺得陳游擊之所以沒調浯銅游兵,是因為他看不起那位方把總。」林海在一邊介面道,「他寧願用楊祿楊策的人,也不用浯銅游兵,就是因為留下來守城的這位方把總實在是個草包。」

林海所說的就是浯銅游兵把總方獻可,那日許心素為他接風之時,他看那陳奇偉頗有點武人模樣,但方獻可卻一看就是酒囊飯袋,身形浮腫,面色晦暗,一對死魚眼渙散無神,顯然是酒色過度導致脾腎兩虧。

酒宴散場后,為了對這次南下福建的隊友有所了解,林海也特意向許心素問過陳奇偉、方獻可這兩人的情況。

許心素告訴他,陳奇偉在福建也算得上是沙場宿將,本身武勇過人,聞戰則喜,剿滅的山匪海寇不計其數,憑著戰功一點點當上了游擊,要不是上頭沒人,只怕早已混成總兵或副將了。

至於那方獻可,從來沒上過戰場,完全就是個關係戶,平日只知道收禮送禮,再就是混跡於秦樓楚館之間,作為水師把總甚至一上船就會吐,提拔手下也全看送禮厚薄。

林海接著又道:「陳游擊明知方把總是這等貨色,仍讓他負責守城,說明他根本不相信鄭芝龍敢打廈門城,這不得不說是他太過大意了。」

「大人說得是,在接到海防道的剿匪命令前,陳游擊就沒有好生布置城防。」吳國毅在一旁介面道,「如今他外出剿賊,對城防之事也沒有一句交代。要知道鄭賊佔了海戰優勢,在這沿海各地就等於是擁有了戰場選擇權,他隨時可能出其不意地殺到中左所來。」

「國毅說得不錯,一軍主將最重要的就是料敵從寬,陳游擊沒有做到這點,只能說明他過去打的都是順風仗,這就是我覺得他八成要在鄭賊手上栽跟頭的原因。」林海最後總結道。

他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知道鄭芝龍在招安之前基本就沒吃過敗仗,這廝第一次吃癟還要等到李魁奇從他手下叛逃之後。朝廷水師打起仗來不如海賊,這就是明末東南沿海的實際情況。

平心而論,陳奇偉在這年代的福建明軍中已經算是不錯的將領了,不過吃空餉喝兵血、養少數能戰家丁已經是整個明軍的常態,九邊之外的軍隊本身糧餉有限得很,陳奇偉一個游擊能養幾十個家丁已經算是大明的良心好員工了。

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打得了硬仗?也就靠那些武勇過人的家丁們欺負欺負小毛賊了,打順風仗尚可,打逆風仗就會死得很難看。

這時,陳奇偉的出征部隊已經都出城了,林海眼見在城門處送行的許心素在往回走,於是對吳國毅和周一發道:「走罷,們先回軍營去,我去見許把總,讓他想辦法接過城防指揮權。」

許心素雖混了個名色把總,但那實際只是個挂名職務,真正管事的還是楊祿楊策兄弟。說白了俞咨皋這是擔心楊祿、楊策復叛,所以提前把這鍋給扣到許心素頭上。

畢竟這許大掌柜在福建的根基是非同小可,有他墊背,萬一楊祿、楊策真的重回海上干起了老本行,那作主招撫他二人的俞咨皋自然可以減輕些責任。

「賢侄說要讓老夫想辦法從方獻可手裡接過城防指揮權?」許心素回到家中,林海已經在那等著他了。

「沒錯,小侄那日聽許三叔說了方把總的為人,心裡實在是有些不託底。」林海說著又道,「方把總也不過是個名色把總,和許三叔一樣都是委,只要讓他稱個病,那由許三叔接管城防也是名正言順的。」

所謂委指的就是由地方督撫之類的大員委任的武官,手裡沒有朝廷的敕書,雖然也一樣吃皇糧,但是畢竟沒有朝廷通過敕書任命的武官來得正式。

明朝在東南沿海有兩種把總,有朝廷敕書的就是欽依把總,而只有地方大員委的則是名色把總。

一般來說,水寨由欽依把總統領,游兵則由名色把總統領。方獻可作為浯銅游兵的統兵將領,那自然也是名色把總。

許心素聽到林海的話后,拈著鬍子道:「話是這麼說,但守城之事需要全城軍民齊心。方把總手下畢竟還有幾百個兵,老夫卻不過是個光桿把總,真要接管城防只怕指揮起來多有不便。」

「許三叔過謙了,光是楊家兄弟那裡的人手,都不比陳游擊少了,更何況他一個浯銅游兵把總。」

林海接著又道:「如今六老七老雖然是出征在外了,但小侄這裡還有四百來人,樂天兄弟手下也有三四百人,真要說指揮不便,那也是他方獻可。」

林海這是把他帶來的一百多個水手,以及許樂天船上的水手都算上了,實際要說舟山營的戰兵那只有兩百多人而已。

「可是老夫從來沒打過仗,對城防之事那是一竅不通啊。」許心素仍是有些猶豫。

其實他也對方獻可很不放心,畢竟他埋在魍港的眼線傳來的情報可是說鄭芝龍要來廈門殺他許某人的。為此他專門派人去福建總兵的駐地福寧州找俞咨皋,讓這位爺速速率兵南下乾死鄭芝龍。

結果後者卻打了一通太極,先是說情報未必準確,后又說有泉南遊擊陳奇偉在,廈門城固若金湯。若是那鄭芝龍果真來了,他俞大總兵再率軍南下也不遲。

許心素沒法子,只能又去找陳奇偉,結果這陳游擊對城防之事也很不上心,壓根就不相信鄭芝龍敢來攻城。

「許三叔太謙了,小侄以為你老比那方把總要強得多。」林海倒也不全是恭維,許心素至少還知道守城要軍民同心,那方獻可只怕都未必有這點見識。

他接著又道:「再說還有小侄從旁襄助,許三叔若是信不過小侄,小侄這裡還有個姓吳的手下,當年是打過渾河血戰的,還曾當過俞總戎的前任謝弘儀將軍的親兵。」

謝弘儀在出任廣東總兵之前正是福建總兵,當時俞咨皋是他的副手。此人乃是萬曆年間的武狀元,個人武藝那是自然不用說的。天啟二年的時候紅夷侵擾福建,這位謝總兵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許心素聽到這話,終於下定決心:「既是如此,老夫就勉力一試,還請賢侄儘快就守城方略擬個條陳。」

「許三叔放心,小侄今晚就擬好條陳,明日一早就給許三叔送過來。」

林海回到營房后,當即就招來吳國毅,兩人一夜未眠,擬就了一份詳細的城防方略。其實吳國毅也沒打過守城戰,但他在戚金身邊時沒少經歷過城防演習,因此對於怎樣守城是十分熟悉的。

戚繼光是個軍事全才,要論綜合水平,可能並不次於那些歷史頂級名將,他真正吃虧的就是沒打過國戰級別的會戰,因此好像離名將天花板還差那麼一線。

他在晚年時曾經自誇「三十年間,南、北、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這還真不是吹牛逼,而是有實打實的戰績在那支撐。

關於城防,戚繼光也是有一整套理論的,從城池修建到守城都十分完備。並且,他還要求每年都要舉行一兩次城防演習,全城軍民全部都要參加,這在那個時代無疑是十分先進的。

戚金至少在理論方面是完全繼承了戚繼光衣缽的,因此吳國毅搞起城防方略來也是得心應手,只不過這城防之事千頭萬緒,他和林海兩個人還是搞了個徹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林海又在那份詳細的城防方略基礎上,擇其要旨寫了個簡易條陳,然後便帶著吳國毅匆匆去找許心素。

剛出門,許心素已經派人來請他了,說是他已經拿到城防指揮權了,方獻可則稱病在家。

林海估計這廝又是去勾欄瓦舍里鬼混去了,畢竟方把總也不是完全不懂軍事的,要論馬吊修城、青樓放銃,人家那是一等一的行家裡手。

到得許心素家中,林海先是向他介紹了吳國毅,接著就把那條陳遞了過去。

「許三叔,這是小侄擬定的七條最為緊要之事。」

「第一是嚴宵禁、明保甲,守城之時最怕城內生亂,同時必要之時還要組織百姓登城防守,因此這是頭等大事。」

「第二是合軍伍、分信地,廈門城中除了舟山營、浯銅游兵之外,還有永寧衛中左所的旗軍和余丁,此外還有未隨陳游擊出征的鄉兵,城外還有巡檢司的弓兵,這些都要統一組織起來,分派上城班次,明確各自的信地。」

「除各處軍伍之外,所有在城生員、致仕省吏也要組織起來,與各軍軍吏一起聽令行事。」

「第三是修雉堞、派器械,廈門城年久失修,城中兵仗好壞不一,應儘快派人檢查各處台堡城堞,能修的要儘快修。還有城中馬路定要完好,否則傳信不及,護城河要緊急疏浚,水中加刺柴、竹籤、鐵鋒。再就是各倉火器兵仗,要檢查是否完好,整理出清單,以便派發。」

「第四是點錢糧、明賞罰,城中各官倉的錢糧應儘快清點明白,此外戰前要開出殺賊賞格,激勵眾軍奮勇殺敵。」

「第五是嚴號令、防內奸,各處關防號令必須嚴謹,尤其各城門處,必須派最靠得住的人,防止有內奸開門縱敵。此外還要防止有內奸在城內放火,這主要還是要靠保甲。」

「第六是遠斥候、謹烽火,海中風帆瞬息千里,沿海墩堠尤為重要。我料漳泉沿海的墩軍是不頂用的,這個需要靠樂天兄弟的人遠出海濱哨探,如遇賊舟,夜則舉火、晝則舉旗。」

「第七是疏外城、拆民居,凡城牆外有大樹者,一律著人砍伐。城外三丈內有房屋,一律拆毀,尤其是近城一丈比城牆還高的房屋,必須要拆了,否則這城就沒法守了。」

林海簡明扼要地把那個條陳上的內容給許心素說了一遍,許心素一邊看一邊聽,捋著鬍子頻頻點頭。

但在聽到最後一條時,卻忽然皺起了眉頭:「這一條怕是有些難了,如今鄭賊還沒來,我等若是要拆民居,怕是百姓不服啊。」

林海一聽就知道其實並不是什麼百姓不服,主要不服的還是那些權貴人物,城外一般是商業街,尤其是通向廈門港的棋盤街那裡,靠近城牆的有好幾座高大的店鋪,一看就不是尋常人開的。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城守篇里專門有一節城忌解,裡面說的主要就是這種情況,並說如果有靠近城牆的高大民居,那這城就是不守之城了。

戚大帥也說這種情況一般都很難協調,只能等賊近了再去嚇唬人家,到時直接一把火燒了。

戚大帥都沒辦法,林海又能如何,因此這一條也只能先暫時擱置,畢竟現在連鄭芝龍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呢。

不過其他各條都被許心素採納了,當天許樂天就派人遠出哨探,其他各條也都在有條不紊地執行中。

八天之後,許樂天派出的遠哨看到了鄭芝龍船隊,當即車起十二幅大白旗,相鄰各墩相繼舉旗,直至廈門城頭目視可見。

幾乎與此同時,泉南遊擊陳奇偉戰沒的消息傳到了中左所。

關於中左所的駐軍以及浯銅游兵把總方獻可,大家可以看看作品相關里第46~48章註釋。

順帶推一本朋友的書,難得的明末考據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晚明海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晚明海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9章 接管廈門城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