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一)

劉晏和大明的財政官員夏原吉都在琢磨著仙畫所說的「大明進入到新的階段」。

這新的階段如何理解?

夏原吉謹慎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應該就是工坊和大型市場的出現?仙畫常常提到工廠,或許再發展下去,

這些工坊就會成為工廠,

規模變得更大。」

朱元璋和朱棣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但唐朝的劉晏有不同的看法:「是雇傭。讓農人不再進行耕種,而紛紛選擇進入到工坊做工。」

即使是鼓勵發展工商業的他,也有些不能想像這個場景。

他的幕僚也是,大驚失色:「若是所有農人都選擇進入到工坊做工,那地到底誰來種?」

這的的確確就是現在很多人所擔心的「捨本逐末」的問題。

「更高的產量!」劉晏凝神思索片刻,「或許是因為更高的產量和那些巨大的機器,讓農耕變得沒那麼困難,需要的人手變少了,出產的糧食卻能養活更多的人。」

「老爺,我們必須要想出新的方法來應對這次的危機了。」

他都拿不出錢來買下他最近在大明商人那兒看中的一套瓷器了。

西班牙人很快就知道這個消息,他們強征了大批當地土著作為奴隸來開發銀礦,波托西一躍成為了南美最大的城市。

殿上群臣們也對此表示認同,大家都是有主政經驗的人,知道能在這樣的情況支撐這麼久,說明並不是一無是處,肯定是有其長處的。

李世民又想起自己的大唐,從盛轉衰似乎只是在一夜之間,他的腦袋又開始覺得疼起來了。

「或許,這就是她所說,一個完整的財政體系吧。」

另一方面,原本對大明有些看不上的李世民如今倒是對其刮目相看。

而在波托西之外,一船船開採和冶鍊出來的白銀被運上船,駛向歐洲,以及大明。

「這就和打仗要軍餉、建造工事也需要拿出錢一樣。」劉晏道,「我觀後世,無論是教育還是醫學還是其他方面,應該都是有這方面預算的。」

倒也有幾分本事。

管家無奈的道:「恐怕今後的白銀都是這個數量了。波托西的銀礦開採了一百多年,如今已經大面積減產了。」

貴族夫人和小姐們在各種宴會和沙龍上炫耀自己的精緻絲綢衣物,然後對着有着絕美色彩和花紋的瓷器讚不絕口。

方方面面,事無巨細。

馬尼拉。

1545年,南美。

【這些白銀大量的湧入歐洲,讓歐洲陷入到了通貨膨脹中,底層百姓們同樣過不下去了,掀起了一系列的抗議運動。】

西班牙的皇室貴族,不,整個歐洲的皇室貴族都瘋狂的陷入到了對遙遠東方運回來的精緻物件的迷戀之中。

這時候,他看到了灌木的根部的點點金屬光芒,泛著銀白的美麗。

「這大明中後期遇到的事情可真不少啊。」他感嘆道,「大型的瘟疫和異常的氣候,又有外敵虎視眈眈,這次還有什麼經濟危機。」

了多久,似乎已經偏離了原本自己熟悉的道路,在忐忑的時候,被地面上的樹根給絆了一下。

他欲言又止,劉晏和他相處多年,自然知道他要說什麼——這得行事大方並且體恤百姓的朝廷才會願意把已經收到了國庫裏面的錢再拿出來返回給百姓。

【他們需要大明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等等,但不好意思,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宗物品能夠讓大明為之瘋狂。】

他看着安東尼奧發怒,冷靜的加了一句:「而且,日本最近也採取了對白銀貿易的新規定。」

天幕上,仙畫還在繼續——

西班牙商人安東尼奧正在發脾氣:「最近從波托西運回來的白銀怎麼那麼少?!」

「它們是那麼的美!」

西班牙人用這些幾乎沒怎麼付出成本得到的白銀在大明換購成商品,然後又運去日本、東南亞和歐洲,從中牟取暴利。

「另外,」劉晏的理念就是一件事情要讓所有參與的人都得到好處,這件事情才能更好的被完成,因此他腦子一動,立刻就想出一個點子:

「若是我沒記錯的話,仙畫提過以工補農,也就是他們在工商所獲得的利潤會被補貼到農業里。」

聽上去就還真的蠻慘的。

在高山礦洞裏,無數的奴隸被吞噬生命,成為「地獄的入口」。

情急之下,他抓住了手邊的一叢灌木,跌落時的力度讓他將這株小灌木連根拔了起來。

可這樣的明朝,竟然也堅持了一百多年。

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銀礦——波托西銀礦。

【當然了,貴族老爺們和資本家們是不會管屁民們的死活的。真正影響到他們的有兩個事情,一個是南美銀礦的產量減少,日本也開始控制白銀的出口。】

【繁榮過後,大蕭條開始了。】

幕僚也立刻秒懂:「種地有補貼,而且還高產,那的確是可以留住一部分人。」

於是就達到了一種平衡。

一位農民正在被白雪覆蓋的安第斯山脈里尋找自己走丟的羊駝。

他不知道走

【還有一個是,西班牙人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開始意識到他們對大明的巨額的貿易逆差。】

一時之間,真是不好說是大明慘還是大唐更慘……

但是在議會裏,卻有着不同的意見。

「先生們,我不得不提醒你們,我們花了大價錢從波托西運回來的白銀,有一半都流入到了遙遠的東方王朝的口袋裏。」

有人反駁:「可是,我們也換來了精美的瓷器和絲綢。」

「是,那些固然很美很優雅,」說話的人利眼環視了一下四周,「但是,如今波托西的白銀產量已經大不如前。如果我們的白銀只是流出去卻又收不回來的話,各位可以仔細想想,會是什麼後果!」

【為了保護自己的白銀不被大明「掠奪」

走,西班牙人開始限制和大明之間的商貿往來。根據記載,原本每年往返於馬尼拉和大明之間的固定商船有四十多艘,但到1629年的時候,已經降到了只有六艘。】……

明朝。

朱元璋捫心自問:「若是大明有這樣的銀礦,朕絕不會允許它們運到其他國家。」

在大明境內買了貨物然後運出去當然沒問題,但直接將白銀裝船運出去,想都不要想!這不是赤摞裸的把自家的錢往外送嗎?

朱棣轉身對他道:「父皇,大明還是該發掘自己的銀礦。」

之前為了推行寶鈔,朱元璋直接把銀礦給封了起了,不讓開採。

他聽了之後輕咳了兩聲,臉上有些不大自在:「你說得對,什麼東西都還是握在自己的手裏比較好。此事無需在朝會上商議,你自己擬個章程出來就好了。」

不然就像這西班牙,說禁就禁,倭國也是,說不準出口就不準出口。

朱棣忙領下旨意。

「也不知鄭和他們的船隊到了哪兒?」朱元璋忍不住道,「要是此行能夠發現那南美洲就好了。」

實在不行,在東南亞發現幾個銀礦金礦什麼的也好啊。

秦朝。

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這兩個詞還蠻好懂的,在場的也都是聰明人,很快就領會到了其中意思。

王翦大大咧咧的道:「要是一方永遠買得多,賣出去的少,時間一久,心裏自然無法平衡。」

換成他,也得好好的想個法子。

「君子之道自然是克己,沒錢買了那就少買就是。」扶蘇道,「或者,在第二方賺回來。但這西班牙,顯然並非君子之國。」

他還記得那條沾滿了天花和梅毒病菌的毯子呢。

能做出這樣行徑的國家,豈是這般好相與的?

嬴政饒有興緻的問他:「那你猜,西班牙還會有什麼後手?」

扶蘇略一沉吟,說出心中答案:「戰爭,明搶!」……

【除此之外,殖民者們最擅長的就是舉起手裏面的屠刀。】

無數在馬尼拉紮下根來的華人,驚慌失措的攜帶着自己的家眷和行李,渡過河流。

他們想要去對面的沼澤去避難。

跟在他們身後的是西班牙士兵,他們在軍官的帶領下,在河堤之上開始拉弓射箭。

一排排箭矢射出去后,華人成批成批的倒下,騎着馬拿着劍的西班牙軍官開始沖入人群,收割著剩餘人的性命。

這是單方面的屠殺。

有華人大聲驚恐的喊:「我是基督徒!」

軍官用劍刺穿他的胸膛,冷漠的道:「那又如何?」

華商的店鋪和財富被搶走,房屋被焚毀,血流成河,他們佔據了沼澤地開始反擊,殺了西班牙軍官,並且同樣焚燒了他們的房屋和教堂。

可惜,西班牙的駐軍召

喚來更多的士兵,其中包括了當地的土著和日本浪人,他們帶來了新的火器,在火器的壓制下,華人潰不成軍。

在海崖邊,在山林里。

倖存不多的華人跳入了海洋,點燃了山火,與整座山一起化為灰燼,寧死不降。

整個菲律賓,一個活的中國人都找不到了。

而屠殺者,開始抬着他們的聖像,就在乾涸的血跡旁、被燒成焦黑的廢墟旁興高采烈的遊行,慶祝着他們的勝利。

【那時候,明朝水師已經顯露出頹勢,深居皇宮的帝王自顧不暇,日暮西山的帝國不再能庇護他的子民。】

【幾萬人在海外被屠殺,在明史裏面也只換來了幾個輕飄飄的字「竟不能討也」!】

【白銀的輸入被腰斬之後,正處於萌芽階段需要資金鏈的江南作坊們立刻陷入到了困境,江南地區物價暴漲、人心浮動。】

【時局變得更加動蕩。】

【明朝的國庫也一下子就變得落寞起來,再也維持不了帝國軍隊的用度,在西北對抗起義軍、北方抗擊清軍的戰場上一敗再敗。】

【要說大明的滅亡,就不能簡單的說腐敗、瘟疫、小冰河時期,還應該看它與全球經濟的大融合已經難解難分,無法獨善其身。】

【這是世界新秩序的開端。】

【而這種秩序,恰恰是以「財富」

為目的,以「軍事」為手段而建立的。】

【寶鈔、白銀、再回溯到交子、甚至是飛錢……經濟政策所帶來的影響或許並不如軍事那樣的立竿見影,但卻更為深遠更為廣闊。】

【原本屹立在世界中心的大明帝國轟然倒塌。】

【取而代之的,是頒佈了更加嚴密禁海令的清朝。】

【這一系列的變動,讓日本取而代之,成為了東亞的新的貿易中心!】

【這裏就不詳述了。】……

秦朝。

「如果他們能打得過大明,肯定會直接將這塊肥肉吞下。」嬴政面無表情的道。

雖然不是大秦的子民,但這些倒下去的華人卻依然是華夏子孫。

王翦和蒙恬等武將已經激憤得要抽出自己的劍,然後發現因為入宮,佩劍早已經被摘下。

「以財富為目的,以軍事為手段。」嬴政默默的在心裏想,「或許,這才是國與國之間來往的本質。」

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爭來爭去,為的也無非是土地、人口和糧食,這些都是財富。

如今不過就像是換了一個更大的地圖,大秦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在這個地圖裏,此時雖未聯通,但遲早有相交的一天。

要在這一天的到來之前,積攢起更多的實力。

秦始皇將目光投向身後殿中懸掛起來的巨大世界地圖,看向了大秦之外廣闊無垠的疆域,心中燃起熊熊火焰。

大明。

民間陷入到了憤慨之中。

「不愧是我華夏好兒郎!死得

有骨氣!」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

「就算是死也要打回去再死!多殺幾個!」

最感同身受的恐怕是沿海一帶的海商們,

這幾年海禁放開,

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去過東南亞去過馬尼拉,而且的確有不少人在那邊定居了下來。

那邊現在已經有不少的西洋人在活動,但還沒有到仙畫中展示的那樣有那麼多的軍隊和艦船。因華人眾多,西洋人並不敢怎麼惹他們,他們感受到的也都是友好,尤其是傳教士們,更是熱心善良。

怎麼也想不到,百年後竟然會是這樣的光景!

整個菲律賓沒有一個活着的中國人!這是怎樣的地獄慘像?

有年輕人憤憤扯出自己脖子上懸掛着的十字架,往地上一摔又狠狠地踩了兩腳:「說什麼神愛世人,眾生平等,不過是說得好聽罷了,一群豺狼!」

還是媽祖好,他要去媽祖娘娘面前懺悔。

「咱們光有錢可不行!」有海商沉着臉道,「看到了沒?火器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手上,得有利器。

「哎,說這些都沒用。」有人黯然搖頭,「若是我大明水師可以橫行於海面,又有誰敢對着咱們開刀?」

說着,他精神一振,「如今局面已然不同,應該不用擔心再落入到這樣的田地。」

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海商們心中各有憂思,但大多心裏都下了決心,不管怎麼樣,在海外都是華夏人,得團結起來。就這樣,大明的海商行會就這樣組建了起來,此乃后話。

在金陵的宮城之內,這次怒髮衝冠的是朱棣。

「豎子爾敢!」看到西班牙人對華夏人單方面的屠殺,朱棣差點將御書房裏面的案幾給拍碎,然後反應過來,立刻向朱元璋請罪。

朱元璋心煩意亂的揮揮手,沒在意這個。

他知道他這個兒子能征善戰,軍功赫赫,自然看不得這些。

「不肖子孫啊!」朱元璋仰天長嘆,重複那幾個字,「竟不敢討也……竟不敢討也!」

漢武帝時期,大漢的將領說出的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而他的大明,留下的卻是「竟不敢討也」!

簡直就是屈辱!

現在的大明,建朝才二十餘年,正如同初升的太陽,一切都是蓬勃的,都是向上的。但此刻,朱元璋卻從短短的幾個字裏感受到了徹骨的寒冷。

他似乎能看到濃重的黑暗吞噬掉了夕陽最後一抹餘暉,而他一手創建的大明帝國就這樣轟然倒塌。

朱元璋深深的吸了口氣,將翻騰的怒火壓下去,看到在一旁的朱棣,這才稍稍的定了心神。

或許,這次會有不一樣……

【既然講到了貨幣,那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同樣是17世紀的英國,是如何建立貨幣信用的。】

【我們的老熟人又要登場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