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

第一百八十七章一切都與錢有關(十)

張居正有些緊張。

仙畫的這個轉折顯然是有暗指的——肯定是因為這條規定造成了什麼不得了的後果。

不過,仙畫也的確說對了,

統一定為只收取白銀就是為了讓這些豪強士紳們將他們手中的藏銀給拿出來!

而且,

還能消除一部分之前大明寶鈔所帶來的壞影響。

他和他的幕僚們以及追隨者們都覺得這是很值得一試的方法。

為何仙畫會特意提前這條?

張居正覺得,明明按照田畝數來收稅才是一條鞭法裏面變動最多也最核心的內容——有了這條,就可以去丈量那些士紳豪強們所擁有的土地,並且讓他們多繳納稅銀。

畢竟,在這之前,他們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千方百計的隱匿自家的田地,對國家財政的貢獻甚至還不如貧民!

田賦不均,才是造成國匱民窮的主因吶!

張居正帶着一些小疑惑,繼續向下看——

【那就是南方的地理氣候等原因造就了其發達的商業,很多農民靠做工而活,其實都不怎麼種植農作物了。收稅銀而不收實物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大,甚至是更方便了。】

只有在聽到管事宣佈今天的一分銀子需要二十文錢才能兌換得到時,他們的臉上才閃過不可置信和焦急、憤怒等神色。

江南和沿海東南到羊城一帶更是錦繡之地,白天熙熙攘攘,市集上店鋪全開,有着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客商。

但終歸,少了幾分熱鬧。

「越往北邊越苦,也難怪那些胡族都惦記着咱們這兒呢。」

【而華夏的北方卻與南方完全不同。】

他們的臉上並沒有什麼喜色,反倒都是疲累與麻木。

三分之二的人停下了腳步。

管事氣定神閑:「現在是交稅的時候,這麼多人兌錢,我們哪有那麼多白銀?物以稀為貴,懂不懂?」

【另外,雖然將幾稅合併,不用繳納實物稅這事兒理論上很先進,但任何政策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一刀切。】

大家嚷嚷起來。

「咱們這兒沒辦法呀,別說冬天了,秋天一到,這大晚上的就別想着出來了!」

【這當然是很狹隘的看法。】

鎮上面的幾家大戶人家大門敞開,熱鬧非凡,從四周鄉鎮趕過來的農人從大門口一直排到了街道上。

【那會兒,銀兩主要是集中在地主階層、大戶人家手裏。而小農戶手中可沒那麼多銀錢,他們很多都只有為數不多的銅錢。】

有人嘆了一聲,語氣里有着嚮往:「要是咱們能去南邊兒做工就好了,攢點錢回來也好啊。」

管事笑吟吟的:「儘管去,今日你若是能找到開價更高的,算我輸!」

【一條鞭法的這個規定,讓財富更加向大戶們靠攏,而農家小戶的財富卻在縮水。有錢的更有錢,窮的更窮,階級的分化更加嚴重了。】

【但有一點還真說對了。】

到了交稅的時候。

「南邊兒確實要繁華很多,之前我跟着車馬行去過,那邊冬天的晚上,街上都是有小攤兒的。」有人開始回憶過往,「而且酒樓開門營業到很晚。」

【只要銀子不要其他,在民間完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很多奇葩的現象。】

【大部分的保守派們只是認為一條鞭法刺激了工商業而打壓了農業,會讓農民不再安於種田,都一股腦的跑去跑商做工賺錢。】

「商賈們瘋狂逐利,就連老百姓也都會人心思動。這是抑

本利末之舉,必須立刻廢除!」

到了晚上,寒風呼嘯,大家都早早的回到了家,門窗緊閉,街道上除了更夫之外再無人影……

被他這麼一說,原本往外走的農人們又猶疑了。

明朝的朝堂之上。

農人們不想懂,氣憤的往地上啐一口:「搶錢呢你們!啊呸,我換一家去兌。」

「且一條鞭法根本不適合北方,只適合南方,南方商貿發達,北方卻更重農耕,豈可同等對待?」

尤其是在偏遠的縣城以及山村,甚至還有着幾分荒涼頹敗之意。

而鏡頭轉到北方。

即使是夜晚,也依然可聽到絲竹軟語、觥籌交錯之聲,燈燭明亮。

反對一條鞭法的保守派們正在激情開噴:

「自從山東推行此法,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比如,一到徵稅的時節,在一些「聰明人」的運作下,銀子就開始升值,而銅錢就開始大幅度貶值。】

他們都是來兌銀的人。

南方。

畫面似乎被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黃色和灰色的濾鏡,望眼過去,可以看到肅穆的城池、無垠的田野。

天幕下,北方的老百姓們有些羨慕的看着。

「可不是咋地,冬天還想着要出門?連地都給凍上了。」

「今日咋個那麼貴?前些時候都是十二文錢就可以兌一分錢!」

寬闊的長江上,無數的船隻揚著帆,將客人以及貨物運送到沿岸不同的城市。

「人離鄉賤,聽過沒?還想着去南方呢,說不定在路上就得折咯。」

「說起來,這南方全是海運和貿易做起來的,」有人腦子活一些,「咱們北方也有海啊,就不能也干這個?」

北方的老百姓們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而南方的老百姓們則在慶幸:「咱們雖然苦,但還是比北方要好一些的。」

雖然換錢要吃些虧,但好歹他們家裏還能拿出一些銅錢,要是是北方那種純在地裏面刨食吃的農人,恐怕連幾個銅板都拿不出來。

那才是真的慘。

唐朝。

劉晏作為能臣和經濟學家,很快就洞悉了張居正原本的意圖:「這是要均田賦,查隱戶呢,倒是有大魄力!」

對這敢於對一個勢大階層開刀的後輩

能臣,他還是很佩服的。

然後注意力又轉移到南北區別之上。

幕僚說道:「即使是大唐,商貿也更多的集中在南方。」

長安、洛陽等北部城市固然輝煌,但那是因為有皇權在。而南方的那些州城,卻也發展得很不錯。

劉晏嘆道:「這就是仙畫之前所說,地理環境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靠不靠海、甚至海水在冬天的時候凍不凍、是山多還是田多、是天冷還是天熱,都決定了一個地方的發展路數。

「作為臣子,我們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因地制宜。」

幕僚點頭,表示受教。

皇帝們更操心這個問題。

李世民幽幽道:「這朝廷就如同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都發展得好,不能一個強一個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都是大唐的疆域,都是朕的子民!

旁邊的李治想起自己的哥哥們,怕李世民傷心,立刻轉移話題:「也不知道後世的朝廷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李世民還未回答,旁邊的魏徵已經笑呵呵的道:「殿下忘記了,之前仙畫曾經提過一點。什麼對口援建、西氣東輸等等。」

他平時研究仙畫的各種記錄可是研究得很深的,因此張嘴就來,十分熟悉。

李治眼睛一亮,陷入到了沉思中,似有所頓悟……

【北方的老百姓們大多都還是種田為生,商品經濟並不發達,手上也很少有銀錢。】

【因此,像以往那樣以糧食作為賦稅對他們來說可能更合適,而換成稅銀,那無疑會加重他們的負擔。】

縣城裏的市集上和糧鋪米行外,來自於四周各鄉鎮和山村裏的農人都集聚在這裏了。

他們都挑着籮筐,裏面盛放着剛收下來的糧食。

黃澄澄的麥子,看了就讓人覺得欣喜。

但是,價格卻非常的不讓人欣喜,幾乎只是以往的一半左右。

「這幾天都是賣糧食的,自然價格就低,我們能給收就不錯了。」掌柜擺出一副高傲面孔。

有人喃喃道:「怎麼會這樣……今年明明是個難得的豐年!」

這些都是好麥子啊!原本以為可以比去年多賣一些錢的。

有人忍受不了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麥子被這樣的賤價收購,挑了籮想要去市場上零賣,但最後換來的依然是失望。

【一條鞭法,讓萬曆初期成為了明朝經濟最為繁盛、國庫最為充盈的時期。張居正死後,一條鞭法的內容也並沒有停止。】

【但是!】

【別指望明後期的那些人能夠對它進行查遺補漏和與時俱進的更改,反正就湊合著用唄。於是,在一年又一年的沉重負擔之下,明朝北方的老百姓們終於受不了了。】

【西北是明後期農民起義最為嚴重的地區。】……

張居

正有些惶恐的跌坐在座椅上,面色唰地變白。

火星少女提醒您《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張居正揮了揮手,閉上眼睛,半晌終於平靜了下來。

「是我有些急於求成了。一條鞭法本就是龐尚鵬在浙江搏擊豪強時總結出來的法子,的確是最適合南方。」

「本以為只要選對了人,北方就也能順利的推行下去,還是想當然了。」

張學顏道:「並非大人之錯,仙畫都肯定了大人的功績,是後人不知加以變通,而且那些鑽營取巧、買低賣高的人實在是太過可恨!」

他是張居正腦殘粉。

張居正倒是很快從情緒中走了出來,依然是風度翩翩,坦然道:「既然知道了問題,那整改便是。變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走彎路不要緊,到達了目的地就是勝利。

而民間的老百姓們已經開始罵甚至是吵起來了。

「果然是無奸不商!他們就是趁火打劫的一群強盜土匪!」

他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明明今年是豐收年,但卻偏偏賣不出好價錢,只能被商家坑宰。而年景不好的時候去買糧,價格卻又極高。

他們不懂得這就是經濟學原理一條重要的知識,那就是供求關係決定價格。

倒是西漢的桑弘羊和唐朝的劉晏等對此早有察覺。

「聽仙畫的意思,這似乎也是朝廷需要監管的。」桑弘羊琢磨著仙畫的遣詞用句,簡直到了摳字眼的地步。

劉徹見他陷入到了自己的思考里,也不打擾他,只是對東方朔感慨道:

「如此看來,還是要發展那所謂的工商業啊。」

這個才是真正的錢筐子。

而現在,他的錢筐子們被地方豪強以及諸王侯們給霸佔住了。

劉徹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這句話東方朔現在可不敢接,只是模糊的回了兩句。

但他有預感,以後會變得越來越不同於以往,簡直如天地倒懸一般的大變化。

東方朔不能斷定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百姓們繼續在吵,讀書人也加入進來了。

「早就說過了,小人逐利,君子重義!商人們做出這樣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嗎?」

「你哪隻眼睛看到那些都是商人,有些明明就是當地的士紳,說不定家裏還出了幾個讀書人,有當官的人脈關係!」

「怎可全推到商人頭上?」

「難不成,你們真覺得這市面上的大商號後面,沒有站着其他人?」

不管怎麼說,經過這幾年,已經開始有部分的讀書人開始意識到「商」的重要性了,此刻甚至會為之而辯護……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

【僅看張居正變法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大明成為了東方貿易甚至是全球貿易的中心,流入了大量的讓人矚目的白銀,被當時的其他國家稱為「白銀帝國」。】

【煊赫非常。】

【沿海一帶,集中式市場、工坊和僱工的出現,似乎預示著明朝即將蛻變、邁入到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銀荒」的問題似乎被這樣的表象給掩蓋了過去,一切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在江南,在沿海,一些家庭式的作坊開始興起了。

一些心思活絡的農人,以及一些沒有田地的老弱婦孺,開始走進這些作坊,成為僱工。

他們有的負責照顧和採摘棉花,有的負責紡紗紡布,有的負責製造手工藝品。

與之相伴而生的,是大批的市鎮。有別與傳統定期的集市,這些市鎮規模巨大,並且時間固定,每日迎接着南來北往的客商。

金錢與人,在這裏集聚。

這片土地,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

【可惜,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財政政策和經濟體系的前提下,這樣的繁花盛景只是空中閣樓。】

【很快,大明就遭遇了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

【也被稱為「17世紀危機」。】

【而這場危機的原因錯綜複雜,但歸根結底,還是與之前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大銀礦、以及不斷流入到大明境內的巨額白銀有關。】!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