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心造法則

第420章 心造法則

只有法則才能夠對抗法則。

能夠將「里世界」天空中那些如雲朵一般的法則之力如此乾脆利落的盡數逐去的,也只能是另外的法則之力。

這兩者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其在「里世界」展現形態上的區別。

那些遮蔽了「里世界」天空的「法則之雲」,是入侵者,來自於「天外」,帶着摧毀、同化整個「里世界」的使命;

而那出現在馱日巨龜身周,先是極稀薄,而後迅速化為一片遼闊的「法則水域」,則是守護者。

隨着這片遼闊的法則水域的出現,「里世界」就像是真的完成了開天闢地的壯舉,一個遼闊的水世界撐起了「里世界」的骨架,讓其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形態。

孟周此刻卻沒心思關注這些。

隨着第一百零八道天劫結束,天空劫雲逐漸消散。

無盡的霞光,便將孟周浸潤其中。

從「星宿天池」水域中那一團身化之水,到識海魂潭所成遼闊水域,到「里世界」那撐起一個世界格局的無垠水世界,全都淹沒在無盡霞光之中。

在這無盡霞光中,孟周曾在金甲靈蟲渡劫成功之後就有過一次的體驗,再次出現。

但,和金甲靈蟲那一次,又有巨大的不同。

當時,透過這彷彿來自於真實界深處投影的玄妙霞光,就像是打開了一扇奇妙的、可直通真實界更深處的「窗戶」。

而這一次,孟周透過這霞光,雖也看到了種種玄妙景象,但卻壓根沒有發現邊界的存在。

任他窮盡目力,也無法找到這窗戶的「邊框」。

種種或神奇,或看似尋常,或光怪陸離的景象,呈現在孟周面前。

在這些景象中,既有讓孟周感覺非常熟悉的。

許許多多修士的身影,戰鬥的身影,修鍊的身影,悟道的身影,施法的身影,論道的身影……

這些修士的形象,絕大部分都非常非常模糊,只有一點淡淡的輪廓,他只能從中看出一些非常模糊的信息。

另外,也有一些修士的身影,相對來說比較清楚。

而又有極少的一部分,面容輪廓非常清晰。

當孟周的目光落在這些身影上,無論是那些痕迹極淺極淡的,還是那些非常清晰的,在視線對上的那一刻,他的心中都會生出一些極鮮明的感受。

譬如當孟周看向一個形象模糊,似乎正在御劍戰鬥狀態的修士輪廓之時,一種御劍如風,風化無痕的感悟便湧上心頭;

又比如,當孟周看向另一個似乎在閑坐品茗的修士輪廓之時,心中卻感受到了一種「面如平湖而心有驚雷」的奇妙意境;

在這密密麻麻的修士身影中,孟周憑着自身對信息超卓的處理能力,甚至看到了不少「故人」。

這些「故人」,既有分散在外域八荒中的修士,也有星宿海內隸屬於星宿宮一員的修士。

而凡是能與現實中的某人對應上的身影輪廓,無一不是修行一途上的佼佼者。

即便修為境界有高有低,但卻都是對修行一道有着自身見解與領悟,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從之輩。

相較於孟周此刻看見的那茫茫多的修士身影,「故人」的數量是極少的。

而除了修士的身影痕迹外,還有絕對數量更加龐大的各種妖獸、蟲類、植物還有其他各種奇奇怪怪的形態。

當他的目光落在任一一道身影之上時,一種奇妙的、鮮明的感受便會從孟周心底升起。

金甲靈蟲渡劫成功之後,孟周就已經歷過一次。

現在,再次親身經歷了一次。

雖然呈現出來的形態更加浩大,更加複雜,但卻也足以讓孟周心中明悟。

「這應是這世界本身記錄下來的特殊『檔案』吧。」

「每有生命在與世界深入交互……換個說法,就是處於『天人合一』,悟道入境,頓悟升華,亦或者別的什麼奇妙狀態,對天地,對世界有了某種新的領悟闡發之時。」

「其本身固然因此得到了極大地好處,實現了個體生命層次的升華拓展。」

「可對世界而言,這很可能同樣是一筆極寶貴的財富。」

「甚至,很可能就是世界底蘊的一部分。」

「凡是這樣的時刻,全都被世界珍而重之的記錄了下來。」

「哪怕漫長時間過去,即便那些生命個體早已消亡,甚至已經無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但這份被世界記錄下來的特殊『檔案』,卻會一直保留下來。」

孟周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他從許多修士身影那裏,看到了非常古老的痕迹。

有許多,從服飾、髮飾等特徵就可以看出來。

更有一些,在看到的第一眼,孟周就可以確定,這些人類身影生存的年代,一定是在距離現在極久遠之前的過去。

譬如一具身着粗陋麻衣,隨意箕坐望天,雙手十指間卻正有一根繩索蜿蜒纏繞的身影。

在看到這身影的瞬間,孟周彷彿身臨其境的看到了一種可以引動風雷的繩結技法誕生的過程。

而在另一個半袒上身,只在腰間裹了一件獸皮的,瘦得皮包骨的枯瘦老者身影身上,孟周感受到了「靈師」的氣息。

孟周真的很意外,遇到繩結師還有靈師「同行」,居然全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但這還不是最讓孟周意外的。

讓孟周最感意外的,是在這擠滿了他「視野」的身影中,他居然看到了「自己」。

而且,還不只是一個。

「這應是我將三階春水經徹底完善之時。」

「這是我創出『血肉重生』技能之時。」

「這是……」

在這裏看到自己的「照片」,真是一種奇怪的體驗。

而這一幕來得快,去得也快。

他之所以能在這海量的身影中看到如此多信息,更多還得歸功於他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超卓。

很快,那擠滿整個視野的、密密麻麻的身影迅速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縱橫交錯的、充斥着整個視野的絲線。

而這些絲線的任一段,乃至任一點,都帶着鮮明的、獨一無二的特質。

與呈現在金甲靈蟲面前的相比,還要更加駁雜。

對此,孟周自是心知肚明。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渡劫成功的金甲靈蟲來說,自然也要面對一些選擇。

可真要說來,金甲靈蟲的選擇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它們未來可以走的路,無限接近於「單選項」。

與之相比,擺在自己面前的選擇,近乎無限!

只一個近似於大雜燴的「五行萬象體」,就幾乎讓孟周擁有了通往任一一個方向的可能。

而這,還只是他龐大選擇項中的一部分。

專註於攻伐的劍道;

專註於卜算推演;

繩結師、靈師,任何一種職業指向的,同樣都是一條坦途大道……

這些選擇全部擺在他面前,能不駁雜么?

而其中,因為有着代表了孟周「不朽金丹」成就的青色蓮子存在。

他若是生機造化一道為核心,相較於其他選擇,還會得到一筆極其豐厚的「起始資金」。

面對這近乎無窮個選擇項,「為何要單選,我全都要」當然也是可以的。

但,這同樣要面臨一個輕重主次的選擇權衡,孰輕孰重,誰主誰次,這依然是要明確的。

無論如何,都必須有一個清晰而確切的核心。

也惟有如此,今後修行的方向才能明確。

不然,使出吃奶的勁卻都在原地打轉,那真就是徒勞一場。

對此,經受過前所未有的、一百零八道天劫考驗,渡過「道心劫」的孟周都是非常清楚。

而對於這個選擇,他也非常明確。

「里世界」那片遼闊水域,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但神奇的是,此刻展現在孟周面前的,那幾乎代表了無窮可能性的選擇中,並沒有與之對應的一個。

這一幕,若是出現在其他渡劫成功的元嬰修士面前,大約會道心崩潰。

「我怕不是修了個假仙!」

擺在面前的每一種選擇,都必然關聯著一種天地法則。

這是常識。

若是沒有與之對應的選擇項,那就只能說明,天地之間,並不真的存在這樣一種天地法則!

這可不就是修了個假仙么?

這說明這就是一條「斷頭路」。

前途?

怎麼可能還有前途。

正確的做法,當然就是立刻改道。

——這種情況,修行界也是有的,甚至不少。

並由此衍生出了「正道」和「旁門左道」的說法。

只有那些可以讓修行者一路從練氣修行到元嬰,並觸摸到至少一種天地法則的道路,才是堂堂正正的道路。

除此之外的那些,都是「旁門左道」。

它們或許能讓修士踏入練氣、築基乃至結丹層次,甚至有一些刁鑽的、可速成的方法,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攻擊手段、防不勝防的秘術秘法,但只要是無法助修行者觸摸到天地法則之力,那就必然被真正的求道者所唾棄。

便是原來走在這條道上的修士,只要有選擇,都會立刻轉投他途,舍了這條「斷頭路」。

而眼前的事實證明,孟周從練氣境就開始,就以「水之四性」為基礎,為自身量身構築起來的框架核心,后在築基、結丹階段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出來的,專屬於自身的修行體系,就是一條妥妥的「斷頭路」無疑。

在天地法則中,沒有屬於它的位置。

這無疑是相當打臉的一幕。

更是非常棘手的一幕。

更嚴重的是,這還是孟周成功渡過「道心劫」最重要的倚仗。

對他來說,捨棄這條「斷頭路」,另選新途,不僅有以往所有積累都要作廢,前功盡棄的風險,更有「道心崩潰」的可能。

但是,面對眼前這一幕,孟周卻沒有表現出一點被打臉、感到棘手的模樣。

「果然。」孟周心中如此想。

也多虧了「道心劫」,那源源不斷的侵入「里世界」的「法則雲朵」,讓孟周在還沒有完全渡過天劫之時,就對天地法則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這種了解,遠達不到真正掌握的程度。

但也足以讓孟周對天地法則的特性有一個梗概的領悟。

在那時,孟周就已經意識到。

自己以「水」為基礎,一點點完善出來的「水之秉性」,和「五行之水」並不是一回事。

且越往後,越是如此。

特別是在他為之注入了「上善至德,柔弱不爭」這樣的特性之後,更是徹底脫離了「五行之水」的範疇,完全成為了專屬於他一個人的「私物」。

在那個時候,他其實就有一個選擇。

最簡單,對他影響最小的選擇,就是將他主觀賦予的一些特性剔除,讓其重新回歸於「五行之水」的範疇之內。

於他而言,這同樣是很契合的。

更重要的是,完全由自己一手創造並完善的修行法,就此得到了天地法則的「背書」。

後面的路,自然就會一路順遂。

但,幾乎沒怎麼猶豫,這個最簡單,對他影響最小的選擇就被孟周捨棄了。

他反而「頂風作案」,藉助「道心劫」這個微妙的契機,在「里世界」層面真正完成了開天闢地一般的創舉。

而並不真的存在於天地之間,完全由他「心造」的「法則水域」,成為了「里世界」的根基,同樣也成為了孟周道心的根基。

——以他當下的境界,並不是隨時都有能力在「里世界」造出一片並不真實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法則水域。若是沒有「道心劫」,他也無法再「里世界」行開天闢地之舉。

這放在其他修士眼中,無疑是很不明智的選擇。

放着通天大道不走,自選一條斷頭路,這無疑是自絕前途。

可孟周不是其他修士。

「斷頭路?」孟周心中很自然的就出現這麼一句話。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真·魯迅說的。

而早在很久以前,孟周在修行一道上就已經有了類似的領悟。

從開始修行到現在,他又何曾循規蹈矩過,又何曾走過「正道」?

十步裏面,至少有九步都是他自己從原本沒路的地方硬生生走出來的。

而正是這一路走來的親身經歷,鑄就了這樣一顆道心,也讓孟周幾乎沒怎麼猶豫就做出了那般幾乎斷絕退路的大膽決定。(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苟道不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苟道不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0章 心造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