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來自紐約幫派的鼎力相助

第384章 來自紐約幫派的鼎力相助

第384章來自紐約幫派的鼎力相助

1980年,5月9日。

在紐約廣告節即將開幕的前二日,江山一行七位來到了位於曼哈頓下城的唐人街。

唐人街又稱華埠、中國城。

中式的彩繪牌樓、中式的青瓦建築……

尤其是各家各戶的漢顯招牌,讓來自東方的幾位同志有了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在這個基本上由華人稱王稱霸的地界,其主營業務多以中餐館、茶餐廳、麻將館、雜貨鋪、中藥鋪最為常見。

相比其它,最能吸引當地米國人光顧的行當,毫無疑問就是中國餐館。

在見慣了外面趾高氣揚、自由奔放的西方面孔后,如今再看眼前的唐人街,只感覺處處都是一副忙忙碌碌、溫吞戒備的常態性求生模式。

這一會的時間剛好是中午的飯點,三三兩兩的七位同志沖着唐人街的片區就去了。

向前走了十多米后,一家門口還立着兩隻小石獅的餐廳,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的確是不怎麼樣,」一旁的黃華也有同樣的感覺:「看着跟10年前的香江差不多。」

「你是準備打這橫著出去是吧?」黃永鈺斜眼瞧著對方:「這可是唐人街?不是芳嘉園。」

別說是飯館,就連餃子鋪、包子鋪的小門臉也都貼著同樣的告示。

張路好奇的問了起來:「這上面都寫了些什麼,暫停營業了?」

【本店餐食不含味精、店內菜式均不添加味精、所有食品不含任何味精成分……】

在王世襄的翻譯說明下,黃永鈺也跟着搖了搖頭:「同志們,看來我們的任務很是艱巨呀。」

雖然嘴上是這麼說,但江山還真想去掰開他們的嘴。

「話也不能這麼說,」江山搭上了張路的肩膀:

還沒走進唐人街,街邊就已經出現了中國餐館的身影。

「你才感覺餓呀,我的肚子早就叫喚上了。」

等正式踏入領地之後,各式各樣的招牌便更是豐富了。

向後退了幾步的江山,伸手向街口處一指:「打頭開始,一直到這,家家飯館的門口都貼了一張店內食品不含味精的告示。」

「唐人街這些人也是,」張路皺着眉道:

「他們難道就沒想過,如果連自己的中餐館都表示不再擱味精,那外國人不是更不敢買味精了嘛!」

這一會,張路和江山、王扶林並肩站在一家飯店門外。

聽江山這麼一說,大傢伙紛紛響應了起來。

「鳳影光冷。」

但相比各家餐館的大蕭條景象,更讓江山挪不開眼的則是貼在餐館門口的一張張告示。

相比其它商鋪門口工人來來回回上貨卸貨、客人你挑我選的貿易景象。

「那你說怎麼辦?」王世襄:「咱們幾個把這些告示都給撕嘍?」

如果連自己的生存都開始費勁了,哪還會考慮什麼味精的生存。」

這一幕,倒是和歷史的描述一模一樣。

「行呀,正好我這會感覺餓了。」

沿街各家飯館卻是一副冷冷清清、燈光昏暗的模樣。

不過,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餐館、小吃鋪,讓沿街溜達的一行人瞧出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上面說的就是這事?」王扶林驚了:「看來國外對味精的反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嚴重啊。」

這一會,餘思歸也順着他的目光一塊看:「我怎麼感覺紐約的唐人街,還沒有香江瞧著發達。」

這一會他才發現,餘思歸、黃華這二位精通英文的同志,早就和江山一塊皺着眉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江山實話實說道:「咱們總不能掰開嘴強行喂老外吃味精吧。」

一開口,居然還是廣東話。

一旁的王扶林感覺不像:「不會吧,哪有敞開大門的暫停營業。」

「話雖是這麼說,」看着店門上張貼的告示,黃永鈺覺得張路的話也有一定道理:

「但這麼做的結果,的確只會讓老外更加誤會咱們國家的味精。」

「這都吃了多少天的洋餐廳了,早該換換味道了。

看了看門上的全英文告示,又瞧了眼店裏一桌客人沒有的模樣。

還沒等他們跨進大門,一位身穿綠色旗袍的咨客小姐就笑着迎了出來。

「它就是芳嘉園我也不敢呀,」此時的王世襄,想起了家鄉的一群人:「也不知道唐人街有沒有居委會,要說還是帶紅箍的那幫人權利大。」

即便偶爾遇上幾位食客,也一定都是和自己一個模樣的東方面孔。

「您這話倒是提醒我了,」向周圍看了一圈后,江山冒出了一個想法:

「這兒如今也不知道是誰說了算,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問題就簡單多了。」

「要不咱們先找一家飯館邊吃邊聊?」江山的目光定在了不遠處的一家飯店:「順便也嘗嘗紐約的中國菜。」

「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畢竟是一群在敵人內部討生活的人。

這一會,憋了好些天的黃永鈺忽然就找著了自己的主場。

一番流利的粵語輸出后,幾位同志在一張靠窗口的圓桌邊坐了下來。

不用問也明白,店家這是想讓他們幫忙做餐廳的活招牌了。

剛落座的江山,隨意的看了一圈。

除了他們,大廳里還有另外四五桌客人。

從屋頂的龍鳳雕梁、和幾盞懸在頭上的大型宮燈就能看出,這家餐廳的裝修是下了不少本錢的。

「這是家粵菜館,大家想吃點什麼?」

捧著菜牌的黃永鈺邊看邊問:「燕窩、魚翅……這些咱們就算了,小江是我們自己的同志,不能揪住不放。」

王世襄笑了:「你就直接往後翻吧。」

自從旅遊局的侯主任離開紐約,前往下一個考察地香江后。

廣告節的參賽小組便恢復了正常的住宿餐飲標準。

不過雖說賓館的級別降了,但伙食的標準卻依舊很樂觀。

畢竟,還有江山這位大戶在貼補。

好容易在80代來了一趟紐約,江山可不想扣扣索索的委屈自己。

其它的雖然不敢輕舉妄動,吃幾頓好的倒是不難做到的。

「大家不用客氣,」

這一會都不是外人,江山說話也直接了不少:「除了鮑魚燕窩,你們想吃什麼自己儘管點。」

別說還有公家的招待費貼補,即便是沒有他也不會虧待眼面前這幾位。

「蜜汁叉燒、脆皮乳鴿、干炒牛河、豉汁排骨、燒味四拼……」

黃永鈺乒乒乓乓的一頓點,一點沒辜負自己之前的港粵生活經驗。

不過等他點完后,卻發現眼前的幾位都在朝着一個方向看。

黃永鈺側過身子一瞧,原來大廳里掛着一台懸在半空的電視機。

【你知道嗎?味精是通過微生物發酵製成的。

讓我們來探索味精的循環生態圈吧,味精是以甘蔗和其它農作物產品作為原料的……】

這會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廣告,正是二商局採納了江山的建議后,委託浦江美影廠製作完成的一部動畫科普小廣告。

在廣告節的參賽小組還沒來紐約之前,這部味精動畫廣告就已經在當地電視台播放了。

「在中餐館里播放味精的科普廣告,」抬着頭的江山誇讚道:「這個主意不錯哎。」

一看便知,這家餐廳選擇的電視頻道相當有針對性。

王扶林點了點頭:「看來這家店的老闆,還沒有放棄在菜里擱味精的想法。」

「這是個聰明人,」

見其它幾桌客人都是一副亞裔面孔,江山便直截了當的說道:

「他知道不解決味精的問題,餐館的生意就別想好起來。」

最起碼近幾年是紅火不起來了。

哪怕是之後,中餐也只能走價廉物美的道路,而相當會搞事情的日料卻越來越物廉價美了。

「咱們的廣告什麼時候能上?」黃永鈺向江山打聽道:「我感覺不能再等了。」

「好像就是今晚,」江山看着黃華:「對吧黃經理?」

「對,就是今晚,」一直保持微笑的黃華,點了點頭:「局裏這回給《紫禁城的奇妙夜》選了一個好時段,所以直到今天才排上檔期。」

目前的浦江廣告公司,還是和從前一樣包攬了浦江城所有的境外廣告業務。

所以有關這方面的事,都歸黃華來對接。

「那就好,」王扶林已經開始期待了:

「如今已經播放了味精的科普廣告,再等咱們那部廣告一上,味精的出口訂單想不回升都難了。」

「前提是……」

黃華的一句話還沒說完,不遠處的一桌客人忽然朝着這邊轉過了身。

刷刷刷看過來的一桌人,放眼瞧著沒一個是好惹的。

就個別人士的打扮來看,他們生怕旁人看不出自己的黑幕。

眼瞧著氣氛不對,連正在上菜的服務員,都開始仔細起了自己的動作。

這個時候,坐在其中的一位身穿黑襯衫的男同志,隔着兩張飯桌就喊上話了:「幾位是不是來自大陸的朋友?」

「沒錯,我們都是打國內來的,」

雖然對方說的是粵語,但黃永鈺還是用普通話回了過去:「你們呢?香江人?」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的差別,讓黃永鈺一下就聽出了對方的始發地。

「香江?」看着估摸50來歲的男人,忽然笑了起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啦。」

「哦?」

「我已經來紐約很多年了。」

「不準備回去了?」

「回不去了,這間酒樓就是我開的,吃着味道還行吧?」

「我還沒開始吃呢……」

在對方與黃永鈺的對話中,只聽懂一個大概的江山一直靜靜的瞧著。

相比其它幾位戒備且不友好的表情,這個歲數最大的男人,倒是一副很隨和的模樣。

也就幾句話的功夫,他已經走過來和黃永鈺坐在一塊了:「鄙人姓陳,大家都喜歡叫我一聲超哥。」

「超哥?」雖然身在他鄉,但黃永鈺還是不願意屈尊:「陳先生是哪一年生人?」

「1928年。」

「那伱得叫我一聲哥了,」黃永鈺:「我是24年的。」

「哥,」超哥很爽快的叫了一句后,指著電視問道:「剛剛聽你們在聊廣告的事,怎麼?這條廣告是你們做的?」

「對啊,」黃永鈺點了點頭:「我們這個小組目前的任務,就是負責為味精討回公道。」

「為味精討回公道?」

一聽這話,超哥忽然收起了笑臉:「你們想得太簡單了,說起來這部卡通廣告播出也有一段時間了,可你們看一看……」

超哥指了指窗外:「還不是一點屁用都沒有。」

這個時候,聽了半天的江山終於開口了。

雖然一直都是半懂不懂的聽着,但他好歹也能聽出個大概:「一點屁用沒有也得堅持播下去,不然你的餐館生意會更差。」

江山看着對面大馬金刀的超哥,直接忽略掉了站在他身後的兩個好漢。

「現在看着好像只是中餐廳的生意差,」江山開始虛張聲勢了:

「等過一陣再瞧瞧,和餐廳密切相關的食材、海貨、調味品等等都會大受影響。」

關於江山說的這些現象,唐人街其實已經出現了。

不過好在紐約的華人數量也不少,哪怕是關掉一部分的中餐廳。

他家的這座酒樓也不會受什麼影響。

看着眼前的年輕人,超哥剛準備說點什麼,對方卻又搶先一步開口了。

「您以為這就完了?」江山繼續傳播恐懼:「洋人來唐人街的目的,相信您一定清楚吧?」

「那當然,他們都是沖着中國菜來的,」超哥笑道:「總不會是來打麻將的吧!」

「等到有朝一日一個吃中國菜的洋人都沒有了,」江山:

「唐人街上一半的餐廳都要關門,到那個時候不管是收租的、開餐館的、餐廳供貨商,

又或是大批的廚子、服務員……都會遭受經濟危機,再往後,必將會引起一系列的連貫反應。」

「另外,咱們不妨再想深點,」說到這,江山也向電視機指了一下:

「您如今也瞧見了,味精有害健康的說法純屬就是在胡編亂造。

他米國佬今天能造味精的謠,明天就能造其他的謠。

《排華法案》才廢除了幾十年,您難道就忘了?

您也不想想,他們為什麼會從中餐廳下手,不就是因為這是唐人街最吸引當地人的行當嘛!」

看着越說越起勁的江山,別說是超哥的一伙人,就連王扶林和張路都開始憂鬱了。

1880年,紐約最早的唐人街還是顆剛冒頭的小嫩牙。

漸漸地,來自廣-東、福-建、香江沿海地區的居民,日漸壯大了起來。

初來乍到,他們只能以小餐館、豆腐坊、洗衣店為生。

漸漸地,賭場、茶餐廳、工藝品、瓷器店……

到了現在,服裝加工廠、洗浴中心、博物館、書店、偷渡放貸一條龍也相繼出現了。

但無論是哪個發展時段,中餐廳一直都是生意最好的那一個。

這一會見江山點明了要害,超哥的危機感立馬就放大了。

再想想可恨的《排華法案》,烏雲罩頂的他緩緩看向了江山:

「雖然你說的是有點道理,但又能怎樣?難道中餐館是兩個廣告就能解決的?」

「如果是一般的廣告當然不行,」江山也放慢了語速:「但好在它不是一般的廣告。

唐人街中餐館面臨的現狀,國內的領導也非常的重視。

在了解到具體原因后,宣傳部、文化部立刻組織了多個部門出面解決這事。

相關部分不但播發了一筆專用經費,還承諾會長期訂購廣告的播發時段。」

頭一回聽說國內有關部門會關心唐人街的超哥,毫不在意的翹起了嘴角。

但瞧著江山一本正經、有板有眼的模樣,掛在嘴角的一絲不屑又漸漸地消失了。

「這一位是中央電視台的總導演王扶林先生,坐在他身旁的是浦江電視台的總導演張路,」

江山的表演還在繼續,被他點到名的同志,也在全力的配合:

「浦江廣告公司的經理黃華、文化部的專員黃永鈺、王世襄……

為了拍出一部宣傳中國菜的美食廣告,政府不但允許劇組進入故宮拍攝,還搬出了故宮的文物充當道具。

由各部門專家組成的團隊,這次來米國的目前就是為了參加紐約的廣告節。

如果我們的廣告能在廣告節上獲獎,其帶來的影響知道有多大嗎?」

早已經聽傻的超哥這會才明白:中國不但沒忘了他們這群漂泊在外的子民,還為他們拍攝了一部解決問題的廣告。

不僅是他,就在江山侃侃而談的時候,餐廳里的所有人都悄悄圍了過來。

「有多大影響?」還沒等超哥發問,之前和他坐在一桌的同志已經忍不住張口了。

「如果能得獎的話,」江山道:

「咱們這部中國美食的廣告有可能在米國的各家電視台輪番播放,更有可能還會拿到國外播放。

你們仔細想想,紐約可是世界中心,到那個時候別說當地人會直撲唐人街,周邊城市的遊客也會過來。

再加上味精科普廣告帶來的解釋說明。

只怕到時候,你們唐人街的中餐廳想歇都歇不下來!」

聽到這,內心已如江水般翻湧的超哥當即把手一抬:「不用說了,紐約廣告節的開幕式是哪一天?」

江水:「後天。」

「你還有你,」超哥在人群中點了兩位:「去開幾輛林肯和佳得利過來,記住了都要加長的。」

「好的超哥。」

在對方轉身離開后,超哥看着江山緩緩的笑道:「其它的忙我雖然幫不上,但一定要讓幾位風風光光的出現在紐約的廣告節上。」

「禮服儘管上我那挑去。」

「要不要小弟跟着,需要的話我們鬼影幫來辦。」

「你們現在住在哪家賓館?我在會所給你們開幾個豪包怎麼樣?」

此時此刻,餐廳里的其他聲音也跟着響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4章 來自紐約幫派的鼎力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