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君主立憲都要整出來了?!

第464章 君主立憲都要整出來了?!

「隆慶開海,是在隆慶元年進行了的。

怎麼說呢……隆慶開海時的真正目的,其實一開始時,並不是朝廷為了多賺多少錢。

而是因為倭寇特別的嚴重。

到了嘉靖時期,沿海的倭寇就變得越發的猖獗起來。

在嘉靖時,甚至於爆發過嚴重的倭寇。

其中有一項最是出名。

嘉靖三十四年,來自倭國的53個倭寇,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

洗劫浙、皖、蘇三省。

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

橫行80餘日。

殺死殺傷,大明官兵四五千人。

包括明朝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

「它娘的,什麼狗東西?」

朱元璋聽到韓成所說的這些話后,一下子就炸了毛,忍不住出聲罵道。

「嘉靖朝的官兵們,都是它娘的幹什麼吃的?

那麼多人,連這區區倭寇都治不住?

讓他們如此縱橫?」

這種事情在他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對於倭寇,他從沒有放太眼中。

在他看來,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成不了氣候。

結果在嘉靖朝,竟然有發生過這麼離譜的事。

想想就讓人覺得特別的不真實。

但他又知道,韓成這個女婿不會在這事情上騙自己。

「這些人有沒有被弄死?」

朱元璋黑著臉詢問。

韓成道:「都死了,後面頗廢了一番周折,才把他們給全殲。」

「後代真它娘的不爭氣!」

朱元璋出聲罵道。

「看來咱這裏開了市舶司之後,就要加強水師訓練。

今後儘可能快的,到那邊問候一番!」

對於朱元璋的這個決定,韓成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東南沿海多地,深受倭寇襲擾之苦,屢禁不絕。

到了這個時候,便逐漸有有識之士開始想辦法。

其中有人提出,這些倭寇如此猖獗的一大根源,就是海禁。

因為大明實行海禁,禁止私人對外進行貿易。

而海外又確確實實有着大量的財富。

許多人,都能夠通過海外走私,獲得諸多的好東西,所以是屢禁不絕。

不僅禁不住,反而還愈演愈烈。

因為海禁的存在,給海外的那些倭寇,提供了很強的生存土壤。

若是朝廷這邊,改變之前的想法,把海禁放開,讓對外貿易變得合法化。

那麼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同。

說裏面不少人,並非是真的想要進行走私,實在是官方不允許私人貿易,所以才進行走私。

朝廷若是放開海禁,那麼其中的不少人,都肯定會由原本的走私,變成正經的經商。

如此一來,就能夠大大的打擊到海上的眾多倭寇力量。

從根本上對其進行瓦解。

所以在隆慶元年的時候,朝廷就頒發出來了新的旨意,進行開海。

允許民間對外進行貿易。

與此同時,還建立了相應的衙門,來管理這件事。

據後世的人進行統計,在隆慶開關之後的短短六年時間裏,從世界流入大明的白銀,就有足足三億多萬兩……」

韓成在這裏向講述著,他所知道的關於隆慶開關的那些事情。

在說到三億多萬兩的白銀,這個數額之後時。

韓成都覺得有些震動。

當時的大明,和周圍進行做生意,真的是血賺。

隆慶這邊不管是剛開關,就獲得如此大的收益。

當真驚人,這可是三億多萬兩啊

而且,還只不過是短短的六年而已!

可見當時的大明地位有多高,對外貿易,獲得的有多大。

想來自己老丈人朱元璋,在聽到了這個巨大的數字后,也一樣會顯得很吃驚。

如此想着,韓成就將目光轉向了老丈人朱元璋的身上,留意着他的神色。

只見朱元璋臉上,果然帶着一些震驚之色。

並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顯得有些錯愕的望着韓成道:「你說,開海了六年,賺了多少銀子?」

韓成大聲重複道:「三億多萬兩!」

看着自己家老丈人的這反應,韓成道心情還是挺不錯的。

又被自己藉助歷史上次發生的事,給自己家老丈人來了一點小小的震撼。

相信有了自己,所說出來的這些話后,自己家老丈人,對於開海所能獲得的利益,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接下來的進行開海時,絕對會變得更加的積極。

海外真的是一個聚寶盆!

能夠給大明帶來諸多好處的那種!

正如此想着,卻聽到朱元璋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這怎麼才這麼點兒?!」

什麼?

韓成聽到了自己家老丈人所說的話后,為之愣了一下。

不是……這什麼情況?

六年的時間,流入三億多萬兩白銀還少嗎?

特別恐怖了好不好?

結果自己家老丈人卻嫌少?

不是……自己家老丈人的胃口,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了。

自己老丈人,不知不覺之間,居然是已經膨脹到這種程度了?

韓成一時之間,都被朱元璋給整懵了。

「岳父大人,這……這可是三億多萬兩啊,少嗎?」

韓成忍住心中種種震動,望着朱元璋進行提醒。

卻聽朱元璋,依舊是顯得有些疑惑的道:「三億多萬兩,多嗎?

一點不多。

這可是六年時間賺的!

聽到朱元璋的話后,韓成就變得越發的震動了。

看着自己家老丈人,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這……還不夠多?

自己家老丈人,這什麼時候,眼界這麼高了???

之前聽到,大宋和元朝中期之時,市舶司一年能收入兩千多萬貫的時候,他當時眼珠子都紅了。

怎麼現在,自己說短短几年時間,就弄了三億多萬兩白銀。

他就是這個反應了

「岳父大人,這可是三億多萬兩啊!真不是個小數目!」

韓成望着朱元璋進行解釋。

朱元璋搖頭道:「韓成,你可別騙我。

一些簡單的事兒咱還是知道的。

這三億多萬兩,是真不多。

十萬是一個億,三億多萬兩,也就是三十多萬兩。

你說說,這六年時間只賺了這麼點兒,算多嗎?」

朱元璋望着韓成進行解釋,他也同樣是被韓成的這個反應,給弄的有些懵。

也在疑惑,想韓成這是怎麼了?

才不過區區三十多萬兩,還是六年賺的,至於說的這麼鄭重嗎?

啥玩意兒?!

韓成聽到老朱的這個解釋后,為之愣了一下。

旋即意識到,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了。

「父皇!錯了錯了,這事弄錯了!

你所說的億,和我所說的億不一樣。

在父皇你的認知里,十萬是一個億對不對?

朱元璋對點頭道:「對。」

「可是,我們後世不一樣。

我們後世,給『億』重新定義了。

它成了一個特別大的計量單位。

我們的計量單位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

千萬後面是億。

也就是說,一個億等於十千萬,可不是說是十萬!」

「什麼?!」

聽到了韓成的解釋之後,剛剛還嫌棄少的朱元璋,一下子就獃滯住了。

「這……也就是說,隆慶朝,是短短六年時間就賺了三十個千萬兩的白銀?!」

在弄明白了,韓成所說的數額有多大后,朱元璋瞬間不淡定了。

居然這麼多?!

果然還是要開海!

「等一下咱這裏,就給老三那邊傳消息,讓他儘可能的,把市舶司給又快又好的弄起來。

快些賺海外的錢!」

朱元璋滿是振奮的出聲說道。

同時也對吳良他們這些人,更加的痛恨。

這麼多年下下來,讓自己大明損失了多少的錢財!

韓成看着朱元璋的反應,點了點頭。

這才正常嘛!

就說老朱怎麼可能會突然之間,胃口變得那麼大。

都三億多萬兩了,他都還嫌少!

鬧了半年,原來是計量單位不一樣。

旋即想到了,後世記憶深刻的一句話『四萬萬人』。

對此一下的釋然了。

好像一直到那個時候,尚且還沒有億這個概念。

或者說是『億』和自己后所常見的『億』,意義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誤會倒也正常。

這就是來自後世的自己,和大明之間的不同。

雖然這麼長時間的接觸下來,自己也比較習慣了朱元璋他們的說話方式還有思維。

而老朱他們,也同樣逐漸的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

但是有不少的東西,不是說能夠那麼容易的,就被融合掉的。

總能在不經意之間,體現出古與今的差別。

「隆慶開海,六年時間就賺了這麼多,他這是把全國沿海的諸多地方都給打開,可以暢通無阻的對外做貿易了吧?」

朱元璋望着韓成詢問。

此時,他的面色顯得有些漲紅,這是激動的了。

韓成聞言道:「父皇,並非如此。

隆慶開海雖然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義,而且取得了這麼大的成果。

但是開海並不全面。

只設立了一個港口。

這裏就是漳州府月港。

並以月港為治所,設立海澄縣,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並徵稅。

督餉館對私人海外貿易管理的內容主要有:出海貿易的船隻不得攜帶違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餉館領取船引並交納引稅。

此外,對倭國的貿易仍在禁止之內。

所有出海船隻,均不得前往倭國。

若私自前往,則處以「通倭」之罪。」

聽到了韓成所說出來的這些,朱元璋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只不過是開放了一處港口,竟然都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效?!

這這海外之地的財富,是真的多!

自己大明這些年來,錯失了多少財富啊!

一想起這些,朱元璋就心疼的利害。

韓成見到自己家老丈人的這個樣子,想了一下道:「父皇,這個六年時間的三億多萬兩白銀,並不是說全部都是官府所徵收的稅。

而是算的流入我大明銀子的總量。

也就是說把那些商賈等人所賺的錢,也給一併算在了裏面。」

聽到韓成這麼說,朱元璋這才算是稍稍的冷靜了一下。

但是整個人的神情,還是顯得有些亢奮。

雖然不全是官府收稅,但只要這銀子來到了大明,那這事兒就是好的。

所以這開海特別的有必要。

他也,同時他又想起了韓成與自己所說的,寶鈔的弊端,自己諸多的解決辦法。

今後大明開了海,賺取了大量的銀錢之後。

或許大明這裏,可以用銀子來取代寶鈔。

「韓成隆慶開海的時候,禁止和倭國那邊做貿易。

那……咱們這邊是不是在今後也需要如此做?」

激動過後的朱元璋,又想到了韓成所說話里的另外一些內容。

想了一下,便望着韓成如此詢問。

韓成搖頭道:「當時海寇嚴重,裏面有些大量倭人。

倭國那裏,不禁止他們的人成為海寇,甚至於還鼓勵一下他們那邊的人,成為倭寇掠奪大明。

從而給他們那邊帶一些財富。

那個時候,大明深受倭患之苦,所以才在開海的時候,專門把倭寇給排除在外。」

聽到韓成這麼說,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咱知道了。

等到市舶司建立起來,大明大水師進一步發展之後。

咱這邊再派遣大軍前去那裏,把這倭國給平了。

咱這邊,偏要給他們做生意!

把他們那邊值錢的都給賺過來!

到那個時候,咱倒是要看看,他那邊還敢不敢有倭寇騷擾我大明!」

朱元璋這個時候,說這話時,霸氣側漏。

也特別的有底氣。

他的這些底氣,都是自己好女婿韓成給的。

「好!岳父大人!小婿贊同!就該如此做!

今後打下了倭國,就把那裏給交割成一塊一塊的,讓他們那裏永遠處在戰亂之中。

把那邊變成我大明的聚寶盆。

讓那裏的人,給咱們白打工!

對於那地方的人,就該怎麼狠怎麼來!」

對於朱元璋的話,韓成是一百個贊同。

說罷了隆慶開海的事情之後,韓成又開始給朱元璋,說起了隆慶朝的另外一件大事兒。

「在對外的軍事上,朱載坖即位不久,就在隆慶元年的九月,遭遇蒙古的俺答部的入侵。

石州失守,孝義、介休、平遙、太谷、交城、文水、隰州等地被掠奪。

明軍幾無還手之力。

高拱第二次入閣后,積極整頓邊防。

並於隆慶四年正月,奏調名將王崇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多次擊退蒙古的騷擾。

同年九月,發生俺答之孫,把漢那吉投明事件。

王崇古主張接納把漢那吉,並以此為砝碼,來迫使俺答歸順。

得到高拱、張居正的支持。

經過雙方談判,俺答允諾不再犯邊?

並交出為其充當謀主的白蓮教徒趙全、李自馨等人。

而明朝也歸還把漢那吉,並同意通貢開市。

隆慶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朱載坖下詔封俺答為「順義王」。

其後雙方訂立俺答汗受封規矩條約,實現了明朝同那邊的修好。

使明朝節省大量邊防開支,使宣大邊塞迎來數十年的和平局面。

另一方面,遼東、薊鎮塞外的土蠻部,亦屢屢騷擾明朝。

在聽說俺答封貢,也以軍事施壓的方式,來要求與明朝建立封貢關係。

但大明始終拒絕。

並採取強硬態度,擊退其騷擾,這種對方略被稱為「東制西懷」……」

「它娘的!」

朱元璋聽了韓成的一番講述之後,忍不住出聲罵了起來。

「這北方,還當真是我大明的一生之敵!

咱在位之時,都已經做了那麼多的事兒。

聽你說連北元王庭,在後來也被藍玉率兵給滅掉了。

而老四一生,都在不停的北伐,狠狠的打擊北方的那些人。

可是,草原上的那些人,就像是野草一樣,殺之不盡。!

最多安穩上個幾十年,馬上便就有眾多的部族崛起,威脅北方……」

可有說起這事兒,朱元璋就顯得有些鬱悶。

韓成聞言道:「所以說,咱們在今後還是要大力的發展火器,發展工業。

讓大明變得越來越強大。

當大明強大到一定程度,火器足夠厲害,就能才能夠把這種事徹底解決。

達到讓他們永遠沒有辦法超越的地步。

武德特別充沛。

才能夠讓這些人變得老實。

讓他們從能征善戰,變得能歌善舞。

哪怕是在今後,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雪。

在凍死無數牛羊馬匹和人,也只能自己默默的忍受着。

絕對不敢南下……反而還要擔心我大明會不會對他們動手。

不然的話,就算是大明在那邊打打多的仗,也最多只能有個幾十年的安穩。

過上一段時間后,還會有着諸多的戰鬥發生,不能夠永遠的解決。

聽到韓成這麼說,朱元璋點了點頭。

「你說的對,這事情上,你今後可要多努力。

這些咱都不懂,全指着你了。

希望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些。」

朱元璋帶着一些憧憬的,還有無盡的希望,望着韓成出聲說道。

韓成用力的點頭道:「父皇,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做這些事,要儘快的把這事情給做好。」

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對於韓成的這個態度,非常的滿意。

然後又望着韓成道:「這隆慶朝時,還有別的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嗎。」

韓成想了一下道:「除了這兩件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隆慶帝剛登基時就發生的事兒。

那就是把牽扯到了大禮議中的諸多人,全部都給赦免了。

這算是文官集團,隨着嘉靖去世后,進行的一次迅速的反撲。

毫無疑問,遇到了隆慶帝這樣的皇帝。

大明皇權想要不被削弱都不可能。

必然是皇權衰落,文官集團的權利得到有一步的膨脹……」

朱元璋聞言忍不住嘆口氣。

他就知道,在這方面一定是如此。

不過,還是有些欣慰。

雖然隆慶這狗東西當皇帝,根本就不合格。

好在他遇到的那些臣子,還算是有能力的……

但至少不那麼廢物。

還是能做事兒的。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隆慶開關進行貿易,是解決和北方之間衝突的一個關鍵。

高拱再次入閣后的一系列措施,確確實實起到了效果,令的大明的邊防力量增加。

但是,最為根本的一個,還是對於北方所進行的互市。

有了這個互市之後,方才能夠從根本上,穩固住這些……

不過當初,通過這個對大明而言,算是很不錯的決議之時。

可並沒那麼簡單。

當時作為皇帝的隆慶不管事兒,也不願意擔責任。

眾多的大臣,很多也不願意開口,怕今後事情出了什麼意外,而被問罪……」

「那在當時,眾朝臣們又是怎麼把這個事兒給怎麼解決的?」

朱元璋聽到韓成這麼說后,都不由顯得有些好奇的出聲詢問了起來。

韓成道:「舉手錶決!

朝中眾臣,通過舉手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最終,少數服從多數,通過了這個決議……」

什麼東西?!

朱元璋聽到了韓成所說的話后,都不由的為之呆了一呆。

多少是顯得有些懵。

他是真沒有想到,這樣的一項重要的決策,居然是通過這樣的辦法,來做出來的!

這還真它娘的新鮮!

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可置信。

別說是朱元璋感到懵了。

就算是韓成,再來提及這事情時,也同樣覺得有些懵。

實在是這事兒,有些過於超前。

當時,他在看到這些的時候,都忍不住在想。

這隆慶帝,也就是去世的比較早。

這要是隆慶多在皇位上待上一些年月,說不定大明,提前就開啟了君主立憲制……

實在是他們的這一番操作,太過於讓人意外了。

在君主至上,皇權集中的年代裏,出現這樣的事兒,無異於是羊群里跑個驢……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努力的讓自己靜靜。

好一會兒才壓下心中的諸多複雜感受。

不過也決定了,今後若是能夠隨着韓成,一起前去隆慶時空,見到這狗東西了,必然要好好的給他一些教訓!

讓他深刻的體驗一把,來自於祖宗的愛!

自己要是不把他的種種毛病,都給治好了,自己就不是他祖宗!

韓成在邊上,看着自己家老丈人的反應。

雖然自己家老丈人,什麼都沒有說,他也基本上明白了,老丈人這個時候的想法。

當下就在心中,為隆慶這傢伙,提前默哀了。

他以為他成了皇帝,就可以高枕無憂,無法無天,隨心所欲的進行着,自己的快樂遊戲?

錯了!自己這裏,很快就會讓他明白,什麼叫做你祖宗不允許……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別的嗎?」

朱元璋站在這裏,握了好一會兒拳之後,終於把心裏面的怒火,給暫時壓了下去。

望着韓成,又一次的出聲詢問。

韓成想了一下道:「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這件事兒,就是試行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這是什麼東西?」

朱元璋聞言,顯得有些奇怪的詢問,

「這怎麼聽起來,名字這麼奇怪呢?」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4章 君主立憲都要整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