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戰局決議

第四十三章:戰局決議

明軍這一戰的勝利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毫無疑問是巨大的,不僅僅是粵西等地,便是廣州城內的守軍聞訊之後,也是士氣大振,戰意昂揚,杜永和,張月兩人甚至不再只是一味固守城池,屢屢派兵出擊偷襲清軍,雖然說戰果一般,但打得尚可喜不勝其擾。

與此同時,惠州府的黃應傑也沒有理會尚可喜拋出的勸降引誘,繼續派出兵馬牽制對方的行動,使得其進攻廣州的兵馬進一步被削弱。

而廣州南面,原本要投降清廷的海盜們,也紛紛轉變了心意,選擇了繼續觀望,陳齊策等人更是開始配合廣州水師,在南面海域江河之中,不斷襲擾清軍,並給城中的杜永和等人傳送情報。

對於朱由榔來說,這些目前還不在自己掌控中的南明守將也同樣重要,只要他們能繼續抱着觀望局勢的心態堅守不降,朱由榔此戰的目的就達到了——尚可喜將會一直被牽制在廣州。

換言之,只要能讓這些人相信跟着他朱由榔混是能不斷打勝仗,不斷加官進爵的,他們便會堅守下去,這個時候還不剃髮的人,其實多少還是有點民族骨氣的。只不過不多罷了。

而朱由榔需要做的就是,用更多的勝利來讓他們信服,來重塑大明的信心,讓各方勢力都來支持大明,而非滿清。

至於耿繼茂嘛,他仍然領着剩餘的近八千兵馬固守在北江東岸的大營之中,但可能是因為被李建捷燒了大量糧草畿重的緣故,他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李元胤派出的哨騎探查到,耿繼茂大軍已經開始往北邊派出哨騎,看起來好像是要撤退了。

不過,耿繼茂到底是要撤退,還是另外有企圖,朱由榔一時之間都難以判斷,他並不覺得耿繼茂是那麼輕易放棄的人。畢竟,「北江防禦戰」南明雖然號稱大勝,但其實也不過殺敵千餘,大半都還是綠營軍,不是藩兵。

換言之,耿繼茂的核心主力依舊沒有太大損失,他其實根本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撤。

而當前局勢如此緊張,時間如此急迫,耿繼茂部又有了新的行動,朱由榔在接到李元胤親自送到「北江大營」的軍報之後,立刻召集了群臣召開軍事大會。

朱由榔端坐在中軍大帳高高的龍椅之上,居高臨下地看着滿朝文武,沉聲問道:

「今日一早,我軍哨騎探查到耿賊大營有所異動,疑似耿繼茂開始分批派兵馬往北邊撤退。朕接到軍報后,與車騎大將軍商議了一會,李卿擔憂耿賊此番是聲東擊西,往北邊繞一圈之後,恐怕會立即引援兵南下,再攻三水或者咱們的北江大營。

朕想聽聽我諸位的意見,耿繼茂此番到底是想要如何,我大軍是該主動出擊,將其一舉殲滅,至少狠狠咬下一塊肉,還是加固城防和加強水師,以不變應萬變,防備耿繼茂的下次進攻?」

大帳之內,武將們都還沒出言呢,就有一中書舍人搶先進言道:「陛下,臣認為我軍應該乘勝追擊。北江一戰我軍大獲全勝,耿賊大營又被李將軍打得糧草畿重盡失,現在不過是陛下比喻的那般,紙糊的老虎,我軍只要全力以赴,必能全殲清兵,活捉耿賊!「

此話一出,又有一個侍郎當即贊同道:「陛下,臣認為張大人說的極是。耿賊大軍已被我軍重創,現如今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下了,朝廷應該立即出兵渡江一舉覆滅耿賊亂兵,以免夜長夢多!「

一時之間,不少文官也隨之出言附和,皆是覺得應該主動出兵,追擊耿繼茂,該說不說,大明的文官大臣們永遠是那麼的極端,以前是極端害怕清軍,現在不過是取得了一場小勝,就變得極端的自信了,認為大明軍隊已經完全碾壓清兵了,李元胤和李來亨等武將可不知道自己能耐這麼大了。

說到底,之所以會這樣,根本上還是因為這些文臣們都不知兵。只有不知道,才會妄自菲薄,或者是狂妄自大。

朱由榔被他們吵得頗感煩躁,但克制住了沒有動氣,他看向李元胤、李來亨、馬寶等武將,沉聲道:「行軍打仗的事朕說不上精通,但也知道沒有那麼簡單,那麼說的,都有些道理,但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朕想聽聽你們幾個怎麼看?」

李元胤聞言,當即出列,拱手抱拳道:「回稟陛下,末將認為我軍可以主動出擊,不斷襲擾,疲憊敵軍,決戰最終還是要打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須得等到忠貞營的另外五千援軍到了才可。」

李元胤不愧是知道揣度朱由榔心思的,不然他絕對不會說出要等忠貞營兵馬這樣的話來。不過,很多時候,朱由榔確實也需要這樣的人。

「末將也贊同南陽伯的想法,耿賊雖強渡北江失利,糧草畿重也被李統領燒毀了大半,但此戰我軍還沒有損傷到耿賊主力兵馬,據哨騎探查,耿賊還有近八千兵馬駐紮在東岸,我軍如若貿然出兵決戰,恐怕只會白白折損了大軍將士,不如先派兵襲擾!「李來亨也進言道。

馬寶此前作戰不利,受到了朱由榔口頭上的警告,正急於將功補過呢,此刻也是急於表現,不甘落後,當即補充道:

「陛下,耿賊此時糧草畿重不足,耿繼茂應當是要急於決戰的,這正好給了我軍將計就計的機會,他如今正面無法取得進展,除了迂迴夾擊,用巧勁,別無他法。那他就得分兵,甚至是佯裝潰敗,到時大軍必然會因此陷入混亂之中。

而等到我大軍援兵到達匯合,到時我軍便有近萬精銳了,耿賊還有南雄和韶州要留兵駐守,便是援兵也引不來多少,咱們又有甚麼好怕的,完全不必急於一時!屆時決戰之日,末將願為先鋒,為陛下,為大明盡忠!」

朱由榔聽罷,思量了片刻,隨即又說道:「馬卿說的有理,這個將計就計,其實就是咱們的機會,但是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等援兵抵達,否則咱們的勝算也不高。」

李來亨聽到朱由榔說起忠貞營的援兵,心中一喜之際,但也不由皺着眉頭思考了片刻,然後提議道:

「稟陛下,末將其實心中也憂慮我軍若是過於謹慎,等待援軍抵達,會因此錯失一舉殲滅耿賊亂兵的戰機,何況我軍如今士氣大盛,正是可用之時。

因此,末將覺得不如兩計並用,馬將軍和李將軍的計策都可,一方面先與耿賊大軍保持現在的旗鼓相當,派哨騎日夜盯防探查突襲騷擾,等到清軍糧草將要耗盡,不得不全軍撤退之時,我援軍應當也到了,到時候必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元胤聞言,也出言道:「滅虜大將軍思慮周全,末將認為可行。」

馬寶更是緊接着道:「末將認為亦可。」

這就是李來亨圓滑的地方了,他是兩個計劃都贊同了,不過很明顯一個是前期,一個是後期,而且也限定了兵馬出動。換言之,他這並不是簡單地和稀泥,而是整合了兩個計策,兩邊都不得罪。

朱由榔聽罷,贊同地點了點頭,拍板定奪道:「那就依滅虜大將軍的策略,咱們大軍先休養生息,然後派出散兵襲擾,保持大軍士氣旺盛,等到耿賊糧草耗盡,我大軍援兵同時抵達之日,再出兵將其一舉拿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振南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振南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戰局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