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趣論《管子》,劉鑠征服全場鴻…

第439章 趣論《管子》,劉鑠征服全場鴻…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當這八個出現的那一剎,不僅僅各大世家豪族沸騰了,甚至連全縣城的百姓也跟着沸騰起來,有識字者喊了一嗓子,老百姓立刻雲叢呼喊。

喊聲震天徹地,一波強過一波,一浪高過一浪,它激蕩在空寂的富強縣上空,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最終!

還是在邊讓足足擺手示意了良久,老百姓沸騰的聲音,方才逐漸平息下來:「揭幕畢,且請東郡郡守劉鑠,致辭發言。」

「劉郡守!劉郡守!」

「劉郡守!劉郡守!」

「劉郡守!劉郡守!」

「......」

在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中,劉鑠朝着眾世家豪族拱手致敬后,方才舉步走向了演講台,對着自製的擴音器,朗聲道:

「鄙人劉鑠,任東郡郡守已有一載,經歷十萬黃巾圍城,又納數十萬黑山賊為民,招商引資,大興土木,融資百萬錢有餘,方才有今日之東郡。」

「東郡之繁榮昌盛,非鑠之功,乃諸位之功。」

「......」

劉鑠開篇簡單介紹了這一年的情況,而後把東郡成功的功勞,大大方方地分給了兗州各大士族、商賈,甚至還有八大縣每一個鄉民。

「我劉鑠曾言,天下大亂之根源,在於民心喪亂,因此欲匡扶天下,必先取民心;而民心之本,在於循天道,行仁義,持忠孝。」

「鑠年幼時,曾有幸讀過《管子》,裏面載有一言,某至今記憶猶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沒錯!」

言至於此,劉鑠極其肯定地點點頭:「鑠治東郡,僅此一言,先安民,解決衣食住行,而後可以知禮節榮辱。」

「此二者決不可顛倒,必須要先安民,解決衣食住行,而後才能知禮節榮辱,因此在某而言,《管子》全篇,不過是在講安民。」

「管子相齊桓公,佐周之政,匡扶天下,處處為百姓着想,安定民心、民生,才能有後來的齊公霸業。」

「《管子》全書約有15萬多字,而『民』之一字,約有1200處,可謂高頻出現,並重視民心順逆,『民心』23次,『順民心』4次,『民意』3次。」

「毫不客氣地說,《管子》通篇都在論民心,謀民生,談民事,順民意,要以民心為心,以民意為意,一切以民心為出發點。」

「《史記·管晏列傳》稱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

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豈管仲之謂乎?」

言至於此,劉鑠面上浮出一抹淡笑,攤開雙手,哂然道:「孔聖人竟以激刺的話語反襯對管子的褒揚。」

「......」

金牌出身的劉鑠,此前便參加過國學方面的培訓,恰好便有對於管子的解讀,沒想到穿越后的他,竟然真的用上了這些知識。

他這麼一開口,別說那些世家豪族,還有升斗小民,甚至是儒林界的蔡邕、馬日磾,以及泰山北斗鄭玄,都是聚精會神,聽得極其認真。

劉鑠親眼所見,坐在第二排的曹操聽得是如痴如醉,不時點頭稱讚,流露出讚歎的神色,他甚至還提筆記錄,頗有種「上課認真聽講」的感覺。

「從治國理政的角度講,《管子》專列《心術》篇,論述『心』於治國安邦之重要性,聖人處置事物是積極主動的,治國必先使『心安』。

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

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

因此,安定民心乃是治理國家的頭等大事,國家的治理與百姓的安寧,根本都在於心,足見民心之重要。」

「......」

「如果喜以賞,怒以殺,怨乃起,令乃廢,政令就行不通,人心則會渙散,進而有二心,禍亂則將發生,一旦激起民眾忿怒,則很難應對平息。」

「......」

「管子曰:修舊法,擇其善者,舉而嚴用之;慈於民,予無財,寬政役,敬百姓,則國富而民安矣。」

「......」

「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因此滿足百姓願望,疏遠者自會親近;反之,親近者亦會叛離。」

「......」

劉鑠對於《管子》的解讀,不僅僅只是從原文解讀,甚至還會結合生動的案例分析,把管子對於民心的治理,分析得是頭頭是道,更加契合了今日的主題。

起初,只有曹操在做筆記,暗自點頭稱讚,甚至於後來,連鮑信、應邵,甚至是馬日磾等人,也在提筆往竹簡上記錄。

他們可從來沒有聽過這般詳細的解讀,不僅鞭辟入裏,而且通俗易懂,時常引得會場響起一片歡呼喝彩之聲。

頭排落座的鄭玄聽得更是津津有味,愈加欣賞劉鑠的才華,在劉鑠的講演中,他不僅聽到了儒家的學說,甚至還聽到了法家、道家、商家的內容。

這足以證明......

劉鑠是個博學多才的人。

而且,此人對於學問的理解深度,絕對不輸當世任何一個鴻儒學者,某些知識點便是擅長古今文經的鄭玄,也不由地甘拜下風。

雖說劉鑠能夠為郭淮之師,僅僅只是以珠心算為例,但是現在,鄭玄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劉鑠的才華絕不止於算術,他所涉獵的知識點,簡直堪稱瀚海汪洋。

及止於此,劉鑠已經用的才華,征服了古今文經的集大成者,鄭玄內心最後一點顧忌,也在這一剎,徹底的煙消雲散。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或許,能在劉鑠的手上實現,甚至要比自己想像中,發展的更好。

鄭玄捏著頜下一縷山羊鬍,凝視着在台上滔滔不絕講演的劉鑠,那面上浮現出的自信,當真是極有魅力。

身旁的管寧瞥了眼鄭玄,唇角微微揚起個弧度,壓低聲音道:「師兄,看來咱們還是小瞧了劉郡守,此人的才學要比咱們想像中深得多。」

「恩。」

鄭玄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地道:「他對於《管子》的解讀,的確別出心裁,某些切入的角度,令人驚嘆。」

......

正在台下聽講的荀彧,素來以冷靜著稱,可在這一剎那,竟然當場驚掉了下巴,露出駭然的神色,彷佛在這一剎,劉鑠再次刷新了他的三觀:

「主公這一輩子當真是在流浪中渡過的?」

「啊,這......」

一旁的程昱捏著頜下美須髯的手僵住,沉吟良久,方才吐口氣道:「或許,這世上當真有生而知之者,咱家主公決不可以常理度之。」

自從得知了自家主公的夢境后,程昱內心便有種強烈的感覺,自家主公必定是上天揀選的氣運之人,因此這才能生而知之,肩負起振興漢室的重任。

......

在第五排落座的衛凱,凝視着講台上的劉鑠,不自禁點頭稱讚:「劉郡守不愧是劉郡守,講得可真好。」

「是啊。」

同樣是世家豪族出身的楊修,感慨萬幹道:「本以為這一趟東郡之行,只當是開了眼界,沒曾想也能長不少知識。」

「我承認!」

楊修眸中閃爍著淡淡的羨慕嫉妒恨:「他雖然比我大不了幾歲,但論才學,我楊修自愧不如,如果東郡書院真能辦成,我一定報名參加。」

王蓋頷首點頭,輕聲道:「算我一個。」

衛凱附和道:「也算我一個。」

禰衡頷首:「別人我瞧不上,但劉郡守確實厲害。」

「跟着劉郡守肯定能學到東西,我也會報名。」

「還有我!」

「我!」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9章 趣論《管子》,劉鑠征服全場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