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恭祝八縣…

第438章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恭祝八縣…

「劉郡守!劉郡守!」

「劉郡守!劉郡守!」

「劉郡守!劉郡守!」

「......」

在老百姓震天徹地的呼喊聲中,劉鑠、鄭玄、蔡邕等人緩步走向石碑,雖然劉鑠資歷淺,只能屈居在鄭玄、蔡邕等人身後,但顯而易見,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即便是儒林界的泰山北斗鄭玄,在聽到老百姓如同浪潮般的歡呼聲,見到老百姓不停揮舞的旌旗、手臂,也忍不住捻須稱讚道:

「劉郡守果然甚得民心,老百姓面上的笑容是做不得假的。」

「是啊。」

一旁的蔡邕環顧四周圍聚的百姓,他們雖然盡皆粗布麻衣,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後方的劉鑠身上。

彷佛......

他們這些世家豪族全都成為了劉鑠的陪襯。

即便當初小皇帝的隊伍進入長安城,長安城的老百姓也沒有今日富強縣的老百姓興奮,這一剎那,竟讓蔡邕有種盛世太平,伴駕出宮的既視感。

「劉郡守任期不過一年,便能得民心如此,實在是了不得。」

蔡邕捏著頜下一縷山羊鬍,面上雖然極其淡定,但心中對於劉鑠的評價,更增添了一分,拿出家中藏書辦學的意志,更堅定了一分。

正如邊讓所言,亂世之中能碰到這樣的諸侯,實屬不易,不管是存粹的王道也好,亦或者王道、霸道并行也罷,總之劉鑠此人,值得他投資。

......

待眾人盡皆來到蓋着紅色稠帳的石碑時,老百姓的歡呼聲陡然間高了三分,整個會場頓時人聲鼎沸,劉鑠抬手沖百姓打招呼時,全場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這架勢......

簡直要比後世的國際巨星出場,還要瘋狂萬倍!

巳時一刻,豎碑儀式正式開始。

兗州名士邊讓充當司儀,邁步走向台前,擺手示意眾人安靜:「吉時已到,東郡豎碑儀式正式開始。」

「初平二年,冬去春來。東郡八縣,住房竣工。黛瓦覆頂,玉柱擎梁。五脊六獸,瑞氣呈祥。青石鋪地,溢彩流光。」

「房屋肅然,鱗次櫛比。太一神祠,配殿堂皇。孔廟金身,端坐正堂。虔誠跪拜,伏惟尚饗。敬畏先祖,賢德至上。」

「恭祝!」

言至於此,邊讓的聲音陡然間提升一倍,隨即朝着文武官員、各縣鄉民,便是一個標準的九十度深躬禮:

「八縣百姓,世代永昌!」

東郡的老百姓雖然聽得有些暈眩,但邊讓最後一句的祝詞,卻是一清二楚,他們紛紛附和起來,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世代永昌!」

「世代永昌!」

「世代永昌!」

「......」

這四個字若是放在平時,或許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只是一句簡單的祝願而已,但對於顛沛流離許久的黑山軍鄉民而言,卻是他們內心中最直白的奢願。

沒錯!

他們在東郡安家立業,追求就是這四個字「世代永昌」,雖然簡單,卻是直擊他們的內心深處,因此這才能引起百姓的共鳴。

雖然豎碑儀式方才開始,但在邊讓最簡單的開場白之下,便將整個豎碑儀式的氣氛,瞬間推向了巔峰。

再次站在講台上時,即便是奔波了半年之久,沒有參與建設過東郡的邊讓,也能從台下萬干百姓的眸中,感受到那股炙熱且直接的情感。

此刻的他竟也有些迫不及待,朗聲繼續道:「下面有請北海鄭玄、東郡太守劉鑠,共同為象著着安置性住房完工的石碑揭幕。」

咚!咚!咚!

咚咚—!

頃刻間,依次排開的二十面碾盤大小的戰鼓,被臂膀腰圓的壯士敲出一陣豪放熱烈的戰鼓聲,全城百姓聞之無不熱血沸騰,手舞足蹈。

他們恨不能有干萬隻耳朵,聽鼓點的激情;恨不能長干萬雙眼睛,看鼓槌的狂熱,釋放自己發自肺腑最純粹的感情。

在騰騰沓沓的鼓聲中,劉鑠、鄭玄互視一眼,頷首淡笑,各自走到石碑兩側,拿起紅色稠帳的邊角,將其掀開。

頓時,一個足有八尺有餘的巨大石碑,出現在眾人面前,它四周雕刻着精美花紋,頂部乃是熾焰形狀,與炎漢交相呼應。

正面雕刻着八個大字: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它是出自《尚書·五子歌》中的一句: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劉鑠的這一年任期,除了在臨近結尾時滅掉了張邈外,真的就只幹了一件事,那便是穩固民心,興業安民。

也因此,這八個字不僅囊括了劉鑠的這一年,更代表了他內心的一種寄託,畢竟他打的明牌一直都是匡扶漢室。

本固邦寧!

便是匡扶漢室夙願的集中體現。

當在場的各大世家豪族,見到這八個字的時候,紛紛頷首點頭,鼓掌稱讚,七嘴八舌地熱議起來:

「好一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說得實在是太好了,現在的大漢之所以淪落至此,便是少了劉郡守這樣肯為百姓干實事的人。」

「是啊,若是全天下能多些劉郡守這樣的人,那麼我大漢又何至於淪落至此?當真是悲哉、惜哉、痛哉。」

「劉郡守真乃奇才也,其若能在廟堂述職,或許這天下會大有改觀,漢室中興便有望矣,可惜偏偏有妖邪竊據朝堂。」

「......」

即便是對面的鄭玄,在看到前面這八個字時,也忍不住點了點頭,內心不由地萬干感慨,瞥向劉鑠,心中暗道:

「此子雖然年輕,但為人做事頗有章法,對待局勢看得也極其透徹,他既心懷匡扶漢室之志,我鄭玄即便助他一臂之力,又有何妨?」

「至於袁術、袁紹?」

此行鄭玄雖然有考察東郡的意思,但對於袁術、袁紹這兩個潛在威脅,鄭玄同樣在考察,而且已經有了結論:

「這二者雖然是兄弟,但卻不能精誠團結,而是相互作難,早晚必然落敗,而且必是被夾縫中生存的劉鑠戰敗。」

「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安然辦學之地,當真只剩下了東郡,若是自己的學生能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也算是對得起他們了。」

而與此同時,一旁的蔡邕同樣頷首點頭,不住地點頭稱讚:「民心不可欺,更不可棄,劉鑠此子年紀雖然不大,但卻能踐行此言,實屬難得。」

馬日磾亦是感慨萬干,長出口氣:「一年之內,便能有如此政績,的確值得稱讚,這句話在劉鑠身上,才真正得到了驗證。」

「聽說此子準備在東郡辦學,想來伯喈、康成應該會助他一臂之力,我馬家同樣不可落於人後,此子值得相助。」

荀爽捏著頜下一縷鬍鬚,饒有興緻地打量著劉鑠。

其實,他最初決定來東郡的目的,不是為了參加豎碑儀式,而是想要瞧瞧,能夠被自家素有「王佐之才」美譽的荀彧看中,此人到底有何本事。

經過短短數日的走訪,以及親眼所見所感,荀爽對於劉鑠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不僅新縣發展迅速,甚至連此前的老縣,都沒有落下。

荀彧這小子......

識人斷物的本事,果然了得。

荀爽暗自佩服的同時,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荀氏人才,再往劉鑠這裏派些不可,一個荀彧是遠遠不夠的。

至於合作辦學?

此事荀爽早有耳聞,內心暗自盤算道:「若是當真有此機會,能在那樣別緻的地方教學,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

荀爽還有自己的小九九:「最重要的是,若是能與康成、幼安、伯喈一起辦學,暮年生活必定是極其有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8章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恭祝八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