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設營地

第一章 建設營地

陸琛望着波濤洶湧的大海,內心五味雜陳。

「我不喜歡被人安排,特別是無法拒絕的那種!」

「叮!親愛的玩家,請為您的營地命名。」

系統第N次提示。

陸琛不耐煩地轉過身,看到不遠處,營地的議事廳已經建成。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遊戲做得挺有良心的,畫面非常逼真,很像真實世界,足以以假亂真了。」

……

公元22世紀初,地球人口突破了150億。

雖然人類在火星上投入了大量資源試圖改造火星的環境,但是火星的自然條件遠遠未達預期,因此由西方國家主導的火星地球化改造計劃遺憾地宣告徹底失敗,火星將只能承載有限的人口定居,無法成為人類的新家園。

但人口的持續增長,將地球的生態環境逼到崩潰的邊緣了,人類必須找到新的家園!

否則,人類會被困死在地球上!

於是,全人類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太陽系以外的廣闊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為了人類種族的延續,在21世紀末打了十年非核戰爭的世界主要國家都放下了矛盾,再次聯合起來尋找新的家園。

2120年,由C國和R國聯合建造,遠在海王星軌道的巡天望遠鏡6號發現了7光年外有一顆疑似宜居行星,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密集觀測和大量研究論證后,科學界證實了這是一顆質量為地球1.7倍,地表面積比地球大30%的宜居行星。

同時,通過複雜的推演和測算,發現該星球的海洋覆蓋率達到了驚人的90%以上,大型的陸地非常少,是一顆海島遍佈整個星球的海洋行星。

2130年,世紀初由原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組建的地球聯合政府宣佈將該宜居行星命名為泰諾星,代號E2,即地球二號的意思。

確認泰諾星是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后,地球聯合政府立即展開了雄心勃勃的星際殖民計劃。

因為技術的進步,人類已有能力製造最高飛行速度達到光速20%的星際殖民飛船。

根據計算,考慮加速和減速所需耗費的時間,從太陽系出發,飛船需要飛行整整45年才能抵達泰諾星。

另外,科學家根據長期的科學研究認為,至少需要派遣一百萬人殖民泰諾星,才能保證文明在新世界能夠延續下去,不會發生技術和文化上的嚴重倒退。

一百萬人在45年的星際旅途中所需要消耗的資源是異常驚人的,即使人類此時的太空技術也依然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消耗,科學家認為必須讓絕大多數殖民者在旅途全程冬眠。

幸而人類此時已經掌握了讓人持續冬眠數十年的技術。

星際殖民似乎萬事俱備了。

然而可笑的是,技術方面的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政治上的問題卻成為了最後的障礙。

「由哪個國家主導這次殖民計劃?」

前全球霸主A國在地球聯合政府上拋出了這個問題,並要求在泰諾星上實行A國的皿煮和自由,並在全體聯合會議上提交了一份詳細的泰諾星建設方案,其中在政治方面幾乎是複製A國現有的政治體制。

C國、R國、I國等幾大國立刻站出來反對,而A國的馬仔J國和歐洲等國家也馬上跳出來開撕,整個會議火藥味十足,記者感覺要再次爆發十年非核戰爭似的。

整整吵了幾個月,除了語言越來越尖銳,動作越來越粗魯,沒有任何解決分歧的跡象。

各國誰都不服誰,甚至到最後A國和J國都爆發了衝突和矛盾。

「這麼開下去地球聯合政府遲早要完。」媒體記者率先達成了共識。

全世界都悲觀的情況下,轉機突然出現了。

科學國際組織提交了的一份計劃書同時出現在地球聯合政府和各大媒體的面前。

「既然大家都談不攏,不如讓殖民者們自己選。」

計劃書簡單總結起來就是這麼個意思。

科學國際是一個非政府性質的國際科學家聯盟,成員都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頂級科學家,是科學界舉足輕重的重量級跨國組織。

雖然組織一向低調,甚至普通人都不知道組織的存在,但它的影響力遍佈全世界,因為他們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理論,甚至於殖民飛船的首席設計師也是組織成員。

科學國際提交的計劃書上最核心的內容是一款遊戲,英文名稱「NewOceanCentury」,簡稱NOC,中文名稱「新海洋世紀」。

它是一款擬真度極高的虛擬現實遊戲,遊戲地圖是按照推測的泰諾星地表修改後設定的,由眾多大大小小的陸地和海島構成。

殖民者進入冬眠后,他們將會通過腦波橋接技術進入遊戲。經歷45年的漫長旅途到達泰諾星后,根據遊戲中玩家綜合評分決定在泰諾星的職務,泰諾星首席執政官由綜合評分最高的玩家擔任,其餘名次的玩家根據智腦的綜合評定設定相應職務。

遊戲由殖民飛船的智腦全面監控,遊戲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均由智腦隨機生成,且生成后不接受任何外部修改,最為核心的玩家綜合評定系統則由智腦根據遊戲的進程逐步修改完善。

計劃書剛推出的時候,大多數國家政府明確表示不接受用一款遊戲決定泰諾星的政治體系,這顯得幼稚可笑。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其他解決方案都被一一否決,科學國際在此期間於各種場合和媒體上不斷宣傳該計劃,並詳細闡述了技術細節和設計理念,媒體和學者漸漸接受了科學國際的大膽計劃,各國政府在權衡利弊后,也開始認真考慮計劃的可行性。

2136年的地球聯邦全體聯合會議上,科學國際的計劃以102票同意、46票反對和47票棄權闖關通過。

地球上還在爭吵不休的時候,位於小行星帶的殖民飛船建設工程並未受到太多影響,建造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2139年,巨大的殖民飛船在全球直播中緩緩離開船塢,正式交付地球聯邦。

殖民飛船被命名為「希望號」,它是一艘整體呈圓柱形的巨型飛船,長10公里,直徑2公里,被分成了三百多個圓柱形的分區,其中有一百多個分區鋪滿了冬眠艙,極限承載人數為150萬。

希望號在太陽系內試航了4年多,對各項設備和技術性能徹底檢驗和調整后,於2145年載着各國精挑細選的一百萬殖民者踏上了前往泰諾星的漫漫旅程。

年僅25歲的陸琛是希望號中的殖民者之一,來自C國。

因為C國承擔了超過五分之一的總工程量,所以C國毫無疑問地擁有最多名額,15萬。

排在後面的是:歐洲合計10萬、A國10萬、I國5萬、R國5萬、J國3萬等等。

為了爭取更多名額,全體聯合會議上各國代表爭吵了數月之久,甚至屢屢當着全球媒體的鏡頭上演全武行。

最終按照各國貢獻度分配了名額,並略微照顧一下弱國小國,拿出了少量名額送給小國弱國。

同時,也允許名額較多的國家贈與他國,例如巴鐵國的1萬名額中就有一半是C國贈送的。

至於殖民者的挑選,因為要殖民遙遠的系外行星,除少數擁有特殊才能的中老年人,大多數是35歲以內的年輕人,考慮到長期航行的社會問題,以單身為主。

一百萬殖民者中絕大部分是平民,提出申請並通過身體和文化檢查後進入候選名單,再通過抽籤確定最終的殖民者名單,不過每個國家都會留一些名額給特定的人,比如陸成就是內定的人選,不過他並非C國的內定人選。

陸琛是C國科學院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大多數科學家只會在單個領域有比較大的成績,而陸琛不同,他18歲就博士畢業,並在短短5年時間裏獲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人工智能、高能物理甚至天文學上都有傑出貢獻,是科學國際組織的正式成員之一,也是組織中最年輕的成員之一。

人類無法在宇宙中長期航行,希望號需要一台非常強大的計算機,它必須具備在缺少人類參與的情況下操控並維護好希望號,因此,它必須足夠聰明。

而現在人類創造的大多數人工智能尚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遠未達到希望號所需要的標準,如果讓這樣的人工智能掌控一切,科學界很不放心。

因此科學國際不得不設計一個有史以來最強的「智子1號」來擔任希望號的主控人工智能。

可是,智子1號固然比人類現有的任何人工智能強大,但同時,也存在着極大的風險。

科學界認為,智子1號的自我學習、自我改善的速度遠超人類,尤其是在與人類長時間接觸后,會有極小概率覺醒自我意識。

萬一覺醒了自我意識的智子1號對人類態度不好,屆時整條希望號上的人類都將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

這是人類無法接受的萬一。

因此,必須有一位足夠年輕,足夠聰明並對智子1號有足夠了解的人負責監控智腦。

陸琛,正是被秘密挑選出來的最合適人選。

因為他全程參與了「智子1號」的設計,是核心多維代碼設計師之一,又特別年輕。

在未來的45年裏,陸琛將全程監控智子1號的狀態,並掌控著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發覺智子1號覺醒了自我意識,並顯露出毀滅人類的傾向,他就會按計劃徹底抹去智子1號,並轉用備用的普通人工智能代替智子1號繼續進行宇宙航行,直至抵達新家園。

為避免因為大眾的恐慌情緒導致希望號啟航延誤,關於智子1號的隱患並未公開,只有各大國的少數高層知曉。

但他們不知道具體由誰來掌控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科學國際非常擔心各國政府會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反而不利於計劃執行。

因此,知道陸琛身份的,全世界只有一人,那就是希望號的首席設計師,艾克·達魯。

「啊,親愛的陸,我年紀太大了,隨時都可能掛掉,不適合在茫茫的宇宙中遠行,這艱巨的任務就交給年輕的你去完成了。」

艾克·達魯躺在病榻上笑着調侃道,哪知道沒過幾天他就真咽氣了。

所以說,此時此刻,全宇宙只有陸琛自己才知道他的使命:監控智子1號的第一百萬零一號殖民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海洋帝國之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海洋帝國之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建設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