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諦

第47章 四諦

第47章四諦

刀疤臉搖搖頭,長長嘆了一口氣,只是盯著那祭壇周圍上雕刻的圖畫。.

我實想不出一個執著的等了三十年的願望馬上就可以實現,現在卻愁眉苦臉,這個時候應該是高興的時候,卻長長的嘆氣?

「奧先生,你現在的心情是不是特別複雜?」仁丹卻在這時開口。

刀疤臉愣在那裡,表情複雜,卻能讓人感到,他的確是被說中了。

仁丹胡又是一笑,顯見心中的興奮,手腕顫抖牽扯到受傷的小臂,臉上一絲痛楚流過:「緣起既是緣滅……」

「不錯,緣起既是緣滅,沒有想到澤田先生對中國的文化,準確的說對佛教文化這樣了解,這祭壇周圍雕刻的圖案,的確如我的心情。」

仔細繞著那祭壇觀看,才發現再祭壇的周圍竟然是由四副圖案組成。那第一副圖案是一群菩薩圍繞著佛祖正在聽法,佛祖娓娓道來,眾人洗耳恭聽,其中四個菩薩臉上表情各不相同,分別是喜、怒、哀、樂,彷彿在告訴四周的弟子人生本身是不幸的,這就是四諦中的第一條真理苦諦,想來那三副也就是集諦、滅諦和道諦,沒有想到這座祭壇上竟然雕刻著「四諦」

鬍子不解:「老四,你看得懂不,再這裝著和教授一樣。」

我罵道:「鬍子,你的嘴巴能不能在損點,我只是看看,又沒有說什麼,你非給我戴這麼大帽子。你要是不清楚,你可以問澤田先生,你沒聽大首領說澤田先生是中國通嗎?」

澤田又是一笑,指著第一副圖講道:「這第一副圖講的是苦諦,說的是釋迦牟尼在徹悟之後,對人生現象的價值判斷,認為現實世界中充滿了痛苦。」

鬍子在旁嚷嚷:「不是吧,我覺得除了痛苦還有快樂吧。」

「哈哈,現實世界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許多重要的經驗和大事,則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就似這第一副圖中那四人的表情喜、怒、哀、樂,四諦中的苦諦所講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與生命現象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實性。人生苦之事實,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人們都有一種本能,固執地相信這個世界總有某些事情是快樂的,決不能說一切都是痛苦的,這正是人們不能解脫的緣故。」

刀疤臉回道:「不錯。」

鬍子卻問,這是為什麼?

仁丹胡笑笑又指向第二副圖說:「答案在第二副圖中。」

原來四諦中的第二條真理是集諦。集諦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集是眾多彙集的意思,就是說眾多痛苦的因,能招集眾多生死苦果,故名為集。四諦中的集諦內涵簡單地說來,就是眾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於三項根本原因,即貪慾、嗔恨、愚痴三種本能的煩惱。此三種根本煩惱即是造成一切有情眾生痛苦之因。四諦的集諦所解釋的就是這三種根本煩惱的性質,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輪迴之事實。輪迴說和十二因緣說緊密相連,所以集諦又以十二因緣為主體,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仁丹胡說完這第二副圖,我心中彷彿有所悟,這裡的人鬍子為了尋寶務了富有來到這裡代表了貪慾,刀疤臉為了傳承來到這裡,心中還充滿著對前世的憎恨,兩者取一彷彿「恨」有多點,則是代表了嗔恨,而我為了朋友,買買提為了親人不顧一切的來到這裡則是愚痴。但這三點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那麼,這個小日本又是為了什麼呢?

仁丹胡又輕咳了一下,帶著我們來到第三副圖前,又說了起來,這一處就是四諦中的第三條真理---滅諦。

仁丹胡說道:「四諦中的滅是梵語『涅槃』的意譯,梵文和巴利文認為涅槃是熄滅、止滅或吹滅的意思,表示火的熄滅。貪、嗔、痴被佛教視之為三毒火。釋迦牟尼不單指出了人生苦惱的現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說明這些現象是可以消除的……」

原來在聖者的眼界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被這三毒火燃燒,無剎那之安息。聖者能永斷貪、嗔、痴等根本煩惱,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證得清凈寂滅的解脫境界,這種解脫境界稱為涅槃。涅槃是人生理想歸宿的最高境界、最終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標。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後方能達到,涅槃卻可以當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獲得。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狀態所束縛,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扎紮實實地生活在現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純凈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摻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只有清凈、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

在我的心目中以前的買買提正是這樣一個人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可是現在他到底怎麼了,我看向買買提,他的眼神依然是清凈,但是為什麼讓我感覺不到他的清凈,或者是我的心充滿了「三毒火」中的嗔。

這時我突然想到,難道刀疤臉來到這裡不僅僅是為了傳承,而是為了親證真理?心裡又是苦笑,這一定不可能,現在的刀疤臉,他的心中只有嗔。

第四副圖講得自然是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歸宿后,釋迦牟尼又為人們實現這種理想提供了的一些方法,這就是四諦中的第四條真理——道諦。

仁丹胡說:「四諦中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義是道路、方法或姿態的意思,釋迦牟尼藉此詞來說明要解脫人生苦惱的現象,就必須修道。因為佛祖在初轉法輪時提出了一種中道觀,為了避免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經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尋快樂,這是低級、平庸、無益的凡夫之道;另一個極端是經由各種自虐的苦行以尋求快樂,這是痛苦的、無價值的、無益的。)佛祖自己嘗試過這兩種極端,深知其無有實益,才由親身的證驗,所以發現了能夠產生知見,導致寧靜、內證、正覺、涅槃的中道。

仁丹胡取下腰下水壺,喝了一口水又說道:「四諦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臨涅槃時又再三叮嚀弟子們,對四諦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來問。可見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對四諦的闡揚是自始至終的。尤其在初轉法輪中,佛陀三度演說四諦的妙義,稱為「三轉十二行相」:第一次為『示相轉』,將四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以便弟子了解,內容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次為『勸修轉』,勸誘弟子修持四諦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三次為『自證轉』,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得四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必能同樣證悟四諦,內容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一干眾人聽在耳中頗有一番體會,雖然買買提不信佛教,也對這些理論暗暗叫好,只是苦了鬍子,仁丹胡在怎麼講的眉飛色舞,鬍子對那些佛經都不感興趣,更別說那些拗口的佛經,不耐煩的問道:「大首領,你都來這裡了,怎麼還不快點傳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域沙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域沙塵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章 四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