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春秋大夫子產的舉一反三

第九十九章春秋大夫子產的舉一反三

鄭國處於東西、南北陸路幹線匯合的十字路口,屬於交通樞紐。

沿着濟水、濮水、睢水,向東有數條大道直通曹、衛、宋、魯,遠抵齊國和淮北、泗上,東方諸侯和周王室的朝聘往來都要經過鄭國——這就意味着春秋老三齊國想要去中原爭霸就得來衛國逛逛

南方大國荊楚與北方交通的陸路幹線「夏路」,也和鄭國有密切關係。楚國北進的主要道路是自郢(今湖北江陵)出發,逆漢水而行,經襄陽進入南陽盆地;盆地的西北為伏牛山,東南為桐柏山,兩條山脈相對的丘陵地段有著名的方城隘口,在今河南省方城、葉縣之間。

況且鄭國南郊諸邑緊迫方城隘口,威脅著楚國北進中原的門戶。楚若不能服鄭,非但無法飲馬黃河,兵臨晉境;亦不敢輕易出方城,越陳、蔡而攻宋,向東北方向發展勢力。

春秋歷史上楚國幾次攻宋,圍城數月,都是在服鄭以後,以鄭屏晉,確保方城隘口至陳這條交通線的側翼安全,才敢放心出師,越千里而取宋。否則大軍孤懸在外,敵兵若從鄭境南下,封閉方城隘口,切斷其糧道、歸途,形勢便岌岌可危了。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故有「鄭之要害,尤在所先,中國得鄭則可以拒楚,楚得鄭則可以窺中國」。

所以自然而然的,鄭國執政卿之一的子產是極其關注南土上的戰爭。

子產的目的很簡單,可閔沃卻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真要把晉國給吳國找闊祖宗的事情說出去了,晉國肯定會記恨上倒是其次。

關鍵是哪個連心腹大患都不管也要來中原找魯國、衛國蓋章確認祖宗身份的吳國可不管隔着幾重山水,肯定也要向北前行,來魯國「剖」析「剖」析。

好在這個子產倒是挺有貴族風範,看着閔沃沉思也不去打擾,但是四周很快就是聚集了相當多的諸侯國大夫給了閔沃的不少壓力。

這些人倒不是看閔沃的,純粹是好奇能拖住南土小霸王,天下第二的楚國北伐的究竟是什麼貨色。

吳國可能是假冒姬周後裔身份的事情不能提及,閔沃就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晉國對吳國的援助:

畢竟擱正常的姬周諸侯國來說,巫臣使吳時教授的駕車、射箭和戰鬥陣列那都是西周開國的時候就會的。

這西周加春秋接近五百年的時間裏面,諸侯國們是有更深的研究不假,可精不精和會不會那是兩碼子事。

這些諸侯國的大夫可能不像魯國這樣最愛寫小本子,可用腳指頭想,一個連駕車、射箭和戰鬥陣列都要楚國公室出身的巫臣教,回事一個姬周諸侯國???

「嗯……」瞧著四周越聚越多的諸侯國大夫,閔沃已經丟過人了,自然是不好意思再「慌不擇路」的離開,只能硬著頭皮將巫臣使吳的事情稍微略過,硬著頭皮說道:

「吳國本是泰伯東奔之國,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閔沃不是想着給吳國追加認證,只是倉促之間拿孔子的話先拖延時間,醞釀一下思路,這才接着說:

「周太王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后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來奔喪,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泰伯向東南奔走三千里,其得深厚。」

閔沃說的這話冠冕堂皇,也是晉國宣傳的官方版本。

但是最後那個「奔走三千里」一出,叔孫豹等幾個頭面人物就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

春秋初期衛國太子伋出使趟齊國的時候,還沒有出門就被父親衛宣公收買的盜匪所殺;

周公之胤的凡伯作為天子使臣出使周公大宗魯國,回頭也是在中原上被戎人弒殺。

這可是西周定鼎二百年的結果!

在西周之前,泰伯要東奔,沒準還沒出關中就被殷商給祭祀祖先了。

子產大夫和叔孫豹對了一個眼神,雙方什麼都沒有說,但是已經知道了閔沃一直不敢宣之於口的是什麼。

「那為何這籍籍無名的小吳國卻能被晉國寄予厚望,可以與楚國在南土爭雄?」

叔孫豹看出了子產的尷尬,就主動解圍的給閔沃遞過去一個梯子。

「魯宣公八年,楚子六月滅舒蓼,冬天就伐陳,但是在這期間卻是特意擠出時間盟會吳越兩個東土諸侯。」

閔沃順着叔孫豹遞過來的梯子卻是已經理清楚了思路,總結的說道:

「六月滅舒蓼而懵吳越,冬天楚子這才有底氣伐陳,足可見楚子一時半會無法滅掉吳越兩國,甚至是只有通過盟會安撫兩國之後才有底氣進軍中原。」

閔沃說完這話眼神在一眾中原諸侯國的大夫臉上滑過,這些或者是老邁或者是稚嫩的大夫同時是露出了一絲思索的意味。

「霸主晉國因此看出了吳國的實力不俗,派遣巫臣使吳為這個久斷聯繫的姬周諸侯送去了戰陣、弓手和駕馭馬車的技術,很快這個吳國就開始了河楚國爭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楚國伐鄭,其半路而還就是因為吳國逼迫楚國的附屬國舒鳩人叛楚。」

說到這裏,閔沃是少不了要看看鄭國子產,這提起來的可都是鄭國的傷心事。

可子產卻是一點都不在乎的說道:「聽閔大夫一言我算是開竅了。」

說罷子產給了一眾大夫反應的時間,過了有一會讓這些或者是世系的,或者是戰功上來的大夫貴族消化后才接着說道:

「既然指著這個吳國就能拖住楚子北伐的軍隊,那要是將那魯宣公八年一同會盟的越國人也教授一二,是不是可以將楚子徹底的鎖死在了南土?」

子產不愧是賢大夫,一把就抓住了閔沃剛剛引經據典的重點內容,也是鄭國上下最關心的話題,如果真的能將楚國陷入吳越兩家的合圍,那可就真的是太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襄公二十三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襄公二十三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春秋大夫子產的舉一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