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宸虛李澈

第一章 宸虛李澈

夜半。

南瑤洲,宸虛派。

李澈閉目趺坐在蒲團上,呼氣吐息規序節奏,周身隱有星點靈光閃爍,

足有半晌,他緩緩張開雙目,深吐一氣。

「這靈門道法果真與玄門大不相同,呼吐間大開大闔,全不管你是精純靈氣,還是雜散濁氣,來者不拒。

只是……這般修鍊,進境快則快矣,根基卻不牢固,長遠來看,多有弊處。」

雖如是想,李澈面上卻毫無憂色。

他生自晉蘭國雲州臨江城,自幼便是孤兒,不知父母是何人。

十歲朝前,他同一幫乞兒終日在市井街巷遊盪,每日所慮不外是如何填飽肚子。

十歲那年,某個冬日午後,摸爬上屋頂照陽取暖的李澈,驚見天際處有一道光華閃過。

他揉搓一眼,再瞧望時,發現自己已身處在百丈高空之上,腳下是一道玉色瑩瑩的柳枝。

梢頭處立著一個模樣十五、六,卻老氣橫秋的童子,對他溫言相詢,是否願意入門學道。

李澈望著腳下米粒般的人影、豆腐塊似的屋舍,知曉眼前之人非是江湖上行那坑蒙拐騙的唬人道士,定是哪家仙長出遊,給自己碰上了。

誰人不想過上『吞霞餐珠露,履雲踏虹橋』的逍遙生活呢?

反正打小在街頭過活,衣不蔽體,有一頓沒下頓的李澈很是嚮往,他沒甚猶豫,當即拜首稱願。

至於說這童子是正是邪,是否居心叵測。

李澈腦里只一轉,就不再去想了——管他正道邪魔,只要能學到丁點非凡本事,如何也比老瘤頭那般,在街頭行乞到老,在街腳無聲咽氣來得強。

『仙長』是真的仙長,把李澈帶回了一處仙家福祉,囑咐了句『好生修鍊』,就不知所蹤了。

落腳后,以為自己時來運轉的李澈,也就沉下心來安生學道,不想沒得幾月,門內一名長老的座下童子便尋上他來。

說是掌門真人有令,需擇選十名新進弟子,待教培后,著一人潛伏入八大靈門之首的宸虛派,期以掌握靈門動向。

起因緣故,那童子說得倒也清楚。

原來,李澈所拜入的門派,乃是洲陸上十大玄門之一的伏羅派,與之對立的,則是八大靈門。

無論玄、靈,都有上乘道法、頂尖道術,能直通大道,看去無差,實則自古以來,兩道久有齟齬。

玄門鍊氣,以引精納元為本,即引調天地靈粹精氣入體,按所習功法在周身脈絡遊走后,聚于丹田,講求厚積薄發。

靈門則不盡相同,奉滿盈己身為準,鍊氣時大開大闔,靈濁俱受,待入體后,再行那去蕪存菁之事,追求博觀廣取。

李澈初時也不理解,都是修道,何來此分?以致於門下弟子相見時,總是少不得一番鬥法廝殺。

待到後來年歲稍長,知事漸多,這才有所明悟。

玄、靈相爭,看似無端,實則爭的是道門正統,事涉於此,不容有分毫退讓。

千百年前,玄門出了好些個驚才絕艷之輩,一時將靈門壓得喘不過氣,事事都須低上一頭。

然則,這般多年歲過去,當年那批英才或已得道飛升,或是悄然作古,也有人銷聲匿跡,不明去向,及至今日,十不存一,玄門漸露式微之象。

反觀靈門,雖被壓制,卻也藉此機會收斂行蹤,韜光養晦,眼下已然有復起之勢。

而伏羅派在玄門十大派中最擅卜卦推演,自不願在此事上失了先機,這才有此安排。

李澈正是從十人中脫穎而出的那一位!

至於為何對靈門道法的弊處不甚在意……

李澈把定心神,意聚眉間,只見一枚印璽正在他泥丸內浮沉遊盪,其色如墨,方圓寸許,上紐卧玄龜,正面則刻有些他所不識的篆文,望去如視沉淵崇岳,拙樸大氣。

此是何物,李澈也不得而知。

八歲那年,他仍為遊街小乞時,雲州曾有過一場綿亘數月的鵝毛大雪,幾乎將整個臨江城雪封,士農工商四民也因此休廢大半。

富裕些的人家尚能過活,尋常百姓幾乎有一頓沒下頓,遑論他們這群游乞。

原本與人一同窩縮在破落道觀內的李澈,猛然驚覺,這般下去,自己必死無疑。

他尋了些乾草枯枝夾隔在單薄的麻衫里,就顧自出了城,往臨近一片山林里摸去,意圖尋些飽腹之物。

幸而蒙天眷顧,入山未深,他便尋到不少漿果,甚而還撞上一隻僵死的野兔。

奈何他年歲太小,身量太矮,在山野雪林里行走極其費力,返途至半,天色就已黯沉下來。

李澈只得就近尋了一口穴洞棲身,心下做了苦熬一晚的打算。

未曾想到的是,這一尺高、兩尺深的穴洞裡頭竟溫暖如煦,且深處還隱有青芒閃爍。

好奇之下,他循著幽光摸去,在一堆殘枝斷葉下尋到了這枚印璽。

此物甫入掌間,李澈霎覺抱了座火爐一般,原本僵麻的四肢緩緩活絡,未一會兒,渾身就虛汗大冒,寒意頓消。

借著這樁奇異寶物,他熬過了那晚,熬過了那場無情天災。

自此,李澈便將這印璽視若至寶,貼身收藏,從未顯於人前。

在拜入伏羅派后,得聞修道之人可馭使各色寶物,他也曾猜度過,這印璽莫不是件仙家寶貝?

然而,無論是以真氣催動,或以鮮血飽浸,好些功夫花費下去,他始終沒有半分眉目,無奈之下,只好作罷。

——直至大半年前,他混入宸虛派后,首次以靈門功法鍊氣。

彼時他方才將靈濁二氣納入己身,正待去蕪納菁,這印璽也不知為何所激,忽爾自懷內一躍而出,在空中一聲清吟后,直往他眉心撞去。

李澈只覺一陣刺痛,隨即便暈厥了過去。

待醒轉后,此物已如眼下這般,棲居在他泥丸內。

且其沉浮時,還有斑點墨光灑落,隨著他行功運法,與靈濁雜糅的真氣匯合在一起,周天往複間,竟自行將濁氣消解化散,只留下一身精純無比的真氣。

李澈訝異之餘,難掩喜意。

雖說在伏羅派『錘鍊』了八年,學到了許多手段,但真的孤身來此,他心底難免還是有些忐忑。

但有了這枚印璽……

李澈眸子里一陣光華閃動。

他踱步至洞府外,望了望天色,見星斗漫天,思忖一會,便又回了蒲團上,開始行功鍊氣。

宸虛派身為八大靈門之首,自有一整套完善的修道法門,遠非家野散修可比。

門內所有新進弟子修習的功法,名為《星位小靈經》。

此法有上下兩卷,分別對應修士鍊氣、化元二境,習煉時,若值星夜,進境可憑空快上三分。

是以許多低階弟子都選擇在夜裡打坐鍊氣,待至白日,再稍作憩息,李澈亦不例外。

……

日月輪轉,晝夜交替。

熹微朦朧的晨光自天窗浸滲而入,悄然落在屋內。

李澈似有所感,閉闔的眼皮倏爾一跳,又過幾息,他緩緩睜開雙目,自入靜中徐徐退出。

抬首望了眼窗外,他不作休歇,稍事洗漱,便出了門去。

他居處之地,是在一座名為巔雲的巍峨雄峰上,此山名實相副,高約千餘丈,呈箭鏃狀,孤立在一道白水濤濤、寬廣壯闊的江河中心間。

因水汽彌天,巔雲峰山腰以下生滿苔蘚,濕滑潮潤,再無其它植被。

山腰往上,左右每隔十丈,便辟有一間洞府,如李澈這般的新進弟子,多是棲身於此,外間則修有一條木板棧道,便宜踩踏行走。

李澈出府後,沿著棧道一路蜿蜒上行,未有半個時辰,便到了山峰頂上。

此處無有它物,唯一座古色宮觀,名曰浮雲,坐北朝南,渺然而立。

穿過二十餘丈高的玉石牌樓,入得山門,便可見觀內總呈三路布局,中路數間主閣依序陳列,左右各色偏殿分相羅布,林林總總近五十餘數。

且與凡俗道觀相比,此間殿宇無論規格、形制都要大上倍許,透著一股宏麗堂皇的氣勢。

李澈顧了幾眼,折出主路,往左側一道林蔭密布的小徑走去,翻過一座青石拱橋,來到了最西面的紅塵殿中。

這紅塵殿不管諸雜旁事,只理一務,即是授予弟子出入山門所需的印信,作以憑證。

巔雲峰孤立江心,周環濤急大水,凡俗舟船不可近。

而外山弟子又多是新入道門,一來法力低微,無法遁空,二來心性未定,與塵世仍存糾葛,多有來往。

是以宸虛派設立了此殿,取信后,門人弟子可在山腳,借法舟擺渡,依江往至洲陸各處。

正是靠著這個法子,李澈每月都下山一次,與人會面,把探明的消息悉數回傳。

此時天色仍早,大殿中未有幾人,稍候一會,便輪到了李澈。

他近前幾步,朝坐在書案后的值役童子一拱手。

童子抬了抬眼皮,也不起身,坐著回了一禮,冷生生問道:「名姓?」

「李澈。」

「需往何處?」

「往周元國甫州青梧城一行。」

「所為何事?」

「與人有約在身。」

……

每有一問,童子便把所得記錄在一張材質奇異的紙張上,待到問罷,他挪開鎮尺,紙張立時化作一隻青鳥,往殿外飛去。

李澈知曉,它此去之地,乃是觀內的一座主殿——三明殿。

三明的『三』指『過往,眼下,來日』,此處是寄放外山門弟子名冊之地,方才他所言,將會盡數錄入自家名冊,以供門內日後有需時查閱。

復把鎮尺壓上,童子遞過一枚玉片,李澈雙手接過,再行一禮,轉身便就告退。

然而,未走幾步,身後便傳來一聲清冷的話語,「且住,你慢來,貧道有話問你!」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玄靈爭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玄靈爭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宸虛李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