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征高麗

第七十八章 三征高麗

按理來說鎮壓叛亂穩定國內應該成了隋朝和楊廣的中心工作了,但楊廣兩次東征高麗的已經騎虎難下,楊廣和大隋都無法承受兩次敗於高句麗這樣一個小小屬國的嚴重政治後果,帝國和作為帝國主人的楊廣都必須用一場勝利來及時挽救自己搖搖欲墜的霸主威嚴。於是在大業十年(614)二月,楊廣硬著頭皮第三次發動了征遼戰爭。

大業十年(614)元旦,沒有回京的楊廣是在高陽(今河北定縣)行在所度過。這年元旦,百濟又遣使朝貢,楊廣接見了其使者並再約以夾擊高句麗之事。二月初三,楊廣詔百官商討再伐高句麗,全體官員竟沉默了數日。因為對於被他們連征兩次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高麗國他們不想放棄征服它的機會,然而群臣知道楊玄感叛亂雖已平定,但國內「群盜所在皆滿」,局勢已亂,征遼鬧得天怒人怨,百官明知安撫國內動亂才是當務之急,可是楊廣駐蹕高陽對高句麗志在必取之舉,群臣們只好沉默。

而後,楊廣下了一道的詔書,以皇帝的身份對前面幾次的征遼事宜做出總結,詔書稱「往年出車問罪,將廟遼濱,廟算勝略,具有進止。而諒昏凶,罔識成敗,高熲愎恨,本無智謀,臨三軍猶兒戲,視人命如草芥,不尊成規,坐貽撓退,遂令死亡者眾,不及埋藏。今宜遣使人分道收葬,設祭於遼西郡,立道場一所」。

詔書中楊廣對於為征遼事業獻身於遼東的文武將士表達了惋惜悲憫之情。同時派人收葬棄於荒野的隋征遼士兵骸骨,設立道場祭壇超度死者亡靈。然而作為高傲的皇帝楊廣並沒有在詔書中坦承自己前兩次征遼的失敗。反而把自己親征失敗時在遼東留下的將士骸骨歸為開皇年間弟弟楊諒和宰相高熲時留下的,這也是作為皇帝楊廣的無奈之舉。因為他是皇帝,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他不能正大光明的承認自己的錯,但在二月23日楊廣下詔第三次御駕親征高句麗的詔書中他還是以「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含蓄的承認自己的前兩次征遼的失敗。

二月23日,奉命出征的大軍又一次跟隨楊廣無奈的腳步走上了遼東前線。和前兩次一樣也不一樣,徵人四遠奔赴如流,舳艫相次千餘里。役夫往返在道者常數十萬,死者臭穢盈路,逃役者不計其數。如唐初名將劉弘基從征遼東,家貧不能自備行裝,自度失期當斬,遂與同伴殺牛,讓官吏來逮自己進縣大牢。征遼路上,徵人與逃亡者幾乎是擦肩而過,人流洶湧。25日。楊廣來到北平郡盧龍縣的臨渝宮(今河北撫寧縣境),在曠野設壇祭祀黃帝藉此希望振奮軍心。

雖然一路上各地變亂的消息不斷傳來,但有點無奈的楊廣只有一面發詔各地官員征討鎮壓,一面繼續行軍。由於逃亡不斷。行程很慢,走了近3個月,七月17日楊廣的車駕才趕到塞外遼河邊上的懷遠鎮(今遼寧懷遠縣)。身為皇帝的楊廣雖又一次親臨前線。但原先徵發的軍隊多失期不至,士兵厭戰。役夫逃亡,加上秋涼已到。時間不多,隋軍雖多,但實際上戰爭的希望很是讓人擔憂。此時,來護兒率水軍泛海先於遼東半島登陸,佔領了高句麗的畢奢城(今遼寧大連市北),但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則在進軍途中遇疾而亡,死時遺言以未能親見滅高句麗而遺憾。高句麗舉兵迎戰來護兒軍,被擊敗,來護兒於是勒兵將轉攻平壤,高麗王高元震恐,連年守土作戰已人疲馬乏,自己又主動毀壞稼禾,實行堅壁清野,雖頂住了隋軍進攻未致亡國,但三年不種稼穡,野無青草,舉國飢荒,亦舉動困弊,全國大飢無力再戰,於是遣使執送隋叛臣斛斯政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下,上表乞降。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當時的隋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敗落,當時楊廣君臣再鼓一把勁滅亡高句麗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但是由於前兩次失敗,楊廣以及大部分君臣對取勝也不像先前那樣有把握,對戰局的發展也沒有底,國內的頻頻叛亂和軍糧轉輸困難使他們頗為沮喪,心亂如麻,難以下台收場。七月28日,當高麗王高元的使者囚送叛國的斛斯政來贖罪乞降時,楊廣異常興奮,這不是給自已台階下嗎?於是,楊廣立即下令隋各路大軍停止進攻,接受高句麗降款,並遣人持節往來護兒軍中,詔其率水軍回師。

來護兒剛打了勝仗,一雪前次平壤戰敗之恥,且水軍隨船帶糧有運輸條件,士卒士氣較高,對戰爭前景持樂觀態度。接到回師詔令,來護兒大為不滿,即召集部眾喊:「三度出兵,未能平賊,此還也,不可重來。今高麗困弊,野無青草,以我眾戰,不日克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其偽主,獻捷而歸」。不肯奉詔,上表請戰。長史崔君肅認為詔命不可抗,來護兒激憤地說:「吾在閫外,事合專決,豈容千里稟聽成規,俄頃之間,動失機會,勞而無功,故其宜也」。

他認為勝利進軍中未達目的突然退兵太輕率,表示寧可獲罪也要擒得高元,況舍此成功機會,今後就不會再有了。來護兒為了滅掉高麗,不惜抗旨都要出兵,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作為將軍的痛苦。一直以來大隋的將帥在戰場上無論是南陳還是突厥都是無往而不勝的,可對於他們眼中的彈丸之地的高句麗竟然三次傾全國之力都沒有將其滅掉,而如今趁勝有機會徹底征服它卻讓他收兵回國不讓他們抓狂才該。這時,崔君肅也大聲向眾將喊叫:「若從元帥,違拒詔書,必將聞奏,皆獲罪也」。諸將恐懼,都勸來護兒奉詔退軍,護兒無奈,只好率水師回還。本來還有一點希望的第三次出征就這樣因為崔君肅的膽小不想出征而破滅。

八月初四,秋涼陣陣,楊廣自懷遠鎮班師回朝,三次大規模的征遼軍事行動就此結束了。冬十月初三,御駕回到東都洛陽,未作休整就繼續西行,十五日回到京師長安。楊廣讓高句麗使者押斛斯政親告於太廟,算是獻捷。於是下詔征高麗王高元入朝,徹底激怒了楊廣的高元知道去了肯定是回不了高麗的,所以高元根本不敢入朝,對於楊廣的詔令不加以理會,楊廣火大,拘留高句麗使者,並下敕令將帥整裝嚴備,向高麗展現出再度舉兵問罪遼左的決心意圖給予高麗王高元壓力使他入朝,但是一窮二白的高麗王就是不怕,弄得楊廣很是下不了台。

其實第三次楊廣君臣也未必就是輕信了高麗王投降的謊言,否則肯定會按照慣例,逼高句麗割地賠款、遣子入質后再撤軍,而不會剛聽到一句服軟的話,就急急帶著大軍撤了回來。顯而易見,此時的大隋朝也已經困頓不堪,楊廣急於收兵回國休養生息;更覺得難以徹底取勝,擔心重蹈前兩次東征的覆轍,被陷死在這個泥潭中拖垮。其實到了尷尬的第三次征高句麗的時候,應該說楊廣和大隋君臣的戰爭目標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的要徹底滅掉高句麗讓其成為大隋版圖變成了征服它讓它臣服在大隋的腳下。所以不能說是隋朝君臣被高句麗人欺騙,而是他們認為高句麗服軟那是一定的。此次楊廣能知難而退,不與高句麗繼續打兩敗俱傷的消耗戰,雖是無奈之舉,卻也是百姓之福,更是一種理性和政治智慧的體現,足以證實他並非很多人印象中的那種不知進退,一味窮兵黷武的戰爭狂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暴君的偉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暴君的偉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三征高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