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影響日本

第六十五章 影響日本

且說隋朝中日之間的交流。中國和日本是隔海相望-衣帶水的鄰邦,兩國間的歷史交往源遠流長,特別是隋朝統一中國以後,為中日關係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日本古稱倭奴國,與中國、朝鮮滿海相望,早在中國先秦、兩漢時期,中國與日本已有往來。甚至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被秦始皇派出出海采仙藥一去不返的方士徐福。到了開皇十年(589),隋朝統一中國,結束了東漢滅亡后長達三百六十年的分裂狀態。這時,在朝鮮半島上高句麗(高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開皇十八年(598)因高句麗進攻遼西,楊堅令漢王諒為元帥,率水陸軍征討。百濟、新羅則乘機向隋朝進貢,企圖借隋的國力,抗衡當時比較強大的高句麗。此時,日本在朝鮮半島苦心經營二百多年的朝鮮基地任那,已於公元562年被新羅攻佔。593年4月,日本女帝推古天皇即位后,即以其侄廄戶皇子為皇太子,委以攝政之權,協助天皇處理國政,他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聖德太子。

在公元600年起,聖德太子曾兩次興兵攻打新羅,都未能成功。由於攻打朝鮮半島的失敗以及國內貴族之間矛盾的激化,又因為隋朝的強大的國力及其大興佛教的成功,聖德太子以及其他的日本當政的便中止了侵佔朝鮮半島的念頭。聖德太子決定對內勵精圖治腸,銳意改革;對外恢復自五世紀以來中斷了的中日邦交,實行與隋修好牽制新羅的方針。

據《隋書》記載,在楊堅開皇二十年(600)「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遣使詣闕。」這一年,日本聖德太子已經攝政,因此,多利思比孤大概就是就是聖德太子。日本來隋使者聲稱倭國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天未亮時國王打坐不睡治理朝政,天亮后就退朝,國王委託政事給弟弟(指太陽)與男弟王。中國皇帝歷來是自稱天子即天的兒子,而日本倭王竟然敢自稱是天的弟弟比天子還高一輩,再者在這之前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政治交流日本一直是稱臣的,日本都是受中國皇帝冊封,不過是「漢委奴國王」、「親魏倭王」等二等角色;南朝劉宋時,倭王還自擬「使持書、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等頭銜請求加封;現在一改以往且還大出「狂言」這讓皇帝楊堅非常不高興。史載楊堅認為這種風俗無義理,令其改之。楊堅雖然對日本的不滿,但是還是藉此機會向使臣詢間了日本國內政治、經濟、民情、風俗等方面的情況,加深了對日本國的了解。同時日本使節在隋了解到,楊堅早已革除北周武帝毀佛政策,正致力於提倡佛教,這與當時日本的崇佛政策極其相近。因此當日本使節回國向攝政的聖德太子彙報后,聖德太子遂決定再次遣使入隋,以求佛經佛法的名義,發展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楊廣大業三年(607)八月,日本大禮(官名)小野妹子(男的)為正使,譯員鞍作福利等組成第二次赴隋使節團,攜帶倭王國書,啟程來隋,第二年的三月份來到隋都長安。

對於這次來隋的目的,小野妹子在對隋官吏的談話中明白表示:「聞海西菩薩天子(楊堅)重興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門數千人,來學佛法」。這裡的數千人《北史》是數十人,以當時的交通工具說,每次往返不過一、二隻船,不可能一次載乘幾千人,所以應該是《北史》記載的數十人。這數十名沙門,是歷史上日本首次向中國派出的第一批留學生。求佛法並送留學生赴隋學佛法,是大禮小野妹子一行的公開目的。但是,其實際目的在於學習和吸收中國文化以及各種政治制度,同中國建立經濟聯繫。這在比《日本書紀》較晚的《經籍後傳記》中,對小野妹子一行的目的,便有如下敘述:

「以小治田(指推古帝)朝十二年,歲次甲子正月朔,始用曆日。是時國家書籍未多,襲遣小野臣因高於隋國,買求書籍,兼聘天子」。

小野妹子受到當時在洛陽的楊廣親自接見了,但是這一次日本又讓隋朝的皇帝不高興了。因為大禮小野妹子呈遞的日本倭王給楊廣的國書里這樣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耶」,這小日本的國書用詞沒大沒小再一次的挑戰了中國皇帝獨一無二的權威與神聖,這在中國古代幾乎是無法容忍的。后經小野妹子再三解釋,以日本人粗學漢字,不善文章辭令,使楊廣沒有怪罪日本。但是這種文字的國書還是讓有著想讓四海稱臣雄心的楊廣心裡不快,於是對管理「外交」的鴻臚寺卿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勿復以聞」,根據後來隋日之間的關係走向來說楊廣的意思就是今後如再有這類國書不要給他看了,並不是拒絕倭國國書或不準前來朝貢的意思。

雖然對日本人的「沒大沒小」感到生氣,但是楊廣還是讓鴻臚寺卿好好招待日本使節一行。第二年即大業五年(609)楊廣甚至派文林郎、鴻臚卿掌客裴世清率領代表團一行13人在小野妹子伴同下取道朝鮮半島西南的百濟回訪日本,以示泱泱大國的恢宏氣度。

裴世清一行是中國歷代王朝派遣正式訪問日本的第一個外交使團,從此揭開了中日歷史關係發展史新的一頁,楊廣的這一友好的舉動,對以後中日友好關係的長期發展,其有深遠影響。

大業四年(608)四月,裴世清等一行十三人在小野妹子的陪同下到達日本築策時,整個日本政壇都為之震動,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根本沒有想到強大無比的隋朝皇帝竟然如此重視與日本的交流,會派遺使團出使日本。震驚之餘,聖德太子立即派遣吉士雄成,率裝飾華麗的船隻三十艘前往筑紫迎接隋朝裴世清一行,同時又命令在難彼修建迎賓館。在難彼休息五十日之後,於八月3日,裴世清一行在日本國政府隆重歡迎下進入日本京城,「倭王遺小德(官名)阿輩台,從數百人,設儀仗,鳴鼓角來迎。后十日,又遣大禮哥多毗,從二百餘騎郊勞」。從歡迎的盛況來看,當時的倭王是非常重視與隋之間的關係的。

八月12日,裴世清晉見倭王,獻上楊廣賞賜方物及國書。其時,聖德太子和諸王、諸大臣,都頭戴金髻華,身著錦紫綉織及五色綾羅參加儀式,足見日方的重視程度。倭王謙虛地對裴世清說:「我聽說大隋在我國之西,乃禮義文明之邦;我則區區島國,偏居海隅,不識禮儀,孤陋寡聞,以至久不相見。今貴客遠來,特意清掃道路,裝飾館會,以待大使,希望聽到來自泱泱大國的文明教化。」裴世清則以天子使臣所謂口吻回答說:「皇帝德並二儀,澤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來此宣諭。」隋朝國書的內容,表達了隋朝對日本友好的誠意,讚揚了倭國政通人和的局面,肯定了倭國為發展中日友好做出的努力。

裴世清在倭國京城逗留了一個月,在「朝命即達」,向倭王辭行,倭王為他設宴餞行。大業四年(608)九月11日,裴世清等從難波出發,啟程回國。倭王派遣小野妹子為專使,送裴世清一行回隋,同行的還有留學生和學問僧各4人,小野妹子於次年九月才回到日本。這些人自隋而唐繼續留學,時間很長,其中俊漢直福因留學十六年,高向漢人玄理留學三十三年,留學僧新漢人吳學習二十五年,南淵漢人請安學習三十二年,志賀漢人惠隱學習三十一年,新漢人廣奇學習十六年。事實上隨同隋使來華的日本留學人員不止是八個人,而是有數十人之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暴君的偉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暴君的偉大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影響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