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0932【眾叛親離】

第937章 0932【眾叛親離】

第937章0932【眾叛親離】

三支安南前軍,已經潰了兩支。

又一輪霰彈過後,第三支也開始潰逃。

大明精銳全部來到田埂,變成六七條長蛇往前追。潰兵在泥濘里跑不快,弓弩手時不時停下來射箭,火銃兵則保持填彈狀態前進。

可惜潰兵逃不快,無法有效衝擊策應部隊,潰逃之勢很快就被督戰隊穩住。

安南的督戰隊,在幾處田埂殺得最狠,嚇得潰兵紛紛跳進田裏。

杜英武的中軍不斷揮舞令旗,除了三支精銳之外,其餘全部投入戰鬥。好些部隊順着田埂,跑大老遠路程繞向兩側,看似即將把明軍給包圍,其實想接戰極為困難。

這裏屬於肥沃的沖積平原,水田全是貴族或士紳的產業。

一塊田的面積比較大,並沒有被分得很碎。想從側方的田埂迂迴包抄,還得越過大片的泥濘水田。

大明精銳已經不再下田了,一些鴛鴦小隊就站在田埂上,朝着側方包來的敵人射擊。一些鴛鴦小隊還在往前沖,朝頂上來的安南生力軍衝鋒。

田埂有寬有窄,寬的可以並肩站兩人,窄的就只能佔一人。

不管寬窄,戰鬥之時,只能站一人!

阮行率兵站在田埂上,潰逃友軍已被他驅趕下田,但把他田裏的兵沖得混亂不堪。

明軍已經一字長蛇衝到近前,阮行欣喜大喊:「從田裏兩邊夾攻田埂上的敵軍。快快快!」

如果是在平地,以明軍這樣的陣型,就算再精銳也要吃敗仗。

現在卻剛好相反,踩着泥濘包來的敵軍,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摔倒。一字長蛇站在田埂的明軍,正好沖着斜前方射擊,包圍過來的敵軍全是活靶子。

而最前方的明軍還在衝鋒,火槍手沖在前面,近距離開槍之後就跳進田裏,然後立即踩着稀泥填裝彈藥。

小隊長一箭射出,掛起弓箭,手持長槍衝鋒。

雙方在田埂上交戰,各有一人持槍互戳。身後幾個士兵,紛紛跳入田中展開。

明軍三人就可結成陣,田埂一人主攻,田中兩人輔助。

安南士兵卻有些茫然無措,只知道各自為戰,提着長槍胡亂往前戳。

安南兵在接戰瞬間就扛不住了,明明自己人多,卻總是一個打三個。前面那人被戳死,第二人被迫頂上,還沒進入狀態就已受傷。

明軍只是往前殺,兩側輔助的士兵,因為泥濘跟不上,立即就有士兵又跳下去,配合田坎上的士兵殺敵,始終保持着小三才陣的狀態。

打到後面,一起組合廝殺的明軍,已經不是來自同一小隊。

他們憑藉日常訓練的習慣,不管彼此是否熟識,都自動組成三人戰鬥小組。

殺着殺着,安南將士越來越慌亂。

前面田坎上的安南兵死了,身後士兵第一反應不是作戰,而是嚇得跳進田裏躲避兵鋒。

安南將領阮行在後方指揮,猛然發覺田埂上的前排兵越來越少,自己的部隊就快要被從中間殺穿了。兩側田裏的士兵,有的已包抄過去,但毫無陣型可言,跟友軍完全脫節。而明軍大部分站在田埂上,少部分跳入田中作戰,不論何處都結成小陣。

看似脆弱的明軍一字長蛇,安南士兵去多少死多少!

仗打到這個份上,明軍甚至一個人都沒死。雖有上百個傷兵,卻全是中箭受傷,沒人因為近戰被刺中。

「將軍,快撤!」

親兵拖着阮行逃跑。

阮行現在腦子有點不夠用,他不知道怎會變成這樣,稀里糊塗就扔下部隊逃了。

另一邊的安南將領李惠,同樣也快被從中殺穿。

李惠要英勇得多,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親自頂上去。

然後就明白士兵為啥頂不住了,田埂和兩側田裏,三把長槍同時刺來,而且刺向不同的部位,三個明軍配合得無比默契。而他自己的兵,也跳進兩側田中輔助自己作戰,但根本無法形成有效配合。

李惠仗着甲胄精良,被長槍捅中還在廝殺。

一個火槍手跳進田裏,一腳踩在泥濘中,一腿彎曲踩田埂,從前方友軍留出的空檔中開槍。

「砰!」

李惠胸口中彈,終於不甘倒下。

兩支接敵的安南軍隊相繼潰逃,最外側繞來包抄的部隊,一些踩着泥濘殺過來,一些還在順着田埂繞向後側。

田埂上的明軍小炮,不疾不徐的填裝霰彈,朝着側方包抄之敵輪番開炮。

虎蹲炮及類似小炮,只能打幾十米遠,威力小到不會震跨田埂,卻能對敵軍造成巨大殺傷。

投入戰鬥的一萬多安南部隊,已經亂到杜英武不知道該如何指揮。

有些已經被殺潰,在泥濘中艱難逃跑。

許多包抄部隊一兵未損,卻胡亂散佈在各處,無法形成有效配合。

杜英武對傳令兵說:「告訴各部將士,敵營起火了,明軍的營寨要被我們燒光了!」

十多個傳令兵,順着田埂去通知「勝利」消息。

杜英武的中軍隨即大喊:「大勝,大勝!」

然而,營寨被燒的明軍,卻根本不管後方咋樣了,順着田埂越沖越快。各處田埂之間的水田裏,還有大量安南潰兵存在,但只要潰兵不殺過來,明軍士卒就懶得去理會。

直衝杜英武的中軍而去!

杜英武愈發慌亂:「象兵,象兵出擊!」

三十多頭大象出陣,每頭大象的後方,都跟着一小隊安南兵,那戰鬥陣型頗有點步坦協同的味道。大象是坦克。

戰象在淤泥里踩出大坑,但絲毫不影響行動,倒是配合大象的士兵陣型不齊。

「瞄準大象!」

根本不用韓京下令,火槍手已經看到那玩意兒。

火槍手紛紛停下來瞄準,角度不好的直接跳進田裏。

「砰砰砰砰!」

不時有子彈命中大象。

但戰象都披着皮鐵混合甲,火槍能夠擊穿戰甲,甚至能繼續傷到皮肉,卻被肌肉組織給擋下來。

想用燧發槍打死一頭戰象,必須命中關鍵部位,或者讓戰象流血虛弱。

當然,傷而不死的戰象,也因疼痛變得暴躁起來。

「炮抬過去,用大號鐵彈!」

明軍小炮正在對付包抄之敵,沒有跟着前軍衝鋒,接到命令連忙往前抬去。

一些潰逃的安南兵,看到自家戰象出動,被督戰隊壓住潰勢重新整隊。

「昂!」

一頭戰象身中二十多發子彈,終於受不了全身疼痛,甩鼻長嘯著轉身朝側後方逃跑。

配合戰象出動的後方士兵,當場被踩死三人、撞翻數人,其餘士兵嚇得紛紛躲避。不過因為泥濘難行,安南兵躲避不及,陸續被踩死踩傷數十人。

田坎上的明軍跳進田裏,為抬着小炮和炮彈的炮兵讓路。

這種炮的口徑約5厘米,最大號的鐵彈,也比網球要小一些。

為了趕時間,此刻炮手單人扛着跑步,反而是炮彈需要兩人抬筐。

安南的戰象衝鋒並不順利,已經逃跑了一頭,還有幾頭焦躁不前。騎手正在小心安撫,象背上的弓箭手則一直居高臨下放箭。

「轟轟轟!」

三門小炮率先開火,可惜全部打空。

也不算打空,只是沒有命中戰象,卻打死打傷幾個安南兵。

與此同時,幾十米外的炮響,讓這些戰象受驚。它們本就中彈吃痛,還被槍聲驚擾,現在又是炮響,已經不怎麼聽指揮了。

大象這玩意兒,實在太聰明了,它可不願送死。

如果經過長期訓練還勉強能用,但驟然面對火器,是不可能視若無睹的。

明軍營寨的火勢越來越大,投靠朱康的安南水師大驚。他們雖沒有直接投降,卻嚇得不斷後退,甚至連大明官吏都不顧。

杜英武的水師圍上來,眾人慌張不已。

從大營逃到運糧船上的謝洪,主動帶着本地官員走到船頭,面對圍上來的敵軍水師說:「我是大明皇帝、安南杜太後派來的使者!」

陳愷連忙用安南話喊道:「大明和杜太后的使者在此,你們要幫着叛逆謀害天使嗎?」

安南保寧侯李長祿立即下令:「不準放箭。」

朱康帶來的官吏、醫生、工匠、海軍炮手,就這樣被人一鍋端。

謝洪卻怡然不懼,他被押去見李長祿,質問道:「你可知前方指揮作戰的是誰?」

陳愷翻譯之後,李長祿茫然搖頭。

謝洪說道:「那是大明皇長子、豫王殿下!」

李長祿面色一驚。

謝洪質問道:「如果豫王有什麼閃失,大明必然興師討伐,到時候安南還能擋住十萬大軍?」

李長祿變得猶豫不定。

謝洪又說:「杜英武謀害國王、王子,廢掉王后,穢亂宮闈。你是安南宗室,就任他一個外姓如此胡作非為?速速投降,聽我指揮!」

歷史上,李長祿大概在十年之後,才跟文官一起密謀剷除杜英武。最終被杜英武削去爵位,從此不能再統兵,變成一個只能領工資的閑官。

見李長祿沉默不語,謝洪繼續說道:「此時歸附豫王殿下,你有功無過。還不助我剷除杜賊?難道還想杜太后親臨,大明出兵十萬再度殺來?到時候,你可就是逆賊了,滿門抄斬都是輕的!」

李長祿猛然跪地:「願助天使鏟逆臣、除國賊!」

「很好,隨我作戰吧。」謝洪微笑點頭。

就這樣,剛剛被俘虜的謝洪,一轉眼成了安南水師的指揮官。

很快,敗退的那支水軍被召回來,兩支水軍合力朝着杜英武殺去。

「轟轟轟!」

二十多門小炮,打出比網球略小的鐵彈。

其中四發鐵彈命中戰象,打得那些戰象發狂逃跑,橫衝直撞造成安南軍隊大量死傷。

戰象「昂昂昂」的長嘯不止,引得沒有被小炮命中的戰象,也全都焦躁不安開始失控。

火槍還在噼里啪啦響個不停,明軍正在跟衝過來的敵人廝殺。

燒毀明軍大營的安南部隊,已經疾奔過來想要圍攻。

隨着戰象失控,被三面圍困的明軍,在敵人完成合圍前再次發起衝擊。

杜英武已經快瘋了:「圍上去,全都圍上去!」

已經有安南部隊圍上來,但根本攻不破鴛鴦陣,反而陸陸續續被擊潰。

「將軍,保寧侯叛變了,正帶着水師攻打北江路城!」

杜英武聞言大駭。

驚逃的戰象越來越多,潰散的安南軍也越來越多,明軍正在朝自己的中軍衝來,自己的水軍竟然又投敵了。

別看明軍似乎險象環生,到現在只陣亡一人、受箭傷者二百餘人。

水田作戰,屬於鴛鴦陣的主場!

「隨我殺國賊!」

中軍側方的統兵太監杜乙,突然帶着麾下部隊倒戈。

這個杜乙是杜英武的心腹,甚至是他爹養的家奴。杜英武能夠政變成功,杜乙發揮了巨大作用。

歷史上,正是杜乙夥同文官叛變,才讓杜英武徹底破防,從此禁止國王私自接觸太監。

杜乙的結局也很慘,受木馬之刑而死。

肛裂腸破!

此時此刻,杜乙帶着一部分中軍叛亂,把杜英武驚得魂飛魄散。他實在是想不通,自己家奴出身的心腹太監咋就跳反了?

其實很簡單,杜乙不但是杜英武的心腹,更是杜太后的心腹。還一手把國王李陽煥帶大,心裏視國王如親子。

國王李陽煥當初確實病危,但服藥之後又有好轉跡象。

杜乙不忍心下手,卻被隔絕在外,杜英武不讓他見國王。再次得到消息時,卻是國王的死訊,杜乙自責不已,對杜英武極為怨恨。

他這支部隊,軍官全是太監!

太監掌軍,屬於越南李朝的老傳統。

杜英武親自領兵跟倒戈部隊廝殺,一時之間竟無法快速剿滅。

前方將領龍侃,此刻帶着潰兵逃回。他見杜英武的中軍內訌,又看到明軍正在追殺過來,於是呼喊道:「跟我一起除國賊。擒殺杜英武者,重重有賞!大明萬歲,杜太后萬歲!」

轉眼間,杜英武腹背受敵。

他在安南的根基太淺了,政變不足一年,來不及鞏固權力,只能用利益收買軍隊。

一直獲勝還好說,作戰失利必有將領倒戈!

眼見潰兵殺向自己,後面還跟着明軍,杜英武嚇得帶着親兵就逃。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穿越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宋穿越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937章 0932【眾叛親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