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

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

第936章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

為啥只讓朱康帶三千兵來?

因為這既不是滅國戰,也不是什麼征伐戰,三千兵已經綽綽有餘。

杜英武出動了大約四萬兵。

其中八千是安南禁軍,屬於絕對的主力。

另有兩萬是十道兵,類似大宋的廂軍部隊。

還有一萬多,是臨時招募的鄉兵,妥妥一群烏合之眾。

杜英武能夠調動的兵力,只剩這麼多了。前幾年打仗損失慘重,尤其是被楊再興暴打,導致安南的兵力銳減。

升龍府及北方州縣被劫掠,財政已經瀕臨崩潰,安南朝廷根本沒錢恢復軍隊。

杜英武政變之後,地方叛亂四起,同樣嚴重消耗兵力。

南方的邊軍又不敢動,否則占城分分鐘殺來。

杜英武派了五千兵,奇襲明軍後方城市,暫時不能回來參加決戰。

前線兩座城池,他也要留兵駐守,真正能動用的只有三萬多兵。

朱康這邊,三千明軍,五千本地兵,還有幾十條安南水師戰船。

首先交戰的雙方水師。

投靠朱康的安南水師,跟杜英武的安南水師作戰!

雖然都是安南水師,但前者駐守太平江,而且還能近海戰鬥,還曾跨海攻打北宋殺向欽州。

後者卻是妥妥的內河水軍,駐守升龍府及周邊水系。

戰鬥大約一個小時,朱康這邊取得小勝。

韓京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總結道:「兩邊水軍都沒拚死作戰,應該是不願意自相殘殺。」

安南官員陳愷說道:「升龍府的水軍都火頭(水軍都統),是保寧侯李長祿。他既不反對杜賊攝政,但也沒有全然支持。估計此人正在觀望,誰贏了他就幫誰,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實力。」

朱康笑道:「看來敵軍不齊心啊。」

……

「水軍怎不奮死拼殺?」杜英武質問。

李長祿辯解道:「賊軍水師船大,實在難以獲勝,將士們已經儘力了。」

杜英武臉色冰冷道:「水軍重新整隊,配合馬步軍作戰!」

政變不足一年的杜英武,不可能徹底掌握軍隊。

尤其是水軍,跟步兵不是一個系統的,且統兵大將還是個侯爵。

他甚至不敢把李長祿狠狠處罰,還得許諾好處多加籠絡。

朱康的大營設在太平江與隴江交匯處,臨江的一面有水師保護。杜英武的兵力再多,也無法四面圍攻,只能進攻西面和南面。

杜英武已經把駐守天德府城的軍隊調來。

此時三萬兩千安南大軍,主力從西面緩慢推進,分出一萬人繞向南面夾擊。

朱康把三千精銳放在正面,五千烏合之眾放在側面。

戰場是一大片水田。

紅河平原一年兩熟,第一熟在冬春交替時播種,第二熟則在夏季播種。

此時此刻,稻穀已經收穫,新稻還未種下。

水田還未徹底乾涸,表面看起來似乎幹了,踩下去卻是深過腳踝的泥濘——紅河平原是雨季結束之後收割,田裏的水很多都沒排干,自然曬田兩個月就變成這幅鬼樣子。

部分農田,甚至還有水!

雙方士兵都脫掉鞋子、挽起褲腿,一腳深一腳淺的往前進。

除了容易滑倒,並不太影響動作,熟悉這種農田的士兵,甚至可以在泥濘中奔跑。

當然,那是不著甲的狀態。

朱康的三千精銳,此刻全部著甲,並且是三十斤左右的中型甲胄。在行動的時候,稍微受到一點影響。

「敵軍南面全是烏合之眾,連旗幟都舉不整齊,」杜英武仔細觀察之後,對傳令兵說,「著令劉禹你,讓他在南面猛攻,擊潰敵軍側翼部隊!」

杜英武確實屬於合格統帥,朱康把部隊擺出來不久,便被他抓到弱點立即動手。

側面戰場離得太遠,旗令有可能傳遞錯誤,一個傳令兵順着田埂飛奔而去。

這個傳令兵還在跑動,朱康的精銳已經在加速向前。

甚至有一百多炮兵,抬着小炮、炮彈和火藥,在幾條田埂上向前推進。

杜英武做出相應指揮:「李義榮率部迎戰,龍侃、丁從周率部策應。保寧侯,你的水軍也殺過去。敵方營寨空虛,一旦水軍獲勝,就能直取敵營燒毀糧草。即便不能燒毀敵軍營寨,只要我們這裏堅持不潰,等敵軍側翼的烏合之眾潰敗,也可趁勢全軍出動、兩面夾擊!」

「遵命!」

安南大軍快速調動,放在小國絕對屬於強兵。

杜英武這廝,後來甚至建立軍校,通過培養軍官來牢牢把控軍隊,並顯著提升安南軍隊的戰鬥力。

明軍精銳前進十餘米,韓京突然說:「殿下,泥濘列陣前進太耗體力,不如讓將士全部順着田埂衝殺。」

「擺成許多長蛇?那還怎麼作戰?」朱康驚訝道。

韓京說道:「能夠作戰。我們練的可是鴛鴦陣!」

朱康感覺特別離譜,但想想韓京在軍校全科滿分,而且多次參與北方大戰,竟然同意道:「韓將軍可全權做主。」

韓京下令停止前進,把中層軍官叫來,詳細訴說作戰方法。

中層軍官各自回到隊伍,叫來鴛鴦隊的小隊長們。

很快,在杜英武震驚的眼神當中,三千明軍全部踩上田埂,變成好幾條長蛇衝過去。

這樣行軍當然可以,但現在是兩軍交戰啊!

杜英武大喜:「傳令,讓李義榮、龍侃、丁從周列陣前壓。李惠、阮行率部策應。」

雙方前軍相距僅百步,韓京才下令吹響軍號。

跑在最前方的明軍將士,從田埂跳入農田裏快速列陣。而後續明軍,依舊在沿着田埂疾馳,包括那些抬着小炮的炮兵。

此時此刻,已經進入步弓射程。

但除了臂力驚人的猛將,普通弓箭手不會這麼遠射箭。

唐代要求弓箭手六十步射擊,明代對弓箭手的要求是五十步射中目標。大概就是七八十米距離,才能開始齊射。

「轟轟轟!」

明軍火炮開始發射,而且是留在岸邊的攻城炮(從海軍船上拆來的)。

這些火炮瞄準杜英武的中軍,但很多炮彈落在前軍與中軍之間的策應部隊。

那個叫李惠的安南將領,正在帶兵前壓。他只是策應部隊而已,根本不用打頭陣,卻忽然看到許多黑影落下來。

「啊!」

一個親兵發出慘叫,李惠扭頭看去,發現親兵的胳膊被砸斷了。

死傷不多,二十發炮彈而已。

炮彈砸入泥濘也難以彈跳,有些還連人都沒挨着,安南士兵僅僅死傷八人。

跳入田中的大明精銳,只是把鴛鴦小隊列好,各小隊之間並不整齊。在外人看來,這連軍陣都不是,顯得雜亂無章、陣型混亂。

「砰砰砰!」

但他們已經開槍了。

距離較遠,火銃兵也不多,只命中十多個敵軍而已。

壓上來的安南前軍,足足有六千多,十多人的死傷可以忽略不計,甚至都不太影響整體士氣。

但他們泥濘行軍跑不快啊,大明火槍手可以從容填彈再打。

杜英武也不敢學韓京,讓部隊在田埂上跑近了再列陣。他知道自己的軍隊是啥樣,估計還沒列好陣,就要被明軍給殺潰了。

又有二十幾個鴛鴦小隊,在雙方相距八十步時,陸陸續續跳入田裏列陣,並且朝着敵人的前軍射擊。

他們後方列陣田中的明軍,則在填彈完畢之後,踩着泥濘上前並肩作戰。

相距六十步時,也就是90米左右,各自的弓弩手開始對射。

交戰雙方都是甲胄齊備的精銳,這麼遠的距離射箭,效果可以忽略不計,就算射中了也只是受傷。

後續的明軍士兵,還在田埂上往前跑!

直至接近五十步,炮兵才停下來。

他們放下炮腿佈置在田埂上,炮管斜向對着兩側水田,開始填裝火藥和霰彈。

「加速前進!」

安南的前軍將領李義榮,帶着親兵在田埂上衝鋒,但他的大部分士兵都在田裏。

「轟轟轟轟!」

小炮在各處田埂,往斜前方發射霰彈,田裏又是火槍和弓弩輪射。

幾十米外的安南前軍,瞬間被交叉火力覆蓋。

李義榮在田埂上屁事兒沒有,但他田裏的軍隊直接崩了。

這些安南禁軍號稱精銳,卻在兵鋒極盛之時,被宋朝的北方部隊殺得屁滾尿流。現在早就大不如前,還能有多麼強大的意志力?

「傳令阮行,立即上前策應,壓住前軍潰逃之勢!」杜英武慌張下令。

李義榮的這支部隊崩了,他側面的丁從周、龍侃所部,所遭受的遠程火力卻更小。

危急關頭,丁從周拔刀大呼:「隨我衝過去!」

他不管田裏的大部隊,帶着一股親兵順着田埂殺出。他想幹掉田埂上的鴛鴦小隊,殺死躲在鴛鴦陣後面的炮兵。

越來越多安南前軍,不願在田裏當活靶子,爬上田埂跟着丁從周衝鋒。

這裏有五個鴛鴦小隊,只留半個守在田埂,其餘四個半紛紛跳到田裏協防。他們只有六十人,對面卻有數百敵軍衝來。

丁從周害怕被火槍命中,讓十幾個親兵沖在自己前面。

這幾百人是一字長蛇陣,在中彈、中箭倒下二十餘人後,已經快速衝到這五支鴛鴦小隊的面前。

然後,無法快速展開,明明有幾百人,卻只有最前面一人可以接戰。

其餘胡亂往田裏跳,徹底失去組織度,只能在那兒各自為戰。

五支鴛鴦小隊,有條不紊的收割,衝上來一個死一個。

「砰!」

丁從周挨了一槍,子彈從兩米外射出,直接打在他腦門上。

其麾下殘兵,當即崩潰逃跑。

「殿下,友軍潰了。」

朱康轉身望去,只見兩裏外的側後方,那裏的五千安南友軍,已被杜英武的部隊殺得全軍潰逃。

朱康緊急下令:「從海軍借來的二十門炮不要了,讓官吏、醫生和炮手趕緊逃到運糧船上!」

韓京也得知情況,瘋狂大喊:「再發一輪霰彈,全軍衝鋒!」

韓京其實並不着急,那些雜牌友軍本就不堪一擊,只是他用來分散敵軍兵力的工具而已。

他相信鴛鴦陣在水田地形的戰鬥力!

敵人就算有幾倍兵力,也難以全部投入戰鬥。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穿越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宋穿越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