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禮

賀禮

從曾氏屋裏走出來后,蘇荷愫便與丫鬟們商議起了置放嫁妝一事。

粗使婆子們昨夜裏在柴房囫圇了一夜,此刻已換好了乾淨的衣衫,齊心將暫放在院角的嫁妝箱子搬進了新房裏。

沈清端賃下的宅子裏除了婚房和曾氏所住的正堂,便只剩下一間辟開來的書房和兩間供僕婦丫鬟們所住的屋舍。

蘇荷愫思忖了一番,仍是對着那一百二十抬的嫁妝一籌莫展。

嫁妝太多,實在是沒有地方安置。

恰好沈清端從正堂里踱步走了出來,朝着她淡淡一笑后,便走進了書房裏。

小五也小跑着跟了上去。

蘇荷愫便將臨到喉嚨口的「夫君,嫁妝箱子該放在何處」生生咽了下去,猶是覺得不夠,還吩咐蓮心:「給他泡杯清心寧神茶。」

蓮心應下,翻箱倒櫃地尋出了蘇荷愫自製的茶包,嵌了點梅花瓮里的雪水,沏了杯四散飄香的濃茶,端去了書房裏。

沈清端正靠在那四方桌案后提筆寫字,臉色也稱不上冷凝,只是那低斂眼眸的睫上好似鋪上了一層寒霜,唬得蓮心小心翼翼地放下了茶盞。

她也不知為何,每回見了姑爺心裏總是忍不住發憷。

明明她也算是個見過些世面的丫鬟。

沈清端聽見茶盞擱在桌案的聲響后,方放下了手裏的羊毫,抬眸認清來人是蘇荷愫身邊的丫鬟,便道:「多謝。」

蓮心赧然一笑,雖則不敢拿正眼去瞧沈清端,卻在退出書房前說了一句:「這是姑娘自己調配的清心寧神茶,姑爺且試一試。」

說罷,便落荒而逃。

小五尚有幾分少年心性,見沈清端盯着那茶盞久久不語,便上前去揭開了那杯盞,一股柔意萬千的清香便撲鼻而來。

「上頭還飄着一朵梅花。」小五笑得開懷,眉眼間都染上了幾分喜意。

沈清端從小五手裏接過那茶盞,聞着那沁人的香味,抿了一口后那雙凝結的眉眼也有了幾分鬆動。

「比御賜的大紅袍味道還要好些。」

入口回香,清甜不膩。

稱得上是匠心獨運的好茶。

小五見沈清端心緒轉佳,便也順着他的話奉承道:「是了,這般好意趣的茶,便是咱們家鼎盛的時候也……」

倏地,小五便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再想補救已是來不及了。

好在沈清端只是低斂下漆眸,輕聲數落小五道:「別在夫人面前說這樣的話。」

小五悻悻然地認了錯,專心立在桌案旁替沈清端研磨。

沈清端不過凝神寫了幾個字,便因外頭此起彼伏的歡笑聲而停下了動作,他由支摘窗往外望去,恰見蘇荷愫正在替她那幾個貼身丫鬟打下手。

四人合力抬着一隻紅漆木雕花箱籠,蘇荷愫立在最左側把著門檻,兩道彎彎的柳眉已緊緊搭在一處,秋水似的灧眸里蓄著濃濃的擔憂之意。

那箱籠里裝了何物,惹得她這般小心翼翼?

「姑娘,那副紅瑪瑙頭面也放在這箱籠里了吧?」蓮心苦不堪言地問了一聲,手腕處險些使不上力來。

蘇荷愫仍是蹙著柳眉,因眼前的箱籠里裝着她的心愛之物,故怎麼也不敢鬆懈下來。

待四人合力將這箱籠置於內寢的地磚上后,蘇荷愫便火急火燎地打開箱籠,見裏頭的頭面皆無恙,這才鬆了一口氣。

「幸好紅兒、綠兒、紫兒、白兒都沒受傷。」

三個丫鬟一陣無語凝噎。

書房裏將這一幕盡收眼底的沈清端也隱隱露出了幾分笑影,心間因奶娘沉痾難治而生出的憂愁之意也好似消散了不少。

滿盈人間煙火氣,說的應當就是蘇荷愫這樣的人。

小五也半是感嘆半是欽佩地說了一句:「夫人竟還給那些頭面取了名字?當真是……」

他無措地撓了撓頭,實在是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蘇荷愫。

前段時日他還不明白公子為何要應下與蘇家的婚事。

如今再想來,許是長久浸在無邊寂色與仇恨之中的人,也渴望着滿是鮮活生氣的日子。

安置好了自己的頭面箱籠,餘下的箱籠蘇荷愫便讓婆子們都放在了插屏後頭,一些古典字畫等則放在書房門口,待沈清端用完功后再安置進去。

其餘的桌椅等大婚前一日陳氏都已rag下人們抬了過來,婚房裏的陳設皆是蘇荷愫用慣了的器具,是以有二十來抬箱籠不必費心安放。

再有些安置不下的箱籠,蘇荷愫則讓婆子們疊在了插屏後頭,拿木棍子靠在那兒,也不至於落下來。

忙活好了嫁妝箱子,蘇荷愫也靠在迎枕上歇息了一陣,支摘窗半闔,她坐於臨窗大炕上恰好能瞧見支摘窗外那一株株生的鬱鬱蔥蔥的芥菜。

這一瞧,便將她的饞蟲都勾了出來。

她笑盈盈地與綠韻說道:「明日吃芥菜餃子可好?」

如今沒了康嬤嬤的管制,蘇荷愫於吃食上便愈發肆意了幾分。

綠韻聽罷只得笑道:「奴婢去問問太太和姑爺。」

蘇荷愫這才悻悻然地閉上了嘴。

她已忘了自己已嫁了人,萬事都該想着婆母和夫君才是。

綠韻未曾貿然打擾沈清端,待日頭昏黃,小五握著信箋從書房裏走出來后,她才立在書房外輕聲問了一句:「姑爺,您可吃得慣…芥菜餃子?」

沈清端一愣,旋即放下了手中的筆墨,笑着答道:「吃得慣。」

不消細想,便知是他那位對吃食有獨到見解的夫人想吃芥菜餃子了。

綠韻被沈清端漾著瑩潤笑意的眸子一瞧,立時便窘著臉退了出去。

姑爺定是在笑她家姑娘嘴饞。

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

晚膳時分。

沈清端先去正堂瞧了瞧曾氏,親眼瞧著小五將妹妹小月兒抱進後頭隔斷處安歇後,方才轉身去了新房內。

屋內點着四盞燭火,三個大丫鬟正各自端著銅盆和牙具,悄聲立在梨花桌后,連聲量大些的喘息聲也聽不見。

而蘇荷愫正用手半撐在桌上,半是艷羨半是無奈地望向桌上那露出綠瓤的芥菜餃子。

沈清端暗自嘆了口氣,將蘇荷愫酉時用晚膳這事記了下來,下一回便早些來用膳,省得讓她餓著肚子空等。

「姑爺來了。」蓮心由衷地笑出了聲,將月牙凳拉開后,便引著沈清端坐了下來。

蘇荷愫也坐直了身子,笑盈盈地與沈清端說道:「婆母不愛吃芥菜餃子,但愛吃鬆軟的桂花糕,我讓東娘送了兩碟過去。」

「夫人用心了。」沈清端方才去曾氏房裏時瞧見了桌案上擺着的纏枝花樣瓷碟,這般清雅別緻的器具不用猜便知是出自蘇荷愫之手。

得了沈清端這句誇讚,蘇荷愫不知怎得倒不似方才那般坦坦蕩蕩,避著沈清端含笑的眸光,替他夾了一隻芥菜餃子后,說道:「夫君,你嘗嘗。」

沈清端盛情難卻,頂着蘇荷愫殷切的目光,將那芥菜餃子囫圇吃了下去,預想之中的土腥味並未出現,反而嚼咽中還留有幾分余香。

見他吃的香甜,蘇荷愫料想着自己已盡了「□□之儀」,便也自顧自地吃起了芥菜餃子。

沈清端不過吃了一隻,便擱下筷箸,等著蘇荷愫像白日裏一般向他講述這芥菜餃子好吃的訣竅。

只是蘇荷愫埋頭吃的香甜,一連吃了七個餃子后,還舀了一碗文思豆腐,並些清口的小菜,早已將沈清端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飯終了,沈清端略坐了坐后便起身去了書房,時辰尚早,蘇荷愫便坐在炕上與丫鬟們玩起了雙陸。

小五點起了書房裏的燈盞,一瞧見沈清端便笑着迎上前道:「公子今日用了好多,可是夫人那裏的廚娘不一般。」

「不是。」沈清端煞有閒情逸緻地回了一句。

小五愕然,旋即又頗為機靈地笑道:「我知曉了,那是夫人不一般了。」

沈清端只瞪了他一眼,遂走到方桌後頭,將那會試要考的經義典籍拿出來通讀了一番。

小五先是默不作聲,後來實在忍不住心內的詫異,便問了一句:「公子讀這些做什麼?」

餘下的韜光養晦、深謀遠慮之話他卻是不敢說出口,只敢輕聲囁喏著一句。

沈清端也不惱,修長的指節輕叩著木底的方桌,笑聲顯得格外爽朗:「自然是為了杏榜有名。」

「可您……」小五欲言又止道。

公子實在是犯不着走這樣的路數,不拘是作伴讀還是藉著大臣們的路子出仕,於他而言,都不是什麼難事。

既如此,公子何必要吃這等苦頭?本朝的春闈嚴苛到了極點,不少人皆病倒在這三日的考試里。

沈清端知曉這自小跟着自己的書童素來愛操心,當即便說道:「這宅子太小了些。」

連夫人的嫁妝箱籠都放不下,他自然不該再韜光養晦下去。

小五聽罷這才似懂非懂地閉上了嘴,只候在一側替沈清端添水加衣。

直至更深露重之時,他才冷不丁驚呼一聲道:「公子,我忘了賀公子送來的新婚賀禮。」

沈清端闔上了書,饒有興緻地讓小五將賀成送來新婚賀禮拿了出來。

賀成是與他情誼最為深厚的好友,出身金陵賀氏嫡脈,為人寬厚豁達,且也不曾一味地孤芳自傲,頗有幾分禮賢下士的文人胸懷。

他送來的新婚賀禮自然也該滿溢詩書之味。

沈清端興緻勃勃地揭開那禮盒,恰見裏頭小心地擺放着一冊十分香艷的避火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嫁寒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嫁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