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反常

第140章 反常

同行的這些天,鴻雁發現了異常,她的小師弟變了。在她的印象中,天賦出眾,性格開朗;可現在呢,一身的陰鬱之氣,倒是符合帝王無情這一條。

鴻雁知道變化這麼大,大抵是因為他的父親,那個李守義勵志要效仿的男人。她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只能在方師弟那討了一隻小玄龜送給小師弟。

銀雪太大了,帶出來不方便,這隻出自玄龜峰的小玄龜,能夠代替它,討得師弟一時的歡喜,讓他能輕鬆一點。

「呦呵,還是師姐會疼人啊,知道送禮,臣可是得跟她好好學學。」

韋晉這慫柿子,純粹是沒事找事,交待他的差事辦的不怎麼樣,嘮起俏皮嗑來一套套的。

李守義很有必要提醒他,韋待價、韋承慶對他不求上進,也不綿延子嗣的狀態很是不滿。聽發狠的韋承慶說,要打斷這狗才的腿關在家中,一個閑人京兆韋氏還養得起。

此言一出,韋晉立馬抱住了李守義的大腿,挑眉呼道:「臣乃社稷之臣,聖人的左膀右臂,他憑什麼打斷朝臣的腿!」

李守義很想提醒他什麼叫父子關係,但聽到韋晉有重大發現,便改變態度,決定在韋氏父子面前,保他一保,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行了,別賣乖了,說說你在耗子洞裏,掏出什麼了?」

韋晉在跟李守義之前,那是長安城中有名的紈絝,但凡不是人乾的事,他多多少少都干過。遊走在黑白之間,完全是輕車熟路。

郭正一那麼方正的人當然不如他靈光,韋晉就用了半個月,便以長安糧商的身份,打入了汝州官商圈子中。探得一些看似合理,實際又不合理的事,其中就有關郭正一遇刺一事。

「郭相出身中山郭氏,以進士及第入仕,年輕時在弘文館教書,後來一直在中樞任職,他當然不清楚這裏面的貓膩。」

「說到底還是賑濟款的問題,嫌郭相管的太寬了,阻了不止一家的生財之道,所以即便刺殺當朝宰相是重罪,也有人甘冒風險。」

郭正一來時,河南道各州洪水未退,百姓流離失所,無數房屋、土地都泡在水裏,千里澤國,河瓢如鯽,慘不忍睹。

對百姓來說,這個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災難時刻;可對於那些手裏掌握財富的人,卻是揮舞斂財之鐮的大好時機。

洪水一來,百業凋零,可由一些利益者操控之下,秦樓楚館、賭坊樂苑、放印子錢等下九流的買賣乾的風生水起。甚至那些被水淹的土地、房屋也都成了他們掠奪的對象。

面對飢腸轆轆的妻女,無寸板下葬的親人,即便明知道是趁人之危,也得咬着后槽牙從了,即便是水深火熱,也只能歸根於命運使然。

郭正一的兒子-通事舍人-郭忠跟他這樣說:孤女幼童插草自賣,猶如西市的貨物一般任人挑揀。最便宜的時候,半袋穀子就能換個大姑娘,受災諸州一概如是。

這些為富不仁的既得利益者,則用盡一切手段,讓朝廷的賑濟延緩,能多拖一日,他們日進的又何止千金。至於,會不會激出民變,則不在他們考量之範圍。

本想着軟硬兼施,搞定郭正一,卻不想他是個茅坑的石頭,不僅又臭又硬,還強令各級官府,限時限放,如期還有因飢餓而亡,或賣身為奴者,斬該縣主官。

一連殺了五位縣令,諸官不得不從,賑濟之事大行,民心遂安。但斷人財路,猶豫殺人父母,這口氣不出,哪能服氣。

朝廷追究下來,瞞不住了,隨便交幾個附庸的小家族頂包就算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誰來查也沒招。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等幾年,再鬧災,他們還可以再發一筆。這些人可不止在汝州一地,利益所在,各處都可找到盟友。此已經形成了一個新階層,不是一個按察使,殺幾個狗官就能做到的。

灌了幾口水,韋晉繼續道:「去歲的災大讓他們着實發了一筆大財,可發這不義之財,總有看不過眼的人。」

范陽盧氏的一支商隊,在汝、汴、許、陳、蔡五州,開了個大盤口,專門與他們唱對台戲。盧氏利用運河的便利,自河北運來大批廉價的糧食,在五洲販賣三文一斗,童叟無欺。

有了吃食,能活下去,誰還會剜自己的肉,賣兒賣女?他們的豪奪之計落空了,賠慘了不少人。

要知道大災之年,斗米百錢,千錢,並不奇怪,那些囤聚居奇的奸商,上依附各家豪紳,下勾連着不法之官,正要大展饕餮之口,卻硬生生被盧氏崩了門牙。

當然,這些為富不仁的東西,身後難免有世家撐腰,盧氏踩過地界,壞了人家的生意,自然要計較一番,是以明爭暗鬥不斷,好不熱鬧。

......

李守義皺了皺眉頭,隨口問道:「盧氏為什麼要幹這種事?」

好事,的確是好事!可這不像是世家該有的作為,五姓七望等大族世代通婚,同氣連枝,大體上從來都是同進同退,怎麼會幹這種損己傷人之事呢?

對於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韋晉當然也注意到了。也暗中派人探查,得到的回復很是模糊,說是此次南下的盧氏掌事,看不慣他們的小人行徑,故意為之。

哦,「如此有趣!盧氏的掌事是何人?」

額,「請陛下恕罪,那人從不露頭,臣無法探知!」

上哪兒找去!五州被坑慘的,想要那掌事命的人多了,要是那麼容易探查,早就埋土裏了。

撇了韋晉一眼,捻著流珠的李守義,沉聲道:「再派人去查,務必把這個人找到。」

范陽盧氏,挺有意思!有這個頂級世家下場,把這潭水徹底攪渾了。敢這麼剛的人,不見一見,未免遺憾。李守義不僅要見到人,還要好好賞。

應了一聲諾,韋晉又補了一句:「裴監的已經拿行刺郭相之人拿下,眼看就完事了,先生請奏是否護駕轉道東都。」

是的,韋晉今兒是背着任務來的,裴談亦覺得白龍魚服,容易給人以可趁之機,還是回宮方便安全一點。若是有差事,有他們這些臣子可以效勞,哪裏敢勞動天子。

踹了一腳韋晉,李守義隨口道:「滾下去辦差,不該問的事,不要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唐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錦唐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0章 反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