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49

大先生49

有書看,難耐的夜會變得短些。

聽了族姐的講述,莫老太爺對神符有了新的認識:既然它是一種文字,那就有破解的方法。

莫老太爺把書在手中翻轉着。

羅盤大仙傳下這本書,一定有深意。自己已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醫理、藥理。那它還會不會有其它的意義呢?

如果想要追尋其它的意義,首先自己得弄懂神符這種文字。

按族姐的說法,它分為聲符,母符。書寫它們,自己是沒問題的。可它們怎麼發音呢?

莫老太爺開始在院中踱起了方步。

這書中所列的藥材,自己是都知道的,有山外的叫法,有大山裏的叫法。——不對……這不是大山裏的叫法。

莫老太爺的目光凝聚到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上,他突然有了醒悟。

這是大山裏叫給山外人聽的叫法。比如,第一類――太極坤土中的第三味葯,芡通;第二類――山上火中的第三味葯路莘;第三類――天地交中第三味葯燈心草(荃菔);第四類――地生木中的第三味葯紅參,都是這種情況。它們完全是按照山外人的發音來叫的。其實,大山裏還有種叫法,……,叫什麼來着?好像和星星有關,……

莫老太爺想不起來了,可他卻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排列:怎麼全是第三味葯。

莫老太爺又向下看完了所有類別的藥材。除了第十三類之外,大山裏的葯都在第三位。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只是巧合?

這個羅盤大仙想要告訴後人什麼東西?

莫老太爺想起了自己與羅盤大仙的偶遇,心中不禁產生了動搖。

莫非這人和神仙真的住在了同一個仙境?!

如果下次自己再見到羅盤大仙,一定要問個清楚。

莫老太爺開起了自己的玩笑。

雖然莫老太爺對神仙與人同住的猜想還抱有懷疑,不過以上發現卻讓莫老太爺下了決心。

回山——帶着仙姑媳婦兒回山。

其實,就算沒有什麼發現,莫老太爺也會回山。理由就是,族姐向自己說了無數遍的理由。

莫老太爺先前猶豫,只是因為他一時要消化的問題太多,他的心裏無法得到平衡。而羅盤大仙給他提供的理由,讓他找到了平衡點。也就是說,他回到大山,除了克服諸多的煩惱外,同時還有令自己愉悅的事情。

其時要想整理出神符這種文字所遇到的困難,一點都不比面對父親、山民、神女媳婦兒、兒子、包括後來的兒媳所帶來的困難少。可日子一半一半地過,莫老太爺還能承受。

剛開始是艱難,山民不接受他,這讓莫老太爺的那一半愉悅停滯不前。好在神女媳婦兒理解他,又讓莫老太爺的內心有了些許的勇氣。神女媳婦兒的態度,在回大山前,是莫老太爺沒想到的。

莫老太爺在向神女媳婦兒介紹自己的仙姑媳婦兒時是很含糊的。因為神女媳婦兒不見他,莫老太爺只能通過譚婆向神女媳婦兒傳遞了四句話:

有子伊人已無聲,反文之女求南征,多子之福遂心意,勞燕分飛化嚴冬。

這四句話是以修字為題,表達了莫老太爺無奈另娶並希望得到神女媳婦兒原宥的心境。

讓莫老太爺感到欣慰的是,神女媳婦兒也回了四句話:二十一年相去遠,福盡禍消兩難全,東風一夜吹暖地,天地無心有乾乾。

神女媳婦兒以蘭字為題所表述的意思:竟然是非常願意莫老太爺重娶,

而且還希望,若今後有了煩心事,可以來水神峪找她說說話兒。

這是莫老太爺不曾想到的結果。

神女媳婦兒接受了仙姑媳婦兒。她好像並不想知道太多,她只要莫老太爺再娶個媳婦兒就行了。

原來她的冷漠都是裝出來的。

莫老太爺恍然大悟。

原來她是想讓自己死心。可她能獲得什麼好處——安靜地修身?可為什麼還允許自己找她說說話。這麼一來,自己能少打擾她嗎?

心結一旦打開。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沈家的兒媳娶進了門,改變了兒子的態度。最後,連父親竟也原諒了自己。

山民們也逐漸對莫老太爺好起來。這重新讓莫老太爺想起,其實大山中很多的稱呼和山外是不同的。

莫家來自山外,所以說話和山外的話語差不多,可大山中很多村寨,他們還說着另一種語言。

當初太祖辦學堂的目的,就是想把那些村寨,平時話語中一些常用的東西的說法,與山外的話語統一起來。

莫老太爺想起,當初自己去山寨看病時,山民的話語的確有別于山外,因為當時自己聽慣了,就沒注意。現在他有了找到神符的拼寫規則的思路,只要多一些聽說範例,他就可能學會「神符」。

首先學會羅盤大仙書中的二十種藥材的叫法,然後試着用神符拚讀。

莫老太爺有了新的發現,——他知道了三十七個神符的發音。

接下來就是用神符的組合寫出很多話語的文字。

莫老太爺開始了大山間的遊歷,這次他不是為了看病,而是為了用神符書寫出字體。這雖是一個繁瑣漫長的過程,可他完成了。於是莫老太爺翻譯出了羅盤大仙遺作的名字——胎臚葯義。

如果現在有其它神符書籍在他面前,他不僅能看懂,而且還能讀出來。可惜……

莫老太爺望着被重新修建起來的天地閣,黯然神傷。

這些書先是被無知的巫師們毀壞,后又經大火焚燒,……唉,世上不會再有神符書籍了。

莫老太爺相信,伴隨着神符書籍消亡的,不單單是一種特有的文字,還有許多秘密,它們會是什麼呢?

莫老太爺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知道這些秘密是什麼,可他還是願意費盡心思去想它們。那是為了掩蓋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煩心事——「三子落地,其芒即見」。

誰能想到,被山外眾多人推崇的「三子之芒」,不過是三個痴痴傻傻的瘋兒,並且由於三子的原因,仙姑媳婦兒也瘋了,可自己卻無法幫助她們。

楊樹河上的寒風漸漸遠離了莫老太爺,心裏的寒風卻讓他顫抖不已。莫老太爺想找一個溫暖的所在,他莫名其妙的來到了莫家祠堂。

莫老太爺內心有點兒羞愧。

一晃,自己有兩年沒來這裏了。現在自己心裏失去了平衡,卻來煩擾神女媳婦兒。不知是應該,還是不應該?!

譚婆給莫老太爺拿來了手爐。

「這是夫人上次出山給我帶回來的。」

「這個節氣,她還經常出去嗎?」

「比夏天晚兒出去的次數少了,在外面呆的天數也短了。」

譚婆的話多少讓莫老太爺有點意外。他一直以為神女媳婦兒在祠堂里修身,沒想到她還經常出去,——還在山外過夜。

難道她在學素女遊歷?都怪自己嘴沒把門的,向她說了這天下奇聞。

莫老太爺謝絕了譚婆的好意,走出了祠堂。

前院就是學堂,學生們放假了,也沒有修羅岩的石匠出工。院子裏靜悄悄的。

莫老太爺漫無目的地走着,腦子裏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不知那塊未刻完的百花圖還在不在原地?

這個想法讓莫老太爺不自覺地來到了西跨院。

院中佈景基本沒變。這就證明,主管這個學堂的人不曾有變。陳主事也是個念舊的人,不習慣太多的改變——也許是老譚和譚婆的功勞。畢竟在這個院落髮生過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保留原跡,更利於向山裏前來祭奠的後人講述那些往事。只不知後來的人會怎麼看待這件事。他們會問到這個故事的結局嗎?

那個神女媳婦兒和那個莫大夫後來咋樣了?

莫老太爺心中重複著這個問題。

老譚和譚婆會怎樣回答?他們會說,兩個人合諧而幸福地生活在大山裏;還是說,後來發生了不可彌補的砍頭事件,他們二人分開了。

那還有什麼意義!一對沒有終老的夫妻,他們的事情還有講述的必要嗎?

有啊!這就是說,每一個人活着都有他自己的意義。你看,如果修掌事要活着,莫大夫和他的神女媳婦兒會分開嗎?

莫老太爺自言自語,自問自答。

神女媳婦兒不是神女派給莫大夫的嗎,關修掌事什麼事兒?

對話進行不下去了。

莫老太爺苦笑。

天下沒有永久的秘密。因為時間會讓人忘掉當初為了保護秘密而設立的謊言。其時神女媳婦兒也是有秘密的。也許她就是為了保護這些秘密才選擇離開自己。

莫老太爺突然有了新的醒悟。

對呀!一定是這樣的。自己只要接受這些秘密,神女媳婦兒就會回到自己的身邊。可會是什麼秘密?這些年,媳婦兒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只有神址那次……八女亭。可媳婦兒若是神女,自己是能接受的。還有就是刻石,每年媳婦兒都要刻兩三個百花石。後來這些石頭都去了哪?

莫老太爺停下腳步,低頭思索。

好像被送到了莫家祠堂。

莫家祠堂什麼地方能放下五六十塊百花石?

除了這西跨院還真沒有合適的地方。

莫老太爺好奇心頓起,他開始用目光搜尋。

那邊樹下到是有一些石頭,形狀大小倒是合適。

莫老太爺走了過去。

確實是百花石。

看來自己猜的還是對的。可數量不對呀?這裏最多只有十幾塊。那大多數哪去了?

莫非被賣到了山外?

莫老太爺想起修老爺的宅院裏就有一塊百花石,自己從龍井進入修羅岩時,也見到一塊,但那塊不算。

要說這百花石倒是很好的裝飾物,賣給山外的大戶人家也不是不可能。可自己也在柳東柳河進過不少大戶人家,從沒見到百花石。

那就是沒賣到附近。

可烽火寨和磨盤山也沒見過。

難道是賣到了省城?

神女媳婦兒出山是為了賣百花石?她認識省城的人?

不知這石頭能值多少銀子。

可莫家餓不着她。她要這麼多銀子幹嗎?

莫老太爺越想越糊塗。他索性蹲下身,用手撫摸著面前的百花石。

這的確是媳婦刻的。

莫老太爺曾不止一次撫摸過這個圖案,所以他並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刀法細膩,就像媳婦兒的手。

莫老太爺閉上眼睛,一個一個地摸著,心裏重溫著過去一段一段美好的時光。

這些圖案他太熟悉了。為了它們,他曾經不吃不喝幾天幾夜。

要不是老譚的節外生枝,他還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秘。這就像羅盤,只不過一個是符號,一個是花體;一個能轉,一個不能轉。如果當初自己先學會了羅盤,就不會費了那麼大的功夫思索。

只能怪自己太無知,忽略了身邊最好的東西。——哎,不對呀,怎麼圖案變了。這不是百花圖,這是……神符。

莫老太爺睜開了眼睛。

真的是神符!自己面前的石刻圖案變成了神符。

這是怎麼回事?

莫老太爺凝目端詳。

這不是單一的神符,應是神符書寫的文字。

莫老太爺讀了出來。

坤之女,原筮意為直方大,雪上加霜不等時,但見閻羅不就死,重歸本位候天齊。

咦,這段文字好像聽過。對啦,這不是神址中亭子裏的石刻嗎。它原來刻在那幅沐浴圖,不對,是神舞圖的下方。當時媳婦說要刻它。自己還以為是山外的文字。原來它是神符。

莫老太爺快速地審看着接下來的石碑。

兌之女,腹患緣於求,莫了終無依。明鏡花鑒月,塵起避山中。

乾之女,強不強,一枕付黃梁,他年金銀堆滿床,-可笑無心償。

坎之女,心本無遮攔,恩怨有乾乾。事非本末置,笑眼釋迷團。

艮之婦,藏地不藏天,身止心未瞑。俠義出事理,肝膽難相知。

震之女,心繫落寞情寄思,悲禍喜禍轉身時。泥淖陷身仍無悔,可憐他是無心人。

巽之女,本非多情人,欲做多情事。世間奇女子,無妄屯噬嗑。

離之女,火燼煙消無生死,錯進錯出有情來。待到他年重逢日,遍地桃花掩花顏。

這麼說,媳婦兒真是神女。她早就可以看懂神符。不對,當時她是摸出來的。她是感覺出來的。那麼說,山裏選了幾千年的神女,都沒有選對人?真正的神女進了神址卻沒有成為神女,真是笑談,笑談!

神女本由天選,而人們為了私慾卻錯選了神女,這些女子身上根本不會有女芒出現。最終她們被偷運出神址,去了磨盤山。這裏自然有莫家的過錯,可起決定作用的應是一伙人。如果自己有一天掌管了大山,就要改變這種局面。

莫老太爺悲喜交加。

神女媳婦兒真是神女,自已應主動放棄神女媳婦兒。

「孝春,你真在這裏啊!」

老譚出現在莫老太爺的面前。

「你怎麼哭了,你知道了。」

什麼,莫老太爺拭了一下眼晴。

「唉,你說你這命,第一個媳婦兒不想跟你過,第二個媳婦兒又失蹤了。」

「什麼,你剛才說什麼?」

「同仁來了,就在祠堂,他說,你的那個瘋媳婦兒找不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女芒
上一章下一章

大先生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