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48

大先生48

「你想的怎麼樣了?」

莫磬見弟媳婦兒已經走遠,便向莫老太爺問道。

這些天,莫老太爺一直想着一個問題,是否帶仙姑媳婦兒回大山。

這其實也是莫磬的想法——依你媳婦兒現在的情況,你們只能回大山。

仙姑媳婦兒再過兩個月就要生了。這草屋也好,著水庵也好,都不適合生孩子。柳東不能回,因為「三子之身」還得保密。

莫老太爺知道,大族姐的想法是對的,可她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自己帶着個有消息的女人回大山,要過的第一關就是父親,接下來要面對整座大山的唾棄。關鍵是這個媳婦兒不是自己的媳婦兒,她將來怎麼回事還不知道。

按仙姑媳婦兒所述,她身上所得的消息本就蹊蹺,到時會不會有消息是確定不了的。

莫老太爺倒是為仙姑媳婦兒把了脈,脈相很平穩,這就是讓人頭疼的地方。有立夏之脈,可定為消息,無立夏之脈卻不能否定消息。

立夏之脈讓莫老太爺想到了莫家祠堂的神女媳婦兒。

原本以為神女媳婦兒出了山,進了磨盤山的著水庵。現在,真相大白。這證明自己的猜想完全是錯誤的。一個錯誤否定了之前全部的猜想。什麼百花教,什麼身份可疑,神女媳婦兒就是個安守本分的山中女子。她回不了修羅岩,只能寄居在莫家祠堂,自己還無端懷疑她。

其實仔細想想,神女媳婦兒內心是很苦的。修掌事被砍頭,她不能裝作什麼也不知道。這件事情上,莫家沒有儘力,她一個女人怎麼辦?難道真要讓她像扈三娘一樣,內心中流着血淚,強顏歡笑,苟活餘生。

莫老太爺突然發現自己一下子領悟出了扈三娘的悲哀。一個身處江湖的女子都如此無奈,更何況生長在百姓家中的小女子。從這點上看,神女媳婦兒做出了反抗,反倒讓莫老太爺的心裏舒服了許多。

唉,莫老太爺嘆息一聲,自己無意中找到了神女媳婦兒的心結。如果說與她聽,並提出帶她出山,遠離大山,比如去雲南或是四川,不知她可否願意。

唉,莫老太爺發現自己還惦念著神女媳婦兒。

如果自己把仙姑媳婦兒帶回大山,神女媳婦兒會怎麼看自己呢?

再有就是蘭兒,當初自己上磨盤山是為了救人,可現在,人去了哪裏卻不知道。就算自己回大山,神女媳婦兒原宥了自己。自己也心甘情願地放棄蘭兒,和仙姑媳婦兒過日子。可總得先找到蘭兒吧。

唉,莫老太爺又嘆了口氣。

這才是自己最大的私心——蘭兒還沒找到。

原來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不想放棄蘭兒。

這其實是明擺着的……莫老太爺回草屋不單單是為了給仙姑媳婦兒一個熟悉的環境,還有個原因,就是想抽空去山裏搜尋蘭兒的蹤跡。莫老太爺相信那天那個爬離岩洞的人就是蘭兒——她要不來了南峰,要不去了大路。

莫老太爺探過燕子的口風,他獲悉,最近山下沒有事情發生,只聽說葛夫人回到烽火寨懸賞重金給提供蘭兒線索的人。

「我這有本書,是歷代大仙傳下來的。據說是羅盤大仙的遺物。」

見莫老太爺一直不說話,莫磬先開了腔。

「恐怕以後也不會有神女來了。我留它也沒用。」

莫老太爺看了一眼,書的封面寫着一組神符,他又隨手翻看了一下,他想這本書應是看過的,只是當時的封面沒有名字,

而是一對黑白旋渦。

「這本書叫什麼名字?」

莫磬微笑地搖了搖頭。

莫老太爺忽然明白了,他也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書是不是有抄寫本?」

「你說的是那個張……鐵嘴?」聰敏的莫磬瞬間明白了莫老太爺要問的話,她這次沒有遮掩。

莫老太爺點點頭。

就是這本書。原來是羅盤大仙所作。只是它現在對於自已沒有什麼吸引力了。莫老太爺心中怏怏不樂地尋思道。

「不過他好像沒抄寫藥材上面的符號。」

即便沒有了吸引力,莫老太爺也不想表現出來,至少他不能讓莫磬覺出失望。於是他隨手翻了幾頁,並把自己隨意的想法說了出來。

「那些也是文字,說白了就是神符,就是選我們入神址參悟的東西。你也見過,二十八個聲符,還有母符。幾個我確定不了,還有一個是多聲符。」

「神符是拚讀的?」莫老太爺有點詫異。同時心中的「隨意」也變成了興趣兒

「我也是這些年才領悟出來。我剛到神址的時候,還在參悟,我就注意到山下的大仙們,哦,就是巫師巫婆們每隔一段時間就來神址一回。當然他們只在前院。天地閣共有八把鑰匙,大仙們各執一把,他們只有一起來,才能打開天地閣。他們到天地閣,好像求取什麼東西。因為他們不來打擾我,我也賴得理他們。等到我要升仙的那幾天,他們把我送入天地閣內,我才注意到,那裏有好多書。」

「書?天地閣里真有書!」

「有,而且還是神符書寫的書。我當時也見過神符了。可我看不懂神符書。幸虧我看不懂,否則得讓這幫大仙們氣死。我發現,大部分神符書都被撕扯過了。奇怪地是,他們只撕母符。我當時也不知被撕的是母符。後來是看這本書才猜出它們的。所以不知它們究竟有幾個。」

八個!莫老太爺心中報出了母符的數量。但他不能說給大姐聽,因為這會牽扯出另一個媳婦兒。

「你是怎麼出來的?」

「怎麼,這個五叔沒跟你說。不過,告訴你也無妨,現在神址已毀。你也就少遭一次罪。」

莫磬微笑地看了看這個飽經滄桑的族弟。

「天地閣到老君營有一條地道。」

「你是說那塊山澗里的大石頭?」

「看來五叔帶你下去過。」

「可父親說,只有足夠力氣的人才能推開。」

「在外面是這樣的,在裏面就不用了。那塊大石頭擋住了兩個洞口,一個在石頭的下方,一個在石頭的正面。下面的洞口與天地閣通,正面的洞口通往山底。」

莫老太爺心中瞭然。這塊石頭的開法應和老君營糧倉上面的衝天石的開法是一樣的。只是它的位置很容易被發現,只要順着山底進入那個山洞,便可發現這個密秘。……可自己沒發現這個密秘,當時自己只想着上山,卻忘了搜尋岳掌事和二風下來的方向。

「可那塊石頭你一個人也搬不動啊。」

「在外面搬它需要氣力,從裏面只需用門杠就可以了。當然,我當初出來,是五叔在外面幫了我。」

「可那個山洞是很容易被人發現的。」

莫老太爺還是表現出了擔心。儘管現在神址已毀。可如果讓人發現有個通往神址的洞口,還是不妥。

「你去過那個山洞了?」莫磬有些驚奇,「五叔帶你去的?」

「啊——不是,是我偶然發現的。」莫老太爺心中有點慌,可轉念一想,即便自己知道了,也沒什麼。

「偶然發現?只有從山外進山的人才能發現,……哦,也對,你出了大山,……可你怎麼會走到那裏,從那兒進山?」

莫磬一會兒明白,一會兒糊塗。

莫老太爺想,這要說起來,可得說個半天。不過,如果大姐想聽,他倒不想隱瞞。

「不過,你早晚也會知道。」

莫磬自己解決了這個疑問。

「按理,那個山洞倒不在意被人發現。山外的人如果好奇,走到那兒也是正常的。」

嗯,莫老太爺也想明白了。

「倒也是,如果來來往往去的人多,神女微服出山還很方便呢。可……如果在山洞內側一人便可撬開石頭,那也太危險了。」

哦,莫磬笑了。

「你說的是這個!其實,我說的裏面是下面洞口的裏面。若在山洞側撬,根本撬不開。因為山洞側是陡坡,石頭打開后,推合好推,一旦合上,山洞側就打不開了。」

哦,莫老太爺為自己的無識而慨嘆。

「那天地閣那側如何打開?」

「那裏的開關得用羅盤。若無羅盤,那也是個死頭。」

沒想到羅盤還有如此用途,莫老太爺心中暗道。

「其實,我們這些神女進神址也就是走個過場。參悟神符?我們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看懂神符?都是為了那些山下的大仙有個說法。好在我們莫家還算清正公平。要不大山不知會變成啥樣。我們被偷運出來,過着隱姓埋名的日子。說來奇怪,經常到外面走走,閱歷廣了。反倒對神符有了反應。」

「要說這神符也真是奇怪,在神址時,我坐在它跟前,參悟,便會看到很多個場景。可我卻不明白那是什麼。大多以為自己睡著了,做的怪夢。等出來后,見到外面發生的事情,有時就會在大腦中蹦出某個場景,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當初看到的是世間場景。不知為何它們一幕幕進入神符中?你說,這不就是先知先覺嗎?」

莫老太爺對莫磬的這段表述倒未驚奇,因為大伯也曾出現過此類情況。

「我來到著水庵繼承了前面神女的遺饋,才知她們也有我這種感覺,因為我們不識字,所以就用圖畫的形式表達了出來。慢慢地倒解出了許多道理。這就是我們解簽的依據。」

「就是張鐵嘴說的那些?」

「那只是一部分。歷代神女以此為責,總要把領悟出的東西寫畫出來。雖然有些畫得不好,但很形像。」

「如果按照八卦符,應為三百八十四。」

「比這多,怎麼說呢,按星星數,多如牛毛。我也一直在整理,張鐵嘴知道的只是我解過的簽。」

「可這些簽都是文字寫出來的呀?」

「這庵里的大多數女子都是歷代主持行藏時,遇到的苦命女子。她們願意隨我等行藏,我們便收留她們。其中不乏有讀書認字的,我等便把所悟說出,讓她們書寫,於是便有了書寫體。我們這,非道非僧,供俸羅盤大仙,因皆為女流,才起庵名。」

噢,莫老太爺身有感觸。自己識字,所見神符便是書寫體,神女不識字,所見神符便為圖映。各有所得。只是圖映要比字體形象。看來選神女不許識字也算合適。那麼說,羅盤大仙識不識字?按他留與岳家的三副圖來說,他本不識字;可從他寫出的這本醫書來說,他又是識字的。

「那後殿為何不供三女神?」

「這個我也不知,我初到這裏,也曾問過。上一任主持只說了她的看法,大山中的女神不是三女神。她們只是大山神女的姐妹。」

哦,這倒對,莫老太爺同意了這個看法。

「可,為何供奉羅盤大仙?」

「山裏的我不清楚,這山外的,是因為……就說你與聽也無妨。其實,你可能也聽說了神仙門的名號。」

果然是神仙門,儘管莫老太爺心裏已有猜測,可聽到莫磬姐說出神仙門還是覺得奇怪。

見莫老太爺點頭。莫磬繼續說道:「我們神仙門的開山鼻主是兩位王妃。」

王妃?這個詞可讓莫老太爺吃了一驚。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按理,我們神女應入仙堂,可這兩位王妃卻是山外之人,還有後來的這些行藏女皆不能以山內之規入仙堂。所以著水庵由神女接手后,這個稱呼便保留下來。其實,神仙門只是山外江湖中人給我們的稱呼,我們自身並不以此為耀。」

「可我聽說,江湖上對神仙門很是尊崇,包括朝中的王公大臣。」

莫老太爺沒敢提當今太后。

「這一定是張鐵嘴說的。要說尊崇,倒是污了神仙門的名聲。此皆因百花教。」

莫磬特意看了一眼莫老太爺。

莫老太爺立即明白過來。他本想向大姐坦白自己是假冒的百花教掌門。可馬上想起,這可能會牽扯出神女媳婦兒。雖然自己現在已排除了神女媳婦兒入百花教的可能,可這個媳婦兒目前還是不能讓大姐知道。所以莫老太爺決定假裝糊塗。

「這都是因為兩位王妃的關係才與歷朝皇室有了割不斷的瓜葛。」

想必莫磬並不相信莫老太爺是百花教的人,她只是想進一步確認。莫老太爺的態度並沒改變她的判斷。

「當然,那些王公大臣接濟我們,主要是為了日後升仙。但著水庵歷來都是不花這些錢財的。」

「那錢財如何處理?接濟百姓?」

「那有違天道,所謂救急不救窮。過多的接濟會毀了百姓升仙之緣的。」

哦,莫老太爺心中頓悟。想必那百姓應為青白道。勞苦一生,應有直升仙境的機會。

「我們大多把錢財收藏起來,……」

「藏起來?哪兒?」

「汾水之濱。」

汾水之濱?莫老太爺心中不禁笑了起來。當他感覺出這笑有些嘲諷之意,趕忙對自己的不敬進行了更正。

「那豈不是……有些浪費?」

「當用之時,自當用之。再說,這是兩位王妃的做法,後世之人亦當效之。」

「可何為當用之時?」

「第一次使用是在漢光武帝光興之時。」

「啊!那麼久遠。你又如何得知?」

「當時的神女記錄在圖映之中。」

莫老太爺想到了如下言語:……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

「你是說,王莽篡位?神女連這都能看到!」

莫老太爺很驚奇。原本以為神女是妄選。沒想到她們真有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漢光武帝,王莽,自己不知看了多少山外書,又詢問了張大夫,張鐵嘴等人,才搞明白的歷史事件。神女竟然看到了。

「其實也不用驚奇,發生在本朝的事,神女經過遊歷都可確認。」

「本朝?你是說漢時的神女?」

「當然,那兩個王妃便是漢劉氏王妃。她們出錢推翻王莽是正當的。」

「你是說,在漢朝時,便有了神仙門?」

莫老太爺是想問,這兩個漢朝的王妃與羅盤大仙有何關聯,可他意識到,這可能是神仙門的秘密。

「那時沒有神仙門,神仙門是後來才有的。確定江湖上稱呼『神仙門』應在蒙古人被趕出天朝後。」

「你說的是前朝?」

這個在三字經中沒有說明,莫老太爺是聽說書的說的。

「都是改朝換代,」莫老太爺小聲滴咕道,「那麼說,本朝入關神仙門也參與了?」

「唉,以你的聰明已然猜到了。」莫磬無奈地笑了笑,接着說道:「只是這就是神仙門禍端的開始。此事還與太祖有關。」

哦?

「大清入關之時,岳嫻大仙用過一次,當時是為了還個人情。所以庵內向來不提此事。」

岳嫻大仙?依年代推算,此人應是岳家最後一個神女——那豈不就是二鳳?!這麼說——。

莫老太爺不敢想了,他也不敢問。

因為可能連眼前的這個莫磬大仙都可能不知道二鳳與太祖之間的情愛。莫老太爺心中暗忖。

「什麼人情?」思慮之後,莫老太爺還是問了一個可以問的疑問。

「想當初,努爾哈赤要殺太祖,被海西女真的東哥格格所救,……」

東哥格格——小公主!

莫老太爺心中蹦出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腦袋,沒想到,她還救了太祖。

對於小公祖,莫老太爺可沒少向人打聽那段歷史,雖然知道的不是太詳實,可小公主的身世他還是基本掌握了。雖然自己二百年前的那段經歷不辨真假。但海真部的兩位格格與努爾哈赤的故事,民間還是有傳播的,只是結果過於凄婉,所以莫老太爺不想向大姐深問這個故事。

「大清入主中原,當時的皇帝是海真部外嫡孫,當時的情景極其微妙,國庫空虛,難以在關內維持。岳嫻大仙便找到孝庄太后,還了這個人情。其實……」

看來自己猜對了,莫老太爺想起了二風與太祖分離時的場景,想必這二風就是岳嫻大仙無疑了。

莫老太爺完全理解莫磬欲言又止的苦衷。

「岳嫻大仙因情做下此事,這本無可厚非,庵中向來不反對男女之情,只要二人相好,歷代主持也都成全。」

只是主持自身卻無法成全自己。莫老太爺心中嘆道。

「不想此事被多爾袞知道了,他竟選了幾個江湖人士,打着神仙門的旗號向王公大臣、富賈豪紳借錢,並聲稱天下穩定后,定當加倍償還。

岳嫻大仙及時阻止。但多爾袞依仗實權,逼迫岳嫻大仙說出汾水之濱的秘密。

「為保住秘密,岳嫻大仙只能無奈同意了借錢的事,不過,她不允許使用神仙門稱號。多爾袞也退了一步,便把這個組織改為百花教。可即便如此,江湖上也知道了百花教和神仙門是一夥的。岳嫻大仙也無奈,只能保持沉默,不想這卻為後世留下了禍患。」

這個禍患真不小。如果連當今的太后都是百花教的人,那遭秧的就不只富賈官員了,恐怕小老百姓也會牽涉其中。看來這個太后真不一般呢,她不僅控制了朝庭,還把推翻朝庭的錢財控制在手中。只是這個女人的眼界還是太小,她若持家,定是一把好手,只是讓她把持住了朝庭,她定然不會輕易放棄的。看來百花教想要再做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推翻當今朝庭,恐怕不可能了。不對,神仙門的錢財與百花教沒有關係。它只不過被百花教利用。汾水之濱?這汾水之濱究竟是個聚寶之地,還是仙境。

思考後的莫老太爺糊塗了。

「那汾水之濱能有什麼秘密,那不過是傳說中的仙界。」

莫老太爺想讓自己的思緒變得清楚些,於是便又提出了疑問。

「這秘密便與這卦簽有關,歷代只有庵中主持知曉,你就不要打聽了。」

哦,莫老太爺點頭,看來這卦簽里真有天機。-

「那你為何要告知張鐵嘴?」

「卦簽只是秘密的表面。能傳則傳,待有緣之人領悟。」

莫老太爺明白了,如同「三子落地,其芒即見」。

只不知這仙姑媳婦兒能否生出三子?即便是三子,其芒又為何物?不知自己是不是有緣之人?即便是,自己也得悟哇。

「這庵中也有捲軸?」

莫老太爺想起了卦簽的「表面」,以及蘭兒曾求得的「四五六」

「有,但與神址中不同,它是後期神女們所創,為了把所見圖映記錄下來,便把圖映畫在捲軸上,其下再寫上幾句簡短的感悟之語。」

「這圖畫文字如何又與卦簽聯繫上了?」

「這感言與山外的卦象有關聯卻是行藏女們的想法。山外之人喜歡求神問卦,利用一下,倒也無礙。」

「只是如此一來,倒是成全了張鐵嘴。」

「那個張鐵嘴本痴迷卦象,他向我要這些感言也屬正常。」

「若他探得卦簽的秘密又如何?」

「他本屬神仙門,又練到如此級別,堪破其中之秘那是緣份,再說,那些感言與秘密無甚關聯。」

不知為什麼,莫老太爺想到了張鐵嘴向他提及的柳東鎮上的探子。

只不知他是不是探子?

莫老太爺自責地笑了笑。

自己怎麼無端懷疑起了張鐵嘴,即便他是探子也應是小四川一樣的探子。

可小四川是什麼樣的探子,莫老太爺一時還真說不清。

仙姑媳婦兒和燕子回來了,莫磬停止了講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女芒
上一章下一章

大先生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