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場》——在真實的生活里對抗虛無

《冬牧場》——在真實的生活里對抗虛無

李娟在自序說:「我從不掩飾自己對《冬牧場》的偏愛。它應該是目前為止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書吧。在《冬牧場》之前,似乎我的所有寫作都在尋求出口,到了《冬牧場》才順利走出,趨於從容。至今它仍是我寫作上的最大自信。非要選一本書作為「代表作」的話,目前我覺得非它莫屬。」

我是從《我的ALT》這本書知道了李娟並且喜歡上了李娟這個作家的,讀李娟的文字,總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夠讓我這顆隨着閱讀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增大而日趨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讀李娟的文字,總是有一種靈動的感覺,它總是在我猝不及防的時候突然抖一個機靈讓我忍俊不禁;讀李娟的文字,總是有一種真實的力量,它總是在我的生活即將走向虛無時通過紀實的文字向我展現出千里之外的截然不同但是卻真實而豐富的游牧生活!

我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是一個作家呢?讀完了李娟的《我的ALT》和《冬牧場》后,關於這個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似乎有了答案,用文字去丈量這個世界,用文字去表情達意,用文字去向讀者展現一個獨特而「真實」的主觀世界。這樣的一個人,我覺得她便可以稱為一個作家。

李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本冬牧場脫胎於她隨居麻一家進入冬牧場——這個游牧生活的荒寒與核心處,並且在那裏生活了四個月,忍受着無盡的嚴寒,體驗著冰天雪地中各種生活的不便,睡着地窩子,穿着破褲子,啃著奶疙瘩,喝着雪融化而成的水,沒事和居麻鬥鬥嘴,和加瑪一起放放羊,感受感受居麻和嫂子的淳樸愛情,投喂一下梅花貓和熊貓狗,這麼看來,李娟在冬牧場的生活過得似乎還有些愜意。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首先是零下四五十度的嚴寒需要克服,其次便是水源不足導致長時間沒辦法洗澡洗衣服之類的,再然後就是通訊不便,想與外界通連還得頂着零下幾十度的低溫到不近的小山坡上才能打電話,而且不近信號差還不說,僅靠白天的太陽能電板收集的電量也支持不了長時間的通話,打電話尚且如此,生活用電的拮据更是可想而知了,除了通訊不便,還有交通更是一個大問題,由於深入冬牧場,地廣人稀,氣候嚴寒,基本很少有車會進入,交通也甚是不方便,就比如說李娟在出冬牧場時,居麻本來都聯繫好了接他們出去的車,但是因為那兩輛車需要滿足弔唁的人們的用車需求,所以李娟他們等了一星期又一星期,等了好久才等來了一個由12歲的男孩開的帶小車斗的BJ2020吉普車將他們送出了冬牧場!

書中的最後,李娟回到了她家在阿克哈拉的小賣部,回到了她最初出發去冬牧場的地方,「眼下的世界仍被大雪嚴密地封堵著,白茫茫直到天邊。但對我來說,這個冬天已經結束了。之前覺得漫長難捱,如今猛然覺得,竟是那麼地匆忙、草率、不知所措。」

或許對於,李娟來說,冬牧場的生活對她更像是一場漫長無比真實的夢,雖然她極力融入其中,極力記錄着一切,但夢總有醒過來的那一天,在李娟離開的那天,夢醒了,所以她才覺得那麼匆忙,草率,且不知所措;但是對於居麻一家來說,冬牧場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雖然他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游牧的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但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感謝李娟,感謝她用文字和自己長達四個月親身體驗和感觸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游牧生活,讓我們沉浸其中,隨李娟一起,體驗到了不一樣的生活,一種原始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生活!同時感受到的,還有李娟那靈動的文字,細膩的情感和那顆赤誠的文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浮生漫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浮生漫談
上一章下一章

《冬牧場》——在真實的生活里對抗虛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