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因其不僅承載着每個人年少時的夢想,更深深地印刻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其血脈往往植根於平民大眾之中,武俠小說恰好是一個合適的載體。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不畏強權、同情弱者,這些俠客精神,深深打動着每一名中華兒女的心靈。能夠與故事裏人物同歡樂、同憂愁,不是因為華麗的文學辭藻,而是從這些人物身上發現了人生的追求,產生了情感共鳴,找到了曾經的自己。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武俠夢。

這是一部墨家興衰傳。有時常常惋惜墨家的衰亡,對於中華民族後續的不利影響。倘若墨家沒有衰亡,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可能就會早上幾百年,就可能會避免鴉片戰爭后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遇。然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墨家的思想追求兼愛,尚同尚賢,重視實踐,有着豐富的民本思想,但對於封建帝王來說,就是洪水猛獸了。墨家的消亡有其歷史必然性,但墨子的人格是高尚的,思想境界也超出了當時的年代。後期墨家的分化,大體有墨俠、墨辯、墨匠等方向,但事實卻很難考證。墨俠可能是中國武俠的源頭,那樣墨家便有傳承,讓人更容易接受。用武俠小說的形式闡述墨子的一些思想,很多是一知半解,但與深邃久遠的思想交流,感受人性的光輝,也是十分幸運的。

這是一部胡漢情仇錄。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融合過程也要經歷一些陣痛和鬥爭。「五胡亂華」時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相對低谷的階段,死了很多人,無論漢族還是各少數民族,黎民百姓是無辜的。這個時期既有各民族大交融,也有一些尖銳的鬥爭,貫穿其中的主線,還是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民族氣節。總的來講,各民族統一融合是主流,為後來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歷史上的羯族,因其殘忍好殺,沒有匯入到各民族融合進程中,最後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回顧這段歷史,能使人們更加珍惜和平、熱愛和平,更加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可貴。

這是一部東晉建國記。東晉是一個先天不足的王朝,王室南遷,受制於門閥士族,沒有解決好內部紛爭的問題。但客觀上講,北方漢族進入東南,促進了南北之間的民族融合,廣大的漢人有了一塊落腳之地,擺脫了亡國滅種的危險,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播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一百年間,產生了祖逖、謝安這樣的名臣名將,也出現了陶淵明、王羲之這樣的大文學家、大書法家。這部小說中虛構了祖逖的一些事迹,主要是表示敬仰之情,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傳承、深入人心。當然,以武俠小說的形式敘述歷史是不嚴肅的。我只是想從武俠小說的視角,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人們的心理活動,有些不妥之處,請讀者們包容理解。

愛國主義是常寫常新的主題,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做《墨香無聲》,是對歷史上墨家愛國救民精神的一種詮釋,每一名中華兒女,無論身在天涯海角,都如同一縷墨香沁人心脾,於無聲處報效祖國。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但億萬個平凡的人骨子裏傳承的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香無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墨香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