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2024.3.10)

糊塗(2024.3.10)

昨夜的夢有些老生常談,就是各種回憶在裏面。還有一些虛假的回憶,有些回憶只有夢醒了才能發現實錯誤的。

別的都是稀里糊塗。沒關係,我倒是覺得自己還要稀里糊塗一段時間。

遇到不同觀點,遇到行動和看法不一的事情,也別急,也別慌,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穩定的,思維也一樣,他們說的一切都是出於對自己最客觀的評價,奈何下一秒,運氣打了他們自己的臉。這誰也說不準,不該因此而怨恨。

你很想她,我看得出來,但是這跟她沒什麼關係,你提供不了什麼,除了走開別無選擇。

批評你的人未必做得比你好,他們只是實事求是地針對些做得不好的事提出一些意見或建議。自私在所難免,我應該向好的方向看,一方面抵制情緒帶來的負面效果,一面吸取批評的經驗教訓,爭取獲得正面效果。

了解了人性以後,越發覺得純真的可貴。純真的人一般不純真,只是刻意追求純真而處於第三層。人從純真變為不純真,最後還是敗於純真,被純真打動。

有點怕熱,渾身癢。應該是因為出汗了。

忽然想起了很多有意義的事,因為其評比方式的不當,把意義強行轉化成了形式。而能在這樣的體系下以真水平脫穎而出的人,不得不稱讚,還是有點東西的。

在不知道全局時,所有片面的解讀都是小聰明,因為無法推廣,所以總會出現一堆「小口訣」。可是就連愛因斯坦也沒建立大一統啊。在了解全部以前,還是得保持原狀,一點點研究,最後再總結吧。

總體的規律,得從碎片中推理。

總感覺所謂的大一統,是加了N多個if語句。

基因工程就是把自認為是最優解的基因大量導入種群,那就是加速收斂了唄。但是不是最優,還是事與願違,只能拭目以待。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溫度上升,影響某些酶的活性、某些基因的表達、某些多肽的摺疊,導致某些產物數量變化,宏觀上,就是物種,乃至整個生物圈上的大地震。形象一點舉例子,高溫殺死生殖細胞,然後……很多東西都開始變少了。

有人說養什麼什麼可以培養愛心。我不反對,但是總體上來看,是以加劇全局熵增為代價,換取局部的熵減。不評價。

所以,消滅一個物種,不再於消滅它們本身,而在於消滅它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消滅一個民族,用歷史虛無主義,要比直接屠殺快得多。

高深本身就是一種欺騙。它欺騙了那些想要進取的心,卻把偏安一隅的人放走了。

一些無用的名義能量佔據了能用的實際能量,結果就是,看起來欣欣向榮,實際上不堪一擊。

我的增長速度大於全局的增長速度,在速度這一塊,我是贏了。因為我沒有積累嘛,但是我走得快,這是一項未來優勢。

前適應能力是一直存在的,之前可能是無意識的冗餘,但後來為了應對複雜環境,前適應能力就被重視起來而不斷優化。無他,只是耗能更多,更加激烈罷了。

那有前適應,就有后適應。后適應就是適應啦,有一些手法的,比如,忍受、補償、迴避等等吧。

給眼睛更少壓力,就要把更多工作交給耳朵。

為什麼這麼多基因都在指導著各自的蛋白質進行尋優,還是一直一直找不到最優解?因為世界一直在變,最優解也一直在變。

人類更加複雜。

有毒的青蛙人。

植物的蔓掛在窗邊,瓣瓣枯葉像風鈴一樣沙沙作響。

美感也是一種爽感,只是這種美不是全色的,是偏色的。有些人看不見。

如果有些人總是喜歡用一點點數據說話,甚至是總結人,那,還真是悲哀。與他相處,不應該總想着怨恨他,更多的應該是憐憫他才對。

生命的意義,不是為了證明誰比誰強,而是為了塑造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雕塑。

如果一想到某些事就隱隱作痛,那麼最好的辦法不是面對它克服它,就是忘記它。

有些時候,看書的封面就可以受教了,再看它的文字反倒是拖節奏。更多的學習,應該是人對人,而非書對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問一個事情的解決辦法。總結起來是三種態度,激進、觀望、退後。我發現這本書,本來沒什麼內容,還把前一部分直接複製一遍,原地擴展了兩倍。勉強算個素材。荒誕。

我們總是在側面尋找答案,但往往答案就在每個桌子的底下。

除了字數以外,字與字的關係、結構,更能體現一本書的價值。所以,在我看來,文字的最高境界是小說,嚴整的長篇小說。

把情感,規律,觀點,也就是所謂的人生,全部融入一個大型故事之中。這是文字的終極形態。

一個人是要有些才華的。無論你要剛,還是要柔,都需要才華的支撐。

很喜歡拳王(達摩皮膚)的一句話,成功,就是大量的沙袋,大量的吊打。

我不覺得刷視頻能比沉思獲得更多快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梁寒郡的日記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梁寒郡的日記書
上一章下一章

糊塗(2024.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