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雁門書院

第11章 雁門書院

「父親暫且寬心,給祖君一點時間,我想他會明白您的苦心的。

對於祖君和蔡公,孩兒這裡倒是有一些想法,卻不知可不可行,故想詢問一下父親的意見。」

「我兒但說無妨,」張言點了點頭說道。

「以孩兒之意,既然眼下祖君和蔡公都在廣武隱居,我們不妨效仿慈明公等人,以祖君和蔡公為首,在此處開辦一處書院。

我知祖君和蔡公的身份較為敏感,不宜大張旗鼓,如此我們可以在我高平張氏,安定張氏,以及與我們互為姻親的高平王氏,還有雁門張氏等族內,遴選適齡兒童入學,教導。

以祖君和蔡公的威望,哪怕是兩世三公的高平王氏,應該也願意將族中部分子弟送到雁門來求學,不知父親以為如何。」

安定張氏和張彥他們家所在的高平王氏一樣,皆是傳至西漢的常山景王張耳,是為兩個不同的分支。

不過兩家多年來一直聯繫頗為頻繁,關係極為密切。

而安定張氏在日後還會出現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十六國之中前涼的開國君主,前涼太祖張軌。

高平王氏也可以稱為山陽王氏,乃是山陽郡的郡望之家,兩世三公,也是張彥的母親王氏的娘家,和高平張氏多有姻親。

「如此,或許可行,」張言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後,點頭道。

以張儉和蔡邕的名聲,生源問題並不用太過擔心,而他們兩人的水平也完全是足夠的,此舉更能為他們和張氏積攢一定的聲望。

甚至憑藉著張儉和蔡邕兩人的名望,等到他們在雁門辦學的消息在這個小圈子裡傳遞開來之後,沒準兒都能吸引來一些想要和他們討論經學的老師人選。

至於教導學生所必須要用到的書籍,那就更不用擔心了,無論是張儉還是蔡邕,全都是藏書大戶。

「不僅如此,像是與我們交好的太原兩王氏,這些年來多有來往的無極甄氏等等,也可請人去私下詢問一番,是否有適齡的兒童願意送來雁門求學。

此外,還可大量招收那些出身於寒門和豪強之家的學子,從他們身上收取一定的學費支持學院的運作。

如此不僅可以大大充實我們所辦的書院的學子規模,更能仔細觀察,從中發掘出大量的人才和讀書人為我們所用。畢竟在這并州邊關之地,各種人才都實在是太稀少了。」

聽到張彥的這番話語,張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隨後點了點頭:「善。」

隨後,張彥用一套提前準備好的說辭,先是去見了他的爺爺張儉,隨後又親自拜訪了一番蔡邕。

這邊張儉聽到張彥說蔡邕想要創辦一所學院之後,本就有些閑來無事的他並沒有過多的猶豫,馬上便答應了張彥的請求,表示願意略盡綿薄之力,同蔡邕一起在學院里教導學生。

而另一邊的蔡邕從張彥那裡聽到張儉準備創立一所學院,並邀請他一起在學院里教導學生之後,更是喜不自勝,感到了莫大的榮幸。

當場就答應了張彥的請求,並且毫不猶豫的將自己所有的藏書貢獻了出來,準備充實學院的書庫。

在前些年,雖然也對漢末這個殘酷而又璀璨的時代產生過些許幻想,但張彥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他和那些蓋世梟雄和豪傑相比起來遠遠不如。

索性便熄滅了心裡剛剛升起來的那丁點的爭霸天下的想法,只想著今世能護住家小的平安,最後能夠憑藉著心中的遠見富貴一生便好。

可此前突兀激活的最強爭霸系統,以及自家老爹一直隱藏在心裡從不與外人說道的那點陰暗心思,都讓張彥原本已經熄滅了的爭霸之心再次活泛了起來。

而爭霸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才,而且相比於那些精彩艷艷的絕世之才,培養出足夠的普通士子,滿足基層官員的職位以保證政令通達,也是同樣的重要。

而張彥在略微思索之後,就將目光瞅准了自己的爺爺張儉和整天與自己爺爺廝混在一起的蔡邕兩人,和他們身上那龐大的聲望。

等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與沉澱,雁門書院如果真的能慢慢走上正軌的話。

按照張彥心中的設想,雁門書院或許不會培養出什麼大才,但卻能夠提供主大量滿足基層需求的士子。

而雁門書院學生的來源,張彥暫時將目光放在了寒門,豪強之家,以及軍中將校,基層官員,和部分立下軍功的士卒的子女身上。

特別是軍中士卒,如果在立下軍功或者是犧牲之後,能夠把將他們的後輩送入書院。

這對於士氣的激勵和提升是難以想象的,同時也能一舉兩得的收穫一批先天性忠誠度就較高的學員。

兵貴神速,在從蔡邕和張儉那裡收穫到了滿意的答覆之後,張儉沒有絲毫的耽擱,馬上就在張氏在陰館城中的產業里,尋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地點作為雁門書院的立足之地。

隨後張儉和蔡邕兩人一起忙活了好幾天,從當時張儉留在雁門張家的幾車書籍以及蔡邕收藏的那些書籍,挑選了部分適合的送到了雁門書院里收藏。

此外,在張彥的建議下,張儉和蔡邕兩人還分別寫信,各自叫來了自己的兩位得意門生,輔助他們一起籌備雁門書院的建立事宜。

張言也親自出馬,親自和雁門郡那些將門,豪強,寒門,以及屈指可數的幾家勉強可稱之為士族的家族進行交涉。

以張儉和蔡邕的名望作為敲門磚,從他們那裡獲得了一定的資源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並且這些家族的後輩等到雁門書院正式開始授課之後,也會前往雁門書院就讀。

雁門太守王柔和太原兩王氏張言也沒有放過,雖然以太原王氏的底蘊,族中真正的出色子弟,他們並不會馬上送到雁門書院來教導。

但王言也從太原王氏那裡獲得了一定的支持,並且太原王氏也會將部分族中子弟和旁支送入雁門書院求學,以此來觀望一下雁門書院的教學質量。

張彥則是每天不斷的翻閱各種信息,從張儉的人脈網和張言這些年建立起來的關係網裡尋找合適的目標,然後差人以張言或是張儉的名義與之聯繫。

像是本家高平張氏,關係較為親密的高平王氏,安定張氏,這些年來合作極為密切的無極甄氏,陳留衛氏等,都已經言明會讓幾名族中子弟到雁門書院求學。

之前幾年,張彥因為年齡太小的原因,對於家中的事物也插手不了太多,所以一直在安安心心的打磨自己的武藝,攝取這個時代的各種知識提高自己。

雖然從小表現出了異於常人般的妖孽智慧,但此前張言始終把他當成一個小孩子,最多在某些事情上不會刻意避著他,偶爾會聽取一下他的意見而已。

但眼下隨著張彥的年齡逐步增長,特別是此次出關的路上張彥那極其成熟而穩重的表現,讓張言不得不開始重視起自己這個從小早慧的兒子。

等到返回廣武縣城之後,在張彥的請求下,張言開始帶著張彥逐步熟悉府中的一些大小事物,各種明面上的人際關係等等。

同時一些隱藏在暗處,連妻子王氏都不曾知曉的隱秘布置和一些隱藏在暗處的關係網,張言也開始逐步的對張彥開放。

等到初步理清了這些事情,並大致了解了一番自己的父親這些年來的布置之後,張彥這才開始準備對父親的一些後手和沒有看顧到的地方查缺補漏,使之變得更加完善。

而留下蔡邕,然後憑藉著他和自己爺爺張儉的名望設立雁門書院。

並開始在屬於清流名士的這個圈子裡,小幅度的散播雁門書院的信息,吸引各種人才的到來,為以後的人才儲備做準備。

就是張彥在得到了張言的認可,能夠接觸與調動張氏的資源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不過張言只是准許張彥花費少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的事務上,更多的還是以學業為重,不能因為其他的事情分散太多的精力。

當然,每隔一段時間他也會親自指導張彥如何處理這方面的事情,教授張彥一些這方面的心得與經驗。

不提張言的想法與打算,在這樣的環境下,張彥開始了對知識的瘋狂吸收。

不甘和野心再次被激活的張彥,徹底告別了過去那種較為散漫和悠閑的生活,開始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的吸取著一切對他有用的東西。

原本這個時代那些在他看來猶如天書一般難以理解的先賢語錄,各種名著典籍和卓絕的聖人思想,開始不斷的被張彥理解,洞悉,並不斷吸收其中的精華為自己所用。

如此,等到漢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的雁門書院開始正式招收學子的時候,張彥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雁門書院的第一批學生。

同樣,從去歲至關外返回直到入讀雁門書院之前的這5個多月時間裡,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吸收這個時代的各種知識與文化上面。

但這些時日以來在張言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之下,對於自家目前能夠掌握在手裡的所有力量,包括最上層在內所有的人脈關係等等在內的張言這些年來的布置,張彥基本都已經瞭然於心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我能召喚猛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我能召喚猛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雁門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