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紀元史詩

第三章 紀元史詩

容成子沉默了,不是不清楚紫薇大帝在說什麼,作為最古老的仙人,恰恰是知道他說的啥意思,所以才不知道如何作答。

你一個先天就是彼岸大能的存在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別拋出來禍害我這個苦熬數個紀元以圖證道彼岸的小道士的道心了。

伯邑考看了眼容成子,自然明白他的幾分心思,不同層次的人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強行讓其領略有時候反而是害了他。

伯邑考也就不再多言,接過道童沏好的仙茶,呡了一口,又品嘗起各種仙果。

後方的四人,應該說四尊仙,顯然知道的沒有容成子多,有心想問,卻最終選擇沉默,跟着造起仙茶仙果。

「容成子,這次我過來是為了追尋太清超脫的路,看一看老子的選擇,三條路,不都走一遍,如何知道哪條最適合自己。」

太清道尊不是廣成子嘛?老子是誰?三條路,到底是哪三條路?

背後的四仙神色驟變,修道成仙數百萬載,本以為早就將道心修的古井無波,卻不成想今日一日三驚!

翊聖真君與天猷真君,相對修為最低,成道也較晚,屬於這一紀元才登頂仙道,機緣巧合之下,拜在紫薇大帝門下修行,所以自然而然看向上個紀元就已經得道的天蓬真君與玄武真君,看看他們了不了解。

天蓬與玄武何等靈識敏銳,自然知曉翊聖真君與天猷真君的眼神,但他們真的不知道這種彼岸級別的隱秘,如今搜尋記憶,也只是隱隱有所感,但具體的卻無論如何想不起來。

紫薇大帝自然不用在意後面幾個的想法,但想到過往種種,還是指點了一番。

「你們幾個本也該知曉,也罷,就由我細細講來,倒也需耗些口舌,你們且聽。你們四人前世具是先天神聖,與我友善。雖不如我生而彼岸,但若是機緣足夠,也不是不能更進一步。」

「天蓬前世是蒼天上帝,天猷是丹天上帝,翊聖是皓天上帝,玄武你是玄天上帝,即使在先天神聖中也是僅次於我這一檔的最高存在。可惜你們最終還是隕落於那場波及數個紀元的大戰中。因果相連,你們前世與我有緣,方有我去將你們一一渡回,祝你們修成神仙。」

「五仙之中,除地仙外,神仙記載最少,甚至比那由死而生,活在過去的鬼仙還要神秘,你們可知為何?我也為何讓你們修神仙法而非更主流天人二仙之法?」

「因為你們本質上依舊是先天神聖,根本沒必要走晦澀的天仙人仙之路。」

「先天神聖本就是大千世界法則的人格化生,天然獨立於光陰之上,不死不滅,天生有大威能、大法力、大智慧。既然已經是仙以上的存在,哪裏還需要去修仙道,你們要做的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力量拿回來。修神仙本質是為了換取這個勝利者更改規則后的世界線的合法身份而已,說是修鍊,其實更像簽署認輸協議,通過服刑換取重新做仙的機會。」

這時候,伯邑考停頓下來,看向容成子,「當年那場波及各個宇宙各個時間線,將所有修士卷進去的的大戰,容成子,你也算親歷者,不妨你來講講。」

容成子聞言一臉苦相,實在不想說,此中有大恐怖,可最終胳膊拗不過大腿,也只好知無不言,但決不能言無不盡。

「眾所周知如今是第六紀元,而在最初的紀元—太易,沒有仙,沒有佛,更沒有妖和魔,只有伴隨大千世界一同誕生的先天神祇,以及萬界中一些特殊世界隨着時間推移孕育而出的天道聖人,這兩者都無需自己修鍊,起步就為仙佛一級存在,甚至生而彼岸,被統稱為天神地祇,所以太易紀元可稱呼為神道紀元。」

性格最為急躁的翊聖真君黑煞神劉本忍不住問道:「不對,根據記載三清道尊、三皇天尊、佛門三位古佛、妖皇與魔尊都是最古老者,難道?難道?」

容成子不理會已經陷入自我懷疑的劉本,繼續道:「在神道紀元中,天神地祇以絕對實力壓制後天生靈,那是一個絕望的紀元。」

「直到紀元交替,終於有後天生靈成就仙人之境,那就是道祖鴻鈞、魔主羅喉、無量壽佛彌陀以及妖主女媧,也是如今四大修鍊體系的開創者。但是相比起數量眾多,且隨着新紀元到來數量又有所增長的天神地祇,四人何等勢單力孤,在時間線與世界線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除伯邑考外,四人此時都蹙了眉,這四個人一個都沒聽說過,但都按下心中疑惑,且聽他說完。

「於是四人分開傳道,希望能夠壯大隊伍。但後天生靈想要成就仙神,機率何等渺茫,而天神地祇隨着天地輪迴卻能穩定增長,加上一開始的數量以及境界上的差距,事情並沒有得到質的改善。但依舊取得一些成果,諸如本人便是在此時得道。」

「第三紀元,即太始紀元,四人積攢一定力量,決定一定要幫一人登上彼岸之境。這一重任最終落在了道祖鴻鈞身上,他們成功了。隨後無量佛彌陀、女媧、羅喉先後登上彼岸,這也為後來道佛壓了妖魔一頭埋下伏筆,而後天生靈終於有了自己的彼岸大能。」

彷彿回憶起某段慘烈的記憶,容成子臉色難看,停頓許久才再次說道。

「你們或許已經想到了,戰爭爆發了,但天神地祇方無論仙神級還是彼岸大能,都遠遠超過後天生靈一方。但這時太始紀元方才得道的太清天尊老子李耳想到了一個主意,打不過,可以把對方一些人轉為自己人,借力打力。」

「這是一個天才的主意,並且被其成功執行了。他竟然成功說服了元始天尊與玉宸天尊,並在兩人幫助下,成功證得彼岸境,三清就此誕生。」

「於是有女媧感化伏羲為天皇,羅喉說服計都入伙,彌陀也感化了燃燈古佛、接引古佛、菩提古佛為三大原始佛,道祖鴻鈞更是開闢神仙、地仙之道,一次性化三千神魔為仙。於是勝敗之勢逆轉,後天生靈一方開始佔據優勢。」

「這場戰爭蔓延了兩個紀元,延續到了太素紀元。此間天神地祇方面也不是沒有反制,最成功的一次就是彼岸者混沌大帝主導的整個地仙群體性反叛動亂。混沌更修改地仙之法,利用無量世界批量生產殘缺的天道聖人,無數仙人都隕落在這場戰爭,天神地祇獲得了最終勝利,後天生靈一方只能在彼岸大能庇護下活着。」

「但成道在這個紀元的盤古不僅開闢天仙之道,更證道彼岸,自未來趕來,篡改了原本的世間線,不僅斬出帝倏與帝忽兩尊彼岸化身,一人一斧,將混沌大帝生生鑿出七孔,將其打落彼岸之境,之後更是親自出馬,將其連同所有反叛的地仙與天道聖人一起封印在地仙界,一個只存在於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的世界。」

「勝利之後,在太極紀元又因為彼岸之間大道之爭,再次爆發了仙人以上參與的戰爭,最終結果直接導致妖魔修行之道被邊緣化。」

「而這一紀元,因為彼岸大能全在鑽研已經離開此方大千世界的道祖遺留方法,有了更高尚的目標,爭鬥也就消失了。」

容成子這才看向紫薇大帝,「小仙講的可對,可有啥遺漏的?」

而以天蓬為首的四人同樣看了過去,因為在知曉如此多太古秘聞之後,他們的疑惑更多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存思大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存思大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紀元史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