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跡與信用

第一章、神跡與信用

時間過的很快。再過兩個月,就到了第二年(公元1312年)的春節。

過了年,就是普顏篤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壽山)繼承皇位的第二年,也將是他把年號改為皇慶的第一年。

之前的這一年間,雖然掛着的是他兄長、先帝曲律汗海山的至大四年年號,然而做皇帝的卻是弟弟壽山大汗。這一年是個承前啟後的過渡年,沒有戰爭,沒有變動,也沒有創新,很平靜。然而就是這份兒平靜,確實最最艱難的。

壽山大汗雖然也上過戰場,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文職皇帝。在武宗朝的時候,他的主要職責就是梳理朝政,以皇太弟的身份協助兄長海山大汗處理朝政,銳意改革。軍事方面的事情,基本交給海山大汗親自掌控。

他缺乏的不是執政經驗,而是沒有足夠的武裝力量做支撐。對於以武立國的大元王朝,缺乏武將系統的親信,代表着缺乏足以穩固朝局、左右天下的私人班底。

當然,壽山大汗自己也有一批忠誠的擁躉和親信。因為在武宗朝的時候,他就是武宗海山大汗最重要的得力助手。兄弟兩人在母親答己太后的支持下,聯手整頓國家,理清朝政。

壽山大汗也展現了他個人在政治上的能力和魅力。他熱愛漢學,喜歡音律,提倡並主導了從元武宗時期就逐漸開始的朝廷漢化改革,推動儒學思想發展,摸索和總結了一套適應中原地區統治的帶有草原特色的朝廷管理方式。

如果不是海山大汗突然駕崩,兄弟倆早就商量好的大元朝第一次全國性的科舉考試,將會在至大四年開科取士。

然而天不遂願,曲律汗海山的突然離世,讓從威望到人脈,乃至對於國家把控能力都遠不如兄長的壽山大汗,不得不將這個既定國策,一再推遲。

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獲得滿朝上下,全國各地的武宗舊臣的繼續支持。尤其是邊疆地區手握兵權的那些武宗親信將領們的支持。

壽山大汗和他的母親,答己太后從先帝海山大汗去世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想盡辦法着手做這件事兒了。他們各種恩威並施,但是效果似乎並不好。這幫跟着武宗皇帝出生入死的舊臣們,依舊猶疑觀望。

然而沒想到,他們給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下旨封爵,竟然一下子引發滿朝武宗舊臣的交口稱讚,他們高呼盛名,認為這是壽山大汗和答己太后對於先帝武宗皇帝遺志的完美繼承和絕佳傳續。

這話就要回到一年前的那天晚上。

壽山大汗和答己太后發現作為皇姐的塔拉亥公主,竟然沒有來參加喪禮和推舉大汗的忽里台大會,於是在興聖宮連夜質詢了獨自前來的河間王德格都巴雅爾。結果被帝后二人被河間王德格都巴雅爾的解釋給驚到了。

原來大半年一直藏起來不見人的皇姐河間公主塔拉亥,竟然生孩子了。這簡直匪夷所思,公主雖然和河間王關係非常和睦,夫唱婦隨。但是她已經38歲了。還能生孩子?而且最終母子平安?

而且根據德格都巴雅爾的描述,以及壽山大汗和答己太后在海山大汗臨終前的遺言對照之後,他們堅定的相信,皇姐塔拉亥公主生孩子的這件事兒不但是真的,而且還是在先帝海山大汗死後靈魂的護持之下,才完成了這件在當時堪稱神跡的事情——高齡生產,而且還母子平安。

答己太后當即宣佈,這是神跡,是他兒子先帝海山大汗對於皇姐母子的護佑。而且先帝海山大汗還在臨終前,就給這個素未謀面,甚至都不知道存在的孩子起了名字:

達蘭台,意思是耄耋得喜、晚年得子。這正合塔拉亥公主與河間王德格都巴雅爾到了這個歲數才有了他們之間的愛情結晶。

新皇壽山大汗表示,他會遵照先帝海山大汗的臨終囑託,照顧這對母子。所以帝后二人一起頒佈了新皇登基后的第一道正式聖旨:

封孛兒只斤·塔拉亥為皇姐河間長公主,賜金印。

封河間王巴魯剌思·德格都巴雅爾與皇姐河間長公主的嫡子巴魯剌思·達蘭台為清池王,賜螭鈕金印。

在這裏簡單先介紹一下。元朝王爵等級一共分為六級:

一等王爵,金印獸紐;

二等王爵,金印螭紐;

三等王爵,金印駝紐;

四等王爵,金鍍銀印駝紐;

五等王爵,金鍍銀印龜紐;

六等王爵,銀印龜紐。

元朝的王爵高低是以印章等級為依據,可不是以王號字數為準的,不要拿明朝的一字王、二字王來臆測元朝藩王。

這裏面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前三等金印王,是擁有一定兵權的。不光在封地上有自己的親兵軍隊,而且可以直接調任前線作為指揮官使用。他們直接用自己的王爵金印就有資格指揮軍隊。

當年海山去嶺北,接替昏庸無能的元成宗的庶弟、寧遠王闊闊出,率軍抗擊叛王海都的進犯。

結果到了前線他發現,因為沒有王爵金印,所以根本無法指揮眾多藩王封君組成的大元前線軍隊。為此,他特地隻身返回大都,當庭向元成宗鐵穆耳申請可以調兵的資格——王爵金印。

最後鐵穆耳將自己的父親,海山的爺爺,元世祖忽必烈早殤的太子真金的太子金印交給了海山,讓海山用他爺爺的太子金印去調兵遣將。

此舉,不但讓海山獲得了大元帝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指揮權,也進而證明了海山作為真金太子繼承人的特殊身份。使他在之後的汗位爭奪中,佔據了相當高的政治優勢地位。

可見,其他王爵的銀鍍金印、銀印與前三等王爵的金印相比,相差很多。

除此之外,元朝的王爵還有兩個很特殊的爵位:

一個就是嗣王。這與其說是一種爵位,不如說是一種地位。嗣王這個爵位,其實是在元初的時候,借鑒學習了中原唐宋時期藩王分封制度而指定的。

嗣王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老王爺還活着,繼承者也能享受同等的爵位、待遇和權力。這樣的話,就會出現同時有兩個相同名字的王爵,於是中間加上一個嗣王。等老王爺去世后,嗣王的嗣字就會自動取消。

當然這種情況很少出現。一般情況下是兒子同樣也立了大功,國家特意讓他提早享受父親爵位的待遇,或者說是為了讓年輕的兒子能獲得老邁父王的權力,從而為國效力,或者治理藩國,才提升他為嗣王。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先代藩王死後,才能繼承爵位。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王爵——諸王。其實並不是這些王爵沒有封號。而是他們的藩國就不在中原地區。他們的封號是封地的名字,而且基本上使用蒙古語或者突厥語來稱呼。

比如西疆或者嶺北地區的一些封君或者部落首領被封了王爵,這些諸王的封號就是他們自己的領地名稱。

雖然大部分元代藩王都有中原的封號,比如東道諸王中成吉思汗的弟弟哈撒兒後裔諸王的封地在如今的海拉爾市-陳巴爾虎旗一帶。但是他們也有一個中原名稱的爵位封號——齊王。並且在現如今的額爾古納河和石勒喀河一帶,還建立了一座由可移動式氈房與帳篷組成的游牧都市——齊王府。

他們的後代基本上承襲了齊王的封爵。然而這個封爵跟山東那邊沒關係。

但是西疆地區或者極北地區,很多地位和封地都比較小一些的五等的銀鍍金印王,或者六等的銀印王,他們可就沒有中原名字的封號,甚至他們的封號,甚至就只能用突厥語的蘇丹或者察合台語的異密(現在翻譯過來就是埃米爾)這類非中原的稱號來稱呼。

(察合台語是指從14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流行於中亞地區一種已經消亡的文字,它使用的是阿拉伯字母系統的拼音文字。順便說一下,20世紀20年代消亡的,你們猜猜是誰把這種語言幹掉了?對於歷史而言,是一種破壞。但是對於國家大一統來說,這是一種必要的促進手段。比如阿政當年就做到了「書同文」)

話說回來。

皇帝和太后一下子就給一個還吃奶的娃娃封了個三等金印王爵,就因為他是先帝武宗海山大汗臨終的時候祝福過的。

這是千金買來的馬骨。

這是城門外立着的木柱。

這是一個帶有很強政治性的聲明。帝后二人在向所有武宗舊臣們發出了信號:

首先,對於先帝留下的舊臣,新朝都會保護,都會繼續重用。

證據就是,連先帝臨終前囑咐過要照顧的一個沒出月科的娃娃,新朝都會直接封王。可見,那些當年跟着先帝打江山的人,新朝更是會繼續給你們***厚祿;

其次,新朝不會有過多改變,依舊將繼續沿着先帝武宗皇帝指引給我們的執政方針前進。做到蕭規曹隨。那麼既得利益者,也就不用擔心會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況了。

最重要的是,帝后二人提到是先帝海山大汗死後用英靈,發動神跡,保佑了高齡產子的塔拉亥公主母子平安。這就是一個保障。

先帝雖然走了,但是他還能影響到現世。他會繼續保佑你們的。你們放心跟着先帝的弟弟、新皇壽山大汗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吧!有事兒跟先帝說,可以燒紙彙報,他會繼續顯靈的!

當然了,按照壽山大汗的思路,如果有誰實在是不滿意自己,他也可以把這個人連同他的不滿,一起放柴堆里燒了,讓那個人親自去找哥哥彙報工作情況。

讓壽山大汗和答己太后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聖旨的下達之後,滿朝大臣全都舉雙手贊成,高呼壽山大汗英明、答己太后偉大。

這些人一改之前的晦暗不明的態度,明確表示,願意繼續圍繞在以新皇帝壽山大汗為核心,在答己太后的領導下,沿着先帝海山大汗留下的阻擊,繼往開來,繼續前進!

給一個吃奶的孩子封爵,竟然一下子穩定了整個朝廷的人心,而且效果如此之好。這也是壽山大汗和答己太后根本沒有想到的。

以至於,至大四年這一整年,壽山大汗感覺施政起來相當順暢,一些之前就要做的改革措施,地方施政條陳等等,都非常順利的上呈下達。整個朝廷沒有因為武宗皇帝的突然駕崩而混亂,反而日趨順暢和穩定。一些地方的軍權,也相當平穩的被新皇壽山大汗很快掌控。

當然這有壽山大汗對於武宗舊臣的各種妥協讓步,其實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武宗朝的很多政策,其實都出自於這兄弟倆共同決策,因此也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政策改變的問題。

唯一讓部分大臣趕到有一些疑慮和擔心還是信任問題。

畢竟武宗舊臣與新皇帝壽山大汗之間,還沒有建立長期合作所產生的默契感。部分人雖然對於新皇壽山大汗能夠容忍自己這些前朝臣子表示感激,但是對此還是保佑部分遲疑。

他們擔心這是新皇為了穩固朝局而行的虛以委蛇,因此需要給自己還有自己團隊的那些人,一個明確的證據。

證明壽山大汗,的確有容人之量,的確是對先帝的囑託能做到貫徹如一。

而這個證據,就是那個孩子!

畢竟這太過神奇了:清河公主塔拉亥,今年虛歲都40了。去年生的孩子,那就是38周歲的時候生的孩子。

說了誰信啊?

按照正常情況推算,要不就是把小妾的孩子當自己的養,要不就是領養過繼別人的孩子。

怎麼可能38歲還能生孩子。別人38歲都當奶奶了。

但是這可是大汗和太后當初在先帝大喪的時候,宣佈的第一道正式聖旨。而且說的很清楚,這是秉承了先帝遺詔。還說什麼先帝在天有靈,保佑了這個孩子的順利降生。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先帝保佑之下,才讓一個38歲的老公主,生下的孩子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這個孩子還必須是河間王的親兒子,不能是頂包替代的。

這裏面如果有一點點造假,都將講證明新皇帝的不誠信。那麼他所承諾的那些,都無法取信於人!

所以就在至大四年這一年之間,就有許多當年和河間王有舊相識的武宗舊臣們,特意派人去河間城,假意給新晉的清池王送禮,確認一下這個事情的真實性。最後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滿意而歸。

然而有一句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自己眼睛看到的最可靠。而且畢竟還有那麼多人,因為路途遙遠,或者跟河間王夫婦,之前根本就沒有任何聯繫,因此也沒有理由去河間王府送禮,從而確認這個孩子的真實性。

因此,改元的第一年,皇慶元年春節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的元正受朝會議,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

甚至遠在雲南的梁王——孛兒只斤·松山(皇帝的堂兄,他的父親是壽山大汗父親元順宗答剌麻八剌的親弟弟甘麻剌),都特意提前半年向朝廷發出申請,他要千里迢迢,走將近快三個月的遙遠路程,翻山越嶺趕來大都,參加元正受朝會議。

申請來參會的邊疆藩王和封君可不止梁王一個人,還有遠在西疆、漠北、嶺南的蒙古諸王和部落首領,甚至連一直跟大元朝廷有矛盾的察合台汗國都派來了特使。

這可給新皇壽山大汗開心壞了。因為來的人越多,代表各地藩王和封君對自己的支持範圍越廣。要知道,他即位時候召開的所謂忽里台大會,那就是個臨時湊數的「緊急擴大會議」。到現在還有人質疑那次所謂的忽里台大會的合法性。

按照正常的規矩,忽里台大會必須要邀請包括成吉思汗兄弟後裔的東道諸王、成吉思汗兒子後裔的西道諸王一起召開。那是代表所有蒙古部落貴族的大會,需要有一定參會人數及其廣泛代表性的。

因此這次新年正月初一的元正受朝會議竟然有來這麼多遠道而來的人,豈不是就可以順便邀請更多的代表前來。

於是新皇壽山大汗乾脆直接宣佈,新年伊始將要舉辦忽里台大會。他早早就開始做準備,從至大四年,從避暑的上都回到大都之後,立刻就下詔,於新年改元第一天,召開忽里台大會,邀請天下各地的藩王、封君、部落首領,能來盡量都來。

他要利用這場大會,再次團結一些重要的人,要跟他們交交心,與此同時,更要試探一下他們對於自己的態度。從而穩固自己的統治根基。

但是最最重要的,壽山大汗想要跟這些人商量他將做出的一件違背諾言的決定。

當然,壽山大汗可不是準備偽裝成老中醫,賣假藥。然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做出的這個違背諾言的決定,比賣假藥更嚴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蒼狼悲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蒼狼悲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神跡與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