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玉佩銘與內經圖

行氣玉佩銘與內經圖

12.3

今天5:30-7:00真氣,八部金剛沒來得及做。偉偉吳媽大寶回家。明月學划冰。辟穀第三天,體重142.9,腰圍96,任脈全天清涼,一點都不餓,聞到飯菜的問道很香但是沒有吃飯的想法。昨天喝了二兩酒,很多人有疑問說服氣辟穀是否只能喝水,基本是的,但是酒也可以小酌。

《宋史.隱逸列傳.陳摶傳》裏有記載,「服氣辟穀歷二十年,但日飲酒數杯。」

《雲笈七籤.孫思邈傳》也有記載,「王都命賓僚設酒饌,妓樂以宴,思邈辭以辟穀服氣,惟飲酒耳。」

在我看來,在這個世界上氣功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有兩樣東西是這些氣功的共性,一個是行氣玉佩銘,一個是內徑圖(也叫內景圖),所有的氣功都離不開這兩個根源,提到這一點供道友同參。

《行氣玉佩銘》為氣功銘文。原刻於一十二面體角柱形玉佩上,約刻於公元前380年前後(即戰國初期)。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原拓片見《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有關氣功的文字記述,共四十五字:「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郭沫若釋:「作者認為這是深呼吸的一個回合。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奴隸制時代》)這個銘文主要闡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時的注意事項。該玉佩為現存最早的有關氣功文物。

在古代,玉器是很貴重的東西,能夠刻在上面的內容也相應的珍貴,而且光在玉佩上刻字耗費的人力物力就更不用說了,與此類似的有古代的很多銅鏡上的銘文也有氣功的記載,大多有「渴飲玉泉飢食棗」相關的銘文,可見氣功在古代很盛行。

至於內徑圖,中國醫史博物館編撰的《文物選粹》一書,收有一幅彩繪《內經圖》,系清宮如意館藏品,BJ白雲觀也有同樣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圖。道教中稱它「繪法工細,筋節脈絡註解分明。把圖像、詩歌、隱語集於一紙,是明清之際養生類書的典型風格。

從《內經圖》的內容來看,所示人體臟腑經絡生理與解剖部位關係看,與中醫學健康長壽、養生養性學問關係密切,或即源於中醫學內容之發展。但從對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與界定、圖示練功法要領來看,其語言特點其道家理論更為突出。其實《內經圖》也為《內景圖》,但圖一致,目的不同。《內景圖》是人體內髒的解剖圖,目的是要給予學習內臟關係以圖示,而《內經圖》則富有道家養生方法圖示的目的,包含着「內丹修鍊」經典之意。大致把內容解釋如下

鐵牛耕地種金錢:指搬運腎氣,隱喻所耕耘收穫乃珍貴者,借喻金丹。

刻石兒童把貫穿:把金錢貫串,天機在其中,須珍而重之。

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頭種子即整個生命之源。

半升鐺內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機亦同鐺內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白頭老子眉垂地:白頭者,氣也。指氣從督脈上,再引導陰液沿頭面下降。

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鵲橋,任督二脈因舌頂上顎而使氣暢通。

若問此玄玄會得:明通造化之機,此工夫是終極。

此玄玄外更無玄:除此以外,並無其他。

我家端種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可育靈苗活萬年:身中之田可養活生命,長生不死。

花似黃金苞不大:所開之花是金花,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為丹種,幼嫩而細小。

子如玉粒果皆圓:大小僅似粟米。

栽培全藉中宮土:意是工夫的重點。

灌溉須憑上谷泉:氣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

有朝一日功行滿: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滿。

便是蓬萊大羅仙:大羅金仙,仙界中之最。

祝大家修行有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真是不主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真是不主貴
上一章下一章

行氣玉佩銘與內經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