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8

第一百六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8

光是用沉船阻塞河道不會有太大效果。歷史上盟軍在義大利戰役中,就遭遇到德軍在撤退前用40多艘沉船來堵住港口,拖延盟軍物資運輸。可是美軍只用了一個星期便清理出一條河道,讓港口恢復了70%的功能。

所以光靠沉船形成的人造暗礁,根本無法到達任海濟要求癱瘓摩爾曼斯克正常功能至少半年時間的目標。破壞港口設施勢在必行。就像當年托布魯克的英軍在投降前所做的一樣,至少要將整個港口徹底摧毀才行。

摩爾曼斯克的港區有20多個泊位,想在蘇軍眼皮底下,讓特工一個接一個泊位安放炸藥去摧毀他們是不現實的。唯一可行的作法就是在同一時間,利用大量炸藥一口氣全部摧毀。

為此任海濟瘋了,德國海軍瘋了,德國各軍工部門的技術專家也瘋了。

在任海濟的命令下,德國海軍從法國、波蘭等各佔領區,從羅馬尼亞、義大利等各同盟國中花費重金招募了一大批臨時志願水手。隨後安排這些人駕駛a組中的空載商船,浩浩蕩蕩經由巴倫支海駛入摩爾曼斯克。

海軍的行為在德國國內引起一片爭議。先不說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志願者是否值得信任。但是花上那麼一大筆錢,卻只僱用他們一次的作法就足以讓人質疑。其中叫的最凶的就是施佩爾和沙爾特兩人。

在會議上這兩個分別主管德國工業命脈與經濟命脈的人對於海軍這種投入明顯與產出不成比例的行為大加抨擊。幸好這兩人都是標準的日耳曼人,都是只講事實的死腦筋。如果是任海濟原本祖國的人,恐怕各種陰謀論早就滿天飛了。

比如說:海軍已經背叛了元首、背叛了德意志,他們這麼做就是想搞垮德意志。

又比如說:雷德爾這個海軍元帥其實是盟軍的間諜。否則如何解釋海軍這種「賣國」行為。

作為當事人的雷德爾在會議上面對來自各方的指責不發一言。這個內向,不善言辭的老人僅僅只是呆坐在他的位置上,雙眼直直看著面前的眾人。頗有種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氣勢。最後反倒是看不下去的艾瑞卡大聲道:雷德爾元帥只是在完成哥哥的命令。如果你們對海軍的行動不滿,等哥哥回來后,你們自己跟他說!於是一群人乖乖閉上嘴。

當元首不在時,身為代理元首的希特勒小姐的話便代表著元首的意志。和希特勒小姐過不去,那就是和元首過不去。沒看見4個月前那些敢和希特勒小姐作對的壟斷資本家們那風乾的屍體還吊在路燈下嗎?光柏林就還有上萬根路燈空著呢,只要元首想,隨時都可以把你這個活膩了的傢伙掛上去。

在海軍大規模召集人手的同時,軍工部也忙得焦頭爛額。

依照任海濟的計劃,前往摩爾曼斯克的船隊中幾乎全是空船。只有船隊中三艘僅有的油輪是例外。這三艘油輪分別被標示為n1,o1以及f1。

n1的「n」取自德語單詞「nuklearen」。意思即為「核」。當然這個「核」不是指鈾235這種用來製造原子彈的充填物,而是核廢料。是的,任海濟這個喪心病狂的傢伙將德國國內在「潘多拉魔盒」過程中產生出的核廢料裝入n1油輪中。

其實任海濟最初想將這些核廢料製成貧鈾穿甲彈的。很可惜,德國的工業科技水準無法完成他的計劃。而在原子彈研究與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核廢料,這個傢伙又一時間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掩埋。於是這個向來損人不利己的傢伙決定讓敵人一起來傷腦筋。

用任海濟的話說,貧鈾穿甲彈搞不成,我搞個帶有放射性的大炸彈總可以吧!反正在50年後,美國人從海灣戰爭開始就一直在別國土地上到處亂扔貧鈾穿甲彈,搞得對方土地上放射線大量超標。我現在只不過是在學將來「正義」的美國人而已。

任海濟說說很簡單,結果可苦了那些科技人員。

因為技術條件限制,這些核廢料中的u235含量遠比50年後的含量要高。每天與這些放射性極強的核廢料朝夕相處就是一大危險。然後核廢料需要至少400°的高溫才會燃燒。如何讓這麼多的核廢料在同一時間燃燒霧化可是個大問題。最後如何創造出一種能將油輪頂部甲板徹底掀開,讓霧化的核廢料完全飄出船艙的定性爆炸也是個大問題。

與這幾個問題相比,之後如何讓霧化的放射性氣霧布滿整個摩爾曼斯克上空就簡單多了。因為與n1同時行動的還有另兩艘船。

與n1相比,o1和f1中裝的東西要正常的多。這兩艘油輪內裝的都是烈性炸藥以及……硝酸銨。唯一的區別僅在於兩者的比例不同。

在n1船艙內,德國人裝入了至少1200噸的烈性炸藥。這些炸藥一部分由德國自己生產,更多的則來自於「變色龍」意外俘虜的盟軍彈藥運輸船。

1200噸的烈性炸藥是什麼概念?在挪威海戰中將「德意志」船尾炸掉的那枚魚雷只有300公斤,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試驗引爆的核彈相當於1000噸烈性炸藥的爆炸威力。雖然與廣島爆炸的那顆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相比,威力不值一提。但足以完成任海濟摧毀摩爾曼斯克20多個泊位的計劃。

o1的「o」便來自於德語單詞「ordinary」。意為「普通」——採用常規炸藥的普通「武器」。當然在那些科技人員眼中o1一點也不普通。

我們都知道炸藥爆炸需要大量空氣。而炸彈的殺傷方式也包括破片與衝擊波。因為炸藥裝得太多了,多到連德國人自己也沒信心能成功引爆這些炸藥,然後再讓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從油輪內完全宣洩出去。

與o1相比,最後的f1要誇張的多。前兩艘船都只是將船艙塞得滿滿的,可f1不僅在船艙內塞了一堆東西,還將最上層的甲板給挖開了,德國人在中間又用木板做了個簡易夾層。夾層上又堆滿了各種罐子。罐子內裝滿了硝酸銨和硝酸鋁的液態混合物。

是的,在任海濟計劃中f1就是他對於未來雲爆彈的試作品。最初任海濟想用液態氫作為雲爆劑。結果遭到馮·布勞恩的抗議。這個未來的火箭之父支持液態氫是用來裝填火箭的最佳燃料,不能為了戰爭而減緩人類走出地球的腳步。他甚至大膽的威脅任海濟,如果減少液態氫的供應,v2的研究將會大幅減緩。於是任海濟妥協了。

馮·布勞恩的v2研發團隊原本是德國民間宇宙航行協會,不過因為資金困擾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發展。

任海濟想要戰術、戰略甚至是能搭載核彈的洲際導彈。馮·布勞恩等人的研究成果能讓德軍在v2的研究上少走許多彎路。因此兩人合作后,任海濟一直對馮·布勞恩的研究團隊保持著寬容的態度。在全德國,有資格、有膽子和任海濟光明正大唱反調的組織只有兩個——以維爾納·海森堡為首的「潘多拉魔盒」小組以及以馮·布勞恩為首的「v2」小組。

最後三艘裝滿了各種奇怪「物資」的油輪直衝摩爾曼斯克的港口。油輪上的船員們在油輪全速航行前便已從船上撤離。三艘失去控制的油輪先後一頭撞上碼頭的泊位。巨大的慣性讓這些油輪如推土機一般衝上陸地100米后才停下龐大的身軀。

就在港口區的蘇軍驚訝地看著這些失控,衝上陸地的油輪時。安置在船艙內的定時炸彈爆炸了。定時炸彈由引爆了堆在寬闊的船艙內那些炸藥,三艘油輪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炸。因此弗羅洛夫只聽到一聲爆炸。

n1的炸藥順利掀開了油輪最上層的甲板,霧化的核廢料隨著爆炸升上天空。在一旁o1與f1爆炸產生的蘑菇雲中,迅速以摩爾曼斯克港口區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o1的爆炸撕裂了早已被略微切割的船體。油輪的外殼成了四散的破片。巨大的船體碎片帶著水線下的藤壺、水草以及銹塊四散飛濺。輕易砸毀了那些在泊位旁高聳的吊車,壓扁了下方的蘇軍防空陣地以及紅軍士兵。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與f1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混在一起,向外擴散。最接近港口區的建築、樹木瞬間就被推倒,變為一片瓦礫。

與o1爆炸相隔沒幾秒,f1再次發生爆炸。爆炸引燃了那些先前被拋擲空中的硝酸銨和硝酸鋁的液態混合物,天空中接二連三地傳出輕微的爆炸聲。摩爾曼斯克港口區上空,北極圈原本冰冷的空氣開始急速升溫。遠遠望去數十個火球在空中猛烈燃燒。

地面上冷空氣向著爆炸處涌去,形成持續不斷的寒風。天空中正緩緩升起一朵小小蘑菇雲。

那些住在港口區附近,正在地窖里躲避空襲的居民,面容扭曲、張大嘴,雙手不停抓著自己的喉嚨。

隨著f1的爆炸,港口區四周的空氣被迅速消耗。對於那些躲在地窖內的平民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而是來自於窒息的威脅。

任海濟已經不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在還沒有人意識到核廢料與雲爆彈殺傷力的現在,這個混蛋率先打開了通往地獄的大門。他不僅要摧毀摩爾曼斯克的港口功能,更是要讓這座巴倫支海旁的蘇聯北方城市變為一座死城。

可以預見,f1的爆炸以窒息的方式殺死了大量為躲避空襲而藏身地下的平民。不,只要靠近港口區,哪怕是躲在有通風口的掩體中,依然有窒息的危險。而n1爆炸后產生的輻射,將持續性殺傷那些居住在城中的人。一旦缺少普通市民的協助,想恢復摩爾曼斯克的正常功能,蘇軍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或許用不了多久,摩爾曼斯克就會變成第二個切爾諾貝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年帝國的興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千年帝國的興亡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