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3

第一百五十八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3

7月17日,圍繞著列寧格勒與北面卡累利阿地區的戰鬥還在繼續。當「第一獨立混合裝甲軍」繼續沿著蘇芬邊境線向北猛攻,將停留在邊境線上的蘇軍部隊不停趕入芬蘭領土的同時,列寧格勒的圍城戰已經進入到無聊,或者說無奈的僵持階段。

克魯克在河口的迂迴登陸計劃已經徹底擱淺。列寧格勒的守軍憑藉著那兩輛「臨時」裝甲列車將第4集團軍死死擋在河對岸。只要德軍稍微露出集結的跡象,他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頓炮擊。打得第4集團軍的渡河部隊沒有絲毫脾氣。

惱羞成怒的克魯格與身邊的第9集團軍一樣,將集團軍中的所有火炮全部拖到涅瓦河畔。與第9集團軍一起,在空軍的協助下對著那座以列寧同志命名的城市展開沒日沒夜的炮擊。

在德軍日夜不停的炮擊與轟炸下,列寧格勒幾乎已經成了一座死城。城區內的供電系統已經完全停止。

7月8日位於拉多加湖畔,為列寧格勒提供電力的發電廠被德軍的火炮擊中。與前幾次遭到轟炸后沒多久便被蘇軍修復,重新投入工作不同。這次重炮炮彈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兩台大型發電機組中間,劇烈的爆炸不僅炸壞了兩台大型發電機,還順帶著將發電機旁的工作人員全部送去上帝那邊。半小時后德軍的第二次炮擊更是將這個位於拉多加湖畔的發電廠炸了個底朝天。

嗯……其實德軍根本就不知道那個位於拉多加湖畔的工廠是為整個列寧格勒提供電力的發電廠。只是德軍的偵察機在列寧格勒城郊外實在找不出比這個工廠更有價值的目標了。他們只能指引第4集團軍的炮兵將目標放在這座他們不知道是用來幹什麼的大型工廠上。

為列寧格勒提供電力的發電廠被德軍徹底摧毀,沒有半年時間別想修復。這對整個列寧格勒來說是個巨大的災難——無論是平民還是士兵。

先前在德軍的轟炸與炮擊中倖存下來的醫療機械在電源被切斷後完全失去了作用。列寧格勒城內已轉移到地鐵站內的醫護人員不得不靠著手中僅有的原始工具為那些在德軍攻擊下受傷的平民與士兵處理各種傷口。民用小型發電機為集中了傷員的地鐵站提供著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的光芒。更多的居民則因為德軍日夜不停的轟炸與炮擊被迫躲在陰暗的地鐵內,伴隨著頭頂被爆炸震落的灰塵蜷縮在一起。

發電廠被炸毀,意味著城內數座為戰爭服務的大型工廠也被迫停工。當然前提是這些工廠在德軍之前的兇猛炮擊與轟炸中倖存下來。雖然蘇軍曾找來小型發電機一度讓這些工廠恢復正常運轉,但隨著保險絲數次被燒斷後蘇軍被迫放棄讓工廠恢復正常運轉的原定計劃。

德軍無止境的炮擊與轟炸,以及大型發電機被摧毀迫使列寧格勒城內的一切工業完全停止。這對伏羅希洛夫以及身處前線與德軍交戰的蘇軍士兵是個巨大災難。這意味著他們只能依靠手中僅有的物質繼續戰鬥下去。在與東方的道路打通之前,除了越來越少的空運物資外,他們得不到任何外來的幫助。

唯一讓列寧格勒的守軍值得安慰的是,先前的物資都被藏在各地下倉庫內。除了一兩座地下倉庫因為被德軍的重炮炮彈意外砸穿頂部遭到摧毀外,大多數地下物資倉庫還發揮著它們的正常作用。

在只有一盞昏黃電燈的地下辦公室內,伏羅希洛夫皺著雙眉緊盯著面前留有長長黑影的作戰地圖。圍繞著列寧格勒的戰局,讓這個紅軍老元帥度日如年。

列寧格勒的處境一天不如一天。

德國第9集團軍終於擊潰了擋在它們正面的「海岸集團軍」,將戰線推進到了芬蘭灣南岸。隨後調頭集中兵力向西不停擠壓「海岸集團軍」。

到7月17日為止,蘇聯新組建的「海岸集團軍」的控制地區與兩個月前相比至少縮水了50%。它們被第9集團軍緊緊擠壓在列寧格勒西側,距離列寧格勒至少50公里的一片大約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海岸集團軍」與列寧格勒的路上聯繫被第9集團軍切斷,這意味著伏羅希洛夫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列寧格勒與「海岸集團軍」的聯繫上。

伏羅希洛夫必須從原本就人手不足的列寧格勒守軍中再度抽調出人手,組成一支海上運輸隊。然後他又必須從日漸稀少的戰略物資中不停取出一部分裝上船。最後他還需要祈禱這些裝滿寶貴物資的運輸船隊能順利閉開德軍重炮與轟炸機對芬蘭灣沿岸的封鎖,安全抵達「海岸集團軍」控制的港口。

即便面臨著無數困難,伏羅希洛夫都知道,他絕不能放棄「海岸集團軍」。因為一旦「海岸集團軍」被德軍徹底擊潰,那圍攻「海岸集團軍」的德軍就能立刻調轉槍頭,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列寧格勒」身上。

至於更西面,位於愛沙尼亞境內的兩個西北方面軍精銳集團軍。伏羅希洛夫只能指望他們靠著手中擁有的一切東西,能自己突破德軍那還不算厚實的包圍網,向東與「海岸集團軍」匯合。列寧格勒實在沒能力組織艦隊來突破德國海軍對芬蘭灣出口處的海上封鎖,將補給通過海路送到愛沙尼亞。

除去在德軍轟炸與炮擊下越來越多的傷員,以及為維持戰線而日漸稀少的物資外,伏羅希洛夫另一個需要擔心的問題便是德軍越來越密集的空襲。

德國陸軍被堵在涅瓦河對岸是沒錯,德國海軍被擋在芬蘭灣出口處也沒錯。但德國空軍還在不停光顧列寧格勒上空。當第9集團軍突破到芬蘭灣南岸后,他們甚至比之前更肆無忌憚。

當「海岸集團軍」被向西驅趕后,德軍機群便從這個缺口日夜不停地湧入列寧格勒上空。而來自更東面,為列寧格勒提供空中掩護的蘇聯空軍卻因為「古德里安裝甲集群」之前的行動,不得不將機場一再東遷。

列寧格勒上空的防空火力網日漸稀薄,現在德軍轟炸機在列寧格勒上空能遭到的唯一阻礙便是來自城內的蘇軍防空火炮。不過無論是德軍飛行員,還是蘇軍防空營的士兵都知道,這種阻礙不會再維持多久了——要麼蘇軍彈藥耗盡,要麼德軍佔領了列寧格勒。

德國空軍肆無忌憚地在列寧格勒上空飛行,這意味著列寧格勒與東面主力的空中聯絡通道正在變窄。當某一天德軍戰鬥機能在列寧格勒上空,日夜不停地驅逐著那些從東面飛來,試圖在列寧格勒降落的蘇軍飛機時,列寧格勒的陷落可能是在半年後、也可能是在一個月後、更可能就在第二天。

與伏羅希洛夫相同,作為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也是身心疲憊。

列寧格勒圍城戰,光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就明顯有利於德軍。這座城市距離波羅地三國實在太近了。德軍又分別在東北與東側活動,無論是西北方面軍剩餘部隊還是卡累利阿方面軍都完全失去了與列寧格勒的聯繫。

想要救援列寧格勒,西北方面軍必須先向東衝破「古德里安裝甲集群」開闢出的一片緩衝區,然後擊潰包圍列寧格勒的德軍,這樣才能打通與列寧格勒的路上聯繫。這還是考慮到「古德里安裝甲集群」和以前一樣,以防禦為目標。

華西列夫斯基可不敢想象,一旦「古德里安裝甲集群」將分散防守的部隊集中起來,突然向南直衝加里寧格勒會是一副什麼景象。

至於北面的卡累利阿方面軍……

好吧,當整個蘇德邊境都在交戰的時候,北面那個偏遠地區的方面軍,以及一支小小的德軍部隊,讓華西列夫斯基也實在找不出理由去關注他們,他也實在沒精力去理會。

對於卡累利阿方面軍,華西列夫斯基只希望他們不要被那支小小的德軍牽著鼻子到處跑就可以了。畢竟那支小小的德軍部隊是由德國元首——那個最擅長欺騙與偽裝的瘋狂天才在領導。

到42年7月為止,除去冬季蘇軍順利收復那些被德軍主動放棄的區域外,蘇聯紅軍其實在整個蘇德戰場上並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西北方面軍中有5個半集團軍被德軍包圍,占整個方面軍總兵力的1/2。其中還包括兩個從41年倖存下來的精銳集團軍。然後西北方面軍中的剩餘部隊還被向東驅趕了200公里,使得北方重城列寧格勒成為芬蘭灣旁的一座孤城。

實力最強大的西方方面軍雖然更換了方面軍總司令,依然無所作為。西方方面軍中表現最好也是最搶眼的第14集團軍的指揮官羅科索夫斯基遇上了一個德軍中最難纏的對手。莫德爾以他無以倫比的戰術才華,以及德國陸軍最高指揮部的無條件信任,在霍特的協助下成功阻擋住了羅科索夫斯基的進攻。順帶著將加里寧方面軍攪得天翻地覆。

至於指揮加里寧方面軍的科涅夫,只能說他麻煩大了。

最初德軍北上的時候,科涅夫未能指揮加里寧方面軍擋住對方,結果造成現在的不利局勢。好吧,你可以說對方實力太強,加里寧方面軍根本擋不住。

當德軍合圍列寧格勒后,蘇軍的反攻計劃中加里寧方面軍需要為西方方面軍提供側翼掩護。以便讓西方方面軍突破正面的德軍后,一起吃掉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從後方威脅那些包圍列寧格勒的德軍。

科涅夫和加里寧方面軍最初表現的的確不錯。在他與羅科索夫斯基的合作下,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的確被分割包圍了。加里寧方面軍合圍德軍突出的主力部隊,同時第14集團軍則乘機向北攻擊德軍防禦薄弱的後方。兩人協力徹底擊垮德國第3裝甲集群。

不過之後莫德爾的行動讓戰況脫離的蘇軍最初的預計。

莫德爾先是指揮部隊,一頭扎進第14集團軍與後方部隊的連接處,將第14集團軍後方攪得天翻地覆。隨後趁著第14集團軍一愣神的功夫,立刻調頭西北猛攻包圍第3裝甲集群主力部隊的加里寧方面軍。科涅夫立刻調動部隊迎擊,結果包圍圈中的德軍立刻向西突圍,之後又迅速南下,趁著第14集團軍還沒從之前莫德爾造成的混亂中擺脫出來的機會與南面的莫德爾部隊成功匯合。

莫德爾不僅成功解救了被包圍的第3裝甲集群主力,同時反過來半包圍了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4集團軍。夾在霍特與莫德爾之間的羅科索夫斯基見自己的部隊隨時有可能被德軍包圍,也不等葉廖緬科和蘇聯陸軍最高指揮部下令,立刻帶領著部隊向北方德軍包圍網上的缺口狂奔。

幾乎與莫德爾一樣,羅科索夫斯基指揮著部隊同樣畫出一個90°的弧線,最後成功到達加里寧方面軍的控制區域。

莫德爾見對方一心逃跑,也不阻攔。這個「戰術大師」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務。中央集團軍在42年要做的就是牽制住面前蘇軍最強大的西方方面軍,確保北方的行動能順利展開。面前的蘇軍想逃就讓它逃吧。

不過如果讓任海濟知道那支被他們半包圍的蘇軍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是羅科索夫斯基的話,這個傢伙一定會強令中央集團軍群調動所有兵力進行圍剿,不能放走一架飛機,一輛汽車,甚至是一隻老鼠。哪怕之後德軍的軍事行動沒能達到他預期的目標,任海濟也絕不會放棄這個幹掉羅科索夫斯基的大好機會。對任海濟來說,只要能幹掉羅科索夫斯基,42年的一切軍事行動就已經得到相應的回報了。

很可惜,在失去這個天賜良機之後,任海濟與德國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為不久之後隨著朱可夫回到蘇軍最高指揮部,羅科索夫斯基將取代葉廖緬科成為蘇聯西北方面軍的總司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年帝國的興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千年帝國的興亡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