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

形意拳

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拳、心意**拳,中國傳統武術,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形意拳五個拳架子,一是劈拳:運勁和八卦掌中的砍和抽相似,要像輪斧頭劈材。二是崩拳:運勁要像刺刀和槍一樣扎出去,捅出去。三是鑽拳,運勁的時候拳頭要有一股晃動的勁,像毒蛇突然蹦起晃動腦袋咬人。四是炮拳,要有一股炸力,運勁的時候,全身根節都要劇烈跳動,好像開炮的炮彈凌空下擊。五是橫拳,這是貼身拳,和回身掌一樣,都是用一股甩勁!全身上下都甩,人只要一貼身,就要被你甩出去。這裡面蘊含了摔跤的跤法。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駘、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山西一些地區有以「站丹田」、「**式」為基本樁法的。其他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雜式錘、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

器械練習以刀、槍、劍、棍為主,多以三合、**、連環、三才等命名。河南一帶流行的形意拳多稱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龍、虎、雞、鷹、蛇、馬、貓、猴、鷂、燕)和四拳八式(頭拳、挑領、鷹捉、粘手)為基本拳法。樁法有雞腿樁、鷹熊樁。單練套路有龍虎鬥、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術內容有所不同外,在風格上也各具特sè。如河北一帶的形意拳,拳勢舒展,穩健紮實;山西流傳的形意拳,拳勢緊湊,勁力jīng巧;河南一帶的心意拳,拳勢勇猛,氣勢雄厚。

形意

形意拳

拳具有以下特點:1簡潔樸實,其動作大多直來直往,一屈一伸,節奏鮮明,樸實無華,富於自然之美。

2動作嚴密緊湊,"出手如鋼銼,落手如鉤竿」,「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拳時,擰裹鑽翻,與身法、步法緊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擰繩一樣,毫不鬆懈。

3沉著穩健,身正,步穩,「邁步如行犁,落腳如生根」,要求寬胸實腹,氣沉丹田,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勁力舒展沉實。

④快完整,形意拳要求「**」,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動作強調上法上身,手腳齊到,一即至,一寸為先。拳諺有「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之說。

形意拳講究「三節」、「八要」。三節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從全身講,頭與上肢為梢節,軀幹為中節,下肢為根節;上肢以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下肢則分為胯、膝、足三節。做到三節的要求,就能保證周身完整一體,內外合一。八要是:三頂(頭上頂,有衝天之雄;手外頂,有推山之功;舌上頂,有吞象容)、三扣(肩扣,則力氣到肘;膝胯扣,則全身氣湊;手足指掌扣,則周身力厚)、三圓(胸要圓、背要圓、虎口要圓)、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三抱(丹田抱,心意抱,兩肋抱)、三垂(肩下垂,肘下垂,氣下垂)、三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三挺(頸要挺,脊要挺,膝要挺)。這樣,就可保證身體各部姿勢正確舒展。形意拳包含著豐富的技擊理論和技術、戰術內容,強調敢打必勝、勇往直前的戰鬥意識。拳諺說:「遇敵有主,臨危不懼」。在戰術思想上,主張快突然,以我為主,交手時先制人,「乘其無備而攻之,出其不意而擊之」,「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在攻防技術上,提倡近打快攻,搶佔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jian,腳踏中門襠里鑽」,「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形意拳主張頭、肩、肘、手、胯、膝、腳七法並用,處處可,「遠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遠了用腳踢,近了便加膝」,並且要求虛實結合,知己知人,相機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擊理論有6項原則,即工(巧妙)、順(自然)、勇(果斷)、疾(快、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敵難於逃脫),稱為"六方之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迴的最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輪迴的最後
上一章下一章

形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