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避而不見

158 避而不見

在胞妹的記憶里,沒有比這一晚睡得更糟的日子了,與源乾煜、裴談、源陽三人的談話不了了之之後,她被安置在距源陽房很近的一間小屋裏休息,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早早起身,躡手躡腳往外走,卻與已經穿戴好,預備早早至宮中等待消息的源陽。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源陽顯然沒料想到,經歷過這許多事,陸禮昭胞妹竟沒能因疲勞過度,而睡至遲才醒。但見到她的眼中凈是未能睡足的倦意,還有顯而易見的不安,便明白她醒得如此早究竟是為何了。

她短暫思索,決定刻意對對方的狀態避而不談,轉而假意關心起其他問題來。

「家中阿爺、阿娘該是醒了,但此時還未至朝食,倘若眼下肚餓,自去后廚取些吃食、或讓人送來便可,不必太過拘謹。」

「並不覺飢餓,」陸禮昭胞妹低垂着眼睛,「敢問娘子,今日當應有解救阿兄之消息否?」

經歷了昨晚源陽的一番近乎於訓斥的「開導」,她此時的言語都顯得格外小心,眼下在意陸禮昭且能真真切切助他逃出生天的,或許就只有眼下源府中幾人了。

「自然,裴寺卿上早朝,進言聖人,則定有結果,之後便會有消息。」源陽記掛房中的源協,迫不及待想在出門前,去看一眼。

瞟了一眼魂不守舍的陸禮昭胞妹,嘆了口氣,「隨我來!」

源陽任她不緊不慢、不近不遠地跟在身後,自己率先進了源協房中。

依昨晚同樣有些魂不守舍的源乾煜轉述丘真人所言,她已經給源協用了初一次葯,雖未必會有何直接效果,但能確知的是,前一日自他昏睡過去之後,直至此時,平日已經開始疼得難忍、禁不住開始嘶叫的源協,一直一聲未吭。

陸禮昭胞妹在房門前遲疑片刻,源陽也沒再理會她,只顧自己走到源協榻邊,令她吃驚的是,源協竟然醒著,身上也未有常時那般渾身被汗浸透的痕迹。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源陽看向屋內僕役、女婢,同樣像是得到適當休憩的模樣。

「覺如何了?」她坐在榻邊,將胞弟的手臂抬起,察看頭先被鋸下的骨節處,眉間一沉。

源協在頭枕上側過頭,「想必這也是見到了,此異骨斷之亦會再生。」

在還未癒合、異骨留下的圓孔處,已經能見到其內,在平整切口上冒出了新長出的細小骨刺,「然翠峰山來的那葯確有些用,整夜都未覺創處有難忍之痛。」源協補上一句。

「昨夜實在無暇處治,今日返家后,背脊上這些異骨,也一併處理了,稍後你記着用藥。」源陽將總算能以完整衣袖蓋住的源協手臂放回原處,仍是一臉擔憂。

「何須掛心至此,自有天命,我無懼於此。」源協裝出一番輕鬆,看向緊靠門內站着,不敢輕易踏入靠近榻邊這片區域的胞妹。

「怎?昨日已見過,今日竟還對我這副模樣心生懼恐?」源協稍用力說了兩句,便開始咯痰咳嗽起來,吐沫中血絲依舊清晰可見。

不想讓家姊擔心,他咳至尾音,就很快又加上一句,「糊塗了,今日該是要早往宮中去否?陸禮昭能否從韋府救出,看今朝裴談進言否?」

「唔……」

源陽還在目不轉睛地看着他脊背上的脊骨,這時源協直想忽然翻身,不再讓家姊此時掛心不止。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曾在坊中,異骨之人未有近百,也有數十,我何曾怕過這個!」胞妹冷不丁的一句,讓源協一愣,笑了出來。

「既不怕,那便是因男女授受不親了?」源協樂不可支,沒成想還被對方白了一眼。

「……」胞妹臉一紅,鬧脾氣一般,不情不願地靠近榻邊,「近了些又如何,眼下只擔心我家阿兄罷了。」

源陽見源協在過去這段時間,難得一展心緒,也不再執拗於他身上的傷處,又囑咐了一遍他好好用藥,再叮囑房中其他人好生伺候,便示意陸禮昭胞妹一同出去。

與此同時,已經在去往紫微宮路上的裴談,同樣徹夜未能安眠,他為過去一日城中異案突飛猛進的展開,更為感覺到無所適從。

在大理寺這段時間,他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若出現大案要案,破解雖要花去相當時間,且難,而最難之處莫過於案子牽涉眾多,至將案件抽絲剝繭揭開時的重重阻撓。

這一日上朝進言之後,他篤信必將遭遇這個過程。

從韋府中救出陸禮昭,幾乎不需要得當的方法,只以陸禮昭胞妹日後安危為說辭,便能從他口中問出更多相關之事,可今日獨針對韋巨源與韋府,則倘若韋巨源在已被困於其中多時的陸禮昭口中,問出更多關於敬暉、丘真人的證言,那朝中想必會是一片嘩然。

到那一刻,就不知是異骨浮屍案要收場,而是朝內幾方勢力,要在激斗中找尋制衡了。

裴談思至此處,不禁打了個寒戰。

討論群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車馬停於應天門外,他朝向明堂走去,已陸續有多名同僚與他招呼,甚還有直言詢問為何裴大理寺卿大早晨便滿臉凝重的朝臣。

說來奇巧,才方想到敬氏父子,就瞥見行走在武將一側的敬誠也是面色沉鬱,按原本的想法,裴談定是要寒暄一番,問及敬暉身體,再問及這幾日登門拜訪都未能進入平陽王府云云,但如今知道了隱兵一事,腳下想要邁往敬誠的步子,如何也跨不開了。

明堂東側,開始陸續有一隊隊提着燈盞的內侍和宮女走過,之後整座紫微宮內響起鐘鼓聲,列好隊的文武群臣開始緩緩向殿內走入。

鐘鼓聲漸止,大殿中凈是整理衣物的窸窣聲,當聖人貼身內侍的熟悉身影,立於明堂台階中央之時,窸窣聲驟然間忽停,內侍掃視一遍群臣,「諸臣聽宣——」

此一聲嘹亮,似劃破了殿外仍微帶些未退夜色的天空,驀地放亮,「聖人口諭,『今晨朕甚感不適,小憩仍未能復原些許,需時日靜養,自即日起,朝政暫由皇後代理,凡不能經由三省定奪之事,以皇后之意未准』,欽此——」

此言一出,先是一眾顯唐朝臣不顧場合,開始低聲私語、議論紛紛,內侍輕輕潤嗓,這些人的聲音才暫止,「諸公可曾聽得方才聖人口諭?」

明堂中再次鴉雀無聲,待反應過來內侍何意后,又武三思、韋巨源、崔湜等人率先伏地,一眾復周臣子緊跟而跪,再來是還處於震驚之中,但領口諭不得不跪的其他人。

「恭請聖人萬福聖安,萬壽無疆……」

眾人一邊伏地,一邊口中大聲喊出吉祥話,而就在一句「吾皇」還未完,身穿祭典、年節、重要日子才著禮服的韋后緩緩由內侍、女婢簇擁著上了台階,安坐於明堂高處最中央的位置。

韋后滿頭滿臉雍容華貴,一副志得意滿的表情竟似比妝容還要更為明顯,與往日不同的是,她身後還站有一名平日幾乎見不到的要人——上官昭容。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她的出現意味着,即便聖人於寢宮,也不再參與任何政務,不再需要有一人守在身旁,協助起草詔書與出謀劃策,由暗處輔助至明處協理的上官婉兒,昭示著至少短期內,聖人不會再出現於明堂之中。

而這短期,究竟是五日十日,還是一月幾月,只有與聖人相近之人才知大概。

見新局已成,將來之事或有極大變化,無論顯唐還是復周之人,都不敢發出任何響動,兩派唯一的不同是浮於面容的神色,復周一派群臣顯然個個臉上都帶着志驕意滿的表情,而顯唐眾人則滿臉陰雲密佈。

還有一人似已將自己置身於朝堂之外,全然感受不到內侍宣口諭後殿內發生的事。

這人便是裴談,在腦中、心中盤算許久的說辭、計劃,如今在一道口諭后變得毫無意義,無論是搭救陸禮昭,還是徹查韋巨源等人,或是破城中異案,韋后一定不會在意。

她安坐於龍榻,不管多長時間,想要做的必然只有一件事——以最短的時間,創造她徹底接管朝政的最有利條件。

「裴寺卿,裴大理寺卿!韋后正有話問寺卿!」裴談身旁傳來喚他的聲音,把他從沉思中拉回明堂大殿中。

「裴卿可是今日探查城中異骨浮屍案過於乏累,怎於朝堂之上,一時竟失了神?」殿上傳來韋后的責問聲。

這是裴談才徹底回過神來,從群臣中站出,慌張地四下環顧,發現站在身前不遠的雍王回過頭與他對視了一眼,再向一旁看去,韋巨源和武三思都在用同樣困惑的目光上下打量他。

「皇后恕罪……臣,臣昨日未能安睡,則有些恍然,望皇后恕罪……」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還未怎麼,怎為何支吾起來了?」韋后俯視着他,語氣中仍帶有一絲責難,但很快轉為另一個問題,「方才我問,聽聞這幾日,那異骨浮屍案頗有些眉目了?」

這句話一出,滿朝再度出現議論,言語間或是果然這幾日在街面見大理寺武侯四處尋人,又是見洛水兩旁比早先太平許多云云。

唯獨裴談以複雜的眼神回看了殿上的韋后一眼,遲遲不知該如何開口回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初唐異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初唐異案
上一章下一章

158 避而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