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奔赴

第七章 奔赴

「安老師,你還在路上?」

安溫暖趁著在等紅綠燈,這才接起了方寧的電話,「嗯,剛我家那位在國外的親戚和我拿微信聊了一會兒,可能會晚一點兒到,你們先去看看情況。」

「我也要說呢,我估計也要晚一點兒,早前那會兒我剛出門兒,叫前兩天填問卷的一大媽攔下了,問了我點兒事兒……」

正打算深入聊下去,綠燈已然亮起,安溫暖只好掛斷了電話:「稍等,稍等,綠燈了。」

這些調查都需要自己來投入時間和精力,安溫暖和方寧等人是純粹的為愛發電。所幸有建設性的提案也會獲得一定獎勵,基本上可以填上路上交通的花費。

有着政協委員身份的便利條件,能靠自己的付出為身邊人作出貢獻,安溫暖等人是打心底里滿足的。

到了約定好的養老活動中心,方寧先和安溫暖談起電話里沒說完的事兒來,「我們小區大媽想知道咱們說的那些什麼膳食師啊、上門醫生什麼的有什麼工作要求。」

「說是現在孩子讀完大學也該找工作了,要是待遇不錯,畢竟是給社區做工作,離家也近,倒是挺感興趣的。」

很多時候提案里的靈感也是需要機緣巧合的,社區大媽這句話倒是給安溫暖提供了靈感——既然是社區養老工作,又是周邊社區之間共享資源,倒不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從社區里找人,和工作單位之間近,通勤時間就大幅減少,既解決了一部分未來可能誕生的養老問題。長遠來看,也可以緩解交通擁堵。

「我們每個社區可以看成一個小的集體。」同組人員在前邊跟隨工作人員了解著小食堂現在的運轉情況,安溫暖留在後面和方寧做着分析。

「咱們老祖宗的智慧就有講到『小國寡民』的概念,我們不去恢復所謂的自然,但是我們可以讓小空間里達到自給自足。」

「這樣即可以較減少調動遷移帶來的不便,還可以滿足社區里一部分人員的就業。」

人民要的無非是美好生活,什麼光鮮亮麗的職業,什麼高薪都是其次。歸根究底要的是更高的生活質量。

「因為我們這些飯菜價格是很優惠的,所以還是有很多中老年人群願意來的。」

社區養老小食堂基本上就是在靠着政府的扶持來降低菜品價格,從而吸引老年人來夠買。

還是同樣的原因,老一輩人當年受過苦,現在是能節省就節省。儘管退休金一漲再漲,很多時候還是能不花就不花,省下來留給子女,留在存摺里,看着有倚靠。

「但是現在疫情也有一定影響,人手也不夠……如果有老人想要把飯菜送到家裏,確實是不方便。」

大概了解了一下情況,很多資料反應不出來的問題和一些別過度挖掘的問題都通過實地的調研體現了出來。

從業人員、中老年人、需要照顧老人的子女……在實地考察過程中,所有問題都現實的擺在面前。

值得欣慰的是,在資料和以往的新聞報道中展示出來的部分問題已經在具體的實踐中獲得了解決。安溫暖等人一些不必要的擔憂和困惑也隨之解決。

中國人民的智慧自古以來便是在實踐中不斷轉化為新的認識,這才能在泱泱五千年文明史上未曾有過斷絕,昂首闊步暢行大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星光映夕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星光映夕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