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玄鏡 76.死地

一,太極玄鏡 76.死地

「三聖山,定海神針...」

一個個令人驚駭的名字從平安的嘴裏喊出,一如之前第一次昏迷中喊出的一樣,

「九州鼎,十二金人,天帝,大禹...」

每一個都是世間仰視的存在,就算是仙人都不敢提及的名諱,但此時的平安仍是沒有醒轉過來,

此時的他雙目緊閉,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手中卻是握著那面被伏羲八卦撕碎的玉璽。

依稀可見當初化蛟時的猙獰。

即便玉璽斷裂處的稜角,將平安的手掌刺破,平安都毫無所覺,反而不自覺的將玉璽握的更緊。

直到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悠悠醒轉過來,一時間他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今日種種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夢一般,見識到了太多從未聽說過的人,又看到了許多傳說中的神器,及至最後,彷彿經歷過了一輩子都不曾想過的事情,。

結合種種,平安自己深有感觸,特別是手中握著那枚破碎的玉璽,更是有了清晰的答案。

沒錯,最終被伏羲八卦打敗的玉璽,分解成四份,分別代表了始皇帝一生的文,治,武,功。

平安夜分不清是始皇帝如此,還是天帝的作為,或者二者都有。

始皇帝可能是想將它流傳下去,到了某個有緣人,可以重新集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

而天帝的用意則簡單明了,就是要將始皇帝所謂的文治武功一一抹去,將一切潛在的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

特別是對人界稱之為下界的地方,絕不允許有不信奉神權的存在。

禹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榮華富貴,世人膜拜,或者粉身碎骨,遺臭萬年。

很顯然,禹君與始皇帝二人選擇的路截然不同。

到底誰對誰錯?

也可以說無關對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此刻,同樣的選擇出現在第三人,平安的面前,自己又該怎麼選擇?

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平安已經有了答案,可能是得到了玉璽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安公子話語中的嬴氏族人身份,這些種種,再加上對天帝為人的不屑。

第一次天地之爭,與人界何干?

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不思人界疾苦,或者他們都是人界生靈塗炭的罪魁禍首。

要平安與他們為伍,像禹君一樣,被招安,平安斷然是不可能答應的。

當然,現在的平安也沒有任何能力被天界招安,或者說他現在在仙人面前,就是一隻可有可無的螻蟻,甚至連見到仙人的機會都沒有。

但平安並不會氣餒,因為他有老君傳下的玄鏡,有始皇帝留下的玉璽。

這就是一份傳承,一份堅守,給了自己更準確的目標。

趁著這個機會,平安好好的考慮了一下自己接下來的打算,首先成為真正的玄鏡傳人,還有緊張的二十多天。

不夠用哦,然後集齊所有的玉璽,將始皇帝的文治武功發揚光大。

當然,對於玄機子那個老騙子,平安也是決計不會放過的。

長遠的目標有了,眼前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畢竟自己上山來是有事情的,又耽擱了不少的時間。

山下的百姓還在遭受非人的虐待,多耽擱一會兒,說不定就是一條人命。

平安雖然算不得聖人,但也決不會見死不救,既然下定了決心要去山上找鄧千主討個公道,平安便決不會退縮,哪怕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拍拍額頭,平安努力的讓自己保持清醒,從昨晚上到現在,足足一天一夜的時間,奔波,戰鬥,逃命,根本沒有時間好好休息。

好在之前的昏迷,讓自己的疲勞恢復了些許,努力的讓自己保持鎮定,平安這才好好的打量一下,自己莫名其妙來到的這個地方。

這裏的山洞看起來極為久遠,有清晰的人工雕琢的痕迹,但這裏並沒有其他活物存在的跡象,連倔強的小草,這裏都看不到半點。

一處磨損十分嚴重的青石,擺在正當中,之前平安粗略的看過一眼,但並不真切,現在能清晰的看到曾經有人待過的地方。

玉璽為什麼會選擇這裏?

自己為什麼又莫名其妙的來到了此地。

當初自己清楚的記得,是掉下了懸崖,懸崖之下是深不見底的寒潭,那刺骨的潭水直到現在都是記憶猶新。

難道自己還在寒潭之下?

想到這裏,平安不由得毛骨悚然,自己現在竟然不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聯想到了種種,平安忽然想到自己與蛟龍戰鬥之時,走到洞口位置,那裏之下仍然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不應該啊,寒潭之下還有懸崖,想想都不太可能。

但這裏又沒得解釋,仔細的想了想事情的前因後果,乃至一點細節平安都沒有放過,但無論他怎麼想,都找不到任何解釋。

也是直到現在,平安才猛然發現,自己迷路了,被困在這處莫名的山洞裏,出不去了。

是的,平安現在甚至分不清自己現在到底是處在山上還是山下,水裏還是陸地上。

思來想去,總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時間已經不允許平安繼續耽擱下去了,將山洞好好的探查了一遍,再也沒找到別的出口,最終平安還是來到了山洞口,懸崖之上。

就是在這裏,自己差點跌落下去,若非玄鏡幫忙,自己可能早就屍骨無存了,那凜冽的寒風呼呼出來,如刀子一般,刮在平安的臉上。

但平安對這個出去唯一出口,還是大著膽子向前一點一點探去,到最後甚至趴在地上,探出了大半個身子。

目光所及之處,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底,就連身下的石壁都是光華如鏡,根本沒有可以通行的道路。

再看懸崖的另一側,同樣有幾丈的寬度,就憑自己現在的能力,想要跨過去,顯然是不可能的。

倒是兩側石壁向下延伸,越來越窄,有可以跨越的可能性,只是這也只存在於可能之間,想要操作起來,根本無法下到石壁。

說來說去,這裏就是一片死地。

不信邪的平安再次抬頭望向天空,那裏霧蒙蒙的一片,根本看不清上面有什麼,想要上去,除非像岱宗那二人一樣,飛身而起。

這等仙家的手段,平安根本沒有,他現在只是一個凡人而已。

「呼,呼!」

凜冽的寒風吹的平安頭皮發麻,耳中好似響起了鬼哭一般的聲響,令平安更加眼底發暈。

一時間,平安不敢再待在懸崖邊上,身子一縮,縮回了洞口的位置。

沒有更好的辦法,平安只能保持冷靜,盤膝而坐,仔細的想着一切。

這裏首先是蛟龍,也就是玉璽殘片的藏身之處,當初玉璽分為四份,由老君做主,四個人打了賭,每人一份。

四個人,第一個是天帝,他的不用說,做為對賭最主要的一方,他肯定不會將玉璽留在人界,最大的可能性是帶回天界。

當然,其中有什麼規則平安並不清楚,無法肯定的判斷出來,但至少這一塊肯定不是天帝的那塊。

不經意間伸手撫摸着手中的玉璽,平安再次看了它一眼,肯定的點了點頭。

雖然玉璽不會說話,但在這一瞬間,它彷彿心有靈犀的對着自己點了點頭。

第二個是禹君,他的幾乎也能猜測出來,雖然他曾經也是人界一員,但今非昔比,現在的禹君已經貴為仙君,早已不是普通的凡人。

即便他對人界還有感情,但天帝在眼前,他也不可能做出別的選擇,況且第一次天地之爭的結果已經證明了一切。

若是禹君能改變,不至於會對始皇帝下狠手,什麼九州鼎,定海神針都使出來了,要知道這兩件東西一旦取出,東海傾覆,九州動蕩,說不定再出一次當年的大水患。

那麼剩下的兩個,一個老君,一個始皇帝,說起來,這兩人都與自己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若是放在幾天之前,平安上山,哪怕得到再多的寶物,都與二人無關,但就是這麼巧,恰恰晚了幾天,之間便聯繫了起來。

一個玄鏡已經證明了它的神奇,老君留下之物,果然不是凡品,那這一塊玉璽一定是二人其中之一。

但想來想去,平安還是不能確定,這塊玉璽到底是老君留下的,還是始皇帝留下的。

自然而然的,想不到誰留下的,也就無法猜測留在此地的目的,和最終離開此地的辦法。

沒辦法,平安只能換個角度,從玉璽記錄的地方着手考慮。

四塊玉璽分別是文,治,武,功,平安手中的是文,代表了始皇帝一生對一統天下的凡人,文化信仰等等的改變。

其中,特別提到了皇權,而最重要的參考也是來自於儒家,法家的思想。

特別是其中的大一統思想,經過十幾年的傳播,早已深入人心。

比較幸運的是,現在從官學學到的知識典籍基本上都來自於儒家和法家,這也是每個學子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平日裏,平安學習的還算認真,很多東西理解的還算比較透徹,慢慢的心裏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

「法道,儒道,根天地之氣,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聲音突然在平安腦海中炸響,傳遞到手掌處,那塊玉璽彷彿都有了回應,平安一下子站起身來,大步來到懸崖邊,眼中再也沒了任何的畏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鏡玄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秦鏡玄懸
上一章下一章

一,太極玄鏡 76.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