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玄鏡 75.三聖山

一,太極玄鏡 75.三聖山

文,治,武,功?

華夏九州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紛爭不斷,人界生靈,浩劫重重。

朕一統九州,千古以來第一人,千古一帝並不為過。

文,百家爭鳴,繁花錦簇,道方巫術天下皆知,就連仙家道場,朕也並未刻意打壓,任其自由發展。

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九州一體,莫不若是。

武,大秦甲士,橫行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威名赫赫。

功,有功必有過,功過自在人心,並不值得大書特書。

六國之後,南方雒越軍覬覦我大秦疆土,第一次,朕派出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兵分五路,南下進攻閩浙與嶺南。

一路攻取東甌和閩越,兩路攻南粵,其餘兩路攻西甌,其中,只有進攻浙閩的十萬大秦甲士取得大勝,其餘四十餘萬大秦甲士全部敗北。

這是朕的恥辱!

第二次,朕派任囂和趙佗改變路線,進攻嶺南,此戰,打出了我大秦甲士的威風,百越之地成為我大秦的一部分。

第三次,朕再趙佗繼續拿下,進攻甌駱地區,自此我華夏九州再添三州,南海、桂林、象郡,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夏十二州。

此乃功與過?

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像是自問自答,又像是想要得到回答。

那是深深的刻在玉璽之上的印記,四塊文治武功,各有不同的故事,留給世人無限追憶的往昔歲月。

一種刻在骨子裏的霸氣,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令人不敢直視,特別是三征百越,這等豐功偉績,始皇帝確實當得千古一帝的美名。

又一次陷入昏迷中的平安,忍不住發出一聲感嘆。

與上一次不同,這次平安擁有清醒的意識,除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外,其他的與平時一般無二。

更為詭異的是,此時的平安有了一種好似玄鏡給予的內視身體的感覺,周遭的一切都逃不過自己的感知。

但在其中,又有種說不出的遺憾與不甘,彷彿帶入了始皇帝的情緒,藉助他的眼睛,來看清楚幻境中的一切。

只是,平安並不能如自己的身體那般,可以隨意的控制自己,只能作為玄鏡之魂幻化出的靈體。

現在,平安便是如此,通過始皇帝的身體,來走他曾經走過的路,去感受他被稱之為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

清晰的畫面漸漸模糊起來,許久之後,強光再現,一處像是親自前往的場景,出現在平安的眼中。

那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波濤洶湧間,海風迎面吹襲,颯颯海浪層層疊疊,呼嘯著一浪高過一浪。

始皇帝此時正面朝大海,舉目相望,

腦海中一幕幕,一回回,隨着他低聲呢喃細語,

「平水患,定東海,會塗山,划九州,世間唯一人,當得朕這一拜。」

一切彷彿就在眼前,如那人一般,說完,始皇帝遙身一拜,久久不曾起身。

突然,一股比之前高出好幾倍的巨浪,裹挾著無與倫比的氣勢,滾滾而來,瞬間便來到了始皇帝面前。

面對這等情形,始皇帝怡然不懼,不閃不避,任由巨浪襲身的瞬間,大喝一聲,

「何人?」

陡然間,巨浪便再也難進分毫,最終如泄氣般,迅速的消退,重歸大海的懷抱。

與此同時,一陣略帶空緲的聲音傳來:

「哈哈,始皇帝莫急,在下沒有惡意,既然受了你這一拜,便是因,我們很快就會見面的,結成果,很快,很快的...」

話音落下,除了陣陣海浪,再無聲息。

「有刺客,保護始皇帝!」

幾乎在聲音響起的同時,不遠處近百名大秦甲士,率先反應過來,抽出武器,遙指大海。

緊接着更多的大秦甲士亦迅速集結,圍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將方圓幾十步內,全都納入了進攻範圍之中。

一時間,此地立馬變得沸騰起來,比之潮漲,也不遑多讓。

而這時,始皇帝卻撥開眾人守護,邁步上前,雙腳隨之踏入海中,凜冽的目光閃動,只見原本一覽無餘海面上,突現三座青峰,

只不過看起來有些模糊,若隱若現,不仔細觀察的話,還真不容易發現。

這是...?

一個與其他人穿着完全不同的矮胖老者,拭去額頭的汗水,雙手高舉著一封古樸的八卦,撥開眾人,湊到近前,恭敬的回道:

「啟稟始皇帝,這三座山,就是傳說中仙遺凡間,隱於東海的蓬萊,方丈,瀛洲三聖山。」

頓了頓,小心的看了一眼始皇帝,他才繼續道,

「三聖山也是定海神針的埋藏之所!」

「三聖山,定海神針,怕是故意留在凡間,為那東海紫氣而來的吧...」

此話一出,老者眉頭緊皺,有些不明白的看了看始皇帝,又望向遠處的三聖山,

但僅僅是這一眨眼的工夫,海浪剎那間翻湧而起,前赴後繼的波光將三山的影子完全淹沒無蹤。

「徐福!」

「臣在!」

老者趕忙收回思緒。

「朕只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找到這三座山。」

一個月,於茫茫東海上,找到三座山,怎麼可能?

老者臉色一白,內心陣陣苦澀襲來,但始皇帝接下來的話,帶起一股強烈的殺伐之意,更是嚇得他差點舉不動手中的八卦,

「取回定海神針!」

取回定海神針?

老者不自覺的重複了一句,哪有那麼容易?

但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他可是知道完不成任務的後果,趕忙趁機提出自己的要求,

「啟稟始皇帝,唯小雛之目不受世間幻術襲擾,哪怕是仙家也比不上,故懇請始皇帝陛下派三千童男童女與老夫一同前往海外,定不負聖恩。」

「准!」

老者聞言大喜過望,趕忙點頭行禮,躬身告退。

海闊無際,接連天地,給人無限的遐想,再次望着遼遼東海,始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

不知過了多久,一切重歸平靜,肅殺的氣氛也漸漸散去,一名身着青銅鎖甲,頭戴輕鏈角盔的近侍統領緩步上前,單膝下跪,輕聲的說道:

「啟稟始皇帝,臣有要事奏呈。」

呼,回過神來的始皇帝望向下跪之人,轉身離開海面,慢慢向著岸邊走去,同時說道:

「起來吧,蒙毅!」

「謝始皇帝!」

起身之餘,蒙毅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始皇帝,見其不喜不怒,異常的平靜,他沒來由的心生緊張,猶豫了一下,才硬著頭皮說下去,

「啟稟始皇帝,屬下無能,未能發現刺客蹤跡,請始皇帝責罰!」

「無妨,他不是你等可以對付的,而且,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現身的,你不用管了!」

不是我等可以對付的,那會是什麼人?或者根本不是人?

細思極恐,見識過種種不可思議之事,在倒吸了一口氣之後,蒙毅又大鬆了一口氣,同時不敢忘君臣之禮,

「遵旨,謝始皇帝寬仁,屬下萬死難報!」

「行了,初日沐祀一事,準備的怎麼樣了?」

始皇帝猛的停下腳步,身後的蒙毅猝不及防之下,差點撞上,嚇得他趕忙跪倒在地,平復了好大一會兒,見始皇帝沒有怪罪,他才繼續回道:

「稟始皇帝,除侯生,盧生二人外,共計四百六十六人,盡皆準備完畢,只待九九八十一日便可完成。」

說完,小心翼翼的靜候着始皇帝下一步旨意。

「哼,兩個鼠目寸光的東西,難堪大任,傳朕旨意,此二人處以叛國之罪,誅九族,所有牽連人等,不管士族侯爵,一律罷去!」

叛國之罪...侯生,盧生,你二人真是該死!

駭然失色的蒙毅,眼中一道寒光閃過,絲絲寒意透體而出,一聲「遵旨」表露出了他的決心。

趁著起身之際,他不動聲色的沖着不遠處的一名近侍使個眼色,那名近侍輕輕的點頭,在他們二人走遠之後,默默的退了出去。

心思重重的蒙毅陪着始皇帝再次前行了幾步,又聽得始皇帝再次開口說道:

「對了,那四百六十六人,朕也不會忘記,傳旨下去,捨己為國,不戀人間富貴,皆為大秦勇士,此勇士居甲士與士族之上,賜金牌以示身份,由子嗣襲承。」

勇士,居甲士與士族之上,豈不是僅次於侯爵?

更重要的是,一次性封賞高達四百六十六人,即便早已是侯爵的蒙毅,都忍不住有些眼饞起來,更別提在場的其他近侍了,每個人的眼中瞬間充斥着一股強烈的火熱。

「趙高何在?」

「陛下,老奴在這裏...」

這群身材高大的近侍之後,一個明顯要比他們瘦弱許多的身影,不斷的踮起腳尖,沖着始皇帝喊道,若非是始皇帝喚他,這些近侍是絕不可能放他過去的。

終於來到了始皇帝身邊,見一旁的蒙毅臉上露出鄙夷的神色,趙高內心冷笑一聲,剛想狀告這群近侍阻攔自己,卻聽得始皇帝率先開口道:

「待初日沐祀之後,焚書行校,數萬兵俑開典坑葬之事,交由你去做。」

「謝陛下,老奴必將全力安排好此事,絕不會出半點差池。」

別看趙高此時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他眼中比剛才一眾近侍,聽到大秦勇士的封賞所表現出來的火熱,更甚,自然又得到了蒙毅不屑的冷哼聲。

姓蒙的,你一個臭武夫,給我等著……

海水漸漸退去,只留下濤濤海浪之聲,不絕於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鏡玄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秦鏡玄懸
上一章下一章

一,太極玄鏡 75.三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