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序章

大荒時代,諸國並立,動亂數百年,而後,有一個草莽英雄,自稱顯王,從原本的晉國國土之上異軍突起,在各國拚命廝殺之時,加入了這個亂世,竟憑着一股殺伐之氣,滅掉了中原諸國,定鼎乾坤,自立為王,臨朝稱制,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定國號為嘉,年號承治,他自稱顯皇帝,後世亦稱之為「顯祖」。

顯皇帝雖出身草莽,但並無江湖習氣,身邊更是籠絡了一群在亂世中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志士,這些人在顯皇帝的支持下,施行仁政,於是自大荒時代以來數百年的動亂,生靈塗炭,終是結束了。

而他共有九子七女,除了第三女和第七女嫁在了京城,其餘的公主都嫁去了邊緣的部落小國。而這九子之中,第二子由中宮李氏所出,甫一降生便被立為東宮太子,可不知是不是尊榮太盛,壓着了他的福氣,在承治四年,這個四歲的孩子終究是因病夭折,而李氏皇后也因生產之時傷及根本,再無法生育,沒有了東宮太子,且皇后更無法生育,這給了那些妃嬪子嗣出頭之機,但卻也動搖了大嘉王朝的根基。

九子之中,唯有一人身份最為尷尬,這便是大皇子。大皇子是最早生下的皇子中,唯一沒有夭折的,彼時顯皇帝還沒有稱帝,只是稱王,為一方諸侯霸主。他的母親,也只是顯王一夜醉酒,強要了一個醜陋的農家女子,本以為只是一夕露水姻緣,卻沒曾想竟珠胎暗結,顯王無法,只得讓這個女子跟隨左右伺候,但卻沒有給予名分。

後來,顯王稱帝,這個女子竟也沒有在這偌大皇城之中獲得一席之地,僅為一介昭儀,大嘉王朝後宮制度中,昭儀並不能算作正經的妃嬪,充其量只是皇帝的玩物,死後不能葬入皇家園寢,只能葬入一般的貴族園寢。

可這樣一來,這大皇子的地位可是尷尬至極,雖不至於不被允許錄入宗籍祠堂,但是卻不受寵愛,後來皇子行冠禮而封爵,竟然連王爵位都未曾及到,僅被封為一個侯爵位,在宗室之中受盡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

但世間萬物,皆有命數,許是這大皇子生來便有王侯將相之氣,又或是繼承了其父梟雄一般的脾性,竟是憑一己之身,連立戰功,數次攻克王朝周邊蠢蠢欲動不安分的小國部落,在顯皇朝末期,竟是得到了一直不喜自己的父皇歡心,將其封為大嘉王朝十地大元帥!

大嘉王朝除了中央皇庭直屬的王畿之地外,被劃分為十個大州,北方并州,西北涼州,西方益州,西南交州,南方荊州,東南和東方共分三州,靠近南方的一部分是為揚州,雖是十地之中疆域最小,但卻最為富庶,東方之處為豫州,豫州與王畿之間是為徐州,而東北方加上東方一部分,是為兗州,而兗州與并州之間,則是最後一州冀州。

顯皇後期,大皇子威勢更甚,而皇帝日漸倚重,光芒益發耀眼。因而朝中大臣便私下有了定論,皆以為必是大皇子繼承大統,那些曾經嘲諷甚至為難過大皇子的宗室子弟,朝中大臣,更是人人自危,只怕顯皇駕鶴西去之後,會拿他們開刀。

大皇子執掌軍中多年,積威深重,一身戾氣煞氣叫旁人勿近,幼年青年之時的屈辱經歷,更是讓其喜怒無常。若是他未來登基大寶,這朝中定是一片血雨腥風,無數人命喪黃泉。

許是知曉自己這個大兒子的秉性,年老的顯皇雖是倚重,但卻從未考慮過讓其登基大位,而他一直寵愛的康貴妃(後晉升為皇貴妃)的三皇子,雖體弱多病,但為人寬和溫良,又禮賢下士,與宗室子弟相處融洽,雖無開疆拓土之能,卻守成有餘,最要緊的是若是他登位,必會善待自己的兄弟手足,也不會重演無數年前大荒王朝因登基新帝大開殺戒,殺戮同室子弟而導致的分崩離析。

到時候,自己的大兒子開疆拓土,保衛疆域;三兒子繼續施行仁政,安邦定國,大嘉王朝定可以綿延萬世,名垂千古。

只是,這天命總不能如人所願,歷史的輪迴誰也未曾想到來的這麼快,希冀和平的那一紙傳位詔書,卻成為大嘉王朝分裂的致命一擊。

后寧三十年,也就是承治三十年,顯皇病重,終溘然長逝,駕崩於長樂宮中。而他臨終之前,授予親信大臣一封傳位詔書,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詔書中,冊立皇貴妃之子三皇子為新皇,而大皇子授封乾親王,更准許其使用四爪之龍的圖騰,只比皇帝擁有的五爪金龍,低上一個層次,可謂真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皇帝此舉,意在安撫大皇子多年以來那扭曲猙獰的心態,更是希望他們兄弟可以齊心協力,共同治理這泱泱大國。而其餘几子也都各有封號封地,其中以五皇子,八皇子最貴,封地疆域最大,猶如上古大國周朝的分封一般。

可誰也未曾想到,大皇子心中的積怨和慾望,膨脹到極點,他不願意讓自己那從小病懨懨的三弟繼承大統,心中認定這皇位只有自己才能坐。而五皇子,八皇子都是心機深沉之輩,出身又好,都為貴妃所出,更是心有不甘。

於是,顯皇寄託平和的詔書,卻導致了大嘉王朝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人禍,也就是後世所稱「八王之亂」。

后寧三十一年,也就是新帝登基次年,新帝改元靖和。也是此年,大皇子以十地兵馬為依仗,有了對抗王畿之力,竟是悍然造反,想把那個三弟弟從龍椅之上給掀下去。

可誰又曾想,五皇子,八皇子也同時自立為皇,擁兵自重,可與大皇子和新帝背後勢力爭一爭這天下,而其餘皇子,見勢自然不願意甘落人後,畢竟,都是天子兒孫,誰又願意真的向兄弟俯首稱臣,做那人下之人。

新帝大怒,派遣王畿統帥齊霽雲帶兵平反,齊家當年跟隨顯皇打下江山,威名赫赫,家主齊霽雲更是兩朝元老,開國功勛,於是在同年,除了大皇子,五皇子和八皇子的勢力之外,其餘的皇子皆已伏誅。

顯皇卻是萬萬不曾想到,自己看中的溫和寬容的三子,也有這般殘殺手足的狠辣心腸。本以為可以乘勝追擊,拿下剩下的幾股勢力,可在永寧三十三年初,齊霽雲病死於軍中,朝中再無人可對抗外敵,而大皇子,五皇子與八皇子,封地因連年征戰,也是民不聊生,三年的戰爭下來,竟是誰也落不到好,生靈塗炭,不過是百姓遭殃罷了。

於是在後寧三十三年尾,四方勢力於兗州的渭水河畔,簽署了渭水盟約,四方和平罷兵,百年之內不許開戰,不然天下共誅之。

盟約簽訂,自然是要劃分疆土,大皇子原雖為十地大元帥,但主要經營的還是北方與西北諸州,於是,冀、並、涼三州土地,以及益州大部,都被其佔領,而剩下的益州部分,與交、荊兩州,為五皇子控制。

而後,最為富庶的揚、徐、豫三州,為八皇子掌控,疆域雖不大,但物料豐富。至於最後剩下的兗州,則不知為何,留給了當時的兗州封疆大吏盛家一脈,卻並未稱帝,只是稱王。

大皇子於後寧三十三年,四十五歲高齡在并州稱帝,定國號為明,年號玄都,史稱明太祖。

八皇子於後寧三十四年於揚州稱帝,定國號為楚,年號永寧,史稱楚太祖;五皇子則於次年在荊州稱帝,定國號為晉,年號天命,史稱晉太祖。而中央王畿直隸之地,則是留給了三皇子,史稱嘉太宗,年號隆德。

但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南方最為強大的一支部落,百越族,因娶了顯皇第五女,也自稱有皇室血脈,竟也自立為皇,定國號為越,年號征平,史稱越太祖。

自此,顯皇在位三十年所立下的泱泱大國,終究分崩離析,大一統了三十年的平寧大陸,再次進入諸侯並立的時代。

而後,諸國內各有變故,而我們的故事,卻並不是關於那些馳騁於血腥戰場之上的男兒,而是從晉國的一位公主說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女棄妃成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帝女棄妃成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