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軍帳定策

第四十七章 軍帳定策

眼看幽州第一弓的爭奪馬上就要上演。

這時,一名小校不經通傳便急匆匆的進來,並在公孫瓚身邊耳語幾句。

公孫瓚臉色悠忽變色。

眾人見狀,知道一定發生了什麼大事,一個個都看向公孫瓚,不敢低聲喧嘩。

鄒靖與韓錚心中更是疑慮,兩人都在想,該不會是劉虞得知公孫瓚離開了遼西,乘機發兵了吧。

可是,劉虞性格有些優柔寡斷,應該不會這麼莽呀。

公孫瓚臉色變幻了幾下便恢復了鎮靜。

「仲安,我知你今日過來是為了我突然離開遼西一事,這點你大可放心,如今賊勢浩大,涿縣被圍已快三日,如今你我兄弟正是該聯合破敵之時。」公孫瓚看了一眼韓錚,便笑着對鄒靖說道。

鄒靖愣了一下,不解為何公孫瓚突然岔開了話題,他當然不會認為是公孫瓚認慫了,那麼一定是發生了突髮狀況讓公孫瓚意識到了危機而不得不將個人情緒和爭鬥放到一邊。

公孫瓚畢竟是一方雄主,此時主動提出聯手,鄒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侯爺所言正是,如今涿縣黃巾賊有數萬之多,我幽州義勇經過前日一戰,雖然大獲全勝,但目前也不過六千餘人,侯爺能夠率領白馬義從助我破敵,在下感激不盡,待我幽州義勇解圍涿縣危機,一定會稟明刺史大人,為侯爺請功。」

鄒靖雖是武將,但畢竟為官多年,深諳官場之道,自不認為公孫瓚就是好心來幫助他的。

公孫瓚一開始絕對是抱着突襲涿縣或者坐山觀虎鬥、然後摘桃子的目的南下。

但就在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公孫瓚打算落空,所以馬上調整方略要與鄒靖聯手。

鄒靖樂的見到這樣的局面,雖然劉虞與公孫瓚不合,但大家明面上都是大漢官員,大敵當前,實在不宜內鬥。

但鄒靖也不是軟柿子,所以他的話里傳遞出了三個信息。

一是幽州義勇六千人,又攜大勝之威,你公孫瓚不要小覷,也不要起什麼壞心思。

二是給公孫瓚擅自率軍南下找一個台階,目的都是為了剿滅黃巾賊,出發點是好的,刺史府也不會去追究,甚至破敵後還會不計前嫌請功。

三是明確此次救援涿縣,代表刺史府的幽州義勇是主攻,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是『助力』,那麼到時候涿縣歸屬肯定還是劉虞的,公孫瓚勢力不得染指。

這其實就是在跟公孫瓚談判,也正是此次探營的目的。

韓錚見公孫瓚表情變幻,心中不禁為鄒靖的臨機反應鼓掌。

只是有些遺憾,剛剛還準備與公孫瓚來一場巔峰箭術對決,好借勢抬升一下威望,見過白馬義從的軍容后,他有些眼饞了...

「呵呵,請功之事待破敵之後再說不遲。」公孫瓚意思就是,涿縣歸屬等剿滅黃巾賊后再定。

這個老狐狸,哪那麼容易就表態。

鄒靖與公孫瓚都是聰明人,知道涿縣的實際歸屬意味着什麼,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鄒靖也不會天真以為一句話就能逼迫公孫瓚改變想法,只不過他要先表明態度,佔據大義名分。

「仲安一定好奇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想到剛才小校告知的情況,公孫瓚表情有些凝重。

「願聞其詳!」

「實不相瞞,我麾下有一員虎將乃常山人士,就在你進帳的時候,他便率領了一支三百人的輕騎兵突襲而出,殺穿了黃巾賊南面的部署,

準備從南門率先進入涿縣,聯絡城內守軍一同破敵。」

鄒靖臉色一變,公孫瓚果然是奔著涿縣而來,而且居然選擇突襲。

韓錚亦是心中不爽,尼瑪,前日辛辛苦苦大勝黃巾一萬人,倒是為公孫瓚做掩護了。

黃巾大軍壓城,涿縣滿城百姓正焦急祈盼朝廷解救,如果真被公孫瓚得手,那麼城內民心瞬間會倒向公孫瓚一方,而且城內被公孫瓚率先控制,再想以刺史府名義要回來就難了。

公孫瓚這老狐狸留下大部分白馬義從駐紮在此地,又故意暴露位置,一定是為了轉移幽州義勇注意力,迷惑的同時也給鄒靖施壓。

但話又說回來,黃巾四萬多人,南面至少佈置了五千以上,三百人就殺穿了黃巾賊部署,白馬義從不愧是幽州最強騎兵。

那名常山虎將一定是趙雲無疑。

公孫瓚見鄒靖和韓錚都有些意動,便接着說道,「本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黃巾賊四萬三千餘人圍城,但主攻的方向在北門,南面兵力較少,主要圍而不攻的態勢,也是如此我才敢讓三百人突襲。」

「眼見即將成功,但黃巾賊中突然殺出一支黑色騎兵,據剛才斥候回報,這支黑色騎兵戰力驚人,實力不下烏桓的王帳護軍,雖然只有一千人,但硬生生將突襲的隊伍攔南門不得進入。」

「我麾下那員虎將雖然陣斬了那名騎兵頭領,但奈何纏鬥太久失去了奪門先機,不得不退了回來。」

公孫瓚說完,大帳中寂靜無聲,白馬義從中的校尉都尉自然清楚趙雲的戰力。

這次突襲行動不僅迷惑了鄒靖,也殺了黃巾軍措手不及,居然被一隻突然出現的黑色騎兵殺退,功虧一簣。

黑色騎兵戰力不下烏桓的王帳護軍,那就表明這支突然出現的騎兵不弱於白馬義從。

鄒靖臉色也變得有些凝重,先是白馬義從,再是神秘黑色騎兵,這涿縣局勢越來越迷了。

「侯爺突襲不成,眼下你我兵力又不佔優勢,要想解涿縣之圍,只有正面決戰了。」鄒靖思索后回答到。

「所以,此次你我必須聯手。」公孫瓚憂心忡忡說道:「而且我懷疑這隻黑色騎兵遠不止一千人規模,說不得剩餘的藏在什麼地方,關鍵時刻偷襲我們。」

「需要向刺史府求援,兵力太少了。」鄒靖是個謹慎派,普通黃巾軍他不懼,但如果是精銳中的精銳,那麼就不得不慎重了。

「來不及了,據我了解,黃巾賊不出三日就會再次發起攻城。」

公孫瓚再次看了一眼韓錚:「因為他們糧草不足,維持不了幾日了,速戰速決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韓錚心想,怪我咯?

鄒靖沒有想那麼多:「不知侯爺是否有破敵之策?」

既然公孫瓚主動提出聯手,那麼心中一定有想法,而且公孫瓚素來以戰場機斷著稱。

「騎兵引誘,步卒強攻,聯絡城內,裏應外合。」公孫瓚環視一周后脫口而出,「你我手中精銳騎兵合兵一處,突襲黃巾北面中軍大營,吸引黃巾賊注意力與兵力。」

「剩餘步卒繞道西門強攻,與城內守軍約定同時從西門攻出,裏應外合。」

「我軍斥候探查過,黃巾賊北面為了與我們對峙,至少有兩萬五千人重兵部署,東門有八千人,西門靠山,地形施展不開,不利騎兵部署。」

公孫瓚的計策不能說高超,但至少可行。

北面強突不智,東面地勢開闊,如果強攻不成很快就會被黃巾騎兵反應過來,快速救援。

西面靠山,適合隱藏,如果裏應外合確實可以作為突破口。

「只是如今涿縣被層層包圍,我麾下突襲南門也失敗,城內如何聯絡倒是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公孫瓚一時間也沒有很好的辦法,鄒靖也低頭開始思索對策。

「末將願往!」

正當所有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洪亮的聲音在軍帳響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魔改三國:開局砸了草鞋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魔改三國:開局砸了草鞋攤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軍帳定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