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王要賜給他們1場富貴

第3章 本王要賜給他們1場富貴

掖庭宮,位於皇城西側,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以前是專門為皇帝選妃的,後來就漸漸演變成了宮女和一些官奴的居所。

從掖庭宮裏走出來的著名人物,就有後來的上官婉兒。

當年她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因為祖父上官儀獲罪,而被發配到掖庭宮為婢。

李愔去掖庭宮,是因為他就住在那裏。

他之所以住在掖庭宮,是因為他娘住在那裏。

而李愔被人取了個綽號,便叫做「掖庭宮小霸王」。

在送回小兕子之後,李愔穿過千步廊,過了嘉猷門,便進入到掖庭宮。

隱隱約約的,好像還傳來「小霸王回來了」的聲音。

宮女和那些女工,看到李愔,便遠遠避讓。

李愔身後跟着兩個小太監,大搖大擺往自己母妃的居所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問倆小太監:

「小玄子,小桂子,你們說本王能不能弄出新犁?」

李愔身邊有倆跟班小太監,原本都是有名有姓的。

不過在三個月之前,被李愔改名:長得五大三粗的那個,叫小玄子。

身邊剩下這個瘦瘦小小的,就叫小桂子。

「不能。」小玄子心眼兒實,當然實話實說。

小桂子暗暗捅了同伴一下,躬身說道:「梁王英明神武,天賦異稟,才比曹子建,智勝諸葛亮。」

他口中滔滔不絕,馬屁是一套接着一套。

小玄子則深深垂下頭:你這樣昧著良心,真的好嗎?

不知不覺,一行人就來到了楊妃居住的宮殿,楊妃是主管掖庭宮的女官,在李愔的記憶中,李二已經好幾年沒來這裏,所以顯得有點冷清。

門外守着個年方雙十的宮女,容貌端莊俊美,就是身材有些微胖,卻顯得更加豐滿。

李愔便朝她招了招手:「秋香,那天晚上搞的東西,生了嗎?」

那個喚做秋香的宮女眼睛一亮,立即笑道:「回稟梁王,生啦!」

「生得怎樣?」

「又白又胖,甚是招人喜愛!」

好好好,李愔伸出手,在秋香的臉蛋上輕輕掐了一下。

嗯,肉嘟嘟的,手感很好。

現在剛剛開春,青黃不接,而且這個年代連大棚蔬菜都沒有,所以李愔就突發奇想,教給宮女生綠豆芽,想不到還真搞出來。

「晚上去弄點嘗嘗。」李愔咂了咂嘴。

「梁王,廚房那邊說,不會此物的烹調之法。」秋香微微低頭道。

李愔剛要說炒,又想到現在連鐵鍋都沒有,只能熗著吃了,於是把方法跟秋香交代一番,便叫她去廚房轉達。

順便把小桂子這倆太監也派過去,一齊傳菜。

等秋香興沖沖地走到半路,這才想起來楊妃的交代:叫她看門,不許外人進來的。

秋香略顯遲疑,不過很快就想通:梁王當然不能算外人啦。

李愔就溜達到母親的居所,正要進去,就聽到裏面傳出一個熟悉的女聲:

「恪兒,你是兄長,愔兒年幼,有些頑劣,你事事更要照拂愔兒才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孩兒謹記娘親教導。」

李恪在李二諸子之中,他無論相貌還是品性、才學,皆出類拔萃,也深受李二喜歡。

窗外的李愔,聽得心中一暖:果然天下的母親,沒有嫌棄自己孩子的。

屋子裏靜默一陣,忽然響起一聲哀怨的嘆息,隨後響起李恪的聲音:

「娘親不必悲傷,

娘親心中的凄苦,孩兒知曉,孩兒定不負期望,爭取早日取代李承乾,成為太子,將來繼承大統,才好為外祖正名!」

李愔心頭忽然開朗:原來以後李恪造反的根子在這呢。

想想也是,楊妃是楊廣的女兒,而楊廣被害后,竟然謚號為「煬」。

「噓,恪兒休得妄言,以後此話萬萬不能再說!」

屋內頓時傳來楊妃顫抖的聲音。

這種事,怎麼能隨便說出口呢?

良久,屋內又傳來楊妃的嘆息:「只要你們兄弟能平平安安,我心足矣。」

窗外的李愔,也陷入沉思之中:命運終歸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既然自己回到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那就必須留下屬於自己的時代印記!

李愔心裏的念頭,瞬間變得通達起來,臉上浮現出自信的笑容,悄然而退。

……

第二天一早,李愔早早起來,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不過在凈口的時候,柳枝將牙花子戳破,讓好心情稍稍受到一點影響。

這個時代還沒有牙刷,通常富貴人家都是把柳枝裁成一截截的,前端砸破,分出許多細小的分支,然後用來沾著青鹽,清理口腔。

「回頭得把牙刷也弄出來,不然簡直就是遭罪啊。」

他忍不住念叨了幾句。

吃過早飯,李愔叫上掖庭宮的監作,名字喚做趙安,領着小玄子和小桂子這兩個跟班,一起出宮。

皇子當然可以出宮,只要在宮門處,報備一下即可。

李愔今天要去工部的工坊。

他準備先把曲轅犁搞出來,都瞧不起小爺,小爺偏要你們好看!

而且他現在也想通了,製作新犁,就是他邁出的第一步。

大唐的主要辦公機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各大衙門都在皇城辦公。

但是工部的幾處工坊,就不適合放在皇城裏面,整天叮叮噹噹的,太過喧鬧。

出了承天門,看到寬闊的朱雀大街,足有幾十丈寬。

李愔感覺比後世的街道還要寬闊,夠氣派。

當然,這也不是完全為了彰顯皇家氣象,還有安全方面的因素。

李愔現在還不敢騎馬,坐車也沒有,只能步行,安步當車。

「要是有輛小電驢就好了。」

李愔嘴裏嘟囔著旁人聽不懂的話,隨行的兩個小太監和趙安,都是一頭霧水。

好在他們要去的工坊,距離皇城不遠,走兩條街,也就到了。

到了地頭,趙安尖著嗓子吆喝一聲「梁王到」,工坊裏面的人,立刻都規規矩矩上前見禮。

工坊的小令名字喚做吳寶,是個九品下的芝麻綠豆官,見到趙安一身宮裏人的打扮,更有李愔雖然年幼,但一身貴胄,便連忙迎上來參拜。

李愔擺了擺手:「都免禮,把工匠的頭目都叫來,本王今天要賜給他們一場富貴。」

吳寶聽得是暈暈乎乎,不知道這位梁王到底要幹什麼。

不大一會,就有幾名身穿粗衣的工匠被領了過來,一個個眼神都畏畏縮縮。

這年頭,匠戶的地位,委實不高。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已經漸漸形成。

匠戶們戰戰兢兢地給梁王殿下見禮,李愔環視一圈,很有氣勢地揮手道:「以後你們就跟着本王好好乾,保管你們有肉吃。」

李愔的觀念和這個時代的人截然不同,士農工商的傳統階級觀念在他心裏是不存在的,相反,他比較注重「工」。

以後的許多構想,也都要用到大量工匠。

幾個工匠頭目都感覺到一種受到重視的感覺,內心不由得湧起一股感動。

吳寶也在心裏納悶:以前聽聞這位梁王是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浪蕩子,今日看來,頗有禮賢下士之風,莫非傳言有誤?

幾名工匠都自我介紹一番,那個五十多歲的老木匠叫公輸良,粗手大腳的瓦工小頭目叫呂方。

還有一名大鬍子老鐵匠,複姓獨孤,單名一個野字。

李愔拿出一張草紙,上面畫着不少零部件,交給三名工匠。

「梁王,這莫不是耕地的木犁,只是這犁轅怎麼是彎曲的?」

老木匠公輸良很快就瞧出點門道。

現在使用的耕犁,都是那種直轅犁,又長又笨。

李愔不緊不慢地說道:「這就是本王改造的曲轅犁,犁轅彎曲,變得輕便許多,犁身變短,轉彎也更加便捷。」

老木匠思索片刻,便面露喜色:「果真如此,梁王不愧是皇子,天生聰慧。」

這話真不是可以奉承,因為老木匠心裏就是這麼想的。

老鐵匠獨孤野也發表自己的見解:「梁王這個犁鏵上面這個部件,可是為了調節耕地的深淺?」

李愔瞧瞧,老鐵匠指的是草圖上面,那個叫做犁評的部件,於是點點頭:

「不錯,好眼力,你們先聯手製作出一架曲轅犁,我獻給陛下,再為你們請賞。」

幾名匠人大喜,齊聲道:「多謝梁王授業。」

他們並沒有指望什麼獎賞,那個太遙遠,作為匠人,他們看重的是手藝。

多學一樣手藝,就相當於多了一樣吃飯的技能。

要知道古代的規矩比較多,道不輕傳,想學本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李愔倒是不在乎這些,揚手說道:「那大家就加把勁,爭取今天把曲轅犁弄出來。」

「好,某去打造犁鏵。」獨孤野一臉興奮地答道。

「我領着木工製作其它木質的部件,就是這彎曲的犁轅……沒有合適的木料啊。」公輸良也躍躍欲試,不過很快就遇到難題。

這時候的木工,都是直來直去的,真不會拐彎。

李愔想了想說道:「其實也挺簡單,先把木料用水浸透,再用火慢慢烘烤,就可以彎曲成型,干透之後就可以使用。」

「不過此法比較耗時,先找個彎曲的樹杈湊合用吧。」

公輸良連連抱拳:「多謝梁王指點。」

他是誠心道謝,這種彎曲木料的手藝,學到手都是本事。

到了現在,他們對這位年少的梁王,印象已經大為改觀。

本來以為是膏粱子弟,什麼都不懂,萬萬想不到,人家比他們這些老工匠還厲害。

分派好任務,正要開工,卻見一個穿着綠色官服的官員匆匆而來:「下官長孫丕,現任工部員外郎,見過梁王。」

李愔也沒太在意,六品的小官而已,於是大咧咧地擺擺手:

「不必多禮,本王今天找工匠們製作新犁,長孫大人可從旁協助,也算你一份功勞。」

不料,那長孫丕卻一本正經地說道:「梁王,尚書大人有令,工部分派的各種原料,皆是官府之物,不可給私人使用。」

「梁王身為皇子,更應以身作則,切不可因私廢公!」

_________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爸是李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爸是李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本王要賜給他們1場富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