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詩,好詩!

第2章 好詩,好詩!

此刻李承乾已經帶頭開始安排分組幹活,兩兩一組。

分組的結果是,正好出現一個單數,於是被嫌棄的李愔,就沒有夥伴。

「老六,我們每人分了幾條壟,各自完成分派的任務。」李泰幸災樂禍,想看李愔的笑話。

這時候,一個稚嫩的聲音傳過來:「六哥,兕子跟你一組,兕子最能幹了。」

「哈哈,好,六哥就和兕子一組。」李愔又爬起來,還挽起袖子。

瞧瞧還沒有小牛犢高的小妹,以及李愔麻桿一般的小細胳膊,眾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李承乾滿臉鄙夷:「哈哈,老六,你能扶動犁否?」

嘲笑聲有些刺耳,李愔瞧瞧身旁那架粗笨的直轅犁,在扶柄上踹了一腳:

「那我就要製作出一種更輕便的新犁,都不用耕牛,人都能拉犁呼呼跑。」

這話說得十分霸氣,小兕子無比崇拜地望着六哥,起勁地拍著小巴掌:「六哥最厲害啦!」

「他是說大話厲害吧!」李泰惹人厭的聲音傳來。

李承乾在這時候,也和這個親弟弟站在一起:「不學無術之輩,也就是哄騙兕子這樣的無知幼童。」

說完他又轉向小兕子:「兕子,來大兄這裏,不要被人引入歧途。」

李泰也投桃報李:「正是正是,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一邊說,他還一邊用大胖手在鼻子下面扇了幾下。

哎呦喂,合夥欺負人是吧,我這小暴脾氣!

李愔是真被他們這一唱一和給氣到了,向前邁出一步,大聲喝道:「我若能製作出這樣的新犁,又待怎樣?」

「李老大,你敢把太子之位讓給我嗎?」

「四胖子,你敢把你四十八州的封地讓給我嗎?」

李承乾年輕氣盛:「有何不可?」

李泰心眼子多:「那些都是父皇定下來的,豈能當成賭注,李愔,我拿出萬錢,跟你賭一場!」

「我出兩萬錢!」李承乾自然要壓李泰一頭,因為父皇這幾年,十分偏愛老四這個傢伙。

「行啊,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李愔大笑。

他雖然貴為皇子,錦衣玉食,吃喝不愁,但是手上還真沒錢。

因為沒有成年,沒有去封地之官,自然也就沒有收入。

現在有人主動送錢,叫他如何不喜?

「且慢,老六,你拿什麼下注?」李泰當然不會叫李愔矇混過去。

「我……」李愔咂咂嘴,他還真拿不出這麼多錢。

「六哥,兕子有錢!」一隻白嫩嫩的小手,將一枚銅錢,舉到李愔眼前。

其他王子,都哄然大笑。

這時候,一個尖銳的聲音在後面響起:「皇上駕到!」

當今大唐天子李世民,在朝堂上和群臣處理完朝政,就領着一干大臣,向內苑而來。

李二的意思,是想讓諸位大臣們都瞧瞧,就算他家的那群皇子,也要親自躬耕,為天下做個表率。

事實也確實如此,內宮之中,以長孫皇後為首,都帶頭織布呢。

李二現在正值壯年,一路上是龍騰虎步,意氣風發。

後面隨行的也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日後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可謂是能臣名將如雲。

前面已經可見內苑中墾荒之地,只是眾王子並沒有耕田,反倒簇擁在一起。

「參見父皇!」李承乾連忙率領眾皇子,

給李二見禮。

「你們商議何事?」李二環視一圈問道。

「回稟父皇,六弟……」李承乾言簡意賅地說了說李愔誇下的海口。

了解了大致原委,李二朗聲道:「真有這等造福百姓之事,這錢我出又何妨?」

要知道隋朝末年,十數年戰亂,天下人口銳減,撂荒的耕地更是不計其數,提升農業生產力,也是李二一直十分關心的問題。

雖然他有點瞧不上這個六子,平時太過頑劣,也並非如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是長孫皇后嫡出。

但是當父親的,起碼錶面上,還是要一碗水端平的。

好不容易,這小子有了點上進之心,李二當然要當面鼓勵一下,萬一真成了呢。

李二目光跟着落在李承乾肩頭,見那裏有道深深的勒痕,發問道:「此何所為?」

「回稟父皇,兒臣方才看耕牛拉犁艱難,便在旁協助。」李承乾坦然回道。

李二也不由動容,口中連聲道好,還伸手摸了摸了太子肩膀的勒痕。

父慈子孝,也不過如此。

眾大臣一見,便有人開口讚譽,無外乎太子勤勉,大唐之幸云云。

呵呵……

偏偏在這和諧的氛圍中,傳出了兩聲很不和諧的呵呵聲,頗有幾分譏諷。

李二瞥了一眼發出雜訊的李愔,心中不快,便喝問道:「李愔,你說的新犁,如何改進,可否有構想?」

「兒臣尚未想好。」李愔臉上依舊笑嘻嘻的。

李二便狠狠瞪了他一眼,知道這個混賬子,剛才多半是吹大氣。

索性也就不再搭理這個不長進的東西,李二來到內苑,正是要親自耕田,為天下做表率。

在融融的春日中,太子承乾牽牛在前,當今大唐天子,則以手扶犁,躬耕于田畝之間。

史官執筆,已經開始記錄此事。

李二手下的史官可不好當啊。

這位皇帝,文治武功,絕對是佼佼者,同樣,篡改歷史也是佼佼者。

拉犁的母牛犁了一個來回,便累得不肯動彈,李二也順勢罷手。

李二從宦官手裏接過手帕,擦抹一下臉上的汗水,他鬚髮濃密,而且還都是捲曲的,屬於那種自來卷。

戴上襆頭,宦官已經跪在地上,把他靴子上的泥土擦抹乾凈,李二從農夫又變回皇帝。

這時候,四皇子李泰邁步上前,躬身說道:「父皇不辭勞苦,兒臣心有所感,成賦一篇,呈給父皇。」

馬屁精!

太子李承乾心裏忍不住罵了一聲。

這個四弟,和他是一奶同胞,卻總惦記着太子的位置,偏偏父皇還最喜歡老四。

李二聞言果然大喜:「諸子之中,青雀文采最佳,且誦來!」

李泰也抖擻精神,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讀得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稱讚,這種錦上添花的事,做一做也無妨。

把李二給樂得,鬍子都快捋直啦。

呵呵……

偏偏在這個時候,又是非常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不用瞧就知道是誰,李二又有了抽人的衝動,厲聲喝道:「李愔,莫非你也想出什麼絕世詩文?」

他太了解這個兒子了:文不成,武不就,吃喝玩樂最拿手。

在李二瞪過來的凌厲目光中,李愔撇撇嘴,不再多言。

這時候,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忽然響起:「父皇,兕子也要背一首詩!」

李二大悅,俯身抱起晉陽公主:「好,吾家小兕子最乖。」

在諸多子女之中,李二確實最喜歡晉陽,這一點,從封號就可以看出來。

想當年,李二就是從晉陽起兵,這才一舉協助父親,奪取天下。

小兕子也搖晃着小腦瓜,像模像樣地背誦起來: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短短的一首詩,小丫頭很快就誦讀完畢,然後滿臉期待地望着父親,等待誇獎。

李二卻是驚住了。

不僅僅是他,還有周圍的群臣,也都是滿臉愕然。

「好詩,好詩!」

有人擊節叫好,是尚書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

「此詩淺顯直白,婦孺都能聽懂,偏偏又含義深刻,發人深省,足以傳世!」

這次出言稱讚的是孔穎達,也是十八學士之一,當世大儒,孔子三十一世孫。

長孫無忌這個當舅舅的,自然也十分歡喜,跟着誇讚道:「晉陽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詩,未來不可限量,不可限量啊。」

小兕子也被誇得眉開眼笑,揚手說道:「舅舅,這詩是六哥教我噠!」

誰?李愔!

長孫無忌頓時像吞了只蒼蠅一般。

這李愔惡名在外,最是惹人嫌討人厭,在諸皇子之中,風評是最為差勁的一個。

其他人也都面色古怪:不知道說出去的話,能收回否?

李二愣了片刻,臉上也露出笑容,不管是女兒作詩,還是兒子作詩,終歸是他李二的種嘛。

於是他手捻須髯,扭頭問道:「李愔,此詩是你寫的?」

李愔挺了挺平坦的小胸脯,朗聲說道:「正是孩兒所寫。」

說完,他迎向李泰熾熱的目光:「四胖子,你有什麼意見?」

李泰白皙的大胖臉也變得赤紅,偏偏還無可辯駁。

原因很簡單:李愔的這首詩,穩壓他剛才的文章。

他的文章,頂多也就是能哄得父皇龍顏大悅;而李愔這首詩,卻足以傳頌千古。

這也讓一貫自詡文采出眾的李泰,備受打擊,居然還比不過這個整日遊手好閒的混蛋。

看到親外甥吃癟,長孫無忌就手捻須髯,笑吟吟地說道:

「梁王好文采,此詩如此傳神,可見梁王心繫民間疾苦,定可將新犁研製出來,為我大唐開萬世太平。」

李愔瞥了一眼這個便宜舅舅,心下瞭然:你個糟老頭子壞得很,這是捧殺啊,兜了一圈,又把話頭拉回新犁上。

平日裏,長孫無忌對李承乾和李泰等長孫皇后的嫡子,十分親厚。

而像李愔這樣其她妃嬪所生的庶子,就是另外一種態度。

李愔當然不會慣着他,你是李承乾和李泰李治的舅舅,又不是老子的娘舅。

老子的親娘舅可是……

嗨,不提也罷;老子的舅舅雖然不成器,可是老子的姥爺厲害大了!

這個就更不要提了,李愔呲牙朝着長孫無忌嘿嘿兩聲:

「長孫大人是不是感覺某沒這個本事,要不,您也跟着我們這些小輩耍耍,押個幾萬錢試試?」

「胡鬧!」李二的聲音再次響起。

在他心裏,也是不相信李愔能搞出什麼新犁的,這擺明了是要老子幫你輸錢,皇帝家也沒有餘錢啊。

李愔又嬉皮笑臉地嘿嘿兩聲:「父皇,兒臣是真有信心,改進出更加先進的耕犁。」

這時候,終於有人忍不住:「梁王切不可誇口,將作監許多工匠,都不能為之。」

李愔一瞧,說話的是工部尚書段侖,將作監就歸工部管轄,李愔剛才那麼說,就等於說將作監無能,這是挑理了。

有人帶頭,自然有人響應,民部尚書戴胄也捻須道:

「司農寺也有不少工匠,整日盡心竭力,改進各種農具,梁王尚且年幼,不知農桑之艱啊。」

民部就是後來的戶部,因為避諱李世民的民字,所以改為戶部的。

自從李二當了皇上之後,虛心納諫,所以大臣們都敢說話。

就像魏徵,常常在朝堂上,把李二都造得臉紅脖子粗的,更別說區區梁王李愔,還真沒被群臣看在眼裏。

其他大臣雖然沒有表態,可是瞧他們臉上的神色,也大都一臉不屑之色。

顯然是不相信李愔一個黃口小兒,能弄出來什麼新犁。

真要是那樣的話,將作監和司農寺的那些人,都是吃乾飯的嗎?

不過李愔還是有最堅定的擁護者,只見小犀牛跑到李愔身前,抱住他的大腿:

「哼,我六哥最厲害啦,他說能做出來,就肯定能做出來!」

就連小傢伙,都感受到周圍濃濃的鄙視,這才急着為六哥出頭。

「哈哈,好,六哥肯定不會叫兕子失望。」

李愔彎下腰,伸手跟小兕子擊掌,當那個白嫩的小巴掌貼在他掌心的時候,他的心裏感覺是如此溫暖,真正親人一般的溫暖。

李愔的囂張,令他老子也很是不爽,李二狠狠瞪了李愔一眼,然後拂袖而去。

身後則傳來李愔的呼聲:「父皇倒是再幫兒臣耕兩畝地啊?」

李二頭也不回,每一步,腳下的靴子都重重落在地上。

文武大臣,自然也跟着離去,還有人扔下一句閑話:有才無德,不堪大用。

行,孔老頭,我記住你啦!

李愔是很記仇的,嘴裏罵了幾聲腐儒,漸漸覺察到身後有些異樣。

他扭頭一瞧,周圍就只剩下小兕子眨巴著大眼睛望着他,其他人已經四下散去。

都是沒義氣的,李愔也不在意,扯嗓子嚷了一聲:「李老大,四胖子,你們把銅錢都準備好……」

(新書迫切求收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爸是李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爸是李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好詩,好詩!

%